《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五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5-1 静矩和形心 §5一2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5-3 平行移轴公式 §5-4 转轴公式 §5-5 主惯性轴主惯性矩形心心主惯性轴及 形心主惯性柜
第五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5-1 静矩和形心 §5-2 惯性矩 惯性积 惯性半径 §5-3 平行移轴公式 §5-5 主惯性轴 主惯性矩 形心主惯性轴及 形心主惯性矩 §5-4 转轴公式

应力的计算通常用要到构件截面的几何参数 拉压正应力 -A-j 621 扭转切应力 -可a
拉压正应力 A N = A = dA 扭转切应力 p I T = = A I p dA 2 应力的计算通常用要到构件截面的几何参数

§5-1静矩和形心 一、静矩 微面积对2轴的静矩: ydA 微面积对y轴的静矩: zdA 整个平面图形对二、y两轴的静矩: s.-[yda 0 s,=z4 量纲:长度三次方
§5-1 静矩和形心 一、静矩 o y z y z A Sz = ydA A Sy = zdA 量纲:长度三次方 dA 微面积对z轴的静矩: ydA 微面积对y轴的静矩: zdA 整个平面图形对z、y两轴的静矩:

形心C的坐标: ydA y A 「dA zdA = A dA S.=Ay Sy=A匠 表明:平面图形对某一轴的静矩等于图形面积乘以相应的形心坐标。 若S2=0和S。=0,则少=0和豆=0。可见,若图形对某一轴 的静矩等于零,则该轴必然通过图形的形心;反之,若某一轴通过 形心,则图形对该轴的静矩等于零
表明:平面图形对某一轴的静矩等于图形面积乘以相应的形心坐标。 o y z C 形心 C 的坐标: = = dA zdA A S z y = = dA ydA A S y z z y S Az S Ay y = z = 若 和 ,则 和 。可见,若图形对某一轴 的静矩等于零,则该轴必然通过图形的形心;反之,若某一轴通过 形心,则图形对该轴的静矩等于零。 Sz = 0 Sy = 0 y = 0 z = 0

三、组合图形的静矩和形心 工 常见的一些组合图形 整个图形对某一轴的惯矩静矩等于各个简单图形 对同一轴的静矩的代数和。P955-1
三、组合图形的静矩和形心 常见的一些组合图形 整个图形对某一轴的惯矩静矩等于各个简单图形 对同一轴的静矩的代数和。 P95 5-1

A=A+Au+Am+. m S,=」 A,21 i=l i=1 m S.- D zi A, =1 i=l n S 4,2 S A i=] A A ∑4 A i=1
A= AI + AII + AIII + , 1 1 = = = = m i i i m i y yi S S A z = = = = n i i n i i i z A A y A S y 1 1 = = = = n i i n i i i y A A z A S z 1 1 , 1 1 = = = = m i i i m i z z i S S A y

例1求图示半圆形的形心心位置 由对称性,只需求乞。 现取平行于y轴的狭长条作为微面积。 dA=ydz=2vR2-z2dz 正 s,-M=2r-=R R 0 2 R3 图1-2 4R A R2 3元 2
例1 求图示半圆形的形心位置 z 由对称性,只需求 。 现取平行于y轴的狭长条作为微面积。 z dA ydz 2 R z dz 2 2 = = − 3 0 2 2 3 2 S zdA z 2 R z dz R R A y = = − = = = = 3 4R R 2 1 R 3 2 A S z 2 3 y

§5-2 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一、惯性矩、惯性半径 微面积对z轴的惯性矩: y2dA 微面积对y轴的惯性矩: 2dA y 整个平面图形对z、V两轴的惯性矩 dA 0 1,=y2d4 1,=2dA 量纲:长度四次方
§5-2 惯性矩 惯性积 惯性半径 o y z y z dA 一、惯性矩、惯性半径 A y 2 I z = dA A z 2 I y = dA 量纲:长度四次方 微面积对z轴的惯性矩: y 2dA 微面积对y轴的惯性矩: z 2dA 整个平面图形对z、y两轴的惯性矩:

工程上,经常把惯性矩写成图形面积与某 一长度平方的乘积,即 1y=Ai1=A 或改写为 式中,iy、12分别称为图形对轴和z轴的惯性半径,其量纲为长度
工程上,经常把惯性矩写成图形面积与某 一长度平方的乘积,即 或改写为 2 y Ai y I = 2 z Aiz I = A I i y y = A I i z z = y i z 式中, 、 i 分别称为图形对y轴和z轴的惯性半径,其量纲为长度

平面图形对坐标原 点的极惯性矩: lp =S P'dA dA 。=J4p2dA=∫2+z2h =S'dA+y'da 0 =I+I. 图形对于任意一对互相垂直轴的惯性矩之和,等 于它对该两轴交点的极惯性矩
= A I dA 2 o y z y z dA 平面图形对坐标原 点的极惯性矩: ( ) y z A A A A I I z dA y dA I dA y z dA = + = + = = + 2 2 2 2 2 图形对于任意一对互相垂直轴的惯性矩之和,等 于它对该两轴交点的极惯性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剪力.ppt
-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建力轴向拉伸与压缩.ppt
-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受力分析.ppt
-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绪论、静力学基本概念.ppt
- 云南大学:《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建筑施工图(一).pptx
- 云南大学:《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图样画法.pptx
- 云南大学:《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组合体.pptx
- 云南大学:《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制图基础.pptx
- 云南大学:《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建筑施工图(二).pptx
- 云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桩基础工程.ppt
- 云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土方工程.ppt
- 云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钢筋混凝土工程.ppt
- 云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砌筑工程.ppt
- 云南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
- 云南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概论.pptx
- 云南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ppt
- 云南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3章 建筑立面设计.ppt
- 云南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2章 建筑剖面设计.ppt
- 云南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4章 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ppt
- 福州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模拟卷二答案).doc
- 《房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单层厂房结构 3.5 排架结构内力分析 3.6 柱的设计 3.8 连接构造及预埋件设计 3.7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pptx
- 《房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单层厂房结构 3.1 概述 3.2 结构组成及荷载传递 3.3 结构布置 3.4 构件选型与截面尺寸确定.pptx
- 《房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混凝土梁板结构工程.pptx
- 《房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概论.pptx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Architecture Physics.doc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课后各章习题及解答.doc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pdf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三章 建筑保温设计.pdf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二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pdf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五章 建筑防热.pdf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六章 建筑日照.pdf
- 新疆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四章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pdf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Steel Structure(汉语言班).doc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Steel Structure(民语言班).doc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述(负责人:于江).pdf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第二章 钢结构的材料.pdf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第七章 钢屋架的设计.pdf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pdf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第五章 受弯构件.pdf
- 新疆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第六章 拉弯和压弯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