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12逍遥游

逍遥游 一、字音(红色字 北冥鲲抟扶摇坳堂天阏蜩学鸠決起而飞 抢榆枋宿舂粮晦朔蟪蛄大椿斥鴳蓬蒿数数然 泠然 庄子(约前369年一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 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 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 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 经》,道家经典之一
逍遥游 一、字音(红色字) 北冥 鲲 抟扶摇 坳堂 夭阏 蜩 学鸠 決起而飞 抢榆枋 宿舂粮 晦朔 蟪蛄 大椿 斥鴳 蓬蒿 数数然 泠然 二、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 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 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 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 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 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 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 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 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 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 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徼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 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 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 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 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在哲 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 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 世传诵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 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 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 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 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 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 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 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 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 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 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在哲 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 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 世传诵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 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 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 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 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 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 者 —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 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 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闻一多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 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 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 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 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 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 者。” ——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 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 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闻一多

解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1-4段) 第一层(第1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其翼若垂天之云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怒而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怒而飞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5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 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⑦
三、解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1-4段) 第一层(第1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 其翼若垂天之云 2.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怒而飞 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其名曰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怒而飞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5.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 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⑦

问1:作者如何写鲲、鹏的? 运用夸张,写鲲鹏极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问2:这样写鲲、鹏的出现,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鲲鹏出现,神奇壮美,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问3: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 写鲲鹏之大
问1:作者如何写鲲、鹏的? 运用夸张,写鲲鹏极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问2:这样写鲲、鹏的出现,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鲲鹏出现,神奇壮美,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问3: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 写鲲鹏之大

第二层(第2-3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而后乃今培风 2指出红色字词类活用并解释。 而后乃今将图南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志怪者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风斯在下矣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置杯焉则胶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第二层(第2-3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而后乃今培风 2.指出红色字词类活用并解释。 而后乃今将图南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风斯在下矣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置杯焉则胶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 6翻译。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ε“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6.翻译。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问1:第二段为何要引述《齐谐》的记载? 引述《齐谐》的记载,一是进一步渲染鹏之大,二是为 了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 问2:大鹏南飞,野马、尘埃飘动依靠什么? 大鹏:扶摇(旋风,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生物气息相吹 问3:第三段,作者用了哪两个比喻,要论证什么? 水积不厚,大舟无力;杯水胶地。 说明巨大的鹏鸟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方能 南飞,这就是它的依靠(“有所待”)。 问4:请概括第2、3段的内容。 写鹏鸟南飞“有所待”。 问5:大鹏达到了“逍遥”(自由)吗?
问1:第二段为何要引述《齐谐》的记载? 引述《齐谐》的记载,一是进一步渲染鹏之大,二是为 了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 问2:大鹏南飞,野马、尘埃飘动依靠什么? 大鹏:扶摇(旋风,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生物气息相吹 问3:第三段,作者用了哪两个比喻,要论证什么? 水积不厚,大舟无力;杯水胶地。 说明巨大的鹏鸟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方能 南飞,这就是它的依靠(“有所待”)。 问4:请概括第2、3段的内容。 写鹏鸟南飞“有所待”。 问5:大鹏达到了“逍遥”(自由)吗?

第三层(第4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三餐而反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4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我泱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适莽苍者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之二虫又何知
第三层(第4段)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三餐而反 2.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4.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我決起而飞 抢榆枋,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适莽苍者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決起而飞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之二虫又何知

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7翻译。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泱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7.翻译。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11记念刘和珍君.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10渔父.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9报任安书.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8罗密欧与朱丽叶.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7长亭送别.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6项脊轩志.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5陈情表.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4景泰蓝的制作.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3斑纹.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2南州六月荔枝丹.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01《物种起源》绪论.ppt
- 2012学年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学年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学年度广东省揭阳市义西初中九年级提高班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doc
- 2012学年度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
- 2012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评估测试(第一单元、含课外古诗词3首)试题.doc
- 2012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沪教版).docx
- 2012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沪教版).doc
- 2012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doc
- 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单元、21课).doc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13兰亭集序.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14人是能思想的苇草.ppt
- 2012学年苏教版必修五课文ppt课件(合集)_15我为什么活着.ppt
- 2012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学月检测题.doc
- 2012学年顺昌一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201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doc
- 2012安龙县符合中学考前第一次冲关训练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2届九年级毕业班联考语文试题_2012届九年级毕业班联考.doc
- 2012届九年级毕业班联考语文试题_2012届九年级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届九年级毕业班联考语文试题_答题卡.doc
- 2012届初三教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
- 2012届淄博市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6).doc
- 2012届淄博市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6).doc
- 2012届淄博市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6).doc
- 2012届淄博市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2-6).doc
- 2012届湖北中职统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 2012山东省莱芜市中考作文《积攒》优秀范文(4篇)_范例一积攒温暖.doc
-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下语文试卷.doc
- 2012年10月份初三语文演练小卷.doc
- 2012年10月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