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新学期语文综合能力测试

语文综合能力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得分 基础知识(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yudn沅江 辕门 攀援 怨天尤人 暴戾 战栗 迤逦 力不从心 嗽口 戍守 宿舍 束手无策 D. xIang雨巷 项目 相面 向隅 而泣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气象专家分析,武汉今年七月反常的天气,主要是由于北方弱冷空气南下,使得付热带 高压强度较弱、位置偏东,同时也与“莫拉克”台风活动有关。 B.今年9月,高中课改将在湖北省全面铺开。署假期间,全省2万余名起始年级教师进行 了两轮(7月下旬和8月中旬)有关新课程内容的培训活动 C.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三条调水线路的调水规模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这有望缓解中 国十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惠及三亿人口 D.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券商这些主力机构,似乎永远都扮演者羸家和主导者的角色,他 们掌握巨额资金,而且消息灵通,善于把握投资机会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嵇康生活的时代,以他那样的出身和与世不可调和的性格,其不免于祸是不可能的了。 B.该协会打算把一尊高10米左右的黄帝巨型铜像,在今年重阳节前夕敬立于黄帝陵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了商场经理部,经理赵林东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那位军官用绳子含着眼泪捆紧了妻子的双手,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她从雪地拖上了山。 4.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那么被称为“菊月”的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11月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醉打蒋门神 8.“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是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 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辞别 9.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1 语文综合能力测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基础知识(4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yuán 沅.江 辕.门 攀援. 怨.天尤人 B. lì 暴戾. 战栗. 迤逦. 力.不从心 C. shù 嗽.口 戍.守 宿.舍 束.手无策 D. xiàng 雨巷. 项.目 相.面 向.隅 而泣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气象专家分析,武汉今年七月反常的天气,主要是由于北方弱冷空气南下,使得付热带 高压强度较弱、位置偏东,同时也与“莫拉克”台风活动有关。 B.今年 9 月,高中课改将在湖北省全面铺开。署假期间,全省 2 万余名起始年级教师进行 了两轮(7 月下旬和 8 月中旬)有关新课程内容的培训活动。 C.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三条调水线路的调水规模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这有望缓解中 国十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惠及三亿人口。 D.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券商这些主力机构,似乎永远都扮演者羸家和主导者的角色,他 们掌握巨额资金,而且消息灵通,善于把握投资机会。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嵇康生活的时代,以他那样的出身和与世不可调和的性格,其不免于祸是不可能的了。 B.该协会打算把一尊高 10 米左右的黄帝巨型铜像,在今年重阳节前夕敬立于黄帝陵。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了商场经理部,经理赵林东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那位军官用绳子含着眼泪捆紧了妻子的双手,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她从雪地拖上了山。 4.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那么被称为“菊月”的是(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11 月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8.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是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 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9.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11.“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1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13.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1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李春波《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高枫《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阎维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苏芮《牵手》) 16.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造”,是下面哪个意思( A.创造 B.制造 知道 D.造福 诗词填空。(8分) (1)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蒹葭》) 在文言文中,“四则运算”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请指出下列各句中所 含的四则运算类型(加、减、乘、除),在括号内标示出来。(4分) (1)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2)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秋公回头看时,乃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 五.华师一附中校园内的道路被命名为“敏行路”,说说你对这一路名的理解。(3分)
2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11.“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1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13.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14.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李春波《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高枫《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阎维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苏芮《牵手》) 16. 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造”,是下面哪个意思( ) A.创造 B.制造 C.知道 D.造福 二.诗词填空。(8 分) (1)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三.在文言文中,“四则运算”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请指出下列各句中所 含的四则运算类型(加、减、乘、除),在括号内标示出来。(4 分) (1)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 (2)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4)秋公回头看时,乃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 ) 五.华师一附中校园内的道路被命名为“敏行路”,说说你对这一路名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A(B、逦11,C、宿sh舍,D、怨yudn?) 2、C(A、付一副;B、署一暑;D、羸一嬴 3、D(这山望着那山高: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 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含贬义。) 4、B(A、不合逻辑,“不可能”改为“肯定”;C、表意不明,“他的助手”有歧义。D语序不 当,“用绳子”放在“眼泪”后。) 5、C(“一石激起千层浪,”中的“,”与应该引号外) 15、(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身世浮沉雨打萍。(3)白露为霜 (五、(18分) 21、减、加、除、乘。 22、“敏”“行”出于《论语》“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即敏捷,“行”即实践。“敏 即勇于实践,快速行动。“行”又有行走的意思,与“路”搭配,非常契合。以此命名,显 示了本校的文化底蕴。(说明出处1分,解释词义1分,说明词与路的关联1分,说出路与学校 文化的关联1分。意思对即可)
3 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A(B、逦 lǐ,C、宿 shù 舍,D、怨 yuàn ?) 2、C(A、付—副;B、署—暑;D、羸—赢) 3、D(这山望着那山高: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 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含贬义。) 4、 B(A、不合逻辑,“不可能”改为“肯定”;C、表意不明,“他的助手”有歧义。D 语序不 当,“用绳子”放在“眼泪”后。) 5、C(“一石激起千层浪,”中的“,”与应该引号外) 15、(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身世浮沉雨打萍。(3)白露为霜。 (五、(18 分) 21、减、加、除、乘。 22、“敏”“行”出于《论语》“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即敏捷,“行”即实践。“敏 行”即勇于实践,快速行动。“行”又有行走的意思,与“路”搭配,非常契合。以此命名,显 示了本校的文化底蕴。(说明出处 1 分,解释词义 1 分,说明词与路的关联 1 分,说出路与学校 文化的关联 1 分。意思对即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4年重庆市高考语文压轴卷_2014重庆高考压轴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B卷)_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doc
- 2014年重庆市5月份高考模拟语文试卷_秘密.doc
-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5高考备考建议_2014辽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5高考备考建议.doc
-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
- 2014年语文高考作文猜题50题_2014语文高考作文猜题50题1.doc
- 2014年职高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题.doc
- 2014年秋新营中学高一年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doc
- 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_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
- 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压轴卷_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语文.doc
- 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空谷与栈道”优秀范文(14篇)_2014福建高考作文.doc
-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doc
- 2014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2 0 1 4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doc
- 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4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_2014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
- 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_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
- 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古诗文默写篇目_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考试古诗文默写篇目.doc
- 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压轴卷_2014湖南高考压轴卷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
-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_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doc
-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模拟语文试卷_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模拟.doc
- 2014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 2014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语文版).doc
- 2014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 2014年高一语文组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与工作要求(人教版).doc
- 2014年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建议_2014年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建议.doc
- 2014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高二2013.doc
- 2014年高二暑期检测语文试卷.doc
- 2014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 2014年高二语文周末练习题.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一实用类文本阅读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写作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字音、字形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标点符号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_2014年高考专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二轮复习难点突破:辨析并修改病句_2014年高考二轮复习难点突破.doc
- 2014年高考作文压轴预测_高考作文预测压轴经典训练实例.doc
-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14页)_社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