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四章 中国与世界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第十四章 中国与世界: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胡鞍钢 中科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6月8日
中国与世界: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胡鞍钢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6月8日 第十四章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本章讨论的主题是分析在过去的50年到200 年之间,中国与世界是什么关系?中国是 如何多次丧失全球化的机会的?
内容提要 本章讨论的主题是分析在过去的50年到200 年之间,中国与世界是什么关系?中国是 如何多次丧失全球化的机会的?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CENTER OF CHINA STUDY ■我们需要讨论以下问题: 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是西方主导的、或言之是在“西风压倒东风”的条 国是否要参与全球化? ■如果参与全球化,则该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中国实行的全球化战略的宗旨是什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使得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与发展十分重要?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开放历史的转折点? 为什么是邓小平而不是其他领导人决定对外开放?中国是如何对外开放? 如何迅速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对中国有什么收益?还有什 公凤险?如何趋利避害? ■为什么中国要进入WTO?加入WTO的意义是什么? 大陆如何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 是威胁论?还是贡献论?
内容提要 我们需要讨论以下问题: 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是西方主导的、或言之是在“西风压倒东风”的条 件下,一国是否要参与全球化? 如果参与全球化,则该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中国实行的全球化战略的宗旨是什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使得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与发展十分重要?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开放历史的转折点? 为什么是邓小平而不是其他领导人决定对外开放?中国是如何对外开放? 如何迅速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对中国有什么收益?还有什 么风险?如何趋利避害? 为什么中国要进入WTO?加入WTO的意义是什么? 大陆如何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 是威胁论?还是贡献论?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CENTER OF CHINA STUDY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特点 ■KSG的 Rodrik认为,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 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 流动的限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 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 价格的的均等化。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它是不可逆转的。它 是指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 它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特 别是通过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全球化定义为人类所 有重要的活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 和宗教的活动在多样化社会中不断一体化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特点 KSG的Rodrik认为,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 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 流动的限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 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 价格的的均等化。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它是不可逆转的。它 是指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 它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特 别是通过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全球化定义为人类所 有重要的活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 和宗教的活动在多样化社会中不断一体化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推动全球化的动力 ■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减 少商品和服务的交通成本,也减少生产要素成 本,通过通讯技术经济性的利用知识与技术; ■人们从全球化获得收益的强烈愿望,他们利用 各种一体化的机会,如通过贸易、投资、移民、 获取知识等方式; ■由于各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国际贸 易壁垒和资本流动障碍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推动全球化的动力 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减 少商品和服务的交通成本,也减少生产要素成 本,通过通讯技术经济性的利用知识与技术; 人们从全球化获得收益的强烈愿望,他们利用 各种一体化的机会,如通过贸易、投资、移民、 获取知识等方式; 由于各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国际贸 易壁垒和资本流动障碍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的参与者与边缘化者 地区 人均GDP 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 (国际美元) (国际美元) 1820年 1998年 1820-1998 西欧 1232(1.85) 17921(3.14) 1.51 西欧衍生国 1201(1.80) 26146(4.58) 1.75 日本 669(1.00) 20413(3.58) A组平均 130(1.69) 21470(3.76) 1.67 拉丁美洲 665(1.00) 5795(1.01) 东欧和前苏联 667(1.00) 4354(0.76) 亚洲(不包括日本) 575(0.86) 2936(0.51) 非洲 418(60.3) 1368(0.2 0.67 B组平均 573(0.86) 310200.55 世界平均 667(1 5709(1.00) 1.21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的参与者与边缘化者 地区 人均GDP (国际美元) 人均GDP (国际美元) 年平均增长(%) 1820年 1998年 1820-1998 西欧 1232(1.85) 17921(3.14) 1.51 西欧衍生国 1201(1.80) 26146(4.58) 1.75 日本 669(1.00) 20413(3.58) 1.93 A组平均 1130(1.69) 21470(3.76) 1.67 拉丁美洲 665(1.00) 5795(1.01) 1.22 东欧和前苏联 667(1.00) 4354(0.76) 1.06 亚洲(不包括日本) 575(0.86) 2936(0.51) 0.92 非洲 418(60.3) 1368(0.24) 0.67 B组平均 573(0.86) 3102(0.55) 0.95 世界平均 667(1.00) 5709(1.00) 1.21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是从1870年到1914年,形成第一次全球化浪潮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和发展中国家无关,即绝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第二次全球化是从1945年到1980年(绝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也被边缘化了,他们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分享者 与受益者,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拉美的 阿根廷、巴西参与了这次全球化,从中受益); ■第三次全球化是从1980年到现在(有相当多的发展中 国家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印度 尼西亚这些亚洲的人口大国)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是从1870年到1914年,形成第一次全球化浪潮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和发展中国家无关,即绝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第二次全球化是从1945年到1980年(绝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也被边缘化了,他们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分享者 与受益者,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拉美的 阿根廷、巴西参与了这次全球化,从中受益); 第三次全球化是从1980年到现在(有相当多的发展中 国家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印度 尼西亚这些亚洲的人口大国)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如何认识全球化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一个世纪,发展中国家没 有能够参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21世 纪发展的主要全球背景,也是他们整体发展战 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制定恰 当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进行再思考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如何认识全球化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一个世纪,发展中国家没 有能够参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21世 纪发展的主要全球背景,也是他们整体发展战 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制定恰 当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进行再思考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CENTER OF CHINA STUDY ■如何认识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性要求它们必须加快工业化和现 代化进程以尽快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民众 的生活及福利水平; ■为了维持高经济增长,就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基本原 则,通过开放国內市场,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提高 本国的产业竞争力,通过参与全球市场,更多地利用 国外资源,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由于增长型态和增长质量的不同 会导致增长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其中包括地区性不平 衡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不平衡 不平衡性的日益累积将会导致不稳定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如何认识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性要求它们必须加快工业化和现 代化进程以尽快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民众 的生活及福利水平; 为了维持高经济增长,就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基本原 则,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提高 本国的产业竞争力,通过参与全球市场,更多地利用 国外资源,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由于增长型态和增长质量的不同 会导致增长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其中包括地区性不平 衡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不平衡; 不平衡性的日益累积将会导致不稳定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与一个国家赶超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挥比较优势(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 产品上); ■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在彩电、 冰箱、「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这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全球化、尽快实现经 济追赶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与一个国家赶超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挥比较优势(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 产品上); 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在彩电、 冰箱、IT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这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全球化、尽快实现经 济追赶的重要发展路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三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讲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轨迹.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七讲 从文革到改革.ppt
- 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讲 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ppt
- 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ppt
- 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中国崛起与综合国力.ppt
- 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八章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ppt
- 南开大学:《投资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证券投资工具与证券市场、证券定价的金融学基础(主讲:李学峰).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一)作业.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一)答案.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五)作业.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五)答案.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六)答案.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四)作业.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三)作业.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二)答案.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四)答案.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六)作业.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阶段测试题(三)答案.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讲 中国经济衰落的原因.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讲 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讲 中国国情与新发展观.ppt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中国经济课程参考材料.doc
- 《经济类课件汇集》教学资源(PPT讲稿)中级财务会计学(目录).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长期负债.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货币资金.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对外投资.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流动负债.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收入.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利润及其分配.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费用与成本.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或有事项.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财务会计报告.ppt
- 《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会计调整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