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验》讲义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元器件、设备 ·直流稳压电源(0~30V)1个插件板2块 导线18条(长14)连接片10个 数字万用表DM-44B1 号千电池2个电阻1009、2009 1509、3009、3909、5109各1个 ·电流源模块1个电阻箱1个(ZX36型)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元器件、设备 • 直流稳压电源(0~30V) 1个 插件板 2块 • 导线 18条(长14) 连接片 10个 • 数字万用表DM-441B 1台 • 一号干电池 2个 电阻100Ω、200Ω、 150Ω、300Ω、390Ω、510Ω各1个 • 电流源模块 1个 电阻箱 1个(ZX36型) 下一页 返回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调整电流源的输出电流 方法参考实验一—步骤五 将电流源的输出电流调至20mA。 关掉直流稳压电源,注意电流源模块的电位 器保持不变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二、调整电流源的输出电流 • 方法参考实验一 ——步骤五 • 将电流源的输出电流调至20mA。 • 关掉直流稳压电源,注意电流源模块的电位 器保持不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连接电路 电路图: Ril 3 1 + R 3 4 Ri2z/3009 5109 B 图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三、连接电路 电路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物图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三、连接电路 注意: 电池的极性 Ri为电池内阻,忽略不计 R记为电流源内阻,实验一已经计算出电阻值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三、连接电路 注意: • 电池的极性 • Ri1为电池内阻,忽略不计 • Ri2为电流源内阻,实验一已经计算出电阻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法 闭合直流稳压电源开关,测UAB,此为该含源二端 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再用万用表的mA表功能,短 接A、B两点从lsc,即为该含源二端口网络的短路电 流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法一: 闭合直流稳压电源开关,测UAB,此为该含源二端 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再用万用表的mA表功能,短 接A、B两点从ISC,即为该含源二端口网络的短路电 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注意量程的选择 mA B Reg= Uoc Isc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注意量程的选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Re Uoc Isc q = 实物图 实物图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法二:在A、B两端接上1509的电阻R,测UR R 1509 o Req=(Ue-1)R B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法二:在A、B两端接上150Ω的电阻R,测UR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Re ( 1) R Us U q R = − 实物图

②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份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法三: 将电池用短路线代替,将直流稳压电源关掉(为任 么?),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A,B两端电阻即为Rcq Ri2 R 图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四、测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法三: 将电池用短路线代替,将直流稳压电源关掉(为 什 么?),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A,B两端电阻即为Req。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物图

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部给 五、测图a中不同条件下的各支路电流及电压,验证叠加定理 支路电流 I1(mA)12(mA) I3(mA)UAB(V) 电压源电流源共同 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流源单独作用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五、测图a中不同条件下的各支路电流及电压,验证叠加定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支路电流 I1(mA) I2(mA) I3(mA) UAB(V) 电压源电流源共同 作用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流源单独作用

实验一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部给 五、测图a中不同条件下的各支路电流及电压,验证叠加定理 注意: 1、“电压源单独作用”即断开直流稳压电源,使电流源输出 为0,内阻仍然起作用。 2、“电流源单独作用”即用短路线代替电池,此时,直流稳 压电源应闭合开关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五、测图a中不同条件下的各支路电流及电压,验证叠加定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注意: 1、 “电压源单独作用”即断开直流稳压电源,使电流源输出 为0,内阻仍然起作用。 2、 “电流源单独作用”即用短路线代替电池,此时,直流稳 压电源应闭合开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9章 结构建模.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8章 行为建模.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7章 数据流模型化.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6章 用户定义的原语.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5章 门电平模型化.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4章 表达式.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3章 Verilog语言要素.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2章 HDL指南.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1章 简介.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12章 建模实例.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11章 验证.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10章 其他论题.pdf
- 《Verilog HDL语言》教程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第10章 设计练习进阶.pdf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五章 触发器.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四章 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一章 数字电子技术概述.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九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版)第八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doc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3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6章 数组.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7章 函数.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8章 编译预处理.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封面与目录.ppt
- 北京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01章 C语言概述.ppt
- 《电子制作实例集锦》PDF电子书.pdf
- 机电工程学院:《电器控制与PLC》讲义.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四讲 分支结构.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六讲 数组.doc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六讲 数组.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五讲 循环结构.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三讲 运算与顺序结构.doc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三讲 运算符与表达式.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十二讲 文件.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七讲 指针.ppt
-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 6.0环境)》第二讲 数据类型与算术运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