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76.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_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 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 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 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 得容易,而只是写作定位不同。 ②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是一种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 学;传统文学则带有专业化的倾向。文学和哲学、科学及其他学术、艺术门类相 似,既有专业性的一面,也有普及性的一面,专业性与普及性彼此渗透和转化 专业性内容可能是普及和通俗的,普及性内容也须以一定的专业性为基础。网络 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但传统文学把专业评价放在首位,可以越过读者 强化其专业性,网络文学则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容忍为后者牺牲前者 ③仅就小说的语言方式和叙事方式而言,今日纯文学作品在技巧上已有长足 发展,其中讲究甚多,能够做出专业分析,也值得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鉴赏 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却未必看出其中好处,或许还觉得“绕来绕去”过于 啰嗦。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大众读者更喜欢简单明快的语言和叙述,希望更快 地进入情节和悬念。于是,网络方式适逢其时。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 规则,跳过期刊的训练,不拘一格,形成新的写作范式。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 编辑的法眼,但是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在“怎 样写”上,两种文学泾渭分明。 ④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艺术贵在创造,须不断变化 审美方式和感受内容,更新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是文学专业性的根本要求, 也是传统文学承担的重要职责。传统文学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不断引导和提高 读者的欣赏趣味,培育新的读者群,也会带动网络文学的艺术水准有所提高。另 方面,也应充分肯定网络文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网络文学便捷、即时、快速 互动的传播方式和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此 外,传统文学也大有必要借鉴网络经验,利用现代媒介扩大受众。事实上,已经 有传统作家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尝试“广场写作”,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 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网络文学为嬴得读者所采纳的艺术形式,也开始为传 统作家所研究。 ⑤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的才华,需要极大 地凭借想象力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 无可否认,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比传统文学作者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 创作题材,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这些优势是传统文 学难以获得的。 ⑥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 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但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 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它更需要向传统文学借鉴,寻求不断提升自身的 途径,才能走得更远,其发展前景也有赖于此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 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 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 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 得容易,而只是写作定位不同。 ②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是一种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 学;传统文学则带有专业化的倾向。文学和哲学、科学及其他学术、艺术门类相 似,既有专业性的一面,也有普及性的一面,专业性与普及性彼此渗透和转化。 专业性内容可能是普及和通俗的,普及性内容也须以一定的专业性为基础。网络 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但传统文学把专业评价放在首位,可以越过读者 强化其专业性,网络文学则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容忍为后者牺牲前者。 ③仅就小说的语言方式和叙事方式而言,今日纯文学作品在技巧上已有长足 发展,其中讲究甚多,能够做出专业分析,也值得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鉴赏。 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却未必看出其中好处,或许还觉得“绕来绕去”过于 啰嗦。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大众读者更喜欢简单明快的语言和叙述,希望更快 地进入情节和悬念。于是,网络方式适逢其时。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 规则,跳过期刊的训练,不拘一格,形成新的写作范式。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 编辑的法眼,但是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在“怎 样写”上,两种文学泾渭分明。 ④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艺术贵在创造,须不断变化 审美方式和感受内容,更新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是文学专业性的根本要求, 也是传统文学承担的重要职责。传统文学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不断引导和提高 读者的欣赏趣味,培育新的读者群,也会带动网络文学的艺术水准有所提高。另 一方面,也应充分肯定网络文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网络文学便捷、即时、快速、 互动的传播方式和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此 外,传统文学也大有必要借鉴网络经验,利用现代媒介扩大受众。事实上,已经 有传统作家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尝试“广场写作”,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 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网络文学为赢得读者所采纳的艺术形式,也开始为传 统作家所研究。 ⑤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的才华,需要极大 地凭借想象力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 无可否认,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比传统文学作者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 创作题材,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这些优势是传统文 学难以获得的。 ⑥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 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但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 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它更需要向传统文学借鉴,寻求不断提升自身的 途径,才能走得更远,其发展前景也有赖于此

1.与“网络文学”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它是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不 像传统文学带有专业性。 B.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题材,且写作 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 C.因为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创作,所以很难打造精品,当然也未必依靠相当 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境。 D.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 文学体系,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②段通过比较的方式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对文学大众化进程的加 速、成为作家路途的缩短及其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 B.第③段重点分析了在“怎样写”的问题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表现出 泾渭分明的倾向,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 C.第④段,作者明确阐述了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两 种文学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D.第⑤⑥段分别写出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强调只有突 破艺术规律制约,网络文学才能享受豁免权,走得更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日青年写手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 可迅速成名,这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 B.作为新的写作范式,由于网络文本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 动,因此这种创作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 C.网络文学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和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 式,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的青睐。 D.如果传统作家能够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 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那么将会赢得更多读者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玡内史。岳少以才颖 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太始中,武帝 躬耕,岳作赋以美其事 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寻转 怀令。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杨骏辅 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骏诛,除名。初,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客田于 河阳,善鼓琴,颇属文。岳之为河阳令,爱其才艺,待之甚厚。至是,宏为楚王 玮长史,专杀生之政。时骏纲纪皆当从坐,同署主簿硃振己就戮。岳其夕取急在 外,宏之言玮,谓之假吏,故得免。未几,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 人物山水,文清旨诣。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寻为著作郎,转散 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太 子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 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既仕宦不达,乃作 《闲居赋》

1.与“网络文学”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它是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不 像传统文学带有专业性。 B.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题材,且写作 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 C.因为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创作,所以很难打造精品,当然也未必依靠相当 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境。 D.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 文学体系,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第①②段通过比较的方式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对文学大众化进程的加 速、成为作家路途的缩短及其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 B.第③段重点分析了在“怎样写”的问题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表现出 泾渭分明的倾向,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 C.第④段,作者明确阐述了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两 种文学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D.第⑤⑥段分别写出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强调只有突 破艺术规律制约,网络文学才能享受豁免权,走得更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今日青年写手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 可迅速成名,这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 B.作为新的写作范式,由于网络文本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 动,因此这种创作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 C.网络文学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和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 式,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的青睐。 D.如果传统作家能够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 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那么将会赢得更多读者。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玡内史。岳少以才颖 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太始中,武帝 躬耕,岳作赋以美其事。 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寻转 怀令。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杨骏辅 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骏诛,除名。初,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客田于 河阳,善鼓琴,颇属文。岳之为河阳令,爱其才艺,待之甚厚。至是,宏为楚王 玮长史,专杀生之政。时骏纲纪皆当从坐,同署主簿硃振己就戮。岳其夕取急在 外,宏之言玮,谓之假吏,故得免。未几,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 人物山水,文清旨诣。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寻为著作郎,转散 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太 子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 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既仕宦不达,乃作 《闲居赋》

初,芘为琅玡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 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岳于省内谓秀曰:“孙令犹忆畴昔周旋 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 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岀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 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淸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 (选自《晋书·潘岳传》,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辟司空太尉府 辟:被征召 B.谯人公孙宏少孤贫 孤:丧父 C.构愍怀太子之文,岳之辞也 构:设计陷害 D.而干没不已乎 干:触犯,冒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作《闲居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岳之为河阳令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C.以母疾辄去,官免 武以始元六年春 至京师 D.岳恶其为人 则或咎其 欲出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潘岳出身官宦之家,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邑之人称他为奇童,说他是汉 之终军、贾谊一类的人。 B.杨骏被诛,潘岳本也难逃厄运,因当初任怀县县令时有恩于公孙宏,在 公孙宏搭救下,才幸免一死。 C.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侍奉权臣贾谧,望尘而拜 可见其卑躬屈膝谄媚之态 D.潘岳因当初与孙秀结怨,孙秀得势后不久,便诬告潘岳密谋参与作乱 潘岳被杀,并诛连三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5分) (2)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登楼感怀 于谦

初,芘为琅玡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 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岳于省内谓秀曰:“孙令犹忆畴昔周旋 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 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 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 而反。 (选自《晋书·潘岳传》,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早辟司空太尉府 辟:被征召 B.谯人公孙宏少孤贫 孤: 丧父 C.构愍怀太子之文,岳之辞也 构:设计陷害 D.而干没不已乎 干: 触犯,冒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乃作《闲居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岳之为河阳令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C.以母疾辄去,官免 武以始元六年春 至京师 D.岳恶其为人 则或咎其 欲出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潘岳出身官宦之家,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邑之人称他为奇童,说他是汉 之终军、贾谊一类的人。 B.杨骏被诛,潘岳本也难逃厄运,因当初任怀县县令时有恩于公孙宏,在 公孙宏搭救下,才幸免一死。 C.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侍奉权臣贾谧,望尘而拜, 可见其卑躬屈膝谄媚之态。 D.潘岳因当初与孙秀结怨,孙秀得势后不久,便诬告潘岳密谋参与作乱, 潘岳被杀,并诛连三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5 分) (2)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5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 分) 登楼感怀① 于 谦

晚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 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 时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4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时维九月,序属三 秋 。(王勃《滕王阁序》) (1)辛苦遭逢起一 (文天祥《过零丁洋》) (2)寒衣处处催刀 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狗吠深巷 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 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高余冠之岌岌 (屈原《离骚》) (6) 画船听雨 眠 (韦庄《菩 萨蛮(其二)》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烛照无人苍茫时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 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 时。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 分) 9.“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4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 时维九月,序属三 秋。 , 。 , 。 , 。 (王勃《滕王阁序》) 乙: (1)辛苦遭逢起一 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寒衣处处催刀 尺,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狗吠深巷 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 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高余冠之岌岌 兮, 。 (屈原《离骚》) (6) ,画船听雨 眠。 (韦庄《菩 萨蛮(其二)》)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烛照无人苍茫时

杜怀超 ①水烛,其实就是菖蒲,亦名香蒲。我更青睐于水烛这个诗意的名字,水是滋润 万物的元素,烛是照彻万物的光亮,水烛拥有照彻水面之下与内心之中的光芒, 是世间少有的音符,是充满灵性的想象 ②水烛生活在水中,茫茫水域,无花无柳,却有这么一丛植物,从水底滋滋 冒出来,遍身裹满碧绿,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苍白空洞的时空充溢着生命 的涌动。然后从深邃无言的水面上,从碧绿的内部,开始孕育,开花,到了秋天, 茎干上端就会生出艳丽的蒲棒来,越到深秋越是膨大,颜色也由刚开始的淡黄逐 渐变深,棕黄,直至绛黄。 ③水烛本身的绿就够人细细品味了。能使一江春水,化作万顷绿波,摇曳在水波 之上,拓展生命的足迹,让我们看到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满 灵气。水烛看上去是纤弱的,不禁水面上的风雨,却蕴含着无限的坚韧之劲,从 虚无处葳蕤一片绿地。在苍茫辽阔的水面上,一丛丛水烛在彰显着什么?一片水 域的孤独伴随着一群水烛的孤独,一个万物相依的境界呼之欲出,水为水烛而生, 水烛是点亮水的眼睛。那高飞的鸟群,偶然会把这片清凉的绿地当做停息的月台 ④每一种植物,都是一盏灯。水烛的最后,上演的是灯火星散的一幕:西风 下,原本凌波的傲然,只幻成了一绺绺的丝缕、团絮状物,带着细小的种子飘散 四方,无数鲜活幼小的生命从四面八方开始新的跋涉。而在水底深处,水烛的根 依然还在。根在,水烛就不会消失,那光芒就不会熄灭。 ⑤我关注水烛,他们独处水域一角,在不知名的时空里,潜滋暗长,抽出细 长碧绿的叶子,长出赫黄色的蒲棒。无数柔弱与秀美的绿叶,在晨曦的微风里, 恰似披着长发的女子,站在诗经吟唱的河畔,遥望着,沉思着。 ⑥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水烛与人们的生活就纠缠在一起了。农人把水烛 的叶子晾晒干后,编成修身养息的蒲席。轻盈的蒲席,托着沉重的肉身,安置着 农人栖息的夜晩。随着对水烛的熟稔,农人对水烛有了新的开拓。斗笠、草鞋、 草席、草扇、草帘等走进了农人生活中。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 在旷野中行进。 ⑦一旦一件物什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这物什就会变得神秘而深邃,水烛 亦是。当水烛变成了传说中捉鬼专家钟馗手中的蒲剑,或走到端午的门楣,信奉 自然、神灵的农人立马恭敬起来,这水烛不再是一棵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 至今,多少农家小院,端午时节依旧高挂水烛、艾草,祛邪避灾。 ⑧诗人们,则在水烛身上,找出性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 如丝,磐石无转移”,这蒲苇就是水烛。坚韧的水烛恰似《孔雀东南飞》中刘兰 芝的执著爱情,至死不分离。这场爱情悲剧里,水烛由自然物转化成人的情感的 承载物。这绵绵不断的情思,正是水烛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大自然最牢不可破的 的爱。 ⑨一件件水烛的草编织品,似乎是我们生活的昨日镜像,用反光的方式,用 可以穿透时空的自然之物,越过沟壑与深渊,抵达我们层层栅栏与樊篱的内心。 用粗糙代替精细,用简朴代替豪华,用原始代替包装,还原生活的面目,还原生 命的根本,还原人类的最初行走。在当今生活的微弱光亮中,我倍加怀念千百年 前古人穿着蒲草鞋行走的背影,怀念那坐着蒲草垫挑灯夜读时的月色。因为在这 些水烛编织品面前,我们找到了一种久已消失的光芒,与古人简朴生活的心灵互 应、对接。正是水烛编织品,让我们复杂、浮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里有了本真 的镜像,有了与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

杜怀超 ①水烛,其实就是菖蒲,亦名香蒲。我更青睐于水烛这个诗意的名字,水是滋润 万物的元素,烛是照彻万物的光亮,水烛拥有照彻水面之下与内心之中的光芒, 是世间少有的音符,是充满灵性的想象。 ② 水烛生活在水中,茫茫水域,无花无柳,却有这么一丛植物,从水底滋滋 冒出来,遍身裹满碧绿,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苍白空洞的时空充溢着生命 的涌动。然后从深邃无言的水面上,从碧绿的内部,开始孕育,开花,到了秋天, 茎干上端就会生出艳丽的蒲棒来,越到深秋越是膨大,颜色也由刚开始的淡黄逐 渐变深,棕黄,直至绛黄。 ③水烛本身的绿就够人细细品味了。能使一江春水,化作万顷绿波,摇曳在水波 之上,拓展生命的足迹,让我们看到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满 灵气。水烛看上去是纤弱的,不禁水面上的风雨,却蕴含着无限的坚韧之劲,从 虚无处葳蕤一片绿地。在苍茫辽阔的水面上,一丛丛水烛在彰显着什么?一片水 域的孤独伴随着一群水烛的孤独,一个万物相依的境界呼之欲出,水为水烛而生, 水烛是点亮水的眼睛。那高飞的鸟群,偶然会把这片清凉的绿地当做停息的月台。 ④ 每一种植物,都是一盏灯。水烛的最后,上演的是灯火星散的一幕:西风 下,原本凌波的傲然,只幻成了一绺绺的丝缕、团絮状物,带着细小的种子飘散 四方,无数鲜活幼小的生命从四面八方开始新的跋涉。而在水底深处,水烛的根 依然还在。根在,水烛就不会消失,那光芒就不会熄灭。 ⑤ 我关注水烛,他们独处水域一角,在不知名的时空里,潜滋暗长,抽出细 长碧绿的叶子,长出赫黄色的蒲棒。无数柔弱与秀美的绿叶,在晨曦的微风里, 恰似披着长发的女子,站在诗经吟唱的河畔,遥望着,沉思着。 ⑥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水烛与人们的生活就纠缠在一起了。农人把水烛 的叶子晾晒干后,编成修身养息的蒲席。轻盈的蒲席,托着沉重的肉身,安置着 农人栖息的夜晚。随着对水烛的熟稔,农人对水烛有了新的开拓。斗笠、草鞋、 草席、草扇、草帘等走进了农人生活中。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 在旷野中行进。 ⑦一旦一件物什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这物什就会变得神秘而深邃,水烛 亦是。当水烛变成了传说中捉鬼专家钟馗手中的蒲剑,或走到端午的门楣,信奉 自然、神灵的农人立马恭敬起来,这水烛不再是一棵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 至今,多少农家小院,端午时节依旧高挂水烛、艾草,祛邪避灾。 ⑧诗人们,则在水烛身上,找出性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 如丝,磐石无转移”,这蒲苇就是水烛。坚韧的水烛恰似《孔雀东南飞》中刘兰 芝的执著爱情,至死不分离。这场爱情悲剧里,水烛由自然物转化成人的情感的 承载物。这绵绵不断的情思,正是水烛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大自然最牢不可破的 的爱。 ⑨一件件水烛的草编织品,似乎是我们生活的昨日镜像,用反光的方式,用 可以穿透时空的自然之物,越过沟壑与深渊,抵达我们层层栅栏与樊篱的内心。 用粗糙代替精细,用简朴代替豪华,用原始代替包装,还原生活的面目,还原生 命的根本,还原人类的最初行走。在当今生活的微弱光亮中,我倍加怀念千百年 前古人穿着蒲草鞋行走的背影,怀念那坐着蒲草垫挑灯夜读时的月色。因为在这 些水烛编织品面前,我们找到了一种久已消失的光芒,与古人简朴生活的心灵互 应、对接。正是水烛编织品,让我们复杂、浮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里有了本真 的镜像,有了与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

⑩几千年前,我们就是靠着水烛、水芹之类走出时间的荒原,走出历史的封 面。草根、草叶、果实、花朵等曾都是我们的腹中之物,一天,一年,一百年… 用坚韧和卑微养活着人类。那时我们都是匍匐着身子在大地上寻找,我们的头颅 我们的身子高不过任意一棵水烛。而现在,沿着水烛的微光,我们或许还能找到 那些本真、质朴、坚韧……至少,在苍茫的寒冬,我们不至于在水烛四下纷飞之 际,瞬间白头。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4月02日24版,有删改) 1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水烛的形象特点。(4分) 1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1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引用了经典名句,试分析其妙处。(6分) 1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本文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遒劲 炙热 勖勉 关 怀倍至 锱铢必较 B.颓圮 膺品 得鱼忘筌 青山绿水 蹙戏羡 C.訾詈 酒馔 花团紧簇 相辅相成 颦傩歆 D.蛰伏 央浼 宵衣旰食 谈笑风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大水,广东省领导充分认识到,只有在灾难来临时未雨绸 缪,才不会在灾难出现后手忙脚乱。 B.在克里米亚宣布正式加入俄罗斯联邦后,普京总统发表特别讲话,强调目前 的当务之急是维护当地的稳定局面 C.每当夜幕降临,漫步西子湖畔,灯红酒绿,笙箫繁奏;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D.因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与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很好地融合,莫言被授予诺 贝尔文学奖,其成就让世人望其项背。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 它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B.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一意孤行突破战后体制,是对本国和平力量正义 呼声的肆意藐视,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冲击 C.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也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 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⑩几千年前,我们就是靠着水烛、水芹之类走出时间的荒原,走出历史的封 面。草根、草叶、果实、花朵等曾都是我们的腹中之物,一天,一年,一百年…… 用坚韧和卑微养活着人类。那时我们都是匍匐着身子在大地上寻找,我们的头颅 我们的身子高不过任意一棵水烛。而现在,沿着水烛的微光,我们或许还能找到 那些本真、质朴、坚韧……至少,在苍茫的寒冬,我们不至于在水烛四下纷飞之 际,瞬间白头。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4 年 04 月 02 日 24 版,有删改) 1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水烛的形象特点。(4 分) 1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 分) 1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引用了经典名句,试分析其妙处。(6 分) 1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本文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8 分) 第 II 卷 ( 表达题 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遒劲 炙热 勖勉 关 怀倍至 锱铢必较 B.颓圮 膺品 颦 蹙 得鱼忘筌 青山绿水 C.訾詈 酒馔 傩 戏 花团紧簇 相辅相成 D.蛰伏 央浼 歆 羡 宵衣旰食 谈笑风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大水,广东省领导充分认识到,只有在灾难来临时未雨绸 缪,才不会在灾难出现后手忙脚乱。 B.在克里米亚宣布正式加入俄罗斯联邦后,普京总统发表特别讲话,强调目前 的当务之急是维护当地的稳定局面。 C.每当夜幕降临,漫步西子湖畔,灯红酒绿,笙箫繁奏;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D.因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与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很好地融合,莫言被授予诺 贝尔文学奖,其成就让世人望其项背。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 它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B.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一意孤行突破战后体制,是对本国和平力量正义 呼声的肆意藐视,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冲击。 C.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也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 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D.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作出贡献。 18.有生命的词语应该反映时代气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词义和色彩。“奇 葩”就是这样一个雅俗共赏、含义丰富、褒贬兼备,极富生命力的词语。请分别 指出下列句子中“奇葩”一词的含义。(6分) 林书豪是第一个在仅仅一周时间内就达到这个高度的NBA 运动员,堪称奇葩 (2)有的老师不许学生课堂上插嘴,同学们也大都认为课堂上随意插嘴的人是 奇葩。 (3)综观这些奇葩校规,其特点荒唐可笑,简单粗暴。尽管用心良苦,但收效 甚微。 1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要求:生动、形象、得体。(5分) 李小文,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 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中科院院士。但是, 生活中的李院士是怎样的呢?下面这张照片便是他的真实写照 (1)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分) (2)谈谈你的感悟及启示。(2分) (摄于李院士4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中) 20.仿照小诗(一)的手法,另选对象,写一组诗句,要求字数、结构与原诗大 体相同。(4分) 只要春天还 我就不会悲 纵使黑夜吞噬了

D.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作出贡献。 18.有生命的词语应该反映时代气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词义和色彩。“奇 葩”就是这样一个雅俗共赏、含义丰富、褒贬兼备,极富生命力的词语。请分别 指出下列句子中“奇葩”一词的含义。(6 分) (1) 林书豪是第一个在仅仅一周时间内就达到这个高度的 NBA 运动员,堪称奇葩。 (2)有的老师不许学生课堂上插嘴,同学们也大都认为课堂上随意插嘴的人是 奇葩。 (3)综观这些奇葩校规,其特点荒唐可笑,简单粗暴。尽管用心良苦,但收效 甚微。 1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要求:生动、形象、得体。(5 分) 李小文,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 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中科院院士。但是, 生活中的李院士是怎样的呢?下面这张照片便是他的真实写照。 (1)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 分) (2)谈谈你的感悟及启示。(2 分) (摄于李院士 4 月 18 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中) 20.仿照小诗(一)的手法,另选对象,写一组诗句,要求字数、结构与原诗大 体相同。(4 分) (一) (二) 只要春天还 在 我就不会悲 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 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 来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 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 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 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 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 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 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答案 1.答案:B A.原文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选项曲解文意。C.原文“尽管 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 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选项强加 因果。D.原文是“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选项变成“开辟 了新的文学创作”,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2.答案:D D.选项“只有突破艺术规律制约”错,原文“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 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选项肯否不当 3.答案:C A.原文“…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选项无中生有。 B.原文“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 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选项强加因果。D.原文“事实上,已经有……”。 选项变“已然”为“未然 4.D(干:求,贪求。) 5.B(A:表承接,于是/表转折,却;B: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C:介词,因为/介词,在;D:代词,他/代词,那些。) 6.B(潘岳任河阳县令时有恩于公孙宏。) 7.(1)(5分)潘岳才华名声在当世为第一,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才出 任河阳令,自负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冠世”1分,“为……所疾”1分, “遂”1分,“栖迟”1分,“负”1分,“而”1分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 来 五、(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 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 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 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 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 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 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答案 1.答案:B A.原文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选项曲解文意。C.原文“尽管 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 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选项强加 因果。D.原文是“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选项变成“开辟 了新的文学创作”,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2.答案:D D.选项“只有突破艺术规律制约”错,原文“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 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选项肯否不当。 3.答案:C A.原文“……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选项无中生有。 B.原文“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 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选项强加因果。D.原文“事实上,已经有……”。 选项变“已然”为“未然”。 4.D (干: 求,贪求。) 5.B(A:表承接,于是/表转折,却;B: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C:介词,因为/介词,在;D:代词,他/代词,那些。) 6.B(潘岳任河阳县令时有恩于公孙宏。) 7.(1)(5 分)潘岳才华名声在当世为第一,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才出 任河阳令,自负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冠世”1 分,“为……所疾”1 分, “遂”1 分,“栖迟”1 分,“负”1 分,“而”1 分。)

(2)(5分)潘岳年轻的时候常常挟带着弹弓走在洛阳的大道上,遇到他的妇 女们,都手拉手围成圆圈环绕着他,把果子投给他,于是他满载而归。(“挟”1 分,“出”1分,“妇人遇之者”1分,“萦绕”1分,“投之以果”1分。) 8.(4分)在天地宇宙的经行中,他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华发苍颜的 愁闷失意中,他感受到了归隐不得之愁;在晚来登楼的苍茫中,他感受到思归不 得的乡愁;在岁月老去的无奈中也隐约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功成身退的期许 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盛世不再的忧思。(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9.(4分)“漫”有随意、漫无目的之意。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 楼,“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 “愁”张本。(每点1分) 10.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乙:(1)千戈寥落四周星(2)白帝城高急暮砧(3)鸡鸣桑树颠(4)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5)长余佩之陆离(6)春水碧于天 11.充满灵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外表柔弱而内心坚韧;孤独中彰显着力量; 柔弱而秀美;本真而质朴。(答满4点即给满分) 12.(1)内容上:既写出了水烛在不知名的空间里潜滋暗长的特点,又写出水 烛的柔弱与秀美的形象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水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后文揭示 文章的主旨张本。(3分) (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水烛形象的描写转入下文对由水烛引起的沉 思与遐想的抒写。(3分) 1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烛坚韧的特性,表现了刘 兰芝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2分)(2)意象优美,水烛由自然物转化成人的 情感的承载物,绵绵不绝的情思与水烛与生俱来的气质,交相辉映。(2分)(3) 引用经典名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又丰富了文章的文学文化内涵,使得文章更 厚重,更具诗意美。(2分) 14.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充满灵性、生命力旺盛、柔弱而坚韧、孤独中彰显着力量 本真而质朴的水烛形象与精神的抒写和赞美,(3分)反思了当下人们复杂、浮 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状态,呼吁人们重构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回归本真、质 朴、坚韧的生活状态。(5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5.D.(A关怀备至;B赝品;C花团锦簇。) 16.C.(A“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不用 于事情发生之时。B“目前的当务之急”,语意重复;D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 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常用于否定语境中。望文生义,应改为 “望尘莫及”。) 17.D.(A句式杂糅,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改为“随着《舌 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时”;B搭配不 当,“公然”和“肆意”调换位置;C表意不明,“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有 歧义。) 18.答案:(1)奇迹,含赞许、赞赏的意味;(2)另类,含讽刺、调侃意味 (3)离奇出格,含批评、否定意味。 19.(1)黑衣蓄胡,光脚布鞋,脸庞清瘦;知识渊博,洒脱随性,不拘小节。 (外在描写及内在品格各1分,语言通顺1分)

(2)(5 分)潘岳年轻的时候常常挟带着弹弓走在洛阳的大道上,遇到他的妇 女们,都手拉手围成圆圈环绕着他,把果子投给他,于是他满载而归。(“挟”1 分,“出”1 分,“妇人遇之者”1 分,“萦绕”1 分,“投之以果”1 分。) 8.(4 分)在天地宇宙的经行中,他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华发苍颜的 愁闷失意中,他感受到了归隐不得之愁;在晚来登楼的苍茫中,他感受到思归不 得的乡愁;在岁月老去的无奈中也隐约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功成身退的期许 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盛世不再的忧思。(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9.(4 分)“漫”有随意、漫无目的之意。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 楼,“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 “愁”张本。(每点 1 分) 10.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乙:(1)干戈寥落四周星(2)白帝城高急暮砧(3)鸡鸣桑树颠(4)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5)长余佩之陆离(6)春水碧于天 11.充满灵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外表柔弱而内心坚韧;孤独中彰显着力量; 柔弱而秀美;本真而质朴。(答满 4 点即给满分) 12.(1)内容上:既写出了水烛在不知名的空间里潜滋暗长的特点,又写出水 烛的柔弱与秀美的形象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水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为后文揭示 文章的主旨张本。(3 分) (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水烛形象的描写转入下文对由水烛引起的沉 思与遐想的抒写。(3 分) 1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烛坚韧的特性,表现了刘 兰芝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2 分)(2)意象优美,水烛由自然物转化成人的 情感的承载物,绵绵不绝的情思与水烛与生俱来的气质,交相辉映。(2 分)(3) 引用经典名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又丰富了文章的文学文化内涵,使得文章更 厚重,更具诗意美。(2 分) 14.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充满灵性、生命力旺盛、柔弱而坚韧、孤独中彰显着力量、 本真而质朴的水烛形象与精神的抒写和赞美,(3 分)反思了当下人们复杂、浮 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状态,呼吁人们重构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回归本真、质 朴、坚韧的生活状态。(5 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5.D.(A 关怀备至;B 赝品;C 花团锦簇。) 16.C.(A“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不用 于事情发生之时。B“目前的当务之急”,语意重复;D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 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常用于否定语境中。望文生义,应改为 “望尘莫及”。) 17.D.(A 句式杂糅,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改为“随着《舌 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时”;B 搭配不 当,“公然”和“肆意”调换位置;C 表意不明,“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有 歧义。) 18.答案:(1)奇迹,含赞许、赞赏的意味;(2)另类,含讽刺、调侃意味; (3)离奇出格,含批评、否定意味。 19.(1)黑衣蓄胡,光脚布鞋,脸庞清瘦;知识渊博,洒脱随性,不拘小节。 (外在描写及内在品格各 1 分,语言通顺 1 分)

(2)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才华是最好的包装;胸藏万汇凭吞吐,胸有乾坤才 是真正的“高富帅”。(其他回答只要合情合理皆可,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得满分) 20.示例一: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沙漠模糊了视线绿洲一定为你存 在 示例二: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冬雪覆盖了大地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21.参照安徽省2014年高考语文评分标准。 立意参考: 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人来看,可以得出立意: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结论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髙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看,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脫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 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出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 得出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 而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据此可 以从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来立意 从故事对我们现代人启迪方面来思考,在一件事情来临时,不但能从自己所处的 位置来对事物作出相应的判断,更能从宽而广之的层面去领悟与面对,这是值得 我们普通人学习的人生态度。 当今社会,金钱崇拜,物欲横流,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有的人为得而欣喜 有的人为失而苦恼。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重复着失与得。金 钱、地位、荣誉、名气上的得得失失,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好坏并没有必然的 关系,多一份哲思,便多一份豁达,多一份心灵的自由。 文言文参考译文 潘岳,字安仁,是荥阳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 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奇童,说他是和汉代终 军贾谊一类的人。早年被征召到司空太尉府,被推举为秀才。太始年间,晋武帝 司马炎亲自耕田,潘岳写了一篇赋来赞美这件事。 潘岳才华名声在当世为第一,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才出任河阳令 自负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不久又转任怀县县令。潘岳频繁执掌二邑,勤于政绩。 调任补充尚书度支郎,迁任廷尉评,由于公事被免职。杨骏辅政时,选拔突出的 吏佐,任用潘岳当太傅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也被除名。当初,谯地人公孙宏 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寄居在河阳种田,善于弹琴,又很会写文章。潘岳当河阳县 令时,爱惜他的才能技艺,对待他很厚道。至此时,公孙宏当了楚王司马玮的长 史,主管生杀大权。凡是追随杨骏的属官仆从都受到株连,同官署的主簿硃振已 经被杀。潘岳当晚急事在外,公孙宏对司马玮说潘岳只是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所以才得以幸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作《西征赋》,记述所经过之处的人物 山水,文辞清雅旨趣深远。征补为博士,还未入召,便因为母亲生病而离官免职。 不久又就任著作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谄媚侍奉贾谧,每次等到贾谧出 来,便总是跟石崇二人望着尘土下拜。设计陷害愍怀太子的文章,是出自潘岳之 手。贾谧有二十四个朋友,潘岳是排在最前头的一个,贾谧的《晋书》断限,也

(2)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才华是最好的包装;胸藏万汇凭吞吐,胸有乾坤才 是真正的“高富帅”。(其他回答只要合情合理皆可,每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 得满分) 20.示例一: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沙漠模糊了视线绿洲一定为你存 在 示例二: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冬雪覆盖了大地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21.参照安徽省 2014 年高考语文评分标准。 立意参考: 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人来看,可以得出立意: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结论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看,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脫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 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出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 得出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 而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据此可 以从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来立意。 从故事对我们现代人启迪方面来思考,在一件事情来临时,不但能从自己所处的 位置来对事物作出相应的判断,更能从宽而广之的层面去领悟与面对,这是值得 我们普通人学习的人生态度。 当今社会,金钱崇拜,物欲横流,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有的人为得而欣喜, 有的人为失而苦恼。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重复着失与得。金 钱、地位、荣誉、名气上的得得失失,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好坏并没有必然的 关系,多一份哲思,便多一份豁达,多一份心灵的自由。 文言文参考译文 潘岳,字安仁,是荥阳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 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奇童,说他是和汉代终 军贾谊一类的人。早年被征召到司空太尉府,被推举为秀才。太始年间,晋武帝 司马炎亲自耕田,潘岳写了一篇赋来赞美这件事。 潘岳才华名声在当世为第一,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才出任河阳令, 自负有才华却郁郁不得志。不久又转任怀县县令。潘岳频繁执掌二邑,勤于政绩。 调任补充尚书度支郎,迁任廷尉评,由于公事被免职。杨骏辅政时,选拔突出的 吏佐,任用潘岳当太傅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也被除名。当初,谯地人公孙宏 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寄居在河阳种田,善于弹琴,又很会写文章。潘岳当河阳县 令时,爱惜他的才能技艺,对待他很厚道。至此时,公孙宏当了楚王司马玮的长 史,主管生杀大权。凡是追随杨骏的属官仆从都受到株连,同官署的主簿硃振已 经被杀。潘岳当晚急事在外,公孙宏对司马玮说潘岳只是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所以才得以幸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作《西征赋》,记述所经过之处的人物 山水,文辞清雅旨趣深远。征补为博士,还未入召,便因为母亲生病而离官免职。 不久又就任著作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谄媚侍奉贾谧,每次等到贾谧出 来,便总是跟石崇二人望着尘土下拜。设计陷害愍怀太子的文章,是出自潘岳之 手。贾谧有二十四个朋友,潘岳是排在最前头的一个,贾谧的《晋书》断限,也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