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Seed Science(打印版,负责人:马守才)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6 英文名称:Seed Science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 3.课程目的 (1)使学生明确我国种子工程的方针、任务 (2)系统学握种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种子生产、加工、贮减、检验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 (4)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种子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4.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5.学时为18 5。建议先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课。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种子学(第一版)·颜启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日: (1)种子学(第一版),工景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2)种子检验学(第一版),张春庆、工建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种子生产学(第一版),正建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种子加工与贮藏(第一版),孙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3.1~3543.7一1995(第一版),国家技术监督局主编.中国 标准出版社.1995年 (6)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Lawrence 0.Copeland,Miller B.McDonald.KLUWER ACDDEMIC PUBLISHERS.2001 7.教学方法与手段 (1)种子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上要贯彻理论讲解与实践相 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教学方法上充分应用已经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3)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学生对于种子科学、以及农业科学的学习兴趣。 8.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70%,形式有:实验、上课出勤、上课提问主动回答问题 (2)考试成绩占30%,形式有:考试 9.课外自学要求 (1)围绕种子生物学查阅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深入理解种子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热点 (2)围绕种子的应用技术查阅近年米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初步掌握最新的一些实用技术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 (1)种子的含义,种子的重要性 (2)种子学科的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 (3)种子产业的发展,种子法的顾你和加入WT0对种子产业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种子的概念、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 (2)理解种子的重要性 (3)了解种子学的发展动态、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教学币点及难点: (1)种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种子学的内容 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 基本内容: (1)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种子的成熟 种子发育的控制途径。 (2)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 (3)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分布、种子水分、种子营养成分、种子生理活性物质、种子其它化学 成分 (1)种子休眠的原因、机理、休眠的调控

(5)种子寿命的概念、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种子衰老的原因及机理、种子寿命的预测 (6)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7)种子活力的概念、活力的生物学基础、活力的测定、种子活力的控制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种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种子形成发育与成熟、种子形念构造、种子的化学成分 种子休眠与调控、种子萌发、种子活力理论与测定方法。这些基础知识是应用技术的基础。 (2)掌握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构造,掌握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和方法 (3)常握种子主要贮藏物质的种类、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含量及其在种子中的分布状况,影响 种子化学成分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 (4)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和机理,熟悉种子休眠的调控技术。 (5)学握种子寿命的概念、种子寿命的差异性,影响种子寿命的各种因素。种子衰老的机理,了 解种子寿命的预测方法。 (6)掌握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种子萌发的变化过程、生理生化代谢和了解促进种子萌发的一些 技术方法。 (7)掌握种子活力、生活力和发芽力的概念,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熟悉种子活力、生活力和发 芽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币点及难点: (1)种子发育的模式和特点,种子发台过程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理生化变化,环境条件对种子发 育成熟的影响 (2)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 (3)种子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分布及主要化学成分 ()种子休眠的原因,机理,控制种子休眠的措施 (5)种子寿命的影响刷因素,种子衰老的机理: (6)种子的前发阶段及其特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7)种子活力的概念和主要测定方法,种子活力的控制途径 第三章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基本内容: (1)种子生产的概念、种子级别分类、纯系学说和种子生产、杂种优势理论和杂种优势利用。 (2)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防杂保纯的基本措施,作物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特点 种子生产的生态条件 (3)原种生产、良种生产 基本要求: (1)掌握种子生产的任务、种子级别、纯系学说与种子生产、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路线与杂交制 种技术

(2)掌握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防杂保纯的基本措施 (3)掌握原种生产、良种生产 (4)了解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作物的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币点及难点: (1)种子生产的概念 (2)纯系学说和种子生产、杂种优势利用技术路线与杂交种生产技术 (3)品种混杂与退化的概念及其引起混杂退化的原因,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措漉。 ()原种生产的基本方法、良种生产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 基本内容: (1)种子加工的含义、内容、日的,种子加工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种子清选精选的目的意义、原理、机械和要求 (3)种子干燥的目的、干燥特性、干燥的原理和过程、干燥机械 (4)种子处理和包衣的日的意义、普通种子处理方法、种子包衣技术 (5)种子加工设备及加工厂概述、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种子包装 基本要求: (1)掌握种子加工的含义和内容 (2)掌握种子清选精选的原理 (3)掌握种子干燥的日的、干燥特性、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4)种子处理和包衣的日的、种子包衣技术 (5)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种子包装技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种子加工的概念和流程: (2)种子精选的原理和方法: (3)种子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4)种子包衣技术 (5)种子加工工艺,加工厂的建设 (6)种子包装标识 第五章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基本内容: (1)种子的呼吸作用及影响 (2)容重和比重,帝度和孔隙度。散济性和自动分级,导热性和热容量,吸附性和吸湿性 (3)仓库害虫及其防治、种子微生物及控制

(4)种子入库前的准备、种子入库、种子贮藏期的管理 (5)低温库的基本要求、低温贮载管理特点。 (6)超低温贮存的植物种子、植物种子的液氮贮存的重要技术、花粉的超低温贮存、超低温冷冻 保存植物背养器官、组织及细胞、超干燥贮熾 (7)顽拗型种子的生理特点、贮藏特性、贮减方法 基本要求: (1)掌屋种子呼吸作用对贮藏的影 (2)常握种子物理性的概念及对加工贮藏的影响 (3)了解种子微生物的控制、仓虫的防治 ()掌握种子常温贮减技术,低温贮微技术:了解超低温和超干燥贮藏、顽拗型种子贮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种子呼吸作用对贮藏的影响 (2)有关物理性的概念及与种子加工贮载的关系 (3)种子常温贮藏库检查的内容与步骤 (4)种子发热的原因与预防 (5)种子贮藏低温库的种类、建造特点、贮藏注意事项 (6)超低温贮藏的关锭技术、超干燥贮藏的概念、硕拗型种子的生理特征 第六章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基本内容: (1)种子检验的概念、种子检验发展史、种子检验规程 (2)扦样目的原则、扦样设备和扦样方法、扦样的程子 (3)净度分析的目的意义、净种子、其它植物种子和杂质区分总则,净度分析方法。 (4)种子发芽实验日的意义、设备和用品,破除休氓种子的方法、发芽实验方法、幼苗鉴定。 (5)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有关定义和目的意义、品种鉴定的原理和依据,鉴定的途径和方法 (6)种子水分测定的意义、理论基础和要求、测定方法。 (7)种子生活力测定概念和意义,种子四哗测定方法 (8)种子健康度测定方法、重量测定方法、包衣种子检验。 基本要求: (1)掌握种子检验的概念、扦样的目的原则、扦样的方法和程子 (2)掌握种子净度分析的方法和净种子的定义 (3)掌握种子发芽实验方法、幼苗鉴定 ()掌握品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5)掌握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 (6)掌握种子四唑测定原理与方法:

(7)了解种子健度测定方法、重量测定方法、包衣种子检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扦样的原则和步骤: (2)种子净度分析的步骤: (3)发芽试验中的幼苗评定: (4)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5)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及其特点: (6)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步骤: (7)种子健康检验的意义和方法。 第七章※种子法制和管理 基本内容: (1)种子法规的宗旨和目的、种子质量管理的法规 (2)种子认证的概念、种子认证工作程序 (3)种子质量标准化概念、内容、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分领标准 基本要求: (1)了解种子质量管理的法规 (2)了解种子认证工作程序理解种子的重要性 (3)了解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种子法 (2)种子认证的概念、种子认证工作程子 (3)种子质量标准化概念、内容 (4)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48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 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时数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小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 10 第二章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1

第四章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 4 第五章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六章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8 第七章※种子法制和管理 总计 32 16 说明: 修订人:马守才 审核人: 年月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质量标准 Seed Science(打印版,负责人:马守才).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5章 干果类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4章 柑桔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3章 核果和浆果类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2章 仁果类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1章 蔬菜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0章 甜菜、烟、麻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9章 油料作物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8章 棉花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7章 种子与储粮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6章 杂粮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5章 水稻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4章 小麦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3章 地下害虫.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2章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第1章 害虫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绪论.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目录.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前言.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4讲 干果类果树害虫 Pest insects of dry-fruit trees.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种子学试题(2008-2009)A卷.doc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docx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Double fertilization on the move.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Fertilization and early seed formation.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Germination—Still a mystery.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Seed longevity Survival and maintenance of high germination ability of dry seeds.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ABA对种子发育的调节.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一种高效快速鉴定蔬菜品种和检测杂交种纯度的新方法.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杂草识别技术研究进展.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杂交玉米、水稻和辣椒种子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室内快速鉴定.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超干处理种子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超干种子耐贮藏性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基础.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种子劣变的生理学研究进展综述.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种子耐贮性研究进展.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及其贮藏生理.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标准政策)强制性种子质量标准要求.pdf
- 《种子学》课程教学资源(标准政策)种业现行有效标准目录清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