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第二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原则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 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 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 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二章结婚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 三者加以干涉。 第四条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第五条男女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结婚: 一、为直系血亲,或为同胞的兄弟姊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者: 其他五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 二、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者。 三、患花柳病或精神失常未经治愈,患麻风或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之疾 病者。 第六条结婚应男女双方亲到所在地(区、乡)人民政府登记。凡合于本法规定 的结婚,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即发给结婚证。 凡不合于本法规定的结婚,不予登记。 第三章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八条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 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 第九条夫妻双方均有选择职业、参加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 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50 年 3 月 3 日政务院第二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 1950 年 4 月 13 日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原 则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 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 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 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二章 结 婚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 三者加以干涉。 第四条 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第五条 男女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结婚: 一、为直系血亲,或为同胞的兄弟姊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者; 其他五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 二、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者。 三、患花柳病或精神失常未经治愈,患麻风或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之疾 病者。 第六条 结婚应男女双方亲到所在地(区、乡)人民政府登记。凡合于本法规定 的结婚,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即发给结婚证。 凡不合于本法规定的结婚,不予登记。 第三章 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八条 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 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 第九条 夫妻双方均有选择职业、参加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

第十条夫妻双方对于家庭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与处理权。 第十一条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十二条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四章父母子女间的关系 第十三条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于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双方均不得虐待或遗弃。 养父母与养子女相互间的关系,适用前项规定。 溺婴或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严加禁止。 第十四条父母子女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十五条非婚生子女享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或歧 视。 非婚生子女经生母或其他人证物证证明其生父者,其生父应负担子女必需的生 活费和教育费全部或一部;直至子女十八岁为止。如经生母同意,生父可将子 女领回抚养。 生母和他人结婚,原生子女的抚养,适用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第十六条夫对于其妻所抚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对于其夫所抚养与前妻所生 的子女,不得虐待或歧视。 第五章离婚 第十七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 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应向区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离婚证;区人民政府查 明确系双方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确有适当处理时,应即发给离婚证。男女 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得由区人民政府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时,应即转报县 或市人民法院处理:区人民政府并不得阻止或妨碍男 女任何一方向县或市人民法院申诉。县或市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也应首先进 行调解;如调解无效时,即行判决。 离婚后,如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应向区人民政府进行恢复结婚的登 记;区人民政府应予以登记,并发给恢复结婚证。 第十八条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男方要求离婚,须于女方分娩一 年后,始得提出。但女方提出离婚的,不在此限。 第十九条现役革命军人与家庭有通讯关系的,其配偶提出离婚,须得革命军人 的同意。 自本法公布之日起,如革命军人与家庭两年无通讯关系,其配偶要求离婚,得 准予离婚。在本法公布前,如革命军人与家庭已有两年以上无通讯关系,而在 本法公布后,又与家庭有一年无通讯关系,其配偶要求离婚,也得准予离婚。 第六章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 2
2 第十条 夫妻双方对于家庭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与处理权。 第十一条 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十二条 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四章 父母子女间的关系 第十三条 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于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双方均不得虐待或遗弃。 养父母与养子女相互间的关系,适用前项规定。 溺婴或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严加禁止。 第十四条 父母子女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十五条 非婚生子女享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或歧 视。 非婚生子女经生母或其他人证物证证明其生父者,其生父应负担子女必需的生 活费和教育费全部或一部;直至子女十八岁为止。如经生母同意,生父可将子 女领回抚养。 生母和他人结婚,原生子女的抚养,适用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第十六条 夫对于其妻所抚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对于其夫所抚养与前妻所生 的子女,不得虐待或歧视。 第五章 离 婚 第十七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 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应向区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离婚证;区人民政府查 明确系双方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确有适当处理时,应即发给离婚证。男女 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得由区人民政府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时,应即转报县 或市人民法院处理;区人民政府并不得阻止或妨碍男 女任何一方向县或市人民法院申诉。县或市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也应首先进 行调解;如调解无效时,即行判决。 离婚后,如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应向区人民政府进行恢复结婚的登 记;区人民政府应予以登记,并发给恢复结婚证。 第十八条 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男方要求离婚,须于女方分娩一 年后,始得提出。但女方提出离婚的,不在此限。 第十九条 现役革命军人与家庭有通讯关系的,其配偶提出离婚,须得革命军人 的同意。 自本法公布之日起,如革命军人与家庭两年无通讯关系,其配偶要求离婚,得 准予离婚。在本法公布前,如革命军人与家庭已有两年以上无通讯关系,而在 本法公布后,又与家庭有一年无通讯关系,其配偶要求离婚,也得准予离婚。 第六章 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

第二十条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灭。离婚后,子女无论 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所生的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 均愿抚养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判决。 第二十一条离婚后,女方抚养的子女,男方应负担必需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全部 或一部,负担费用的多寡及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 院判决。费用支付的办法,为付现金或实物或代小孩耕种分得的田地等。 离婚时,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向父母任何一方 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请求。 第二十二条女方再行结婚后,新夫如愿负担女方原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全 部或一部,则子女的生父的负担可酌情减少或免除。 第七章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 第二十三条离婚时,除女方婚前财产归女方所有外,其他家庭财产如何处理, 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家庭财产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及子 女利益和有利发展生产的原则判决。 如女方及子女分得的财产足以维持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时,则男方可不再负 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第二十四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以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 偿还:如无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或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不足清偿时,由男方清 偿。男女一方单独所负的债务,由本人偿还。 第二十五条离婚后,一方如未再行结婚而生活困难,他方应帮助维持其生活: 帮助的办法及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者,依法制裁。 凡因干涉婚姻自由而引起被干涉者的死亡或伤害者,干涉者一律应并负刑事的 责任。 第二十七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或省人民政府得 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 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 3
3 第二十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灭。离婚后,子女无论 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所生的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 均愿抚养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判决。 第二十一条 离婚后,女方抚养的子女,男方应负担必需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全部 或一部,负担费用的多寡及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 院判决。费用支付的办法,为付现金或实物或代小孩耕种分得的田地等。 离婚时,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向父母任何一方 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请求。 第二十二条 女方再行结婚后,新夫如愿负担女方原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全 部或一部,则子女的生父的负担可酌情减少或免除。 第七章 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 第二十三条 离婚时,除女方婚前财产归女方所有外,其他家庭财产如何处理, 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家庭财产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及子 女利益和有利发展生产的原则判决。 如女方及子女分得的财产足以维持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时,则男方可不再负 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第二十四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以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 偿还;如无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或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不足清偿时,由男方清 偿。男女一方单独所负的债务,由本人偿还。 第二十五条 离婚后,一方如未再行结婚而生活困难,他方应帮助维持其生活; 帮助的办法及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者,依法制裁。 凡因干涉婚姻自由而引起被干涉者的死亡或伤害者,干涉者一律应并负刑事的 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或省人民政府得 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 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Transforming Family Law in Post-Deng China:Marriage,Divorce and Reproduction.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The Re-emergence of Family Law in Post-Mao China:Marriage, Divorce and Reproduction.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Privatization of Marriage in Post-Socialist China.pdf
- 《妇女研究论丛》:论夫妻财产权的平等保护——对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社会性别分析.pdf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若干条文的否定性思考.pdf
- 《妇女研究论丛》:“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专家研讨会观点撮要.pdf
- 《妇女研究论丛》:商榷“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一条规定之不适当——基于“对夫妻共有产权另一方权益保护”视角.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解释三》形势下夫妻离婚时的房屋归属初探.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与财产分配)《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适用中的疑难问题探析.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解释(三)》中有关房产规定的争点问题探讨.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新《婚姻法》5年实践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何贵忠).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Detention of the Feminist Five in China.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for the Women's Movement in China.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QUALITIES OF DESIRE Imagining Gay Identities in China.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The Traffic in Money Boys.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I Am AIDS”:Living with HIV/AIDS in China.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Development and Division:the effect of transnational linkages and local politics on LGBT activism in China.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Same-sex marriage in China? The strategic promulgation of a progressive policy and its impact on LGBT activism.pdf
- 上海交通大学:《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Feminism and LGBT Rights.pptx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女权主义与LGBT争论)Young activists, new movements:Contemporary Chinese queer feminism and transnational genealogies.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docx
-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中国婚姻法变迁之社会性别分析——以女性权利为视角》.pdf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旧婚姻法比较研究.pdf
- 《妇女研究论丛》:法权身体——1950年婚姻法的表达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陈寒非).pdf
- 《地理学报》: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与财产分配)城市青年住房消费的仪式化倾向.pdf
- 《当代社会问题研究》:家安何处——当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与居住现实(南京大学:风笑天).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与财产分配)Privatization of Marriage in Post-Socialist China.pdf
- 上海交通大学:《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与财产分配)性别观念与收入对家务分配的影响.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婚姻法与财产分配)第六课 婚姻法.pptx
- 上海交通大学:《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课堂PPT)Dating culture, sexual practices.pptx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Romantic Partners, Friends, Friends with Benefits, and Casual Acquaintances as Sexual Partners.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Identifying and Explicating Variation among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Paul A. Mongeau, Kendra Knight, and Jade Williams.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Sexual Behavior in China:Trends and Comparisons.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Re-Embedding Sexual Meanings:A Qualitative Comparison of the Premarital Sexual Script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Young Adult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_关于相亲角的剩女.pptx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和性态度、性知识的特点及关系.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Windows on Divorce:Before and after.pdf
- 《性别、亲密关系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Perceived Causes of Marriage Breakdown and Conditions of Lif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