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编者按

第13卷第1期 智能系统学报 Vol13 No.1 2018年2月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Feb.2018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 编者按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 吹响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集结号。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应用方面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应当实现重大突破: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处于国际 领先地位。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何等重视! 为此,本刊本期特约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资深研究人员钟义信、何华灿、汪培庄三位教授,撰写了 一组反映他们数十年来互相合作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基础性突破和系统性创新的重要成 果,与读者共享。 受到机械还原方法论分而治之的影响,现行人工智能理论在研究广度上存在“碎片化”、在研究深度上 呈现“浅层化”、在研究体系上存在“封闭化”的显著缺陷。作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必须沉 下心来,遵循“科学观→方法论→研究模型→研究途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这样顶天立地的研究纲领, 不在诱惑面前迷茫,不在困难面前退却,坚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从智能形成的机制、智能的逻辑基础和 数学基础三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彻底改变现状,取得颠覆性的突破和里程碑式的创新。 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战略,他们长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默契合作,终于产生了这组崭新的“机制主义 人工智能理论”、“泛逻辑学理论”和“因素空间理论”。其中,“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是通用的人工智能 理论,“泛逻辑学理论”是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的逻辑基础,“因素空间理论”是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的数学基础。 他们认为,机制主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泛逻辑学理论和因素空间理论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会构 成一个完整而普适的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因此,在本刊发表上述3篇论文的基础上,作者们将进一步展开合 作,致力于“智能一逻辑一数学”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由于是大量研究成果的长期积累,具有大面积突破与系统性创新的性质,3篇文章的篇幅都比较长,希 望读者耐心阅读,细心品尝,认真揣摩,仔细推敲。如果能够收到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无论是肯定性的还 是质疑性的),引起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争鸣,从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编 辑部和作者们都将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第 13 卷第 1 期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Vol.13 No.1 2018 年 2 月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Feb. 2018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 编者按 2017 年 7 月 20 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 吹响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集结号。规划提出:2020 年我国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应用方面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2025 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应当实现重大突破;到 2030 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处于国际 领先地位。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何等重视! 为此,本刊本期特约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资深研究人员钟义信、何华灿、汪培庄三位教授,撰写了 一组反映他们数十年来互相合作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基础性突破和系统性创新的重要成 果,与读者共享。 受到机械还原方法论分而治之的影响,现行人工智能理论在研究广度上存在“碎片化”、在研究深度上 呈现“浅层化”、在研究体系上存在“封闭化”的显著缺陷。作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必须沉 下心来,遵循“科学观→方法论→研究模型→研究途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这样顶天立地的研究纲领, 不在诱惑面前迷茫,不在困难面前退却,坚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从智能形成的机制、智能的逻辑基础和 数学基础三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彻底改变现状,取得颠覆性的突破和里程碑式的创新。 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战略,他们长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默契合作,终于产生了这组崭新的“机制主义 人工智能理论”、“泛逻辑学理论”和“因素空间理论”。其中,“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是通用的人工智能 理论,“泛逻辑学理论”是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的逻辑基础,“因素空间理论”是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的数学基础。 他们认为,机制主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泛逻辑学理论和因素空间理论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会构 成一个完整而普适的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因此,在本刊发表上述 3 篇论文的基础上,作者们将进一步展开合 作,致力于“智能-逻辑-数学”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由于是大量研究成果的长期积累,具有大面积突破与系统性创新的性质,3 篇文章的篇幅都比较长,希 望读者耐心阅读,细心品尝,认真揣摩,仔细推敲。如果能够收到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无论是肯定性的还 是质疑性的),引起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争鸣,从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编 辑部和作者们都将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金属腐蚀区域图像增强算法研究.pdf
- 【机器学习】多特征融合的兴趣点推荐算法.pdf
- 【机器学习】应用改进区块遗传算法求解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pdf
- 【机器学习】加权高效用因子的两阶段混合推荐算法.pdf
-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搬运技术综述(浙江大学:顾大强、郑文钢).pdf
- 【脑认知基础】冠状动脉系统的微分积分终端滑模混沌抑制.pdf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一种人工情绪模型及其电商计算实验应用.pdf
- 【机器学习】基于核心向量机的多任务概念漂移数据快速分类.pdf
- 基于加权聚类集成的标签传播算法(山西大学:张美琴、白亮、王俊斌).pdf
- 【机器学习】基于Faster R-CNN的人体行为检测研究.pdf
- 【机器学习】PG-RNN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密码猜测模型.pdf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一种特征字典映射的图像盲评价方法研究.pdf
- 【智能系统】符号网络的局部标注特征与预测方法.pdf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基于显著性检测的双目测距系统.pdf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基于车内外视觉信息的行人碰撞预警方法.pdf
- 【智能系统】新型仿生球形两栖子母机器人系统设计.pdf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融合LBP纹理特征与B2DPCA技术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pdf
- 【机器学习】基于GABP-KF的WSN数据漂移盲校准算法.pdf
- 【智能系统】采用相关滤波的水下海参目标跟踪.pdf
- 人工智能基础融合用户特征优化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山东理工大学:梁丽君、李业刚、张娜娜、张晓、王栋).pdf
- 【机器学习】一种融合邻域信息的模糊C-均值图像分割算法.pdf
- 【智能系统】导弹武器系统参数性能指标的可拓数据挖掘.pdf
-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反馈式iKi近邻语义迁移学习的领域命名实体识别.pdf
- 【智能系统】基于带约束S型速度曲线的机械手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pdf
- 【人工智能基础】三维离散曲线曲率挠率的微中心差分算法.pdf
- 【机器学习】基于PageRank的主动学习算法.pdf
- 【机器学习】融合协同过滤与用户偏好的旅游组推荐方法.pdf
-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动态规划求解中国象棋状态总数.pdf
- 【机器学习】改进猫群算法求解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pdf
- 【机器学习】基于宽度学习方法的多模态信息融合.pdf
- 【机器学习】基于质心分水岭算法的静态手势分割算法模型.pdf
- 《智能系统学报》:计算视觉核心问题:自然图像先验建模研究综述(孙必慎、石武祯、姜峰).pdf
- 约束条件下联盟生成研究进展(烟台大学:任子仪、童向荣).pdf
- 集对分析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与进展(湖州师范学院:蒋云良).pdf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触觉手势情感识别的超限学习方法.pdf
- 【知识工程】基于模糊超网络的知识获取方法研究.pdf
- 【智能系统】基于改进D算法的无人机室内路径规划.pdf
- 【机器学习】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多标记分类算法.pdf
- 【人工智能基础】一种基于模糊划分和模糊加权的集成深度信念网络.pdf
- 【智能系统】视听觉跨模态表面材质检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