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蓉城2018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_四川省蓉城2018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蓉城2018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卷(表达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共享书店”:形式不重要,好坏交由市场 7月16日消息,即日起,在合肥三孝口书店,只需用手机下载“智慧书房”APP, 注册并缴纳99元押金,扫一扫书后面的条形码就可以直接把书带回家。7月16 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合肥三孝口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正式亮 相。共享书店模式的启动,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 “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变。 只能现场翻阅或购买,不能借阅带走,这是书店与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某 种程度上,合肥三孝口书店的共享规则,则是打通了书店与图书馆的区隔:只要 下载APP,交99元押金,即可把书带回家阅读,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就行。 从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角度,这种规则,倒确实是契合了“共享理念”的实质。 同时,看完即还,无需为囤书而烦恼,也满足了时下不少人的“断舍离”态度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办卡和借阅,其实也都比较方便了。但相对来说, 共享书店,因为其属于商业性质,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优势, 相信能给人与一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 抛开共享概念不谈,三孝口书店的最大特点,其实体现在书店服务人员从过去的 销售身份变身为用户的专属阅读顾问,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 的阅读服务”为目的,给予人们更为专业的阅读指导。专属阅读顾问,这一点, 在目前绝大多数的民营书店和公共图书馆,都属于比较稀缺的服务,若能够借此 形成特色,必将增加书店的吸引力和卖点。但问题在于,专属阅读顾问要能够真 正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要求可不低,是否能实实至名归,还需要市场检验。 为了鼓励阅读、传播阅读,共享书店还推出“阅读奖学金”制度,只要根据规则 完成阅读任务,即可获得充值押金的返还。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书店的APP 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进行管理,通过写书评、晒书拍 等方式进行评论和交流,实现“以书会友”。这些延伸服务,是致力于增加书店 与读者的互动频率,并扩大阅读的社交功能,这与时下一些民营书店所主打的社 交体验,其实有着殊途同归之效。 其实,对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而言,书店具体的经营模式到底是怎样并不重要,关 键还是店内所提供的书的质量到底如何,是否能满足特定群体的阅读口味,能否 引领一种有质量的阅读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共享书店也好,传统书店也罢,只 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和消费体验,都值得肯定。 事实上,书店作为一种市场化机机构,它经营的好坏,评判权最终还是在市场和 消费者手上。明晰这一点,其实不必要太在意书店的形式,市场自然会会给出最 客观的答案。 (光明网2017年7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书店打通了书店与图书馆的区隔,契合当下流行的共享理念,其明显的 优势会给人带来与一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
四川省蓉城 2018 届高三 4 月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为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 第 I 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共享书店”:形式不重要,好坏交由市场 7 月 16 日消息,即日起,在合肥三孝口书店,只需用手机下载“智慧书房”APP, 注册并缴纳 99 元押金,扫一扫书后面的条形码就可以直接把书带回家。7 月 16 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合肥三孝口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正式亮 相。共享书店模式的启动,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 “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变。。 只能现场翻阅或购买,不能借阅带走,这是书店与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某 种程度上,合肥三孝口书店的共享规则,则是打通了书店与图书馆的区隔:只要 下载 APP,交 99 元押金,即可把书带回家阅读,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就行。 从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角度,这种规则,倒确实是契合了“共享理念”的实质。 同时,看完即还,无需为囤书而烦恼,也满足了时下不少人的“断舍离”态度。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办卡和借阅,其实也都比较方便了。但相对来说, 共享书店,因为其属于商业性质,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优势, 相信能给人与一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 抛开共享概念不谈,三孝口书店的最大特点,其实体现在书店服务人员从过去的 销售身份变身为用户的专属阅读顾问,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 的阅读服务”为目的,给予人们更为专业的阅读指导。专属阅读顾问,这一点, 在目前绝大多数的民营书店和公共图书馆,都属于比较稀缺的服务,若能够借此 形成特色,必将增加书店的吸引力和卖点。但问题在于,专属阅读顾问要能够真 正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要求可不低,是否能实实至名归,还需要市场检验。 为了鼓励阅读、传播阅读,共享书店还推出“阅读奖学金”制度,只要根据规则 完成阅读任务,即可获得充值押金的返还。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书店的 APP 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进行管理,通过写书评、晒书拍 等方式进行评论和交流,实现“以书会友”。这些延伸服务,是致力于增加书店 与读者的互动频率,并扩大阅读的社交功能,这与时下一些民营书店所主打的社 交体验,其实有着殊途同归之效。 其实,对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而言,书店具体的经营模式到底是怎样并不重要,关 键还是店内所提供的书的质量到底如何,是否能满足特定群体的阅读口味,能否 引领一种有质量的阅读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共享书店也好,传统书店也罢,只 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和消费体验,都值得肯定。 事实上,书店作为一种市场化机机构,它经营的好坏,评判权最终还是在市场和 消费者手上。明晰这一点,其实不必要太在意书店的形式,市场自然会会给出最 客观的答案。 (光明网 2017 年 7 月 18 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书店打通了书店与图书馆的区隔,契合当下流行的共享理念,其明显的 优势会给人带来与一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

B.共享书店的专属阅读顾问给读者提供了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指 导也更为专业。这种服务,对当下大多数的民营书店和公共图书馆而言,属于稀 缺服务。 C.共享书店推出“阅读奖学金”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相应规则来鼓励阅读、传播 阅读 D.共享书店推出众多延伸服务是为了增加与读者的互动频率,扩大阅读的社交 功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共享书店”较于传统书店与图书馆具有 的优势。 B.文章认为读者可以通过共享书店的APP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管理自 己的书籍,实现“以书会友”。作者以此来证明“共享书店”在社交体验上与 些民营书店殊途同归。 C.文章通过对“共享书店”特点的介绍,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共享书店” 这种形式并不重要,书店经营的好坏最终会由市场来评判。 D.文章针对当下出现的“共享书店”这一新兴事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摆现象 讲特点-——析本质,论述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并不关心书店的经带模式,因比“共享书店”对他们吸引 力不大 B.继多种共享形式之后,共享书店的出现说明我国共享经济在不同的领域逐渐 有了新的尝试。 C.如果像“共享书店”一样将书借阅带走,书店与图书馆的区别就不再明显 D.因为“共享书店”商业性质的属性,所以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存在 优势。 【答案】1.B2.C3.A 【解析】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变充分条件为必要条件,原文是 “在这个意义上,共享书店也好,传统书店也罢,只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 和消费体验,都值得肯定”说“只要……就……”而不是说“只有……才能”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査筛选信息,概括文意。A项,扩大范围,原文“此外,读 者还可以通过书店的APP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进行 管理,通过写书评、晒书拍等……。这些延伸服务,是致力于……这与时下一些 民营书店所主打的社交体验,其实有着殊途同归之效”,从“此外”看,可见, “延伸服务”原文意思不包括“阅读奖学金”制度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 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 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 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质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B. 共享书店的专属阅读顾问给读者提供了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指 导也更为专业。这种服务,对当下大多数的民营书店和公共图书馆而言,属于稀 缺服务。 C. 共享书店推出“阅读奖学金”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相应规则来鼓励阅读、传播 阅读。 D. 共享书店推出众多延伸服务是为了增加与读者的互动频率,扩大阅读的社交 功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共享书店”较于传统书店与图书馆具有 的优势。 B. 文章认为读者可以通过共享书店的 APP 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管理自 己的书籍,实现“以书会友”。作者以此来证明“共享书店”在社交体验上与一 些民营书店殊途同归。 C. 文章通过对“共享书店”特点的介绍,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共享书店” 这种形式并不重要,书店经营的好坏最终会由市场来评判。 D. 文章针对当下出现的“共享书店”这一新兴事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摆现象 一一讲特点----析本质,论述思路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并不关心书店的经带模式,因比“共享书店”对他们吸引 力不大 B. 继多种共享形式之后,共享书店的出现说明我国共享经济在不同的领域逐渐 有了新的尝试。 C. 如果像“共享书店”一样将书借阅带走,书店与图书馆的区别就不再明显。 D. 因为“共享书店”商业性质的属性,所以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存在 优势。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变充分条件为必要条件,原文是 “在这个意义上,共享书店也好,传统书店也罢,只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 和消费体验,都值得肯定”说“只要……就……”而不是说“只有……才能”。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A 项,扩大范围,原文“此外,读 者还可以通过书店的 APP 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进行 管理,通过写书评、晒书拍等……。这些延伸服务,是致力于……这与时下一些 民营书店所主打的社交体验,其实有着殊途同归之效”,从“此外”看,可见, “延伸服务”原文意思不包括“阅读奖学金”制度。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 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 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 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质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 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 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 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 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 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 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 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 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 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 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 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 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 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 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 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 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 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 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 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 狱。他把写检査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 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 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 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 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 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髙的《星空》,梵·髙生命最后的几年里, 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 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 出不朽的杰作一一《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 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 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 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 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 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 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 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 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 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 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 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 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 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 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 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 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 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 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 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 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 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 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 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 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 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 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 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 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 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 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 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 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 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 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凡·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 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 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 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 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 濡以沫,相携到老 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 它时,醒了。 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鸟镇江南水 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下文写木心先生莫定情感基调。 B.“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滴在画布上?”写出木心的画具有 空灵飘涉的特点,是木心饱经沧桑的情感流露 C.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 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 D.“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 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 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5.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木心先生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 6.作者写梵高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4.A5.木心的形象:①学贯中西②为艺术甘于寂寞,甘于献身③历尽 坎坷,坚毅乐观④果断率真,睿智风趣⑤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6.①梵高是木心崇拜的艺术家。②强调文学是木心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就的精神 力量;在文革中的艰难岁月,是写作给予木心光亮,正如梵高在铁窗中仰望星空, 从而创作出名作《星空》。③木心与梵高都是以生命来追求艺术。④抒发了作者 对木心的崇敬之情。⑤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相关 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 凄清的特点”说法错误,应该是:写出了乌镇水乡迷蒙、清幽、古朴的特点。故 选A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 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 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 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 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凡·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 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 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 举办画展。这距离他 19 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 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 濡以沫,相携到老。 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 它时,醒了。” 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 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鸟镇江南水 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下文写木心先生莫定情感基调。 B. “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滴在画布上?”写出木心的画具有 空灵飘涉的特点,是木心饱经沧桑的情感流露。 C. 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 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 D. “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 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 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5. 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木心先生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 6. 作者写梵高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4. A 5. 木心的形象:①学贯中西②为艺术甘于寂寞,甘于献身③历尽 坎坷,坚毅乐观④果断率真,睿智风趣⑤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6. ①梵高是木心崇拜的艺术家。②强调文学是木心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就的精神 力量;在文革中的艰难岁月,是写作给予木心光亮,正如梵高在铁窗中仰望星空, 从而创作出名作《星空》。③木心与梵高都是以生命来追求艺术。④抒发了作者 对木心的崇敬之情。⑤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相关 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项,“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 凄清的特点”说法错误,应该是:写出了乌镇水乡迷蒙、清幽、古朴的特点。故 选 A

5.试题分析:题干是“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木心先生形象?请结 合文章概括”。是考査学生概括散文人物形象能力。把握散文中形象,首先要在 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 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同时还要结合文中写作背景,适当拓展。解答此题 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相关句段,木心先生的形象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作 者对木心先生的描写中及作者自己对木心先生所作的评价里,如学贯中西;为艺 术甘于寂寞,甘于献身;历尽坎坷,坚毅乐观:果断率真,睿智风趣;有多方面 的艺术成就等,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还要尽量答全面。 6.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写梵髙的意图是什么”,是考査学生把握散文选材意 图能力。选材的目的无非是因为该材料与索要表达的内容有某种关联,能更好地 为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情感服务,丰富文章内容。本题也不外乎这几点。本文写作 者站在美术馆看见木心先生在狱中的手稿。想到当时木心先生写这些手稿时的状 况,想到“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 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 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不由得想到了梵高的《星空》。梵高创 作《星空》的状况与木心先生写这些手稿时的状况是何其的相似:在文革中的艰 难岁月,是写作给予木心光亮,正如梵高在铁窗中仰望星空,从而创作出名作《星 空》。文学是木心和梵髙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就的精神力量,他们都是以自己的生 命来追求艺术,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文章指出“他(木心)喜欢画家 梵·髙,木心的诗:‘凡·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说明梵高是木心崇拜的 艺术家。还有文章写梵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三)实用类文体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今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了2016年的中国人全民账单。账单显示,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4.5亿实名用户使用了支付宝。通过对上述海量用户行 为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4.5亿消费者过去一年71%的支付笔数发生在移动端,超10亿人次使用“指尖 上的公共服务”;中国“千禧一代”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 并将影响未来十年的经济格局,比如80后人均支付金额已超过12万元,90后 使用移动支付更是高达91%。 从人均支付金额来看,上海人均支付金达到14.8万元,是去年的近1.5倍, 随后是淅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五个沿海省份或直辖市的人均支付金额均迈 入“10万”时代。从移动支付渗透率来看,内陆的西藏以90%的移动支付占比排 名第一,随后是青海、甘肃,远远超过沿海省份 (编自李冰《支付宝发布2016年中国人全民账单》 材料二 2009-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材料三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多应用于 小额、快捷、便民等支付领域,如公共交通、旅游、菜场、便利店、移动互联阿 消费等。部分银行手机银行业务、非银行支付机构钱包产品中嵌入与百姓日常生 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如话费流量、火车、机票、酒店预订、网点门票、医疗、签 证、游戏点卡、油卡代充、违章罚款等功能,移动支付生态图正逐步形成
5. 试题分析:题干是“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木心先生形象?请结 合文章概括”。是考查学生概括散文人物形象能力。把握散文中形象,首先要在 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 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同时还要结合文中写作背景,适当拓展。解答此题 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相关句段,木心先生的形象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作 者对木心先生的描写中及作者自己对木心先生所作的评价里,如学贯中西;为艺 术甘于寂寞,甘于献身;历尽坎坷,坚毅乐观;果断率真,睿智风趣;有多方面 的艺术成就等,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还要尽量答全面。 6.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写梵高的意图是什么”,是考查学生把握散文选材意 图能力。选材的目的无非是因为该材料与索要表达的内容有某种关联,能更好地 为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情感服务,丰富文章内容。本题也不外乎这几点。本文写作 者站在美术馆看见木心先生在狱中的手稿。想到当时木心先生写这些手稿时的状 况,想到“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 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 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不由得想到了梵高的《星空》。梵高创 作《星空》的状况与木心先生写这些手稿时的状况是何其的相似:在文革中的艰 难岁月,是写作给予木心光亮,正如梵高在铁窗中仰望星空,从而创作出名作《星 空》。文学是木心和梵高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就的精神力量,他们都是以自己的生 命来追求艺术,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文章指出“他(木心)喜欢画家 梵•高,木心的诗:‘凡•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说明梵高是木心崇拜的 艺术家。还有文章写梵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三)实用类文体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今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了 2016 年的中国人全民账单。账单显示, 在刚刚过去的 2016 年,4.5 亿实名用户使用了支付宝。通过对上述海量用户行 为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4.5 亿消费者过去一年 71%的支付笔数发生在移动端,超 10 亿人次使用“指尖 上的公共服务”;中国“千禧一代”80 后、90 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 并将影响未来十年的经济格局,比如 80 后人均支付金额已超过 12 万元,90 后 使用移动支付更是高达 91%。 从人均支付金额来看,上海人均支付金达到 14.8 万元,是去年的近 1.5 倍, 随后是淅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五个沿海省份或直辖市的人均支付金额均迈 入“10 万”时代。从移动支付渗透率来看,内陆的西藏以 90%的移动支付占比排 名第一,随后是青海、甘肃,远远超过沿海省份。 (编自李冰《支付宝发布 2016 年中国人全民账单》) 材料二 2009-2015 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材料三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多应用于 小额、快捷、便民等支付领域,如公共交通、旅游、菜场、便利店、移动互联阿 消费等。部分银行手机银行业务、非银行支付机构钱包产品中嵌入与百姓日常生 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如话费流量、火车、机票、酒店预订、网点门票、医疗、签 证、游戏点卡、油卡代充、违章罚款等功能,移动支付生态图正逐步形成

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已逐步成 为解决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求的切入点。数至2016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 数累计3.73亿户,发生手机支付业务笔数50.86亿笔,金23.40万亿元。 随着海淘市场快发展和国内居民出境旅行大幅増长,我国跨境支付业务整体呈快 速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底,中国银联已在境外160个国家或地区开通了银联 卡受理,受理商户近2000万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商 户也已度盖境外50多个国家或地区 (编自王观《移动支付,中国引领世界发展》) 材料四 移动支付为什么风生水起?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时,是全球向“无现金”迈进的大势。韩国政府计划2020年让硬币从流通渠 道消失,丹麦也在去年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银行卡支付。 人和,是作为基融设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普及。截至2016年 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其中于机网民 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550万人。手机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荡。 最重要的当属“地利”。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267张支付牌照。2010年以 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在50%以上的年均增速,经过7年发展, 中国移动支付己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无现金”社会,优势甚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 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 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 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 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 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 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 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全融流通和支付。在灾害发生时,光纤和终端 设备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于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 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从信息技术安全和灾难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支付领域也 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电子系统,很难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现金。 摘自齐志明整理理《“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 及的特点。 B.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并将对未来的 经济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C.根据材料三可知,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其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D.中国移动支付成为全球的领跑者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267张支 付牌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支付宝发布的2016年中国人全民账单显示,4.5亿支付宝实名用户目前移 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支付笔数的71%,这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性越来越高 B.西藏、青海、甘肃等省份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远超上海等沿海省市,这说明东 部沿海省份的移动支付没有西部省份发达
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已逐步成 为解决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求的切入点。数至 2016 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 数累计 3.73 亿户,发生手机支付业务笔数 50.86 亿笔,金 23.40 万亿元。 随着海淘市场快发展和国内居民出境旅行大幅増长,我国跨境支付业务整体呈快 速上升趋势。截至 2016 年底,中国银联已在境外 160 个国家或地区开通了银联 卡受理,受理商户近 2000 万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商 户也已度盖境外 50 多个国家或地区。 (编自王观《移动支付,中国引领世界发展》) 材料四 移动支付为什么风生水起?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时,是全球向“无现金”迈进的大势。韩国政府计划 2020 年让硬币从流通渠 道消失,丹麦也在去年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银行卡支付。 人和,是作为基融设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普及。截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31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4299 万人,其中于机网民 达 6.95 亿,较 2015 年底增加 550 万人。手机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荡。 最重要的当属“地利”。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 267 张支付牌照。2010 年以 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在 50%以上的年均增速,经过 7 年发展, 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无现金”社会,优势甚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 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 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 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 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 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 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 三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全融流通和支付。在灾害发生时,光纤和终端 设备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于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 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从信息技术安全和灾难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支付领域也 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电子系统,很难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现金。 (摘自齐志明整理理《“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 及的特点。 B. 以 80 后、90 后为主的年轻一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并将对未来的 经济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C. 根据材料三可知,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其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D. 中国移动支付成为全球的领跑者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 267 张支 付牌照。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支付宝发布的 2016 年中国人全民账单显示,4.5 亿支付宝实名用户目前移 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支付笔数的 71%,这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性越来越高。 B. 西藏、青海、甘肃等省份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远超上海等沿海省市,这说明东 部沿海省份的移动支付没有西部省份发达

C.2011-2015年,随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 升。至2015年,二者均创新高。 D.如今,移动支付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移动支付生态圈正在逐步形 成,移动支付终将替代传统支付。 E.虽然移动支付优势明显,但消费者在选择使用时还是要谨慎小心,这是因为 移动支付还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 9.怎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7.A8.AE 9.措施:①加强对使用移动支付用户的教育;②优化支付环境:完善网络技术, 防止黑客攻击:升级网络及终端等硬件设施③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恶意诈骗 【解析】 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 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把握材料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 A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点”说法错误,属于无中 生有。材料三“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己逐步成为解决农村金 融支付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并未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 点。故选A 8试题分析:题干是“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是考 査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B 项,“这说明东部沿海省份的移动支付没有西部省份发达”说法错误,属于强加 因果。C项,“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升”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2014 年的同比增长率较2013年有所下降。D项,“移动支付终将替代传统支付”于 文无据,且说法绝对。故选AE。 9.试题分析:题干是“怎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可采取 哪些措施。”是考査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 在材料四,仔细阅读材料四,可以从中筛选出“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 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 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 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 步伐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 失、被抢盜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 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 案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说明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 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 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 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 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 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属于局部信息筛选。 、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鉴以自奇曰:“七尺 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
C. 2011-2015 年,随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 升。至 2015 年,二者均创新高。 D. 如今,移动支付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移动支付生态圈正在逐步形 成,移动支付终将替代传统支付。 E. 虽然移动支付优势明显,但消费者在选择使用时还是要谨慎小心,这是因为 移动支付还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 9. 怎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7. A 8. AE 9. 措施:①加强对使用移动支付用户的教育;②优化支付环境:完善网络技术, 防止黑客攻击;升级网络及终端等硬件设施③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恶意诈骗。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 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把握材料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 A 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点”说法错误,属于无中 生有。材料三“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已逐步成为解决农村金 融支付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并未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 点。故选 A。 8. 试题分析:题干是“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是考 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B 项,“这说明东部沿海省份的移动支付没有西部省份发达”说法错误,属于强加 因果。C 项,“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升”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2014 年的同比增长率较 2013 年有所下降。D 项,“移动支付终将替代传统支付”于 文无据,且说法绝对。故选 AE。 9. 试题分析:题干是“怎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可采取 哪些措施。”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 在材料四,仔细阅读材料四,可以从中筛选出“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 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 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 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 步伐”“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 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 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 案”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说明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 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 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 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 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 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属于局部信息筛选。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鉴以自奇曰:“七尺 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

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 以见志。卒以进士及第。晋高祖辟为河阳节度掌书记,其后常以自从。 高祖自太原徙天平,不受命,而有异谋,以问将佐,将佐皆恐惧不敢言,独维翰 与刘知远赞成之,因使维翰为书求援于契丹。耶律德光已许诺,而赵德钧亦以重 赂啖徳光,求助己以篡唐。高祖惧事不果,乃遣维翰往见徳光,为陈利害甚辩, 徳光意乃决,卒以灭唐而兴晋,维翰之力也。高祖即位,以维翰为翰林学士、礼 部侍郎。 出帝即位,召拜侍中。而景延广用事,与契丹绝盟,维翰言不能入,乃阴使人说 帝曰:“制契丹而安天下,非用维翰不可。”乃出延广于河南,拜维翰中书令, 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数月之间,百度浸理。维输权势 既盛,四方略遗,岁积巨万。内客省使李彦幅、端明殿学士冯玉用事,共谗之 帝欲骤黜维翰,大臣刘晌、李崧管以为不可,卒以玉为枢密使,既而以为相,维 翰日益见疏。契丹屯中渡,破栾城 杜重威等大军隔绝,维翰曰:“事急矣!”乃见冯玉等计事,而谋不合。又求见 帝,帝方调鹰于苑中,不暇见,维翰退而叹曰:“晋不血食矣!” 自契丹与晋盟,始成于维翰,而终败于景延广,故自兵兴,契丹凡所书檄,未尝 不以此两人为言。耶律德光犯京师,遭张彦泽遗太后书,问此两人在否,可使先 来。而帝以维翰尝议毋绝盟而已违之也,不欲使维翰见德光,因讽彦泽图之,而 彦泽亦利其赀产。维翰状貌既异,素以威严自持,晋之老将大臣,见者无不屈服, 彦泽以骁捍自矜,每往候之,虽冬月未尝不流汗。 初,彦泽入京师,左右劝维输避祸,维翰曰:“吾为大臣,国家至此,安所逃死 邪!”安坐府中不动。彦泽以兵入,问:“维输何在?”维翰厉声曰:“吾,晋 大臣,自当死国,安得无礼邪!”彦泽股栗不敢仰视,乃以帝命召维翰。维翰行, 遇李崧,军吏前白维翰,请赴侍卫司狱。维翰知不免,顾崧曰:“相公当国,使 维翰独死?”崧惭不能对是夜,彦泽使人缢杀之,以帛加颈,告德光曰:“维翰 自缢。”德光曰:“我本无心杀维翰,维翰何必自致。”德光至京师,使人检其 尸,信为缢死,乃以尸赐其家,而赀财悉为彦泽所掠 (选自《新五代史·晋臣传第十七·桑维翰传》,有删节)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慨然有志于公辅公辅:公卿辅臣 B.而赵德钧亦以重赂啖德光啖:引诱 C.数月之间,百度浸理浸:全都 D.彦泽以骁捍自矜矜:夸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表示征召并授予官职。与“除”“拜”都含有任职的意思。 B.翰林,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后 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宋朝后翰林学士成 为正式官职。 C.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 别是公、侯、伯、子、男。 D.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代表示贬官的还有“夺”“谪”“左迁”“黜” 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 以见志。卒以进士及第。晋高祖辟为河阳节度掌书记,其后常以自从。 高祖自太原徙天平,不受命,而有异谋,以问将佐,将佐皆恐惧不敢言,独维翰 与刘知远赞成之,因使维翰为书求援于契丹。耶律德光已许诺,而赵德钧亦以重 赂啖德光,求助己以篡唐。高祖惧事不果,乃遣维翰往见德光,为陈利害甚辩, 德光意乃决,卒以灭唐而兴晋,维翰之力也。高祖即位,以维翰为翰林学士、礼 部侍郎。 出帝即位,召拜侍中。而景延广用事,与契丹绝盟,维翰言不能入,乃阴使人说 帝曰:“制契丹而安天下,非用维翰不可。”乃出延广于河南,拜维翰中书令, 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数月之间,百度浸理。维输权势 既盛,四方略遗,岁积巨万。内客省使李彦幅、端明殿学士冯玉用事,共谗之。 帝欲骤黜维翰,大臣刘晌、李崧管以为不可,卒以玉为枢密使,既而以为相,维 翰日益见疏。契丹屯中渡,破栾城, 杜重威等大军隔绝,维翰曰:“事急矣!”乃见冯玉等计事,而谋不合。又求见 帝,帝方调鹰于苑中,不暇见,维翰退而叹曰:“晋不血食矣!” 自契丹与晋盟,始成于维翰,而终败于景延广,故自兵兴,契丹凡所书檄,未尝 不以此两人为言。耶律德光犯京师,遭张彦泽遗太后书,问此两人在否,可使先 来。而帝以维翰尝议毋绝盟而已违之也,不欲使维翰见德光,因讽彦泽图之,而 彦泽亦利其赀产。维翰状貌既异,素以威严自持,晋之老将大臣,见者无不屈服, 彦泽以骁捍自矜,每往候之,虽冬月未尝不流汗。 初,彦泽入京师,左右劝维输避祸,维翰曰:“吾为大臣,国家至此,安所逃死 邪!”安坐府中不动。彦泽以兵入,问:“维输何在?”维翰厉声曰:“吾,晋 大臣,自当死国,安得无礼邪!”彦泽股栗不敢仰视,乃以帝命召维翰。维翰行, 遇李崧,军吏前白维翰,请赴侍卫司狱。维翰知不免,顾崧曰:“相公当国,使 维翰独死?”崧惭不能对是夜,彦泽使人缢杀之,以帛加颈,告德光曰:“维翰 自缢。”德光曰:“我本无心杀维翰,维翰何必自致。”德光至京师,使人检其 尸,信为缢死,乃以尸赐其家,而赀财悉为彦泽所掠。 (选自《新五代史·晋臣传第十七·桑维翰传》,有删节) 10.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慨然有志于公辅 公辅:公卿辅臣 B. 而赵德钧亦以重赂啖德光啖:引诱 C. 数月之间,百度浸理浸:全都 D. 彦泽以骁捍自矜 矜:夸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表示征召并授予官职。与“除”“拜”都含有任职的意思。 B. 翰林,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后 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宋朝后翰林学士成 为正式官职。 C. 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 别是公、侯、伯、子、男。 D. 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代表示贬官的还有“夺”“谪”“左迁”“黜” 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维翰长得丑陋奇特,颇有大志。有人劝他不一定考进士,可以从别的途径 谋求做官,桑维翰不为所动,最终进士及第 B.晋高祖从太原调任天平,不接受任命,而别有打算,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赞 成,晋高祖怕事情不成功,于是派桑维翰去见耶律德光,得到了契丹的帮助,晋 高祖最终消灭唐而建立晋,桑维翰立了大功 C.桑维翰被封为魏国公后,权势日盛,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当权 时,一起说他的坏话,劝说皇帝立即罢免桑维翰。桑维翰于是被疏远了。后来契 丹攻破栾城,他求见皇帝,皇帝都借故不见他 D.桑维翰颇有威严气度,忠于国家,张彦泽见到他都害怕,只有以皇帝的命令 召桑维翰,桑维翰临危不惧,与李崧谈话,令李崧羞愧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求见帝,帝方调鹰于苑中,不暇见,维翰退而叹曰:“晋不血食矣!” (2)而帝以维翰尝议毋绝盟而己违之也,不欲使维翰见德光,因讽彦泽图之, 而彦泽亦利其赀产 【答案】10.C11.D12.C 13.(1)又请求晋见皇帝,皇帝正在园林中训练鹰,没有空闲见他,桑维翰退 下叹息说:“晋的祖先不能再受到祭祀了!(或“再吃到祭品了”或“晋要灭亡 (2)而皇帝因桑维翰曾主张不要和契丹绝盟而自己不听他的话,不愿让桑维翰 去见耶律德光,因而暗示张彦泽算计他,而张彦泽也想占有他的财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考査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 项”,C项,“数月之间,百度浸理”意思是“几个月内,各种事情都逐渐有条 不紊”,所以“浸”意思是“逐渐”。故选C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 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 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 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代表示贬官的还有 夺∵.·黜等”说法错误,出,由京官外放地方官。夺、黜都是免去官职。故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 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 错误,题中C项,“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当权时,一起说他的坏话, 劝说皇帝立即罢免桑维翰”说法错误,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没有劝 说皇帝立即罢免桑维翰。故选C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 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 句中:“调”,训练:“方鹰于苑中”,介词结构后置,在园林中训练鹰;“暇”, 空闲;“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血食”。所以“晋不血 食”意思是:“晋的祖先不能再受到祭祀了”,或“再吃到祭品了”,或“晋要
A. 桑维翰长得丑陋奇特,颇有大志。有人劝他不一定考进士,可以从别的途径 谋求做官,桑维翰不为所动,最终进士及第。 B. 晋高祖从太原调任天平,不接受任命,而别有打算,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赞 成,晋高祖怕事情不成功,于是派桑维翰去见耶律德光,得到了契丹的帮助,晋 高祖最终消灭唐而建立晋,桑维翰立了大功。 C. 桑维翰被封为魏国公后,权势日盛,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当权 时,一起说他的坏话,劝说皇帝立即罢免桑维翰。桑维翰于是被疏远了。后来契 丹攻破栾城,他求见皇帝,皇帝都借故不见他。 D. 桑维翰颇有威严气度,忠于国家,张彦泽见到他都害怕,只有以皇帝的命令 召桑维翰,桑维翰临危不惧,与李崧谈话,令李崧羞愧。 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求见帝,帝方调鹰于苑中,不暇见,维翰退而叹曰:“晋不血食矣!” (2)而帝以维翰尝议毋绝盟而己违之也,不欲使维翰见德光,因讽彦泽图之, 而彦泽亦利其赀产。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又请求晋见皇帝,皇帝正在园林中训练鹰,没有空闲见他,桑维翰退 下叹息说:“晋的祖先不能再受到祭祀了!(或“再吃到祭品了”或“晋要灭亡 了”)。 (2)而皇帝因桑维翰曾主张不要和契丹绝盟而自己不听他的话,不愿让桑维翰 去见耶律德光,因而暗示张彦泽算计他,而张彦泽也想占有他的财产。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C 项,“数月之间,百度浸理”意思是“几个月内,各种事情都逐渐有条 不紊”,所以“浸”意思是“逐渐”。故选 C。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 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 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 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D 项,“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代表示贬官的还有 ‘夺’……‘黜’等”说法错误,出,由京官外放地方官。夺、黜都是免去官职。故 选 D。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 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 错误,题中 C 项,“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当权时,一起说他的坏话, 劝说皇帝立即罢免桑维翰”说法错误,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没有劝 说皇帝立即罢免桑维翰。故选 C。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 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 句中:“调”,训练;“方鹰于苑中”,介词结构后置,在园林中训练鹰;“暇”, 空闲;“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血食”。所以“晋不血 食”意思是:“晋的祖先不能再受到祭祀了”,或“再吃到祭品了”,或“晋要

灭亡了”。(2)句中:“以”,因为:“讽,暗示;“图”,算计;“利”,作动词, 占有;“赀产”,财产。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长得丑陋奇特,身材矮小而脸面很长,常常对着镜子自 以为奇,说:“七尺长的身躯,不如一尺长的脸面。”慷慨激昂地有志于作公卿 辅臣。当初考进士时,主考官讨厌他的姓氏,因为“桑”和“丧”发音相同。有 人劝他不一定考进士,可以从别的途径谋求做官,桑维翰慷慨激昂,于是写下《日 出扶桑赋》来抒发志向。最终考中了进士。晋高祖召他任河阳节度掌书记,后来 就常常让他跟着自己。 晋高祖从太原调任天平,不接受任命,而别有打算,以此询问手下的将领,将领 们都恐惧得不敢说话,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赞成,于是让桑维翰写信向契丹求援。 耶律德光答应了,而赵德钧也用重金利诱耶律德光,请求他帮助自己篡夺唐政权。 晋髙祖怕事情不成功,于是派桑维翰去见耶律德光,十分雄辩地为他陈说利害得 失,耶律德光的主意才打定,终于因此消灭唐而建立晋,这是桑维翰的功劳。任 桑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晋出帝即位,召拜为侍中。而景延广当权,和契丹绝交,桑维翰的意见不被采纳 于是暗中派人劝晋出帝说:“制服契丹而安定天下,不用桑维翰不行。”于是外 调景延广到河南,拜桑维翰为中书令,又任为枢密使,封为魏国公,事情无论大 小,一概托付给他。几个月内,各种事情都逐渐有条不紊。桑维翰的权势日盛 日,四处馈赠的财物,每年累积不计其数。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当 权时,一起说他的坏话。帝想立即罢免桑维翰,大臣刘晌、李崧都认为不行,最 后任冯玉为枢密使,不久又任为宰相,桑维翰一天天被疏远了。契丹驻守中渡, 攻破栾城,杜重威等人的大军离得很远,桑维翰说:情况危急啊! 于是会见冯玉等人商量事情,而意见不合。又请求晋见皇帝,皇帝正在园林中训 练鹰,没有空闲见他,桑维翰退下叹息说:“晋的祖先不能再受到祭祀了!” 自从契丹和晋结盟,开始时事成于桑维翰,而最终败在景延广手上,因此从两军 交战以来,凡是契丹方面的书檄文告,都没有不提到这两个人的。耶律德光侵犯 京师,派张彦泽给太后送信,打听这两个人还在不在,可让他们先来。而皇帝因 桑维翰曾主张不要和契丹绝盟而自己不听他的话,不愿让桑维翰去见耶律德光 因而暗示张彦泽算计他,而张彦泽也想占有他的财产。桑维翰的相貌怪异,又素 来自恃威严,晋的老将大臣们,见到他没有不屈服的,张彦泽自恃勇猛刚强,每 次去迎候桑维翰,即使是寒冬腊月也没有不汗流满面的。当初,张彦泽进入京师, 手下人劝桑维翰躲避灾祸,桑维翰说:“我作为大臣,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到哪 里逃避死呢!”静坐府中不动。张彦泽率兵进来,问:“桑维翰在哪里?”桑维 翰厉声说道:“我,是晋的大臣,自应为国而死,你怎么能无礼呢!”张彦泽两 腿打颤不敢抬头看,于是以皇帝的命令召桑维翰
灭亡了”。(2)句中:“以”,因为;“讽”,暗示;“图”,算计;“利”,作动词, 占有;“赀产”,财产。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长得丑陋奇特,身材矮小而脸面很长,常常对着镜子自 以为奇,说:“七尺长的身躯,不如一尺长的脸面。”慷慨激昂地有志于作公卿 辅臣。当初考进士时,主考官讨厌他的姓氏,因为“桑”和“丧”发音相同。有 人劝他不一定考进士,可以从别的途径谋求做官,桑维翰慷慨激昂,于是写下《日 出扶桑赋》来抒发志向。最终考中了进士。晋高祖召他任河阳节度掌书记,后来 就常常让他跟着自己。 晋高祖从太原调任天平,不接受任命,而别有打算,以此询问手下的将领,将领 们都恐惧得不敢说话,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赞成,于是让桑维翰写信向契丹求援。 耶律德光答应了,而赵德钧也用重金利诱耶律德光,请求他帮助自己篡夺唐政权。 晋高祖怕事情不成功,于是派桑维翰去见耶律德光,十分雄辩地为他陈说利害得 失,耶律德光的主意才打定,终于因此消灭唐而建立晋,这是桑维翰的功劳。任 桑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 晋出帝即位,召拜为侍中。而景延广当权,和契丹绝交,桑维翰的意见不被采纳, 于是暗中派人劝晋出帝说:“制服契丹而安定天下,不用桑维翰不行。”于是外 调景延广到河南,拜桑维翰为中书令,又任为枢密使,封为魏国公,事情无论大 小,一概托付给他。几个月内,各种事情都逐渐有条不紊。桑维翰的权势日盛一 日,四处馈赠的财物,每年累积不计其数。内客省使李彦韬、端明殿学士冯玉当 权时,一起说他的坏话。帝想立即罢免桑维翰,大臣刘晌、李崧都认为不行,最 后任冯玉为枢密使,不久又任为宰相,桑维翰一天天被疏远了。契丹驻守中渡, 攻破栾城,杜重威等人的大军离得很远,桑维翰说:情况危急啊!” 于是会见冯玉等人商量事情,而意见不合。又请求晋见皇帝,皇帝正在园林中训 练鹰,没有空闲见他,桑维翰退下叹息说:“晋的祖先不能再受到祭祀了!” 自从契丹和晋结盟,开始时事成于桑维翰,而最终败在景延广手上,因此从两军 交战以来,凡是契丹方面的书檄文告,都没有不提到这两个人的。耶律德光侵犯 京师,派张彦泽给太后送信,打听这两个人还在不在,可让他们先来。而皇帝因 桑维翰曾主张不要和契丹绝盟而自己不听他的话,不愿让桑维翰去见耶律德光, 因而暗示张彦泽算计他,而张彦泽也想占有他的财产。桑维翰的相貌怪异,又素 来自恃威严,晋的老将大臣们,见到他没有不屈服的,张彦泽自恃勇猛刚强,每 次去迎候桑维翰,即使是寒冬腊月也没有不汗流满面的。当初,张彦泽进入京师, 手下人劝桑维翰躲避灾祸,桑维翰说:“我作为大臣,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到哪 里逃避死呢!”静坐府中不动。张彦泽率兵进来,问:“桑维翰在哪里?”桑维 翰厉声说道:“我,是晋的大臣,自应为国而死,你怎么能无礼呢!”张彦泽两 腿打颤不敢抬头看,于是以皇帝的命令召桑维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四川省蓉城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卷_四川省蓉城.doc
- 四川省荣县2014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_四川省荣县.doc
- 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解析版】四川省自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09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试题(2008.10)_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09级第一次诊断性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自贡市普高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自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自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 自贡市普高2017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自贡市普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秘密.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检测语文试卷_四川省自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检测.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5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四川省自贡市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word.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7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绵阳市高中2017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绵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0届高三二诊(语文)word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9级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答案为扫描版】.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资阳市.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一诊.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高2013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8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_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8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doc
- 四川省达县中学高2009级语文高三学段第一次月考试题_四川达县中学语文模拟试题.doc
- 四川省达县中学高2009级高三学段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达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_四川省达州市2008年高中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word清晰版).doc
- 四川省达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_达州市普通高中2016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