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VB语言基础(2)

第四讲 VB语言基础(2)
第四讲 VB语言基础(2)

运坚细 本讲教学内容 3.3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
本讲教学内容 3.3 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

3.3表达式、运算符和函数 表达式 1.表达式是数据之间运算关系的表达形式, 由常量、变量、函数等数据和运算符组成。 2.单个常量或变量也可以看作是表达式。 二、运算符 1.运算符是表示数据进行什么运算的符号。 2.运算符可分成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和字符串运算符四大类
3.3 表达式、运算符和函数 一 、表达式 1. 表达式是数据之间运算关系的表达形式, 由常量、变量、函数等数据和运算符组成。 2. 单个常量或变量也可以看作是表达式。 二、运算符 1. 运算符是表示数据进行什么运算的符号。 2. 运算符可分成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和字符串运算符四大类

的華束理三珍影 (一)算术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可以对数值型数据进行运算, 运算结果为数值。 2.算术运算符与运算优先级 运算符 优先级 例 结果 1 ia2 9 2 -ia -3 ia*ia*ia 27 3 10/ia 3.3333333333 4 lOvia 修 Mod 5 10 Mod ia 1 6 10+ia 13 6 ia-10 -7
(一)算术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可以对数值型数据进行运算, 运算结果为数值。 2. 算术运算符与运算优先级

黑美零三天 CHINA 3.有关运算符的使用说明 (1)幂运算:用来计算乘方和方根 例如:24,5^2,10^-2,360.5
3. 有关运算符的使用说明 (1) 幂运算:用来计算乘方和方根 例如:2^4, 5^2, 10^-2, 36^0.5

用线男 心 (2)浮点除法与整数除法 ●浮点除法() 操作数可以是整数或小数,结果可以是 整型数,也可以是浮点数。 整数除法() 操作数一般为整型值,如果操作数带有 小数,首先将其四舍五入为整型数(即 小数≤0.5整数不进1,否则进1)。操作 结果为整型值
(2) 浮点除法与整数除法 ⚫浮点除法(/) 操作数可以是整数或小数,结果可以是 整型数,也可以是浮点数。 ⚫整数除法(\) 操作数一般为整型值,如果操作数带有 小数,首先将其四舍五入为整型数(即 小数≤0.5整数不进1,否则进1)。操作 结果为整型值

例如:10/4(结果为2.5) 10/2.5(结果为4) 1014(结果为2)102.5 (结果为5) 102.51(结果为3) 26.519(结果为2) 26.5119 (结果为3)
例如:10/4 (结果为2.5) 10/2.5 (结果为4) 10\4 (结果为2) 10\2.5 (结果为5) 10\2.51 (结果为3) 26.5\9 (结果为2) 26.51\9 (结果为3)

用蜂线g三关 (3)取模运算 ●取模运算用来求第一个操作数整除第 2个操作数所得的余数。 ●通常用来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 数整除。 例如:8Mod3 (结果为2) 8 Mod -3 (结果为2) -8 Mod 3 (结果为-2) -8 Mod -3 (结果为-2)
(3) 取模运算 ⚫取模运算用来求第一个操作数整除第 2个操作数所得的余数。 ⚫通常用来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 数整除。 例如:8 Mod 3 (结果为2) 8 Mod -3 (结果为2) -8 Mod 3 (结果为-2) -8 Mod -3 (结果为-2)

(二)字符串运算符 1.字符串运算符有“&”和“+”两个运算 符。 2.用来连接两个或更多个字符串。 3.其运算结果是字符型的。 4.“+”连接符其操作数必须是字符型的; 否则可能会进行算术加法或出错。 5.“&”连接符在运算中会忽略操作数的 类型,而强行将两个操作数的值进行连 接
(二) 字符串运算符 1. 字符串运算符有“&”和“+”两个运算 符。 2. 用来连接两个或更多个字符串。 3. 其运算结果是字符型的。 4. “+”连接符其操作数必须是字符型的; 否则可能会进行算术加法或出错。 5. “&”连接符在运算中会忽略操作数的 类型,而强行将两个操作数的值进行连 接

例如:10+5 (结果为15,是数值型) “10”+5 (结果为15,是数值型) 10十“5” (结果为15,是数值型) “10”十“5”(结果为105,是字符型) “a”+”5”(结果为a5) “a”+5(结 果出错) 10&5 (结果为105) “10”&5(结 果为105) 10&“5” (结果为105) “10”&“5”(结果为105) “a”&“5”与“a”&5(结果都是a5)
例如:10+5 (结果为15,是数值型) “10”+5 (结果为15 ,是数值型) 10+“5” (结果为15 ,是数值型) “10”+“5”(结果为105,是字符型) “a”+”5” (结果为a5) “a”+5 (结 果出错) 10 & 5 (结果为105) “10” & 5 (结 果为105) 10 & “5” (结果为105) “10” & “5” (结果为105) “a”&“5”与“a”& 5 (结果都是a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VB语言基础(1).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VB窗体和常用控件.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Visual Basic概述.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8章 VB数据库应用.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7章 VB文件系统.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6章 VB界面设计.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5章 VB常用标准控件.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4章 VB程序设计.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3章 VB语言基础.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2章 VB窗体和常用控件.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1章 Visual Basic概述.pdf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目录.pdf
- 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图——拓扑排序.doc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9章 程序运行期间的存储空间组织.ppt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8章 符号表.ppt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7章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ppt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6章 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ppt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5章 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ppt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4章 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ppt
- 成都师范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3章 词法分析.ppt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VB语言基础(3).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VB程序控制结构(1).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VB程序控制结构(2).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VB数组.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VB工程基础与常用算法.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VB常用标准控件(1).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VB常用标准控件(2).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VB界面设计(1).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VB界面设计(2).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4 VB文件系统.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5 VB数据库应用(1).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6 VB数据库应用(2).pps
- 华东理工大学:《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7 VB数据库应用(3).pps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教学课件(A Top Down Approach,6th edition)Chapter 1 Introduction.pdf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教学课件(A Top Down Approach,6th edition)Chapter 2 Application Layer.pdf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教学课件(A Top Down Approach,6th edition)Chapter 3 Transport Layer.pdf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教学课件(A Top Down Approach,6th edition)Chapter 4 Network Layer.pdf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教学课件(A Top Down Approach,6th edition)Chapter 5 Link Layer.pdf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教学课件(A Top Down Approach,6th edition)Chapter 6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pdf
-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课程课程实验讲稿(Wireshark Lab,6th edition)Getting Started Wireshark La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