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学与岩组学

显微构造学与岩组学 30年代岩组学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门系统学科,显微构造分析进入半定量理 性分析阶段 自从 Sorby(1853)、 Sander(1911,1930)和 Harker,,(1932)早期著作发 表以来,对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曾有论述,尤其1930年奥地利岩石学家 Sander 的《 Gefuegekunde der gesteine》(岩石的组构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构造地质 学的一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它是对于构造地质学在显微结构与组构分析方面多年 科学实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著作系统阐述了变形岩石的组构特点及其几何分析 方法与运动学解释的基本原则,但对其成因机制了解甚少。当然,直到50年 代,岩组学在地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才得到普遍关注。自60年代以来,大量的 岩石和矿物实验硏究成果发表后,推动了变形岩石组构与显微构造研究的发展。 60年代 Turner和 Weiss的《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70年代 Nicolas和 Poirier 的《变质岩的晶质塑性与固态流变》、wenk80年代编辑的《变形金属和岩石的 优选》和 Passchier的《显微构造学》等论著的出版,标志着岩组学和显微构造 学逐步走向成熟,并由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向定量分析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 几年来,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和组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主要是采用了冶金物 理学和材料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将位错理论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引进到变形岩石显 微构造研究领域中来,使得结晶物质的变形研究已成为近代构造物理学研究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各种尺度的变形过程、变形机制和变形条件。已有大量的 实验和野外证据表明,岩石变形时的温度、压力和应力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通过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和组构记录和保存下来。因此,研究和分析这 些显微构造和组构特征,便可以推导岩石变形时的环境条件,恢复变形的历史。 在我国,组构与显微构造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何作霖先生是我国最早开 展显微构造研究的学者,并将 Sander岩石组构学介绍给国内学者。以后,王嘉阴 教授、池际尚教授和张保民教授等先后在我国开设了应力矿物学及构造岩岩组分 析等课程,介绍有关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显微构造学在我国的发展起了带 头和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有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从事显微构造学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生气和前景的研究成果
显微构造学与岩组学 30 年代岩组学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门系统学科,显微构造分析进入半定量理 性分析阶段 自从 Sorby(1853)、Sander(1911,1930)和 Harker,(1932)早期著作发 表以来,对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曾有论述,尤其 1930 年奥地利岩石学家 Sander 的《Gefuegekunde der Gesteine》(岩石的组构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构造地质 学的一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它是对于构造地质学在显微结构与组构分析方面多年 科学实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著作系统阐述了变形岩石的组构特点及其几何分析 方法与运动学解释的基本原则,但对其成因机制了解甚少。当然,直到 50 年 代,岩组学在地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才得到普遍关注。自 60 年代以来,大量的 岩石和矿物实验研究成果发表后,推动了变形岩石组构与显微构造研究的发展。 60 年代 Turner 和 Weiss 的《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70 年代 Nicolas 和 Poirier 的《变质岩的晶质塑性与固态流变》、Wenk 80 年代编辑的《变形金属和岩石的 优选》和 Passchier 的《显微构造学》等论著的出版,标志着岩组学和显微构造 学逐步走向成熟,并由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向定量分析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 几年来,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和组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主要是采用了冶金物 理学和材料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将位错理论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引进到变形岩石显 微构造研究领域中来,使得结晶物质的变形研究已成为近代构造物理学研究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各种尺度的变形过程、变形机制和变形条件。已有大量的 实验和野外证据表明,岩石变形时的温度、压力和应力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通过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和组构记录和保存下来。因此,研究和分析这 些显微构造和组构特征,便可以推导岩石变形时的环境条件,恢复变形的历史。 在我国,组构与显微构造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何作霖先生是我国最早开 展显微构造研究的学者,并将 Sander 岩石组构学介绍给国内学者。以后,王嘉阴 教授、池际尚教授和张保民教授等先后在我国开设了应力矿物学及构造岩岩组分 析等课程,介绍有关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显微构造学在我国的发展起了带 头和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有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从事显微构造学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生气和前景的研究成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构造.doc
- 《构造地质学》伸展构造与变质核杂岩.doc
- 《构造地质学》20世纪构造地质学的进展.doc
- 高等教育出版社:《地学基础》课程教材PDF电子书(共七章,主编:陈静生、汪晋三).pdf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实验指导书(共六个).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风化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地质作用.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地球的结构与组成.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谢文伟、谢宇飞).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与人类发展.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pps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pps
-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球化学的发展.doc
- 《构造地质学》逆冲推覆构造.doc
- 《构造地质学》韧性剪切带.doc
- 《构造地质学》2000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doc
- 《构造地质学》2000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二).doc
- 《构造地质学》200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A.doc
- 《构造地质学》200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B.doc
- 《构造地质学》200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C.doc
- 《构造地质学》200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D.doc
- 《构造地质学》(B)参考答案.doc
- 《构造地质学》试卷.doc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7 STRAIN INTERPRETATION.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24 The Axial Plane.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11 Rock Deformation.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11 Rock Deformation.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Topic 6 – Brittle deformation.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CHATELLIERJY6.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Dynamics.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Chapter 11 Rock Deformation.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Lecture-10 Thursday, October 11th Faulti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