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绪论(续)

§0-3低温技术发展状况 低温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 年代达到温度介质 188790K LO 188377K 189820K 222 19084.2K He 1919 1KLHe减压 19330.27K绝热去磁 108~1014目前最低温度
§0-3低温技术发展状况 ◼ 低温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 年代 达到温度 介质 1887 90K LO2 1883 77K LN2 1898 20K LH2 1908 4.2K LHe 1919 1K LHe减压 1933 0.27K 绝热去磁 10-8~10-14—目前最低温度

1914开始申请专利尔后建厂(天然气液化) 1931提出用驳船运LNG 1939建立了逐级式(三级)循环 1941350×106Nm3/day 29Ni 400×106Nm3/day 3.5%Ni ■低温贮运设备始于1898年,1905年西德制造了 可置于车中的LO容器
1914 开始申请专利尔后建厂(天然气液化) ◼ 1931 提出用驳船运LNG 1939 建立了逐级式(三级)循环 1941 350×106Nm3/day 2%Ni 400×106 Nm3/day 3.5%Ni ◼ 低温贮运设备始于1898年,1905年西德制造了 可置于车中的LO2容器

1958LNG船试航成功可供低温的9%N等材料的发明 美国APCI逐级式装置占世界上80% 我国的发低温技术发展状况: 解放前,我国的低温技术是一个空白,国 内只有几台进口的小型O2设备。维修也受外国 人控制。低温技术的发展始于解放后。现有八 厂二所,它们是杭州制氧机厂,哈尔滨、吴县 江西、邯郸、开封、四川、自贡机械一厂,杭 州制O2机械研究所,四川空分设备研究所
1958 LNG船试航成功可供低温的9%Ni等材料的发明 美国APCI-逐级式装置占世界上80% 我国的发低温技术发展状况: 解放前,我国的低温技术是一个空白,国 内只有几台进口的小型O2设备。维修也受外国 人控制。低温技术的发展始于解放后。现有八 厂二所,它们是杭州制氧机厂,哈尔滨、吴县、 江西、邯郸、开封、四川、自贡机械一厂,杭 州制O2机械研究所,四川空分设备研究所

1953年 哈尔滨制氧机厂制成两台30m3/h制氧机,从此结束了 我国不能生产制O2机的历史,创建了国自己的制氧 机制造业。 1956年杭州通用机械厂一杭州制氧机厂前身生产 50m3/制氧机和12升LO2/h移动式制氧车。1958年 杭氧厂正式建立生产了150m3/n,并成功地制造出两 台采用高低流程的空分装置3350m/制氧机,随后 又相继建立了开封、邯郸,自贡等厂
1953年 哈尔滨制氧机厂制成两台30m3 /h制氧机,从此结束了 我国不能生产制O2机的历史,创建了国自己的制氧 机制造业。 1956年 杭州通用机械厂一杭州制氧机厂前身生产了 50m3 /n制氧机和12升LO2 /h移动式制氧车。1958年 杭氧厂正式建立生产了150m3 /n,并成功地制造出两 台采用高低流程的空分装置3350m3 /n制氧机,随后 又相继建立了开封、邯郸,自贡等厂

1968年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全低压空分装置3200m3/n制 O2机(开封厂)和6000m3/n(杭)。 1970年又设计制造出多种规格型号的制O2机。如 300m3/h 邯郸 600(800)m3/h 哈尔滨 1000m3/h 开封 1500m3/h,1000m3/h 杭州
1968年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全低压空分装置3200m3 /n制 O2机(开封厂)和6000m3 /n(杭)。 1970年 又设计制造出多种规格型号的制O2机。如 300m3 /h 邯郸 600(800)m3 /h 哈尔滨 1000m3 /h 开封 1500m3 /h,1000m3 /h 杭州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又相继建立了四川、江西厂。 从而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空分装置产品系 列。 ■天然气、石油气的分离装置70年代起步, 现有装置10万m3/day,50万m3/day, (四川厂)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 又相继建立了四川、江西厂。 从而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空分装置产品系 列。 ◼ 天然气、石油气的分离装置70年代起步, 现有装置10万m3 /day,50万m3 /day, (四川厂)

加速发展 40000Nm3/hO2成功运行
加速发展 ◼ 40000Nm3 /ho2成功运行

§0-4差距 ■大型空分装置(50000Nm3/h 空分装置节能、自动化、机电-体化 长寿命、高可靠性 天然气(油田气)液化分离设备 制冷机 制冷系统 制冷器件 其他
§0-4 差距 ◼ 大型空分装置(50000Nm3/h) 空分装置节能、自动化、机电-体化 长寿命、高可靠性 天然气(油田气)液化分离设备 ◼ 制冷机 ◼ 制冷系统 ◼ 制冷器件 ◼ 其他

§0-5奋斗目标 近期(八五)立足6000-10000m3/h,开发了 30000/h(国产化率119%~30%,争取最终 达70%) 90%的大、中型空分设备达到及降80年代水平, 其余达70年代中、末期水平 ■小型空分设备达到80年代初期水平 稀有气体提取技术达到70年代末期水平
§0-5 奋斗目标 ◼ 近期(八·五) 立足6000-10000m3 /h,开发了 30000m3 /h(国产化率 11%~30%,争取最终 达70%) ◼ 90%的大、中型空分设备达到及降80年代水平, 其余达70年代中、末期水平 ◼ 小型空分设备达到80年代初期水平 稀有气体提取技术达到70年代末期水平

天然气分离与液化设备 达到70年代中期水平 低温贮运设备达到80年代水平 溶解乙炔设备达到80年代初水平
天然气分离与液化设备 ◼ 达到 70年代中期水平 低温贮运设备达到 80年代水平 溶解乙炔设备达到 80年代初水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绪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与控制(5.1)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制冷空调中的计算机仿真与控制(5.2)制冷空调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空气调节原理与技术.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空气调节的原理和技术.ppt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工程热力学电子教案(完整版,共二十章).ppt
- 《DEH控制基础理论—汽轮机保护控制原理》讲义.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讲义,共七章).ppt
- 《内燃机原理》第四章 内燃机的燃烧与放热蕌.ppt
- 《内燃机原理》第二章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ppt
- 《内燃机原理》第三章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ppt
- 《内燃机原理》第一章 绪论.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协调控制系统.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数据采集系统.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ppt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ppt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绪论思考题.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一章(1-1) 引言.ppt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一章(1-2) 范德瓦尔方程.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一章(1-4) 实际气体热量参数的计算.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二章(2-1) 溶液热力学基础概述.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二章(2-2) 拉乌尔( Raoult)定律.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二章(2-4) 相平衡条件.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二章(2-5) 气液相平衡图.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二章(2-6) 气液平衡体系的分类.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二章作业.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四章 低温获得方法.ppt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四章(4-1)气体绝热节流.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四章 作业.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五章 气体液化的热力学理想循环低温超导.ppt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精馏塔.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五章(5-1)气体液化的热力学理想循环.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五(5-2)Claude系统.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五章(5-3)甲烷及天然气液化循环.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六章 气体精馏原理与设备(6-1)主要成分间的气液平衡.doc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温技术原理与设备》第六章 气体精馏原理与设备(6-3)二元精馏过程计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