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5章 长度测量技术(2/2)

第五章长度测量技术 第一节长度检测概述 第二节尺寸测量 第三节形位误差测量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测量 第五节线位移与距离测量 第六节物位检测技术 上游充通大 hanghal JTong University
1 第五章 长度测量技术 第一节 长度检测概述 第二节 尺寸测量 第三节 形位误差测量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测量 第五节 线位移与距离测量 第六节 物位检测技术

第三节形位误差测量 形位误差的基本概念 Φ形位误差测量是将被测要素和理想要素进行比较,从而 用数值描述实际要素与理想要素形状或位置上的差异。 Φ每个参数的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和评定两个阶段。 上商充大¥ 2 Shanghal Jiao Tong University
2 ±形位误差测量是将被测要素和理想要素进行比较,从而 用数值描述实际要素与理想要素形状或位置上的差异。 ±每个参数的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和评定两个阶段。 一、形位误差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形位误差测量

形位误差的分类 公差 特征项目适用要素 符号 有无基准 公差 特征项目 适用要素 符号 有无基准 直线度 平行度 平面度 定向 垂直度 ⊥ 有 形状 单一要素 无 倾斜度 ∠ 圆度 女 同轴度 圆柱度 位置 关联要素 有 对称度 形状 轮廓度 单一要素 似轮廓 成关联要 有或无 定位 位置度 置 ⊕ 面轮廓度 素 有或无 圆跳动 全跳动 y 有
3 形位误差的分类

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评定时,理想要素 理想平面 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 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 为最小。 实际平面 上商充大¥ 4 Shanghal Jiao Tong University
4 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评定时,理想要素 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 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 为最小

第三节形位误差测量 一、 圆度误差定义: 圆度误差指包容同一正截面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 同心圆的距离fm。 00.02 I =Rmax-Rmin 0.02 上游充大 5
5 第三节 形位误差测量 圆度误差指包容同一正截面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 同心圆的距离fm。 m max min f R R 一、圆度误差定义:

最小包容区域法:理想圆位置符 合最小条件。 判别准则:由两同心圆包容实际 轮廓时,至少有四个实测点内外 相间的在两个圆周上。 (a) 最大内切圆法:以内切于实际轮廓, 且半径为最大的内切圆圆心为理想 圆的圆心。 只适用于内圆 (c)
最大内切圆法:以内切于实际轮廓, 且半径为最大的内切圆圆心为理想 圆的圆心。 最小包容区域法:理想圆位置符 合最小条件。 判别准则:由两同心圆包容实际 轮廓时,至少有四个实测点内外 相间的在两个圆周上。 只适用于内圆

最小外接圆法: 以包容实际轮廓且半 径为最小的外接圆圆 心为理想圆的圆心。 只适用于外圆。 最小二乘圆法: 以实际轮廓上各点至圆 周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 的圆的圆心为理想圆的 圆心。 圆度误差的评定结果以最小包容区 最小二 域法最小,最小二乘法稍大,其他 乘圆 两种更大。 上浒充通大学 7
7 最小外接圆法: 以包容实际轮廓且半 径为最小的外接圆圆 心为理想圆的圆心。 最小二乘圆法: 以实际轮廓上各点至圆 周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 的圆的圆心为理想圆的 圆心。 圆度误差的评定结果以最小包容区 域法最小,最小二乘法稍大,其他 两种更大。 只适用于外圆

圆度误差测量 圆度仪测量法:将被测零件安置在量仪工作台上,调整其 轴线与量仪回转轴同轴。记录被测零件在回转一周内截面 各点的半径差,绘制出极坐标图,最后评定出圆度误差。 极坐标盘 精密抽系 长度传感器 长度传感器 工作 被测工件 工作台 传感器回转 安放工件的工作台回转 图1回转轴国度测量方法 上游克夏大¥ 8 Shanghal Jiao Tong University
8 圆度误差测量 圆度仪测量法:将被测零件安置在量仪工作台上,调整其 轴线与量仪回转轴同轴。记录被测零件在回转一周内截面 各点的半径差,绘制出极坐标图,最后评定出圆度误差

第三节形位误差测量 二、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包容直线 实际线 直线度误差:包容被测直线实际轮廓 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直线的距离 测量方法: 刀口尺法 单测头法 自准直仪法 评定方法:求最小二乘直线,计算各点与直线的 距离61,直线度误差△s=6mx一6min 上浒充通大¥ 9 hanghal Jo Tong
9 第三节 形位误差测量 二、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直线度误差:包容被测直线实际轮廓 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直线的距离 测量方法: 评定方法:求最小二乘直线,计算各点与直线的 距离δi,直线度误差ΔS=δmax-δmin 包容直线 实际线 ΔS 自准直仪法 x y Δ Δ 刀口尺法 单测头法

第三节形位误差测量 三、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平面度误差:包容同一正截面实际轮廓 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测量方法: 单测头法 自准直仪法 激光干涉法 评定方法:计算最小二乘平面, 计算各点与平面的距离δ1, 平面度误差△p=6mx一6min 上商充大¥ 10 Shanghal Jiao Tong University
10 第三节 形位误差测量 三、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平面度误差:包容同一正截面实际轮廓 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测量方法: 评定方法:计算最小二乘平面, 计算各点与平面的距离δi, 平面度误差ΔP=δmax-δmin 单测头法 自准直仪法 激光干涉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5章 长度测量技术(1/2).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4章 电磁量测量技术.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2章 测试系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1章 检测技术概述.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信息类)第五章 长度测量.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信息类)第四章 信号检测技术.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信息类)第二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信息类)第三章 检测系统的特性与技术指标.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信息类)第一章 检测技术概述 Fundamentals of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主讲:施文康).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六章 其他现代检测方法.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四章 信号检测技术(3/3).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四章 信号检测技术(2/3).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四章 信号检测技术(1/3).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五章 视觉检测系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二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三章 检测系统及其基本特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入门篇)第一章 检测技术概述.ppt
- 大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图象分类识别.pdf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10章 温度测量.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11章 流量测量 Flow Measurement.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6章 角度测量技术.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7章 速度、转度、加速度测量.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8章 力、力矩、压力测量.ppt
- 上海交通大学:《检测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专业基础篇)第9章 机械振动的测试.ppt
- 上海交通大学:《视觉检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of visual measurement technique.docx
- 上海交通大学:《视觉检测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共六个实验).doc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1/9,主讲:付少忠).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2/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3/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4/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5/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6/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7/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8/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9/9).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微波网络(1/3).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微波网络(2/3).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微波网络(3/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