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兰州大学:《高级汉语综合》课程授课教案(下,讲义,共十课)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82
文件大小:614.2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课 傅雷家书.4 第二课 马寅初与他的《新人口论》.11 第三课 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20 第四课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27 第五课 华罗庚.33 第六课 鹤.43 第七课 快乐之源.49 第八课 藏北牧民的自然崇拜.60 第九课 教化的困惑 .68 第十课 酒公墓.76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课程类型:汉语综合课授课对象:汉语言专业本科生+高级汉语进修生所用教材: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 课程类型:汉语综合课 授课对象:汉语言专业本科生+高级汉语进修生 所用教材: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

目录课程说明3第一课傅雷家书.第二课11马寅初与他的《新人口论》第三课20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第四课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27第五课华罗庚....33鹤.第六课43第七课快乐之源.49第八课藏北牧民的自然崇拜.60第九课教化的困惑..68第十课酒公墓76

目 录 课程说明 .3 第一课 傅雷家书.4 第二课 马寅初与他的《新人口论》.11 第三课 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20 第四课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27 第五课 华罗庚.33 第六课 鹤.43 第七课 快乐之源.49 第八课 藏北牧民的自然崇拜.60 第九课 教化的困惑 .68 第十课 酒公墓.76

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本课程为《高级汉语综合》(下),属于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汉语基础课,共108学时,6个学分。(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高级汉语综合课是来华留学生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必修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汉语现代范文的讲解学习,辅以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之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汉语专业理论与中国基本人文知识。作为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任务,除了继续上学期的虚词学习、同义词辨析外,还增加了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学习。此外,根据课文涉及到的内容适当增补一些人文社会历史知识,扩展学生汉语学习的视野,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在高级汉语综合(下)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初级汉语综合(上、下)、中级汉语综合(上、下)以及高级汉语综合(上),在语言知识点及课文长度、难度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级汉语综合(上)主要讲解部分为课文内容及以虚词为主的词语例释、以同义词辨析为主的词语学习,适当增加了复句的学习运用。本课程在高级汉语综合(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修辞内容,在学生汉语准确表达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言辞或文句表达艺术效果的学习,提高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高级汉语综合(下)以马树德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为主要教材,辅以以下参考书目:1.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3.赵新等:《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4.张斌等:《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课程说明 (一) 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本课程为《高级汉语综合》(下),属于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汉语基础课,共 108 学时,6 个学分。 (二) 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高级汉语综合课是来华留学生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必修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 对汉语现代范文的讲解学习,辅以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阅读 能力,使之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汉语专业理论与 中国基本人文知识。作为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任务,除了继续上学期的虚词 学习、同义词辨析外,还增加了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学习。此外,根据课文涉及 到的内容适当增补一些人文社会历史知识,扩展学生汉语学习的视野,提高对中 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在高级汉语综合(下)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初级汉语综合(上、下)、中 级汉语综合(上、下)以及高级汉语综合(上),在语言知识点及课文长度、难 度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级汉语综合(上)主要讲解部分为课文内容及 以虚词为主的词语例释、以同义词辨析为主的词语学习,适当增加了复句的学习 运用。本课程在高级汉语综合(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修辞内容,在学生汉语 准确表达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言辞或文句表达艺术效果的学习,提高语言运用及 表达能力。 (四)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高级汉语综合(下)以马树德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13 年修订版)为主要教材,辅以以下参考书目: 1.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版; 2.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 3.赵新等:《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 4.张斌等:《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版;

第一课傅雷家书一、教学目的通过对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书信集《傅雷家书》选辑的学习,掌握课文主要生词的用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教学时间10学时三、教学重点1.掌握“至”“而”、“另外”、“如此”等词的用法。2.同义词“终身一一终生”、“鼓励一一鼓舞”、“错误一一失误”、“打动一感动”的辨析与运用。3.排比的修辞手法。四、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以及文章写作的背景。(二)生词学习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2.重点生词讲解(1)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例:他把今天发生的事细细地想了一遍,躺在床上~,久不成眠。(2)随时随地: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例:如果有问题,你可以~来找我。(3)悲喜交集:交:共。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例:他们母子分别了40多年,今日相聚,真是~。(4)大惊小怪:

第一课 傅雷家书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书信集《傅雷家书》选辑的学习,掌握课文主 要生词的用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时间 10 学时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至”、“而”、“另外”、“如此”等词的用法。 2.同义词“终身——终生”、“鼓励——鼓舞”、“错误——失误”、“打动—— 感动”的辨析与运用。 3.排比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简要介绍作者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以及文章写作的背景。 (二)生词学习 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 2.重点生词讲解 (1)翻来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例:他把今天发生的事细细地想了一遍,躺在床上~,久不成眠。 (2)随时随地: 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例:如果有问题,你可以~来找我。 (3)悲喜交集: 交:共。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例:他们母子分别了 40 多年,今日相聚,真是~。 (4)大惊小怪: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例:一个人说一两句过头话是难免的,用不着~。(5)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例:这次战斗双方死亡惨重,场面~。(6)前因后果: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例:要想正确处理一个问题,首要条件是把它的~都弄清楚。(7)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例:失败并不可怕,但应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8)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例:老师的淳教海,我将~,永志不忘。(9)高天厚地:比喻深重。(10)沸泗横流:眼泪鼻沸满脸乱尚。形容极度悲伤。例:当时的场面让人感动,很多人禁不住~。(11)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例:做人重在有~。(12)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例:他有一颗~。(13)滔滔不竭: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例: 一个人说一两句过头话是难免的,用不着~。 (5)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 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例:这次战斗双方死亡惨重,场面~。 (6)前因后果: 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例:要想正确处理一个问题,首要条件是把它的~都弄清楚。 (7)重蹈覆辙: 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 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例:失败并不可怕,但应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 (8)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例: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永志不忘。 (9)高天厚地: 比喻深重。 (10)涕泗横流: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例:当时的场面让人感动,很多人禁不住~。 (11)自知之明: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 有正确的估计。 例:做人重在有~。 (12)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例:他有一颗~。 (13)滔滔不竭: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例:他讲起话来,~,非常有见解。(14)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例:中华民族应该有~的表现。(1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例: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工人们都在~地工作着。(16)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例:年轻人应该为自已的理想奋斗,要不然做了~,在世上毫无价值(17)若有所失: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例:孩子去外地工作,父母不免有些空虚,昨儿一整天~。(18)战战蜕:战战:恐惧的样子;藐: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也形容小心谨慎。例:那小孩~地走着,唯恐摔倒。做课后练习一,选用适当的成语改写下列句子。(三)课文串讲课文第一部分: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的书信。1.回答问题(1)儿子离家求学,傅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找出这些句子。2.重点语法(1)至文言词,现多用于书面语。A:副词。表示最高程度,相当于“最”或“极”,一般只修饰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至”常作为语素用于词或成语中,如“至多、至少、至善至美、至高无上、至亲好友”等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例:他讲起话来,~,非常有见解。 (14)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例:中华民族应该有~的表现。 (15)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例: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工人们都在~地工作着。 (16)羲皇上人: 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 例:年轻人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要不然做了~,在世上毫无价值。 (17)若有所失: 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例:孩子去外地工作,父母不免有些空虚,昨儿一整天~。 (18)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 也形容小心谨慎。 例:那小孩~地走着,唯恐摔倒。 做课后练习一,选用适当的成语改写下列句子。 (三)课文串讲 课文第一部分: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儿子离家求学,傅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找出这些句子。 2.重点语法 (1)至 文言词,现多用于书面语。 A:副词。表示最高程度,相当于“最”或“极”,一般只修饰单音节词。 在现代汉语中,“至”常作为语素用于词或成语中,如“至多、至少、至善至美、 至高无上、至亲好友”等

例:我至多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完成任务。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善至美。B:动词。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到”。可构成“自………至…….”格式。例:湖边的水鸟渐渐增多,有时多至数百只。自午后至半夜,她一直在工作。3.同义词辨析(1)终身一一终生名词。都表示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一般可通用。例:这段美好的回忆,我终身/终生难忘。病后,他的左腿不能自由屈伸,落下了终身/终生的残疾。A:“终身”可专指婚姻。“终身大事”即婚姻大事。还常用于“终身制”、“终身禁赛”、“终身会员”等短语中。例: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千万不能草率,必须慎重。他因为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而被终身禁赛。B:当强调人一辈子从事某项事业时,一般用“终生”。例:我们要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夜以继日,终生地追求、苦练。课文第二部分: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的书信。1.回答问题(1)当孩子精神消沉时,傅雷是如何教育他的?2.重点语法(1)而连词。常连接具有转折、并列等关系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也可以是分句、句子或句群。A:连接具有转折关系的成分。例:面对现代技术,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遣责声此起彼伏。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例:我至多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完成任务。 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善至美。 B:动词。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到”。可构成“自.至.”格式。 例:湖边的水鸟渐渐增多,有时多至数百只。 自午后至半夜,她一直在工作。 3.同义词辨析 (1)终身——终生 名词。都表示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一般可通用。 例:这段美好的回忆,我终身/终生难忘。 病后,他的左腿不能自由屈伸,落下了终身/终生的残疾。 A:“终身”可专指婚姻。“终身大事”即婚姻大事。还常用于“终身制”、 “终身禁赛”、“终身会员”等短语中。 例: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千万不能草率,必须慎重。 他因为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而被终身禁赛。 B:当强调人一辈子从事某项事业时,一般用“终生”。 例:我们要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 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夜以继日,终生地追求、苦练。 课文第二部分: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当孩子精神消沉时,傅雷是如何教育他的? 2.重点语法 (1)而 连词。常连接具有转折、并列等关系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是动词、形容 词及其短语,也可以是分句、句子或句群。 A:连接具有转折关系的成分。 例:面对现代技术,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谴责声此起彼伏。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 心动魄

B:连接具有并列或顺承关系的成分。连接形容词时,如果形容词是两个单音节的,必须用“而”:如果是两个双音节的,“而”可用可不用。如果一个为单音节,一个为双音节,一般单音节在前,双音节在后。当多个形容词连用时,“而”一般位于最后两项之间,且后面常跟“又”。例:机构精简了,人员少而精,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她是一位美丽、聪明而又善良的姑娘。连接动词、短语或句子时,两部分为顺承关系。例:该丛书从一百多部中外文学名著中选取精彩片段、分类而编成,既有资料性又情趣益然。未来的路怎么走他不清楚,而我也很范然。C: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即把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的状语与中心语连接起来。常与“为、为了、因、因为、由于、通过、随着”等词搭配使用。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2)另外表示在上文所说范围之外。A:代词。多用在名词或数量短语前。用在名词前时,“另外”后一般带“的”;用在数量短语前时,一般不带“的”。例:今天我们就先讲这些,另外的问题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说。你的第一封信已收到,另外两封信估计过两天也能收到。B:副词。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常与“还、又、再”等连用。例:今天没时间了,这些问题我们另外找时间再谈吧。这本书你拿去看吧,我另外还有一本。C:连词。可连接句子或句群。所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行为或事情。“另外”后常有停顿,用逗号隔开。例:你帮我把这本书还给他,另外,再给我买点儿东西回来,好不好?我已经在电话里告诉他了,另外,我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一下情况

B:连接具有并列或顺承关系的成分。 连接形容词时,如果形容词是两个单音节的,必须用“而”;如果是两个 双音节的,“而”可用可不用。如果一个为单音节,一个为双音节,一般单音节 在前,双音节在后。当多个形容词连用时,“而”一般位于最后两项之间,且后 面常跟“又”。 例:机构精简了,人员少而精,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她是一位美丽、聪明而又善良的姑娘。 连接动词、短语或句子时,两部分为顺承关系。 例:该丛书从一百多部中外文学名著中选取精彩片段、分类而编成,既有 资料性又情趣盎然。 未来的路怎么走他不清楚,而我也很茫然。 C: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即把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的状语与中心语连 接起来。常与“为、为了、因、因为、由于、通过、随着”等词搭配使用。 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 而快乐。 (2)另外 表示在上文所说范围之外。 A:代词。多用在名词或数量短语前。用在名词前时,“另外”后一般带“的”; 用在数量短语前时,一般不带“的”。 例:今天我们就先讲这些,另外的问题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说。 你的第一封信已收到,另外两封信估计过两天也能收到。 B:副词。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常与“还、又、再”等连用。 例:今天没时间了,这些问题我们另外找时间再谈吧。 这本书你拿去看吧,我另外还有一本。 C:连词。可连接句子或句群。所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行为或事情。“另外”后 常有停顿,用逗号隔开。 例:你帮我把这本书还给他,另外,再给我买点儿东西回来,好不好? 我已经在电话里告诉他了,另外,我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一下情况

3.同义词辨析(1)错误一一失误都指不正确。但词性、语义侧重点均不同。A:“错误”是形容词兼名词。侧重从性质方面看不正确,与“正确”相对。可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大。例:老师已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了,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结果使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B:“失误”是动词兼名词。侧重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造成差错,强调是一种失败。可用于工作,也可用于一种技术性的动作或操作。例:我们要增强责任心,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他操作失误了,这台机器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课文第三部分: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书信。1.回答问题(1)当孩子在艺术上取得成功时,傅雷心情怎么样?他又是如何告诚孩子的?(2)傅雷是如何看待孩子艺术上所遇到的矛盾的?2.同义词辨析(1)鼓励一一鼓舞动词兼名词。都表示激发人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努力。褒义词。但语义侧重点、适用范围不同。A:“鼓励”侧重指在言语上表示希望对方从事或坚持某种活动。双方一般均为人。例:他鼓励我报名参加比赛,并帮我做各项准备工作。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B:“鼓舞”侧重指先进事迹、精神力量或有利形势等对人精神上的积极影响。主语多为事物,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心、士气等。例:为了鼓舞士气,他给士兵讲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是无限光明的。(2)打动一一感动

3.同义词辨析 (1)错误——失误 都指不正确。但词性、语义侧重点均不同。 A:“错误”是形容词兼名词。侧重从性质方面看不正确,与“正确”相对。 可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大。 例:老师已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了,你的答案是错误的。 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结果使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 B:“失误”是动词兼名词。侧重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造成差错,强调是一种 失败。可用于工作,也可用于一种技术性的动作或操作。 例:我们要增强责任心,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他操作失误了,这台机器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 课文第三部分: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当孩子在艺术上取得成功时,傅雷心情怎么样?他又是如何告诫孩子的? (2)傅雷是如何看待孩子艺术上所遇到的矛盾的? 2.同义词辨析 (1)鼓励——鼓舞 动词兼名词。都表示激发人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努力。褒义词。但语义侧 重点、适用范围不同。 A:“鼓励”侧重指在言语上表示希望对方从事或坚持某种活动。双方一般 均为人。 例:他鼓励我报名参加比赛,并帮我做各项准备工作。 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 B:“鼓舞”侧重指先进事迹、精神力量或有利形势等对人精神上的积极影响。 主语多为事物,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心、士气等。 例:为了鼓舞士气,他给士兵讲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是无限光明的。 (2)打动——感动

做及物动词时,都表示在感情上使人心动。但两词在语义侧重点和用法上有所不同。A:“打动”侧重指言论或行动使人受影响。句中一般会说明受影响后采取了什么行动。常与“心”、“心灵”搭配。例:在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她被小李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B:“感动”侧重指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例:他在话剧中的精彩表演感动了观众,人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事情感动不了像他那样的铁石心肠的人。C:当宾语是人时,“打动”和“感动”可互换。但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打动”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感动”只是某一行为的客观结果。例:他的这番话打动了/感动了父母,父母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D:“感动”还是形容词。“打动”没有这个用法。例:他为我的事情东奔西走,人都累瘦了,我非常感动。演员们感情真挚的演唱使观众深受感动。做课后练习二。辨析词义,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课文第四部分: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晨的书信。1.回答问题(1)傅雷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个人情感与对艺术、对祖国的爱这二者之间的关系?(2)傅雷与儿子既是父子,又是朋友,信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子间这种互为知音的快乐?2.重点语法(1)如此代词。这样。指上文提到的某种情况,有强调和肯定的意味。可做谓语、宾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A:做谓语。例:我们是好朋友,理当如此,你就别客气了

做及物动词时,都表示在感情上使人心动。但两词在语义侧重点和用法上有所不 同。 A:“打动”侧重指言论或行动使人受影响。句中一般会说明受影响后采取了什么 行动。常与“心”、“心灵”搭配。 例:在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改变了对他 的看法。 她被小李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 B:“感动”侧重指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变化。 例:他在话剧中的精彩表演感动了观众,人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事情感动不了像他那样的铁石心肠的人。 C:当宾语是人时,“打动”和“感动”可互换。但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打动” 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感动”只是某一行为的客观结果。 例:他的这番话打动了/感动了父母,父母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D:“感动 ”还是形容词。“打动”没有这个用法。 例:他为我的事情东奔西走,人都累瘦了,我非常感动。 演员们感情真挚的演唱使观众深受感动。 做课后练习二。辨析词义,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课文第四部分: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晨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傅雷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个人情感与对艺术、对祖国的爱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2)傅雷与儿子既是父子,又是朋友,信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子间这种互为知 音的快乐? 2.重点语法 (1)如此 代词。这样。指上文提到的某种情况,有强调和肯定的意味。可做谓语、 宾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 A:做谓语。 例:我们是好朋友,理当如此,你就别客气了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