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52
文件大小:2.2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1有机化学 2有机化学实验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二、专业核心课程 1生物化学 2生物化学实验 3细胞生物学 4分子生物学 5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 6生物制药 7生物信息学 三、专业方向课程 1食品营养工程 2细胞工程 3酶工程 四、专业选修课程 1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 2生物专业英语 3绿色工程概论 4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5生物工程设备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1毕业论文(设计) 2毕业实习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三明学院 SANMING UNIVERSITY 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资源与化工学院 适用年级:2020-2023年级 二O二四年二月

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资源与化工学院 适用年级:2020-2023 年级 二○二四年二月

目录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1 1.有机化学 2 2.有机化学实验,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二、专业核心课程..13 1.生物化学. …14 2.生物化学实验… 20 3.细胞生物学. 25 4.分子生物学。 34 5.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 46 6.生物制药 54 7.生物信息学 59 三、专业方向课程.…65 L.食品营养工程66 2.细胞工程.73 3.酶工程 .80 四、专业选修课程.…87 1.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 …88 2.生物专业英语 96 3.绿色工程概论… 103 4.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122 5.生物工程设备127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133 1.毕业论文(设计) 134 2.毕业实习… …139

III 目 录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1 1.有机化学............................................................................................................................ 2 2.有机化学实验....................................................................................................................1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7 二、专业核心课程 .................................................. 13 1.生物化学..........................................................................................................................14 2.生物化学实验..................................................................................................................20 3.细胞生物学......................................................................................................................25 4.分子生物学......................................................................................................................34 5.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46 6.生物制药..........................................................................................................................54 7.生物信息学......................................................................................................................59 三、专业方向课程 .................................................. 65 1.食品营养工程..................................................................................................................66 2.细胞工程..........................................................................................................................73 3.酶工程..............................................................................................................................80 四、专业选修课程 .................................................. 87 1.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88 2.生物专业英语..................................................................................................................96 3.绿色工程概论................................................................................................................103 4.生物医学工程概论........................................................................................................122 5.生物工程设备................................................................................................................127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 133 1.毕业论文(设计)........................................................................................................134 2.毕业实习........................................................................................................................139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1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三明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课程代码 0711330209 口通识课☑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课程类型 课程负责人 李福颗 加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其他 修读方式 ☑必修 口选修 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总学时(实践学时) 48(0) 混合式 课程网址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先修及后续 后续课程: 《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 课程 B 引领学生熟悉或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规律,即熟悉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性能、合 课程描述 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和理论知识(目的)。通过PPT多媒体授课与案例 等教学方式,以可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基础(历程),最后能利用本课程知识解释或解 快相关专业之工艺中或生产中关于有机化合物变化及转化问题(预期结果)。 目标1:能够理解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性能、合成方法,归纳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联 系的规律和理论知识,运用官能团的性能,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合理选择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目标2:能运用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讨论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及结果,评价或解决 课程目标化工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优化及开发、化工工艺设计和化工新技术应用等实际中遇到的 问题。 目标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其他成员团结一致、配合行动、服从指挥 相应敏捷、,一齐攻克难关,能与大家共享成果和荣誉。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养成对环境保护与清洁化工生产的责任意识,树立端正的三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人文情 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程目标 嘉楼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2

2 三明学院 生物技术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课程代码 0711330209 课程类型 □通识课 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课程负责人 李福颖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学 分 3 开课学期 第 2 学期 总学时(实践学时) 48(0) 混合式 课程网址 无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先修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 《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 B 课程描述 引领学生熟悉或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规律,即熟悉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性能、合 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和理论知识 (目的)。通过PPT多媒体授课与案例教 学等教学方式,以可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基础(历程),最后能利用本课程知识解释或解 决相关专业之工艺中或生产中关于有机化合物变化及转化问题(预期结果)。 C 课程目标 目标 1:能够理解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性能、合成方法,归纳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联 系的规律和理论知识,运用官能团的性能,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合理选择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目标 2:能运用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讨论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及结果,评价或解决 化工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优化及开发、化工工艺设计和化工新技术应用等实际中遇到的 问题。 目标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其他成员团结一致 、配合行动、服从指挥、 相应敏捷、,一齐攻克难关,能与大家共享成果和荣誉。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养成对环境保护与清洁化工生产的责任意识,树立端正的三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人文情 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程目标 支撑 强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生物专 业知识相结合,并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工程知识 D 能够应用生物、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毕业要求3.问恶分析 课程目标对 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诵村文献研写 卧析复杂工程问颗,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指有 点的支排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生命 果程目标2 科学和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 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华业要求5研究 有效的结论。其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设计、 别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摆 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毕业要求10.个人和团 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队 果程目标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 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华业要求13.终身学习 E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口分组合作学习 散学方式 口专题学习 口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口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同其纯 参考方式: ()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评价方式 (②)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章节内容 教学内容 (重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学时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课程 目标 1.正确书写简单有机物构造式: 2.辨识常见有机官能团: 透与性 3.判别简单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 讲授法 实作评价 1 能概论 纸笔考试 杂化类型。 G 思政:有机化学发居中 课程目标 1,用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给简 达成途径 第二章 单和较复杂化合物命名: 讲授法 分类及命2.准确写出较复杂化合物构造式: 实作平价 3 1 3正确阐述和坛用命名趣则 情量数学法 纸笔考试 思政:百家姓、家谱 1,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概念 讲授法 物2手性化合物惊光性与结构的关系 实作评价 3 现象 思政:反应停事件 案例教学法 纸笔考试 3

3 D 课程目标对 毕业要求指标 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1 M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生物专 业知识相结合,并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 2. 工程知识 课程目标 2 H 能够应用生物、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 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 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 3. 问题分析; H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生命 科学和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 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设计、 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 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要求 5.研究 课程目标 3 M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 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 10.个人和团 队 H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 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 13. 终身学习 E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F 评价方式 参考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G 课程目标 达成途径 章节内容 教学内容 (重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学时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课程 目标 第一章 结构与性 能概论 1.正确书写简单有机物构造式; 2.辨识常见有机官能团; 3.判别简单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 杂化类型。 思政:有机化学发展史 3 讲授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 第二章 分类及命 名 1.用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给简 单和较复杂化合物命名; 2.准确写出较复杂化合物构造式; 3.正确阐述和运用命名规则。 思政:百家姓、家谱 3 讲授法 情景教学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 第三章 同分异构 现象 1.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概念; 2.手性化合物旋光性与结构的关系。 思政:反应停事件 3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

i,UV,IR,HNMR,MS基本原理: 第四章 2利用图谱及数据正确解析简单有 讲授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思政:化合物结构与光进的关系 】同系列烷轻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2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规律及反应 讲授法 第五音 机理。 实作评价 饱和烃 12,3 3推导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 模型演示法 纸笔考试 思政:烷经取代反应的历程 1推断烯烃马氏加成反应产物: 2描述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3.阐述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规律: 4,炔烃加成、成盐的反应方程式 讲授法 第六章 5.描述离域键和共扼效应现象: 实作评价 不饱和烃 6 6.丁二烯型化合物1,4加成和双烯 模型滨示法 纸笔考试 12.3 合成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思政: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 用价键理论分析苯环结构: 2.依据命名规则为芳香烃命名: 3.推断亲电取代反应的主产物: 讲授法 实作评价 4.运用取代苯的定位基定位规则设 6 计目标物合理合成路线, 模型滴示法 纸笔考试 12,3 5.利用休克尔规则判断芳香性。 思政:凯库勒与苯的结构 1.卤代烃,卤代烯烃,卤代芳烃的基本 知识: 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讲授法 实作评价 3.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1.2,3 案例教学法 纸笔考试 思政:科研动态-Science文章重新 思考S2反应历程 醇的类型并使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醇和同碳数烷烃的沸点高低: 3.醇的物性变化规律: 4.脱水反应和取代反应的主产物。 讲授法 .用FcCl,的显色反应鉴别酚 实作评价 12,3 纸笔考试 6.推断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产 案例教学法 物: 7.醇、酚、醚结构特点及相互关系 思政:甘油三硝酸酯 4

4 第四章 结 构 的 表 征 1. UV, IR, HNMR, MS 基本原理; 2.利用图谱及数据正确解析简单有 机化合物。 思政:化合物结构与光谱的关系 4 讲授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 第五章 饱和烃 1.同系列烷烃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2.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规律及反应 机理; 3.推导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 思政:烷烃取代反应的历程 2 讲授法 模型演示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第六章 不饱和烃 1.推断烯烃马氏加成反应产物; 2.描述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3.阐述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规律; 4.炔烃加成、成盐的反应方程式; 5.描述离域键和共轭效应现象; 6.丁二烯型化合物 1,4-加成和双烯 合成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思政: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 6 讲授法 模型演示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第七章 芳香烃 1.用价键理论分析苯环结构; 2.依据命名规则为芳香烃命名; 3.推断亲电取代反应的主产物; 4.运用取代苯的定位基定位规则设 计目标物合理合成路线; 5.利用休克尔规则判断芳香性。 思政:凯库勒与苯的结构 6 讲授法 模型演示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第八章 卤代烃 1.卤代烃,卤代烯烃,卤代芳烃的基本 知识; 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3.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思政:科研动态-Science 文章重新 思考 SN2 反应历程 6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第九章 醇酚醚 1.醇的类型并使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醇和同碳数烷烃的沸点高低; 3.醇的物性变化规律; 4.脱水反应和取代反应的主产物。 5.用 FeCl3的显色反应鉴别酚; 6.推断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产 物; 7.醇、酚、醚结构特点及相互关系。 思政:甘油三硝酸酯 3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1醛、酮的反应与结构关系: 第十章 2.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讲授法 实作评价 醛酮 3.羰基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3 1.2,3 案例教学法 纸笔考试 思政:黄鸣龙还原法 1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及结构: 发奖现发茶生物喻 讲授法 实作评价 生物 6 模型演示法纸笔考试 12,3 3.脱羧反应,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思政:酯缩合反应 1L判断芳胺、脂肪胺、氨的碱性强弱 第十二章2.鉴别伯、仲、叔胺: 授法 含氨有机3.利用重氨盐性质设计合成路线。 实作评价 案例教学法纸笔考试 12,3 化合物 思政:重要代表物-甲胺、己二胺 胆碱、多巴胺 课程评价方式与达成权重 该课程目标()共设有3个,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为P。课程目标评价方式) 过含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等4个评价方式。每个评价方式成绩上 比(权重)为K。各课程目标、评价方式成绩占比,以及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权重 如表H-1所示。其中,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P,=,k(=l,2,3)。 表H1各评价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权重 课程支控课程目标达成权重P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 目标指标 (=1P=I) 课堂讨论K课后作业K:期中测试K。:期末考试K 3-1 ∑m,ky=0.5 0.05 0.05 01 0.3 H 24-2 0.3 0.05 0.0 0.05 0.2 评价方式与 35-1 0.2 0.0 0.05 0.05 0.01 达成度评价 考核环节对课程目标成绩权重() 1k=0.1 0.1 02 0.6 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成绩百分制计分,学生课程综合成绩=∑(每个评价方式实际成绩平均值×M) M-%1k0=1,2,3,m)。其中,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测试等评价方式为过程 性评价。 3.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D达成度=%,(k划×方数道)p:1=12,3)计算数据 100 如表H2。 表H2每项评价方式的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5 第十章 醛酮醌 1.醛、酮的反应与结构关系; 2.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3.羰基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思政:黄鸣龙还原法 3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第 十 一 章 羧 酸 及 其 衍生物 1.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及结构; 2.比较判断羧酸极其衍生物的酸性 强弱; 3.脱羧反应,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思政:酯缩合反应 6 讲授法 模型演示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第十二章 含氮有机 化合物 1.判断芳胺、脂肪胺、氨的碱性强弱; 2.鉴别伯、仲、叔胺; 3.利用重氮盐性质设计合成路线。 思政:重要代表物-甲胺、己二胺、 胆碱、多巴胺 3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实作评价 纸笔考试 1.2,3 H 评价方式与 达成度评价 1. 课程评价方式与达成权重 该课程目标(i)共设有 3 个,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为 Pi。课程目标评价方式(j) 包含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等 4 个评价方式。每个评价方式成绩占 比(权重)为 Ki,j。各课程目标、评价方式成绩占比,以及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权重 如表 H-1 所示。 其中,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Pi = �=1 � ￾ ��,�(i=1,2,3)。 表 H-1 各评价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权重 课程 目标 i 支撑 指标点 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Pi ( �=1 � ￾ �� =1)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Ki,j 课堂讨论 Ki,1 课后作业 Ki,2 期中测试 Ki,3 期末考试 Ki,4 1 3-1 �=1 � ￾ ��,� =0.5 0.05 0.05 0.1 0.3 2 4-2 0.3 0.05 0.0 0.05 0.2 3 5-1 0.2 0.0 0.05 0.05 0.01 考核环节对课程目标成绩权重(Mj) �=1 � ￾ ��,� =0.1 0.1 0.2 0.6 2. 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成绩百分制计分,学生课程综合成绩=∑(每个评价方式实际成绩平均值×Mj)。 Mj= �=1 � ￾ ��,�(� = 1,2,3, …�)。其中,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测试等评价方式为过程 性评价。 3.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i)达成度= �=1 ￾ � (��,� × 评价方式实际成绩平均值 100 )/��(i = 1,2,3)计算数据 如表H-2。 表H-2 每项评价方式的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达成权重P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 理微过论K,理后作业天,期中调试3,期表老试 05 0.05 0.05 01 03 03 005 00 005 02 0.2 0.0 0.05 0.05 0.1 表H3作业评价标准 得分 评定标准 90%-100作业严格按要求并及时完成:书写清晰、逻辑性强,正确率90%以上, % 没有抄装情况。 80%-89% 作业按要求并及时完成:书写清晰,正确率80%至89%,没有抄袭情 70%-79%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次数少于三次,但改正及时,态度端 60%-69%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 未及时完成,未及时完成次数大于三次,老师指 出后改正,态度端正并补充完成。 0-59%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老师指出仍不改正次数达三次以上。 建议教材: 高占先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三版 学习资料: 建议教材那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及学习资术 2]裴伟伟,装坚,《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瓶 3)汪小兰,《有机化学),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年9月第五版 [4利王长凤,曹玉蓉,《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高等教有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二版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教材、分子模型等。 需求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一」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 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秀橘赖 牛玉 喜授 2024年2月26日

6 课程目标 i 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Pi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Ki,j 课堂讨论 Ki,1 课后作业 Ki,2 期中测试 Ki,3 期末考试 Ki,4 1 0.5 0.05 0.05 0.1 0.3 2 0.3 0.05 0.0 0.05 0.2 3 0.2 0.0 0.05 0.05 0.1 表H-3 作业评价标准 得分 评定标准 90%-100 % 作业严格按要求并及时完成;书写清晰、逻辑性强,正确率 90%以上, 没有抄袭情况。 80%-89% 作业按要求并及时完成;书写清晰,正确率 80%至 89%,没有抄袭情 况。 70%-79%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次数少于三次,但改正及时,态度端 正。 60%-69%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未及时完成次数大于三次,老师指 出后改正,态度端正并补充完成。 0-59% 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老师指出仍不改正次数达三次以上。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建议教材: 高占先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三版 学习资料: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 7 月第四版 [2] 裴伟伟,裴坚,《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年 1 月第一版 [3] 汪小兰,《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9 月第五版 [4] 王长凤,曹玉蓉,《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二版 J 教学条件 需求 多媒体教室、教材、分子模型等。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 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审批 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4 年 2 月 26 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 闭意 成装名房岩动衬机印建完 2024年3月2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风毫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材风捷 2024年3月5日

7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4 年 3 月 2 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4 年 3 月 5 日

三明学院生技术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课)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代码 071331 0210 口通识课☑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牛玉、林 课程类型 授课教师 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回其他 武滔 修读方式 回必修口选修 学分 1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实践学时 A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先修及后续 后续课程:《化工专业实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课程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有 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操作练习,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蒸馏 课程描述结晶、合成等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后继课程如《化工专业实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打好基础。 (一)知识 1.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支撑毕业要求2) 2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木操作技能及其原理:(支撑毕业要求2) (二)能力 3.正确熟练的运用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进行机化合物合成、分离、鉴定 掌握有机化合物合成、分离、鉴定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与应用:(支撑毕业要 求3) 4.可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正确实验设计、以及成功开展实验、对产物进行分离提 纯和正确地数据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支撑毕业要求4和5) (三)素养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服务 课程目标 方,学术诚信,等。(支撑毕业要求13) 6.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 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从业习惯: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绿色理念与可持续 发展,服务地方产业,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以等(支撑毕业要求1、8和9)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的

1 三明学院 生物技术 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课)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代码 071331 0210 课程类型 通识课 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其他 授课教师 牛玉、林 武滔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学 分 1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实践学时 32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后续课程:《化工专业实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B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有 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操作练习,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蒸馏、 结晶、合成等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后继课程如《化工专业实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打好基础。 C 课程目标 (一)知识 1.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支撑毕业要求 2) 2.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其原理;(支撑毕业要求 2) (二)能力 3.正确熟练的运用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进行机化合物合成、分离、鉴定, 掌握有机化合物合成、分离、鉴定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与应用;(支撑毕业要 求 3) 4.可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正确实验设计、以及成功开展实验、对产物进行分离提 纯和正确地数据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支撑毕业要求 4 和 5) (三)素养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服务地 方,学术诚信,等。(支撑毕业要求 13) 6.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从业习惯: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绿色理念与可持续 发展,服务地方产业,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以等(支撑毕业要求 1、8 和 9)。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