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苹果根朽病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40.0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苹果根朽病 Apple Armillariella Root Rot 苹果根朽病是苹果根部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山东、河北、辽宁等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和 危害。除危害苹果以外,还可危害梨、桃杏、山楂、枣、杨、榆、刺槐等多种果树和树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苹果根朽病 Apple armillariella root rot 苹果根朽病是苹果根部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山东、河北、辽宁等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和 危害。除危害苹果以外,还可危害梨、桃、杏、山楂、枣、杨、榆、刺槐等多种果树和树木 症状 病株发芽展叶迟缓,局部或全株叶片变小,自上而下叶片发黄甚至脱落。枝条抽梢很多 新梢变短,开花多,结果多,但果实小且味劣。 根部发病,常从小根、大根、根颈部的伤口处开始,但主要危害根颈部和主根,并沿根 颈、主根、主干上下蔓延。病害扩展很快,常常造成根颈环割现象而致使病株枯死。病部表 面常呈水渍状紫褐色病变,有时溢出褐色液体。皮层内、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充满白色至淡黄 色的扇状菌丝层,皮层与木质部间的菌丝层可厚似牛皮纸状。病菌能分泌果胶酶而使果胶质 分解,使皮层分离为多层的薄片。在菌丝扩展的边缘,可见有羽毛状分枝并带有光泽。病组 织有浓厚的蘑菇气味。新鲜的菌丝层或病组织在黑暗处可发出蓝绿色荧光。发病初期仅皮层 溃烂,后期木质部也腐朽。高温多雨季节,在潮湿的病树根颈部或露出土面的病根处常有丛 生的蜜黄色蘑菇状子实体长出 病原 病原为发光假蜜环菌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 et Fr) Singer;属担子菌亚门假蜜环菌 属。在病根皮层长有白色菌丝层,呈扇状,初生时在暗处发出浅蓝色荧光,老熟后呈黄褐色 至褐色,不发光。子实体由病部菌丝层直接形成,丛生,一般67个,多者达20~50个

苹果根朽病 Apple Armillariella Root Rot 苹果根朽病是苹果根部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山东、河北、辽宁等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和 危害。除危害苹果以外,还可危害梨、桃、杏、山楂、枣、杨、榆、刺槐等多种果树和树木。 症状 病株发芽展叶迟缓,局部或全株叶片变小,自上而下叶片发黄甚至脱落。枝条抽梢很多, 新梢变短,开花多,结果多,但果实小且味劣。 根部发病,常从小根、大根、根颈部的伤口处开始,但主要危害根颈部和主根,并沿根 颈、主根、主干上下蔓延。病害扩展很快,常常造成根颈环割现象而致使病株枯死。病部表 面常呈水渍状紫褐色病变,有时溢出褐色液体。皮层内、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充满白色至淡黄 色的扇状菌丝层,皮层与木质部间的菌丝层可厚似牛皮纸状。病菌能分泌果胶酶而使果胶质 分解,使皮层分离为多层的薄片。在菌丝扩展的边缘,可见有羽毛状分枝并带有光泽。病组 织有浓厚的蘑菇气味。新鲜的菌丝层或病组织在黑暗处可发出蓝绿色荧光。发病初期仅皮层 溃烂,后期木质部也腐朽。高温多雨季节,在潮湿的病树根颈部或露出土面的病根处常有丛 生的蜜黄色蘑菇状子实体长出。 病原 病原为发光假蜜环菌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et Fr.)Singer,属担子菌亚门假蜜环菌 属。在病根皮层长有白色菌丝层,呈扇状,初生时在暗处发出浅蓝色荧光,老熟后呈黄褐色 至褐色,不发光。子实体由病部菌丝层直接形成,丛生,一般 6~7 个,多者达 20~50 个

菌盖呈浅蜜黄色至黄褐色,其上长有毛状小鳞片。菌盖直径2.6cm-8cm,最大为1lcm,初呈 扁球形,逐渐平展呈伞状,后期中部下陷,菌肉白色,菌褶延生,不等长,浅蜜黄色,稍稀 菌柄浅杏黄色,基部棕灰色至深灰色,略扭曲,上部较粗,纤维质,内部疏松,柄长4-9cm, 粗0.3~1.lcm,有毛状鱗鳞片。菌柄中部无菌环。担孢子椭圆形或近球形,单胞,无色,光滑, 7.3~118μm×3.6-58μm。病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若干菌丝扭结在一起,形成很多根状菌 索,在培养基上延伸速度很快。菌索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黄棕色或棕褐色,形状不一,有线 状、短棒状、鹿角状、牛角状或甜菜根状,顶端尖锐或扁平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及菌索在有病组织的土壤中可长期营腐生生活,在病树桩内的病菌可存活 30年之久。国内研究发现,病害在果园扩展主要依靠病根与健根的接触和病残组织的转移, 国外报道病害扩展还可以通过菌索蔓延。当菌索与健根接触后,可分泌胶质黏附在根上,然 后再产生小分枝,直接或从伤口侵入根内。病菌子实体产生的大量担子孢子,随气流传播, 飞落在树木或残桩上,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侵入,在残桩上蔓延至根部并产生菌索,然后 可直接侵入健康根部。侵入根部的病菌迅速生长,穿透皮层组织,分泌毒素,使大块皮层死 亡。病害的发生盛期为3~4月和8~9月 发病条件 般幼树很少发病,成年树尤其是老树易受侵染发病。干旱缺肥,土壤瘠薄,通气透水 性差有利于发病。通常病菌菌索在土壤中蔓延扩展较慢,但如果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树根和腐 朽木质及腐殖质,则可大大加快病菌的扩展速度。因此,在林木迹地建立的果园及老果园发 病重:挖掉病树在原处重栽小树,几年后小树也会发病死亡。多年育苗的老苗圃培育的果树 苗常带有病菌,移栽后可引起幼树发病。此外,育苗期间的切根措施以及果园管理期间挖沟 施肥措施,都能造成根部伤病,有利于发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加强果园管理,发现病树及时治疗,并定期药剂灌根。 1加强果园管理地下水位高的果园,作好开沟排水工作,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注意改 良土壤,增施肥料,促使根系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能力。 2病树治疗应经常检査果园,当症状初见时,立即采取措施,作到及时发现,及时处 理,防止病害扩展蔓延。首先扒开病树根际土壤,寻找根颈部的病斑,然后向下追寻主根 侧根和支根的发病点。彻底清除所有病根,对伤口须用高浓度的杀菌剂涂抹或喷布进行消毒 再涂以波尔多浆等保护剂。常用消毒剂有硫酸铜,石硫合剂,五氯酚钠或抗菌剂402。在消 除病根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健根,避免损伤。最后用无病土或药土覆盖。药土可用五氯硝基苯 和土混合配制而成,配好后均匀地施于根部。对处理过的苹果树要加强培育,如重剪地上部 分以减少水分蒸腾,通过嫁接或桥接更换新根,增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并适当浇水,以加快 树势的恢复 3药剂灌根每年于早春和夏末分别用药剂灌根一次,每株灌药液50-100kg。灌根时, 可以以树干为中心,开挖3~5条放射状沟(沟长至树冠外围,宽30-50cm,深40-60cm)。 灌根的有效药剂主要有:五氯酚钠,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45%代森铵水剂,10% 双效灵水剂,2%农抗120等

菌盖呈浅蜜黄色至黄褐色,其上长有毛状小鳞片。菌盖直径 2.6 cm~8cm,最大为 11cm,初呈 扁球形,逐渐平展呈伞状,后期中部下陷,菌肉白色,菌褶延生,不等长,浅蜜黄色,稍稀。 菌柄浅杏黄色,基部棕灰色至深灰色,略扭曲,上部较粗,纤维质,内部疏松,柄长 4~9cm, 粗 0.3~1.1cm,有毛状鳞片。菌柄中部无菌环。担孢子椭圆形或近球形,单胞,无色,光滑, 7.3~11.8μm×3.6~5.8μm。病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若干菌丝扭结在一起,形成很多根状菌 索,在培养基上延伸速度很快。菌索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黄棕色或棕褐色,形状不一,有线 状、短棒状、鹿角状、牛角状或甜菜根状,顶端尖锐或扁平。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及菌索在有病组织的土壤中可长期营腐生生活,在病树桩内的病菌可存活 30 年之久。国内研究发现,病害在果园扩展主要依靠病根与健根的接触和病残组织的转移, 国外报道病害扩展还可以通过菌索蔓延。当菌索与健根接触后,可分泌胶质黏附在根上,然 后再产生小分枝,直接或从伤口侵入根内。病菌子实体产生的大量担子孢子,随气流传播, 飞落在树木或残桩上,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侵入,在残桩上蔓延至根部并产生菌索,然后 可直接侵入健康根部。侵入根部的病菌迅速生长,穿透皮层组织,分泌毒素,使大块皮层死 亡。病害的发生盛期为 3~4 月和 8~9 月。 发病条件 一般幼树很少发病,成年树尤其是老树易受侵染发病。干旱缺肥,土壤瘠薄,通气透水 性差有利于发病。通常病菌菌索在土壤中蔓延扩展较慢,但如果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树根和腐 朽木质及腐殖质,则可大大加快病菌的扩展速度。因此,在林木迹地建立的果园及老果园发 病重;挖掉病树在原处重栽小树,几年后小树也会发病死亡。多年育苗的老苗圃培育的果树 苗常带有病菌,移栽后可引起幼树发病。此外,育苗期间的切根措施以及果园管理期间挖沟 施肥措施,都能造成根部伤病,有利于发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加强果园管理,发现病树及时治疗,并定期药剂灌根。 1.加强果园管理 地下水位高的果园,作好开沟排水工作,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注意改 良土壤,增施肥料,促使根系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能力。 2.病树治疗 应经常检查果园,当症状初见时,立即采取措施,作到及时发现,及时处 理,防止病害扩展蔓延。首先扒开病树根际土壤,寻找根颈部的病斑,然后向下追寻主根、 侧根和支根的发病点。彻底清除所有病根,对伤口须用高浓度的杀菌剂涂抹或喷布进行消毒, 再涂以波尔多浆等保护剂。常用消毒剂有硫酸铜,石硫合剂,五氯酚钠或抗菌剂 402。在消 除病根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健根,避免损伤。最后用无病土或药土覆盖。药土可用五氯硝基苯 和土混合配制而成,配好后均匀地施于根部。对处理过的苹果树要加强培育,如重剪地上部 分以减少水分蒸腾,通过嫁接或桥接更换新根,增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并适当浇水,以加快 树势的恢复。 3.药剂灌根 每年于早春和夏末分别用药剂灌根一次,每株灌药液 50~100kg。灌根时, 可以以树干为中心,开挖 3~5 条放射状沟(沟长至树冠外围,宽 30~50cm,深 40~60 cm)。 灌根的有效药剂主要有:五氯酚钠,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45%代森铵水剂,10% 双效灵水剂,2%农抗 120 等

4掘除病株及病穴消毒对发病严重的果树,应尽早掘除。掘除的病残根要全部收集、 烧毁,并用40%甲醛或五氯酚钠浇灌病穴土壤以消毒。如病死树较多,病土面积大,则可 用石灰氮消毒,用量为750~1025kg/hm 5其他防治措施。包括在病株周围挖lm以上的深沟加以封锁:秋季扒土晾根:选用无 病苗木或对苗木消毒等

4.掘除病株及病穴消毒 对发病严重的果树,应尽早掘除。掘除的病残根要全部收集、 烧毁,并用 40%甲醛或五氯酚钠浇灌病穴土壤以消毒。如病死树较多,病土面积大,则可 用石灰氮消毒,用量为 750~1025kg/hm2。 5.其他防治措施。包括在病株周围挖 1m 以上的深沟加以封锁;秋季扒土晾根;选用无 病苗木或对苗木消毒等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