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3章 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第3章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 与水力计算
第3章 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 与水力计算

基本水力特征 任意两个断面之间的能量方程 y+(Pa=P2)(H2-H+=×马 +△P 2 1-2 n+P12(2=Hg+=P2+△B=2 位压(水柱压力)大。要注意其对于液体管网运行的影响 空气渗入会严重影响管内的正常流动,要重视“排气
基本水力特征 ❖ 任意两个断面之间的能量方程 1 2 2 2 2 1~2 2 1 2 2 1 1 1 2 ( )( ) 2 + + − − + = + + P− v H H g P P v Pj a q j 1 1~2 2 1 2 1 2 ( ) Pj + H − H g + P q = Pj + P− ❖ 位压(水柱压力)大。要注意其对于液体管网运行的影响。 ❖ 空气渗入会严重影响管内的正常流动,要重视“排气

3.1.1闭式液体管网水力特征 Pi tPi=Ap P=ng1-∑gAH,(3-1 △P=∑(△P+△P)
3.1.1 闭式液体管网水力特征 Pqi + PGi = Pi j (3-1) j j i PG i = g dl = g H ( )t j j Pi = Pl j + P

3.1.11重力循环液体管网的工作原理与水力特征 G1=Pg·al ∑ng:△AH =△P Pe ph 忽略管道散热的影响: gp,(h+h)+gp,h+gP, h +gP,ho-gp,ho 右 g(Ph-Dh=△P
3.1.1.1 重力循环液体管网的工作原理与水力特征 i j j j i Gi P g H P g dl = = = g h P g h g h g h h g h g h h g h h g g h = − = + − − + + + ( ) ( ) 0 0 1 1 忽略管道散热的影响:

起循环作用的是散热器(冷却中心)和锅炉(加热中心) 之间的水柱密度差与高差的乘积。如供水温度为95℃,回 水70℃,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156Pa。重力循 环的作用压力不大,环路中若积有空气,会形成气塞,阻 碍循环。例如在下降的回水管中,有个充满回水管断面, 高仅2cm的气泡,就可产生约192Pa的反循环力。因此要特 别重视排气 为了排气,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0.5~1.0%向膨胀水箱 方向上坡度,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1%。在重力循环 系统中,水的流速较低,空气能逆着水流方向,经过供水 干管聚集到系统的最髙处,通过膨胀水箱排除
❖ 起循环作用的是散热器(冷却中心)和锅炉(加热中心) 之间的水柱密度差与高差的乘积。如供水温度为95℃,回 水70℃,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156 Pa。重力循 环的作用压力不大,环路中若积有空气,会形成气塞,阻 碍循环。例如在下降的回水管中,有个充满回水管断面, 高仅2cm的气泡,就可产生约192Pa的反循环力。因此要特 别重视排气。 ❖ 为了排气,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0.5~1.0%向膨胀水箱 方向上坡度,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1%。在重力循环 系统中,水的流速较低,空气能逆着水流方向,经过供水 干管聚集到系统的最高处,通过膨胀水箱排除

(1)并联管路的水力特征 环路a-S1b-热源-a 1=8h(P=0 S2 ●环路a-S2b-热源-a 2=8(h4+h2)(Pn-P2) PGL+gh,(pn-pp)
(1)并联管路的水力特征 ⚫ 环路a-S1 -b-热源-a ( ) PG1 = gh1 h − g ⚫ 环路a-S2 -b-热源-a ( ) ( )( ) 1 2 2 1 2 G h g G h g P gh P g h h = + − = + −

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 当上下层环路的管道、散热器尺寸一致时,必然 出现上层的流量大于下层的情况。在供热系统中, 称为垂直失调 解决办法:在设计时正确计算不同环路的循环动 力,采用不同的管道与设备尺寸及调节措施
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 ❖ 当上下层环路的管道、散热器尺寸一致时,必然 出现上层的流量大于下层的情况。在供热系统中, 称为垂直失调。 ❖ 解决办法:在设计时正确计算不同环路的循环动 力,采用不同的管道与设备尺寸及调节措施

并联管路的阻力与流量分配 共用管路是b-热源-a,独用管路aS1b和a S2-b处于并联,它们的阻力分别为: △Pasb=gh(P-Pg)-△b热源a APaSb=g(h, +h2)(pn-pg)-APb b-热源-a 并联的独用管路的阻力等于各自的资用动力 它们之间的流量分配:
并联管路的阻力与流量分配 ❖ 共用管路是b-热源-a,独用管路a-S1 -b和aS2 -b处于并联,它们的阻力分别为: a S b h g b a a S b h g b a P g h h P P gh P − − − − = + − − = − − 热源 热源 ( )( ) ( ) 1 2 1 2 1 • 并联的独用管路的阻力等于各自的资用动力。 它们之间的流量分配: 1 2 1 2 1 : 1 : S S L L

(2)串联管路的水力特征 环路动力: B=8h(1-p3)+gh2(P2-pg S 2 p2 P=∑gh(-n pspL
(2)串联管路的水力特征 ❖ 环路动力: ( ) ( ) G 1 1 g 2 2 g P = gh − + gh − = = − n j PG ghj j g 1 ( )

:第组散热中心与第-l组散热中心的高差。 j=时,是散热中心与加热中心的高差 的排序是从与加热中心高差最小的散热器开始。 ·各个散热中心处于同一环路,循环动 力相同。 需要计算从各个散热中心流出的流体 的密度
的排序是从与加热中心高差最小的散热器开始。 时,是散热中心与加热中心的高差。 第 组散热中心与第 组散热中心的高差。 j j h j j j 1 : 1 = − •各个散热中心处于同一环路,循环动 力相同。 •需要计算从各个散热中心流出的流体 的密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2章 气体输配管网的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ppt
- 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1章 流体输配管网型式与装置.ppt
- 《水工艺设备》第二章 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与保温.ppt
- 《水工艺设备》第一章 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ppt
-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讲义.pps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ppt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作业讲评.ppt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构件祥图.ppt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绪论.ppt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六章 建筑施工圈.ppt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四章 轴测图.ppt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三章 建筑形体表面交线.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所需的水压、水量和增压贮水设备.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第1章 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绪论.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第五章(5-4)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高层建筑给水方式.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第9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ppt
- 《建筑给排水系统》第5章 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
- 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4章 多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ppt
- 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5章 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ppt
- 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6章 泵、风机与管网系统的匹配.ppt
- 湖南城市学院:流体输配管网_第7章 枝状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ppt
- 《建筑装修施工图》第十二章 建筑装修图.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石坝——概述、土石坝的基本剖面.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石坝——土石坝渗流分析方法.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石坝——土石坝的稳定分析、土石坝的固结、沉降与应力分析.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石坝——土石坝的构造.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工建筑物设计综述.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泄水重力坝.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重力坝的地基处理.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碾压式混凝士重力坝.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猫跳河红岩水电站.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拱坝应力分析.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拱坝的坝身泄水.ppt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教学大纲.doc
-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教考分离试卷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