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出人头地戴罪立功丰功伟迹风靡一时 B.甘败下风歌舞升平诡计多端含辛茹苦 C.河清海晏励精图治 心相印以逸待劳 坐收渔利流言蜚语貌合神离醍醐贯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2年4月13日,朝鲜官方宣布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失败,中国外交部 发言人刘为民表示,自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计划后,中方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一直表示关切和忧 B.手机贴膜使得心爱的手机美观耐用,所以很多人买了新手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 贴膜,但是,虽然贴膜保护了手机,却会给“主人”带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困扰 C.随着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刮起了一股怀旧风,让与电影相关的产品近期相当走 俏,购物网站中“海洋之心”项链、泰坦尼克船模以及限量版头等舱红酒杯等应有尽有。 D.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外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此举目的 是通过购买钓鱼岛的程序化,留下历史痕迹。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 径和行政手段,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规律,正如解决癌症 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并掌握这种特殊细胞生长与繁殖的规律,才能够 找到应对之策。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 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精确制导地克敌制胜,这样才能把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降低到最 小程度 4.今年正值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一组杜甫画像惨遭涂鸦的图片在微博中广为流 传。在“杜甫很忙”的系列画作中,诗圣杜甫时而成了泼留希金,时而成了奥特曼,时而 听起了iPod,时而又穿上了女仆装……令人捧腹。总之“忙”得不得了。近日,河南省诗 歌协会会长马新朝就网友恶搞杜甫画像发表声明,称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决不允许 诋毁杜甫形象。马新朝称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1)“泼留希金”是哪位作家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2分) 答 (2)你是否同意马新朝会长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江苏省淮安市 2012 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 ....的一组是(3 分) A.出人头地 戴罪立功 丰功伟迹 风靡一时 B.甘败下风 歌舞升平 诡计多端 含辛茹苦 C.河清海晏 励精图治 心心相印 以逸待劳 D.坐收渔利 流言蜚语 貌合神离 醍醐贯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2012 年 4 月 13 日,朝鲜官方宣布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失败,中国外交部 发言人刘为民表示,自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计划后,中方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一直表示关切和忧 虑。 B.手机贴膜使得心爱的手机美观耐用,所以很多人买了新手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 贴膜,但是,虽然贴膜保护了手机,却会给“主人”带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困扰。 C.随着 3D 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刮起了一股怀旧风,让与电影相关的产品近期相当走 俏,购物网站中“海洋之心”项链、泰坦尼克船模以及限量版头等舱红酒杯等应有尽有。 D.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外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此举目的 是通过购买钓鱼岛的程序化,留下历史痕迹。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 10 字。(4 分)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 径和行政手段,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规律,正如解决癌症 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并掌握这种特殊细胞生长与繁殖的规律,才能够 找到应对之策。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 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精确制导地克敌制胜,这样才能把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降低到最 小程度。 答: ▲ ▲ ▲ 4.今年正值杜甫诞辰 1300 周年,近日,一组杜甫画像惨遭涂鸦的图片在微博中广为流 传。在 “杜甫很忙”的系列画作中,诗圣杜甫时而成了泼留希金,时而成了奥特曼,时而 听起了 iPod,时而又穿上了女仆装……令人捧腹。总之“忙”得不得了。近日,河南省诗 歌协会会长马新朝就网友恶搞杜甫画像发表声明,称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决不允许 诋毁杜甫形象。马新朝称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1)“泼留希金”是哪位作家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2 分) 答: ▲ ▲ ▲ (2)你是否同意马新朝会长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3 分) 答: ▲ ▲ ▲ 二、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干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韭夫 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 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肺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 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日:“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 不关于心,日:“吾文土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 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盂子皇皇,不暇著书,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 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教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巳,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 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洁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苗可至而不难也。修 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有删减)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而读之 发:启封,打开 B.及少定而视焉 少:稍微 C.然而惠然见临 见:看见 D.难工而可喜 工:精巧 6.全都表现了欧阳修关于“为文之道”深刻观点的一组是(3分) ①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②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③道胜者文 不难而自至也④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⑤道之充焉,虽行 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⑥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A.①⑤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7.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8.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0分) (1)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3分) 译文: (2)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分) 译文 (3)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己,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4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 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 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 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 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发.而读之 发:启封,打开 B.及少.定而视焉 少:稍微 C.然而惠然见.临 见:看见 D.难工.而可喜 工:精巧 6.全都表现了欧阳修关于“为文之道”深刻观点的一组是(3 分) ①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②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③道胜者文 不难而自至也 ④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 ⑤道之充焉,虽行 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⑥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A.①⑤⑥ B.②③⑤ C. ②④⑥ D.①④⑤ 7.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8.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0 分) (1)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3 分) 译文: ▲ ▲ ▲ (2)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 分) 译文: ▲ ▲ ▲ (3)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4 分) 译文: ▲ ▲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48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作者家住襄阳 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此诗大约是诗人返乡途中漫 游长江下游时所作。②《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渡口的典故 (1)这首诗写于哪个季节?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3分) 答 (2)“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可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请简要说明 (4分) 答 (3)“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举世而蓍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吾师道也, ?(韩愈《说》)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仕语以寄》 (8)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狱中题壁》)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孟浩然①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②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48 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作者家住襄阳, 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此诗大约是诗人返乡途中漫 游长江下游时所作。 ②《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渡口的典故。 ⑴这首诗写于哪个季节?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3 分) 答: ▲ ▲ ▲ ⑵“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可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请简要说明。 (4 分) 答: ▲ ▲ ▲ ⑶“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 分) 答: ▲ ▲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1956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 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2009 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1956年的 定期利息算吧,58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福安市人民医院”字样 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 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 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3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 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 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万宝山已经伸岀去的手,像被这喊 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 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 了……亲振振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著名”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 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 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 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 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舂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 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 织老师和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 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这生活的气 派,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 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 这幢别墅交出—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一想到“滑稽”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 罗锅桥走。他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 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 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A8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久已潜 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选自《上海文学》2010年第5期,有删改) 11.父亲生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1956 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 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 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 2009 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 1956 年的 定期利息算吧,58 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福安市人民医院”字样, 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 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 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 36 元工资要顾八张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 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 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 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 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 了……父亲振振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著名”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 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 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 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 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 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 织老师和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 A8 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 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这生活的气 派,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 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 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一想到“滑稽”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 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 罗锅桥走。他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 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 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 A8 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久已潜 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选自《上海文学》2010 年第 5 期,有删改) 11. 父亲生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 ▲ ▲ ▲

12.小说最后一段写万宝山决定还债,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答 13.请统观全文对父亲的叙写,分析父亲形象。(6分) 答 14.本文写了一个还债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打而不痛”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 3月17日,教育部公布消息说,目前已经抓获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的主要犯罪嫌 疑人。教育部要求认真核査试卷,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强化复试考核,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对此,网上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质疑:考试作一次弊,就开除学籍和上了失信“黑 名单”,终生都受到不良影响,对于这些多数尚未出校门的孩子,处罚是否“过于残忍”了? 尽管考研作弊的考生是少数,但如果他们得逞或败露后不受到严惩,对绝大多数认真学 习和诚实考试的孩子来说,既有失公平公正,也是更大的“残忍”。还会形成不良的导向, 如“"处罚”不够,作弊者的侥幸得手会刺激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基本要素。诚信意识的树立 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比个人修 养更必须。有些老外在本国即使没车没人也不会闯红灯,以前都解释为其修养和习惯好,可 同样是这些老外,他们到中国来很快就学会了闯红灯,这里就有一个“敢与不敢”的“违法 成本”问题。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有不少在诚信和质量上如雷贯耳的著名国际品牌在本国 是不敢弄虚作假的,可到我国却屡屡失信。没有对失信“打痛”的制度,仅靠个人或企业的 诚信自修”,是很悬的 我们必须这样狠。因为,实践不断证明,如果不用法律的铁腕和完善的制度把失信者都 打痛打怕了,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 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凭什么让人们相信在如今“陌生人社会 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而仍会得到公平对待而不吃亏?凭什么使对所有人诚实守信成 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诚信滑坡问题解决的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 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说得狠,却下手软,漏洞多,处罚不到位 就拿教育部门来说,类似这次重拳痛打考试作弊的措施,其实也不是新招,前几年就有 可真正落实了吗?有威慑力吗?如真有,这次即使有人违法泄露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大 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坦荡荡”地做买家吧? 而泄题的考硏辅导公司竟敢公开拿此做营销卖点,这可是“重拳痛打”诚实守信的广大 考生了,同时,也是在讥讽所有还有些诚实和良心的人们。如此种种,再不痛打,如何了得? (选自2012年3月21日《扬子晚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16.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当前为什么对失信者的打击“我们必须这样狠”?(6分)
12.小说最后一段写万宝山决定还债,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 分) 答: ▲ ▲ ▲ 13. 请统观全文对父亲的叙写,分析父亲形象。(6 分) 答: ▲ ▲ ▲ 14. 本文写了一个还债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 分) 答: ▲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打而不痛”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 3 月 17 日,教育部公布消息说,目前已经抓获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的主要犯罪嫌 疑人。教育部要求认真核查试卷,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强化复试考核,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对此,网上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质疑:考试作一次弊,就开除学籍和上了失信“黑 名单”,终生都受到不良影响,对于这些多数尚未出校门的孩子,处罚是否“过于残忍”了? 尽管考研作弊的考生是少数,但如果他们得逞或败露后不受到严惩,对绝大多数认真学 习和诚实考试的孩子来说,既有失公平公正,也是更大的“残忍”。还会形成不良的导向, 如“处罚”不够,作弊者的侥幸得手会刺激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基本要素。诚信意识的树立, 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比个人修 养更必须。有些老外在本国即使没车没人也不会闯红灯,以前都解释为其修养和习惯好,可 同样是这些老外,他们到中国来很快就学会了闯红灯,这里就有一个“敢与不敢”的“违法 成本”问题。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有不少在诚信和质量上如雷贯耳的著名国际品牌在本国 是不敢弄虚作假的,可到我国却屡屡失信。没有对失信“打痛”的制度,仅靠个人或企业的 “诚信自修”,是很悬的。 我们必须这样狠。因为,实践不断证明,如果不用法律的铁腕和完善的制度把失信者都 打痛打怕了,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 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凭什么让人们相信在如今“陌生人社会” 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而仍会得到公平对待而不吃亏?凭什么使对所有人诚实守信成 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诚信滑坡问题解决的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 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说得狠,却下手软,漏洞多,处罚不到位。 就拿教育部门来说,类似这次重拳痛打考试作弊的措施,其实也不是新招,前几年就有, 可真正落实了吗?有威慑力吗?如真有,这次即使有人违法泄露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大 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坦荡荡”地做买家吧? 而泄题的考研辅导公司竟敢公开拿此做营销卖点,这可是“重拳痛打”诚实守信的广大 考生了,同时,也是在讥讽所有还有些诚实和良心的人们。如此种种,再不痛打,如何了得? (选自 2012 年 3 月 21 日《扬子晚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 分) 答: ▲ ▲ ▲ 16.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当前为什么对失信者的打击“我们必须这样狠”?(6 分)

答 17.你认为如何确保国民诚信的不滑坡?(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毛泽东同志告诉广大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尽管我们的身体还不够健壮,知识还不够丰富,能力还不够强大 但我们必须勇于担当。 请以“勇于担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命题:李斌、金恒昌、付国祥、梁艳、闕海燕 语文川(加试题)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曾子日:“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 周公其人也。萱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 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选自《孝经·圣治章第九》) 20.文中周公名 周文王被拘,因而写出了《 21.文中认为做到守孝道,最重要的做法是▲。(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巴金的《家》中,觉民把屠格涅夫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 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体现了他的叛逆性格。 郭沫若《女神》的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它 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开创了中国新诗剧的形式 C.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典型的吝啬鬼形象,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 侄儿,折磨死妻子,不许女儿恋爱,剥夺了女儿的遗产继承权。 D.《边城》写的三次端午节,都与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写她巧遇傩送,暗生 恋情,第二次写她和傩送一起看赛船,第三次写傩送邀请她看赛船。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同鲨鱼英勇斗争的激烈场面,表现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 坚定的信念,以及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仍然要顽强拼博、 永不屈服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 试就其一作出说明。(5分)
答: ▲ ▲ ▲ 17.你认为如何确保国民诚信的不滑坡?(6 分) 答: ▲ ▲ ▲ 七、作文(70 分) 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 分) 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毛泽东同志告诉广大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尽管我们的身体还不够健壮,知识还不够丰富,能力还不够强大, 但我们必须勇于担当。 请以“勇于担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命题:李斌、金恒昌、付国祥、梁艳、闞海燕 语文Ⅱ(加试题) (满分 40 分,时间 30 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 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 之 内 各 以 其 职 来 祭 夫 圣 人 之 德 又 何 以 加 于 孝 乎 ? (选自《孝经·圣治章第九》) 20.文中周公名 ▲ 。周文王被拘,因而写出了《 ▲ 》。(2 分) 21.文中认为做到守孝道,最重要的做法是 ▲ 。(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在巴金的《家》中,觉民把屠格涅夫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 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体现了他的叛逆性格。 B.郭沫若《女神》的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它 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开创了中国新诗剧的形式。 C.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典型的吝啬鬼形象,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 侄儿,折磨死妻子,不许女儿恋爱,剥夺了女儿的遗产继承权。 D.《边城》写的三次端午节,都与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写她巧遇傩送,暗生 恋情,第二次写她和傩送一起看赛船,第三次写傩送邀请她看赛船。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同鲨鱼英勇斗争的激烈场面,表现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 坚定的信念,以及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仍然要顽强拼博、 永不屈服。 23.简答题(10 分) (1)《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 试就其一作出说明。(5 分)

答 (②)杨修是曹操的行军主薄,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忌讳,最终被曹操杀害。 请简述杨修触犯的曹操忌讳。(5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 日前,光明网做了一份“汉字书写调查”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 下降。我们习惯于毎天双手飞快地掠过键盘敲岀一个个汉字难道书写真的离我们很遥远了 吗?汉字真的变得冰冷了吗?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20世 纪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终究还是笔汉字 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书写”传统犹在。到了上世纪90年代起初是计算机普及继而网络 覆盖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机″换“笔″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 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键盘上的“敲”,鼠标上的“点”,字库里的 汉字就蹦出来省心又省力 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干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汉字 构成很复杂,毎个字都是一小幅画。数据显示:那些书法好的孩子大局观强,脑子也比较活 写字好的人修养更全面,反应也快。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体要想把字写好必须专心必须细致。 无形之中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了认真的习惯。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的审美训练 始于练字也是基本的、常规的审美训练。那些字帖都是传递美感的书法经典。 拯救汉字书写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冋向来 是从蒙学开始。“礼、乐、射、御、书、数”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一本字帖需 反复练习。在练字的过程中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 力感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其次书法不仅要从娃娃抓起,也要从爷爷抓起,家长要重视。 再有,家长写字好,孩子才会写字好,自己都不练,你怎么让孩子练?古人说“字无百日 功”,只要你练,用不了100天,就能有很大提高 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训练之后,就会影响他们一生对书写审美的追求。推而广 之也就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24.根据文本,当前汉字书写滑入低谷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分) 25.如何理解“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 的传承者”这句话?(4分) 答 26.面对现状,我们该如何提高汉字书写水平?(5分) 答
答: ▲ ▲ ▲ (2)杨修是曹操的行军主薄,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忌讳,最终被曹操杀害。 请简述杨修触犯的曹操忌讳。(5 分) 答: ▲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24~26 题。 日前,光明网做了一份“汉字书写调查”: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 下降。我们习惯于每天双手飞快地掠过键盘敲出一个个汉字,难道书写真的离我们很遥远了 吗?汉字真的变得冰冷了吗? 汉字书写在 20 世纪急速滑向低谷,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20 世 纪 50 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终究还是笔,汉字 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书写”传统犹在。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起初是计算机普及,继而网络 覆盖,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机”换“笔”,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 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键盘上的“敲”,鼠标上的“点”,字库里的 汉字就蹦出来,省心又省力。 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汉字 构成很复杂,每个字都是一小幅画。数据显示:那些书法好的孩子大局观强,脑子也比较活, 写字好的人修养更全面,反应也快。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体,要想把字写好,必须专心,必须细致。 无形之中,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了认真的习惯。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的审美训练 始于练字,也是基本的、常规的审美训练。那些字帖都是传递美感的书法经典。 拯救汉字书写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向来 是从蒙学开始。“礼、乐、射、御、书、数”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一本字帖需 反复练习。在练字的过程中,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 力感,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其次书法不仅要从娃娃抓起,也要从爷爷抓起,家长要重视。 再有,家长写字好,孩子才会写字好,自己都不练,你怎么让孩子练? 古人说“字无百日 功”,只要你练,用不了 100 天,就能有很大提高。 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训练之后,就会影响他们一生对书写审美的追求。推而广 之,也就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24.根据文本,当前汉字书写滑入低谷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 分) 答: ▲ ▲ ▲ 25.如何理解“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 的传承者”这句话?(4 分) 答: ▲ ▲ ▲ 26.面对现状,我们该如何提高汉字书写水平?(5 分) 答: ▲ ▲ ▲

淮安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2·05
淮安市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2·05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A项“迹”应为“绩”;B项“败”应为“拜”;D.项“贯”应为“灌”) 2.(3分)A(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虽然”应该放在“贴膜”后面;C项句式杂糅,可将“了”改 为“的”;D项成分残缺,应该在“程序化”后加上“操作”) 3.(4分)拿起舆论武器(2分)应对谣言(2分)。 4.(5分)(1)(2分)果戈理《死魂灵》(各1分,字形错误不得分) (2)(3分)同意。理由:(示例)杜甫人为“诗圣”,诗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影响了 后代大批仁人志士。他的形象、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任由网友恶搞,杜甫形象的崇高感必将 大大降低,这是对历史的亵渎。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杜甫也不是任人描绘的老夫子, 不同意。理由:(示例)事实上,网友对某个名人的恶搞,有时候是出于对这个人物的厌恶,但有时 则是出于对这个人物的喜爱;网络恶搞终究不过一种娱乐形式,实在不必过于紧张;一个民族当然不能 没有底线,但我从来不认为民族底线维系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身上,更不认同将几个网友的恶搞行为拔高 到“民族”的高度。(观点1分,理由2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C(见:我,指自己。) 6.(3分)B(①不是关于“为文之道”的观点,而是阐述学者到达“道”的境地的 人很少这一情况。④从文中看,应是吴充来信的话,是吴充的观点。⑥是欧阳修自谦的话, 说自己还未能学到“道”,但对求道不会自我满足,停滞不前) 7.(3分)C(文中说“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所以“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错误。) 8.(10分)(1)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怎么会达到 这种地步呢?(3分,每句1分) (2)世上想借助(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 人,从我这里能获取什么呢!(3分,每句1分) (3)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认为要学的只是文章 罢了,因此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却越达不到(道的境界)。(4分,每句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前(些时日)有辱(您)寄来书信及大作三篇,打开读后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言之多, 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仔细看,才几百字啊。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势不 可挡,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呢!然而还有自己感到无所适从,担心没人开导以求更进一步的 内容,这是好学自谦的话啊! 我的才能不足为当时所用,官职不足荣耀于世,我(对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气 势力量也不足打动人。世上要想凭借(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 后来求得进升的,能从我这里取得什么呢?先辈学问精深,文章雄健,都施用于当今,这些 又不需借助我的声誉而被看重,借助我的力量而被提升的。然而先辈却给我恩惠来问我,好 像有求于我,难道不是您急于谋求为文之道,以至没有时间选择人而向我询问吗? 大凡求学的人,未尝不是为了探求道理,但是能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很少。不是道离人很 远,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其中,因为文章的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 喜悅而自我满足,世上的求学者,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文章一有精细工巧之处,就 说我的学问足够了。甚至抛弃一切事务,不关心任何世事,说:我是文士,做文章才是我的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3 分) C (见:我,指自己。) 6.(3 分)B ( ①不是关于“为文之道”的观点,而是阐述学者到达“道”的境地的 人很少这一情况。④从文中看,应是吴充来信的话,是吴充的观点。⑥是欧阳修自谦的话, 说自己还未能学到“道”,但对求道不会自我满足,停滞不前) 7.(3 分)C(文中说“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所以“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错误。) 8.(10 分)(1)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怎么会达到 这种地步呢?(3 分,每句 1 分) (2)世上想借助(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 人,从我这里能获取什么呢!(3 分,每句 1 分) (3)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认为要学的只是文章 罢了,因此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却越达不到(道的境界)。(4 分,每句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前(些时日)有辱(您)寄来书信及大作三篇,打开读后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言之多, 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仔细一看,才几百字啊。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势不 可挡,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呢!然而还有自己感到无所适从,担心没人开导以求更进一步的 内容,这是好学自谦的话啊! 我的才能不足为当时所用,官职不足荣耀于世,我(对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气 势力量也不足打动人。世上要想凭借(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 后来求得进升的,能从我这里取得什么呢?先辈学问精深,文章雄健,都施用于当今,这些 又不需借助我的声誉而被看重,借助我的力量而被提升的。然而先辈却给我恩惠来问我,好 像有求于我,难道不是您急于谋求为文之道,以至没有时间选择人而向我询问吗? 大凡求学的人,未尝不是为了探求道理,但是能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很少。不是道离人很 远,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其中,因为文章的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 喜悦而自我满足,世上的求学者,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文章)一有精细工巧之处,就 说我的学问足够了。甚至抛弃一切事务,不关心任何世事,说:我是文士,做文章才是我的

职业。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 从前孔子老年时回归鲁国,他编纂“六经”,只用了很短的几年时间。为什么他花费时 间短,却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呢?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概 说来,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所以孟子—生周游列国,匆忙 奔走,没有空闲著书,荀孑据说也是到了晩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像扬雄、王通,他们只是 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懂得不够多却勉强要写作的文人!后世那些不明白事 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就以为要学的只是文章罢了,因而越是努力越是 勤奋,可是越发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您所说的“整天不从书房走出来,下笔时还是不能随心 所欲、挥洒自如”的情形啊,这是因为道理不够充分啊。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就是驰骋于 广大的天地,沉游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 先辈的文章,气势浩荡盛大,可以说是很好的了。同时又有志于追求道,还自谦以为不 够广大,如果这样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地是不难达到的。我虽然学习道理但未能达到 高境界,然而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悦满足,停滞不前,因为您能够求“道”不止,又用 这种精神对我的少许进步加以勉励,所以我实在是万分荣幸啊!欧阳修禀告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写于秋季。(1分)首联以“落木”“南归雁”“北风”等意象,(1分) 勾画出一幅江上深秋图。(1分) (2)(4分)“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自然流露 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 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2分) (3)(3分)作者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中寄寓了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2分)以景 结情(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烘托出诗人 迷茫的心情)。(1分) 四、名旬名篇默写(8分) 10.(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②)胡马依北风(3)猿猱欲度愁攀援(4)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柳暗花明又一村(7)八百里分麾 下炙(8)去留肝胆两昆仑(每句1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父亲生前生活在一个清贫、被别人鄙视、被家人疏远的环境中。(2分) 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邻居的小孩说他借钱不还,家人拒绝和他近距离生活,临终时 还要儿子以拥抱的形式确认答应替他还钱的承诺,所有这些,都暗示了父亲生活的环境。(2 分) 12.(4分)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通过动作写心理:脚步均匀 地走,勇敢地舒展胳臂,表现了万宝山气定神闲,不再纠结。(1分)化虚为实写心理:什 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形象地写出了万宝山卸下心理负担后的畅快。(1分) 13.(6分)①要儿子“无论如何”替他把钱还上:表现父亲临终不忘还债的诚信
职业。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 从前孔子老年时回归鲁国,他编纂“六经”,只用了很短的几年时间。为什么他花费时 间短,却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呢?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概 说来,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所以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匆忙 奔走,没有空闲著书,荀子据说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像扬雄、王通,他们只是 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懂得不够多却勉强要写作的文人!后世那些不明白事 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就以为要学的只是文章罢了,因而越是努力越是 勤奋,可是越发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您所说的“整天不从书房走出来,下笔时还是不能随心 所欲、挥洒自如”的情形啊,这是因为道理不够充分啊。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就是驰骋于 广大的天地,沉游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 先辈的文章,气势浩荡盛大,可以说是很好的了。同时又有志于追求道,还自谦以为不 够广大,如果这样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地是不难达到的。我虽然学习道理但未能达到 高境界,然而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悦满足,停滞不前,因为您能够求“道”不止,又用 这种精神对我的少许进步加以勉励,所以我实在是万分荣幸啊!欧阳修禀告。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⑴(3 分)写于秋季。(1 分)首联以“落木”“ 南归雁”“北风”等意象,(1 分) 勾画出一幅江上深秋图。(1 分) ⑵(4 分)“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自然流露 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 分)“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 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2 分) ⑶(3 分)作者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中寄寓了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2 分)以景 结情(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烘托出诗人 迷茫的心情)。(1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胡马依北风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柳暗花明又一村 (7)八百里分麾 下炙 (8)去留肝胆两昆仑(每句 1 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11.(4 分)父亲生前生活在一个清贫、被别人鄙视、被家人疏远的环境中。(2 分) 36 元工资要顾八张嘴,邻居的小孩说他借钱不还,家人拒绝和他近距离生活,临终时 还要儿子以拥抱的形式确认答应替他还钱的承诺,所有这些,都暗示了父亲生活的环境。(2 分) 12.(4 分)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2 分)通过动作写心理:脚步均匀 地走,勇敢地舒展胳臂,表现了万宝山气定神闲,不再纠结。(1 分)化虚为实写心理:什 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形象地写出了万宝山卸下心理负担后的畅快。(1 分) 13.(6 分)①要儿子“无论如何”替他把钱还上:表现父亲临终不忘还债的诚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2届江苏省启东中学第三轮高考模拟试卷_2012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五.doc
- 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南通市2012届二模.doc
- 2012届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届广东省东山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 2012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三)_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 语文(三).doc
- 2012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 语文(二).doc
- 201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_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doc
- 2012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_山东省东营市2012届高三一模(3月)语文试题.doc
- 2012届安徽省高三“四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_2012届安徽省高三.doc
- 2012届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考试语文试卷_2012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考试.doc
- 2012届安徽省灵璧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2011.11)_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答案.doc
- 2012届兖州市高三入学检测语文试题_兖州市高三入学检测.doc
- 201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_2012学年高二语文.doc
- 2012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 2012学年赣县中学南北校区高一第一学期九月联考语文试卷_江西省赣县中学南北校区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doc
- 2012学年度辽宁省高三上学期五校协作体8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2学年广东丰顺县球山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粤教版).doc
- 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三语文开学测试试卷_北京四中高三语文开学测试.doc
- 2012~201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
- 2012届河南省鹿邑县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2011学年余姚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浙江省五校联考)浙江省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doc
- 201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保温卷语文试卷(2份).doc
- 201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保温卷语文试卷(2份).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作文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作文.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默写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默写.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字音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字音.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成语使用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成语使用.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文言文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文言文.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学类).doc
- 2012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卷,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词语使用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词语使用.doc
- 2012届湖南省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分类汇编—选做题_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选做题.doc
- 2012届福建省漳州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_2012届高三漳州六校第三次联考试卷.doc
- 2012届福建省漳州高考冲刺练习语文试题_福建省漳州市201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doc
- 2012届职高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老对口语.doc
- 2012届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_2012届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