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课程PPT讲义(下,付宏涛)

泵房:应有采光措施,光线和通风良好,管路要 防冻,布置时注意间距0.7m,维修空间,设 置减振基础,出水管组的连接,(如图) 图920单排并列式 图921单行顺列式 基座的相对位置 房高 靠近配电箱处不得开可打开的窗户
泵房:应有采光措施,光线和通风良好,管路要 防冻,布置时注意间距 0.7m,维修空间,设 置减振基础,出水管组的连接,(如图) 基座的相对位置 房高 靠近配电箱处不得开可打开的窗户

第十章供热系统 第一节供热工程概论 利用热媒(水,汽或其它介质),将热源 输送到各热用户的工程技术—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起源于19世纪,它是于1877年首 先出现区域供暖,区域(集中)供暖的组成: 1.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将水加热到高 温热水或汽。 2.热网:区域供热热水管网或蒸汽管网组成的 输配系统。 3.热用户:生产,生活用热系统与设备组成的 热用户
第十章 供热系统 第一节 供热工程概论 利用热媒(水,汽或其它介质),将热源 输送到各热用户的工程技术——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起源于19世纪,它是于1877年首 先出现区域供暖,区域(集中)供暖的组成: 1.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将水加热到高 温热水或汽。 2.热网:区域供热热水管网或蒸汽管网组成的 输配系统。 3.热用户:生产,生活用热系统与设备组成的 热用户

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 4 6 图10-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 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补给水泵;4—压力调节阀; 5—除污器;6一补充水处理装置;7—供暖散热器;8 生活热水加热器;9一生活用热水
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

区域蒸汽锅炉房供热系统 图10-2区域蒸汽锅炉房供热系统 一蒸汽锅炉;2—循环水泵;3一补给水泵;4一压力调节阀;5 除污器;6—补充水处理装置;7—供暖散热器;8—生活热水加热 器;9—生活用热水;10一生产用蒸汽;11—凝结水箱;12—锅炉 给水泵;13—热网水加热器
区域蒸汽锅炉房供热系统

4- 图10-3背压式热电厂供热系统 图10-4热电厂供热系统 1—蒸汽锅炉;2—循环水泵;3一补给水泵;4一压力调1—锅炉;2热水网循环水泵;3一补给水泵;4一压力调节 节阀;5—除污器;6一补充水处理装置;7一凝结水回阀;5除污器;6—水处理设备;7凝结水箱;8一热网水加热 收装置;8锅炉给水泵;9热网水加热器;10减压器;9一汽轮发电机组;10一冷凝器;11、12-凝结水泵 减温装置;11—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背压式供热:1.直接汽轮机出来高压汽 2.中间抽出,未完全膨胀
背压式供热:1.直接汽轮机出来高压汽 2.中间抽出,未完全膨胀

第二节供暖系统分类 冬季向建筑系统提供热量的工程设备被称为供暖系统。 局部:热源与散热设备合并为一个整体,分散设 置于各个房间里,称为局部供暖 特点:简易,脏或耗能大。 1.火炉供暖 2.煤气(天然气)供暖(壁挂炉) 3.电热供暖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远离供暖房间,供热由热源, 输热管道,散热设备构成
第二节 供暖系统分类 冬季向建筑系统提供热量的工程设备被称为供暖系统。 一.局部:热源与散热设备合并为一个整体,分散设 置于各个房间里,称为局部供暖 特点:简易,脏或耗能大。 1.火炉供暖 2.煤气(天然气)供暖(壁挂炉) 3.电热供暖 二.集中供热系统,热源远离供暖房间,供热由热源, 输热管道,散热设备构成


三.根据热媒不同,有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空气 供暖三类。 集中供暖的特点:供热量大,节约燃料,污染小,费 用低
三.根据热媒不同,有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空气 供暖三类。 集中供暖的特点:供热量大,节约燃料,污染小,费 用低

第三节热水供暖系统 以热水为媒介,又可分为: 按温度:1.低温热水供暖系统(小于100度) 2.高温热水供暖系统 按立管数:1.单管2.双管 按循环动力:1.自然循环(重力)2.机械循环 按管道敷设方式:1.垂直式2.水平式
第三节 热水供暖系统 以热水为媒介,又可分为: 按温度:1.低温热水供暖系统(小于100度) 2.高温热水供暖系统 按立管数:1.单管 2.双管 按循环动力:1.自然循环(重力)2.机械循环 按管道敷设方式: 1. 垂直式 2. 水平式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1.组成: 锅炉,管道,散热器,高位水箱 2.工作原理:热膨胀,冷收缩, 水t 密度(比容)不同。造成压差,卡需 因此自流动 图 自然循环热水 3.注意事项: 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①.上水平干管要有向下的坡度(≌0.003),以便水中 产生的气泡从水箱排走。(重力流动速度很慢,故气 泡可逆行。) ②.回水管向下坡度 ③.锅炉与散热器要有一定的高差(0.5~1.0),炉低, 散热器高
一.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1.组成: 锅炉,管道,散热器,高位水箱 2.工作原理:热膨胀,冷收缩, 密度(比容)不同。造成压差, 因此自流动 3.注意事项: ①.上水平干管要有向下的坡度(≥0.003),以便水中 产生的气泡从水箱排走。(重力流动速度很慢,故气 泡可逆行。) ②.回水管向下坡度 ③.锅炉与散热器要有一定的高差(0.5 ~ 1.0),炉低, 散热器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设备》课程PPT讲义(上,付宏涛).ppt
- 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资料.xls
- 跌水水力计算基本资料及符号说明.xls
-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xls
- 地基基础设计问题讨论.ppt
- 广东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主要修订内容介绍.ppt
- 中国铁道出版社:混凝土现代技术丛书《混凝土力学》PDF电子书(编著:江见鲸、冯乃谦,共十二章).pdf
- 给水工程:水管、管网附件、给水管材概述、附属构筑物.ppt
- 给水工程:给水管网运行管理(管网的管理技术).ppt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参考书(PDF电子版,主编:武秀丽)English for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pdf
- 《高层建筑施工》PPT教学课件.ppt
- Autolisp入门_AutoCAD2000中文版循序渐进教程.doc
- Autolisp入门_Autolisp入门初步.doc
- Autolisp入门_Autolisp函数.doc
- Autolisp入门_Autolisp初步.doc
- Autolisp入门_地图设计测绘99实验.doc
- Autolisp入门_授课计划材料2001(计算机辅助设计).doc
- Autolisp入门_授课计划测量2000(数字化测图).doc
- Autolisp入门_授课计划测量2000(计算机制图).doc
- Autolisp入门_授课计划测量99(地图设计).doc
- Autolisp入门_AutoCAD2000中文版循序渐进教程.doc
- Autolisp入门_Autolisp入门初步.doc
- Autolisp入门_Autolisp函数.doc
- Autolisp入门_Autolisp初步.doc
- Autolisp入门_授课计划材料2001(计算机辅助设计).doc
- Autolisp入门_授课计划测量2000(数字化测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