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古代寓言二则》学案

4、《安恩和奶牛》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前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体裁 作者 ,他是 (国籍)小说家、 诗人,曾经获得过 有 等。奖,代表作品 【整体感知】 (1)请仔细阅读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 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安恩为什么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 3)结尾交待安恩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的原因,这在写作手法上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阅读探究】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刻画安恩的语句,分析安恩的人物形像。小说描 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外貌(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等。 (1)找出安恩的衣着外貌。像是在给她画像。安恩一身旧衣 ”,裙衫依然带着“ 头巾 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安恩 的生活处境。 (2)可是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作者对安恩精神状态的细节描写:衣服旧 ”;一双后跟已经磨平的旧木屐,但是“ ”;“双手 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 的人 (3)“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瘦骨嶙峋的双 手”,“灰白的头发”。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安恩 特点 作者着意写她的衣着外貌,是想让读者通过这些描写,并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感 悟揣摩安恩的形象: (4)找出她的神态的语句:在嘈杂的集市上,她“ ”。在“周围一片嘈杂喧闹”中安恩似乎并不引人 注目,恰恰表现了她 的性格特征。 2、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外貌(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等 3、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头奶牛?写奶牛对表现安恩有怎 样的内在联系? 4、找出描写集市的语句,思考这与刻画安恩有什么作用?
4、《安恩和奶牛》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前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体裁 ,作者 ,他是 (国籍)小说家、 诗人,曾经获得过 奖,代表作品 有 等。 【整体感知】 (1)请仔细阅读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 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安恩为什么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 (3)结尾交待安恩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的原因,这在写作手法上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阅读探究】 1、朗读课文第 1 自然段,找出刻画安恩的语句,分析安恩的人物形像。小说描 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外貌(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等。 ( 1 ) 找 出 安 恩 的 衣 着 外 貌 。 像 是 在 给 她 画 像 。 安 恩 一 身 旧 衣 : “ ”,裙衫依然带着“ ”,头巾 “ ”。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安恩 的生活处境。 (2)可是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作者对安恩精神状态的细节描写:衣服旧, “ ”;一双后跟已经磨平的旧木屐,但是“ ”;“双手 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 的人。 (3)“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瘦骨嶙峋的双 手”,“灰白的头发”。 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安恩 特点。 作者着意写她的衣着外貌,是想让读者通过这些描写,并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感 悟揣摩安恩的形象: (4)找出她的神态的语句:在嘈杂的集市上,她“ ”, “ ”, “ ”。在“周围一片嘈杂喧闹”中安恩似乎并不引人 注目,恰恰表现了她 的性格特征。 2、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有:外貌(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等。 3、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头奶牛?写奶牛对表现安恩有怎 样的内在联系? 4、找出描写集市的语句,思考这与刻画安恩有什么作用?

5、作者为什么要写买牛人的种种表现?这与刻画安恩有什么作用? 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 样,我们只好回去了。 明明是安恩一个人来集市的,为什么安恩却说“我们”? (2)“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 不安。” 安恩老太太为什么会“窘迫不安”? 古代寓言二则 班级 姓名 日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2、掌握重要的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宁信度 无自信也。”“是吾剑之所从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 不得履 信度() (4)遽()契()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6)所从坠() 2、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 ,作者韩非, 时期哲学家, 家的 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 ,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 (2)及返 (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
5、作者为什么要写买牛人的种种表现?这与刻画安恩有什么作用? 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 “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 样,我们只好回去了。” 明明是安恩一个人来集市的,为什么安恩却说“我们”? (2) “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 不安。” 安恩老太太为什么会“窘迫不安”? 古代寓言二则 班级 姓名 日期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2、掌握重要的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宁信度, 无自信也。”“是吾剑之所从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 (4)遽.( )契.( )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6)所从坠.( ) 2、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 _,作者韩非,________时期哲学家,________家的 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 _______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 (2)及返._______________ (3)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 (4)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_

(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同,意思是 (2)及反 意思是 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期 1、区别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②先自度其足(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③至之市( 而忘操之( 而置之其坐( 何不试之以足( )))))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反归取之( ④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5)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_______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同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及反。 同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第 2 课时 班级 姓名 日期 1、区别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②先自.度其足(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③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 ) 何不试之.以足(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反归取之.( ) ④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遽契其.舟( )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 5、这两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这两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诵读欣赏 班级 姓名 日期 1阅读《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一下问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 请说说妙在何处。 2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 句是: 3阅读《浣溪沙》一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词的上阕写景,请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出这四个画面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 5、这两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这两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诵读欣赏 班级 姓名 日期 1.阅读《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一下问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 请说说妙在何处。 2.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 句是: 3.阅读《浣溪沙》一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词的上阕写景,请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出这四个画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6.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5_安恩和奶牛.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3_七年级语文安恩和奶牛.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2.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1.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29页).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28页).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26页).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25页)_安恩和奶牛14.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24页).ppt
- 《安恩和奶牛》ppt课件(11页).ppt
- 《安徒生童话》系统复习资料_安徒生童话.doc
- 《安徒生童话》名著导读ppt课件_安徒生童话.ppt
- 《安徒生童话》前记·教案2.doc
- 《安徒生童话》前记ppt课件2.ppt
- 《安徒生童话》前记ppt课件1_安徒生.ppt
- 《安定城楼》导学案_安定城楼导学案.doc
- 《安定城楼》ppt课件1_安定城楼.ppt
- 《安妮日记》说课稿_本课是本专题.doc
- 《安恩和奶牛》同步练习.doc
- 《安恩和奶牛》学案4_教师寄语.doc
- 《安恩和奶牛》导学案.doc
- 《安恩和奶牛》导学稿.doc
- 《安恩和奶牛》教案7.doc
- 《安恩和奶牛》教案8_安恩和奶牛.doc
- 《安恩和奶牛》教案9_七年级语文上册 4 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doc
- 《安恩和奶牛》练习题.doc
- 《安恩和奶牛》表格式导学案.doc
- 《安恩和奶牛》表格式教案2.doc
- 《宋四家》ppt课件1.ppt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1_《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2_宋庆龄故居的樟树(1).ppt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3_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4_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ppt
- 《宋词三百首》doc格式全集下载_宋词三百首全集.doc
- 《宋词二首》(凤栖梧,江城子)ppt课件_宋词二首.ppt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t课件(20页).ppt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案.doc
- 《定风波》ppt公开课课件9_定风波公开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