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天馈结构认识与连接

实验六天馈结构认识与连接 实验目的 熟悉天馈线的基本参数 2、熟悉天馈线的连接。 3、熟悉天馈线的工程安装。 实验仪器设备 基站天馈线系统1套、倾角仪、水平仪、经纬仪、指南针、地阻 仪、施工工具等。 、实验内容 认识电缆和馈线。 2、安装天线、馈线、避雷器。 3、测试方位角、接地电阻、倾角等。 四、实验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系统如图6-1所示。 1、天馈线的安装:天馈线的安装包括天线、馈线、室内外软跳 线和避雷器等;硬馈线弯角不应小于90度;软馈线可以盘起,但半 径应大于20厘米;室内与室外的接地是分开的,室外接地采用大楼 地网,接地点应在尽量接近地网处,而且应在下铁塔转弯之前1.5米 处,或者是在下天台(楼顶)转弯之前1米处,一个接地点不应超过
实验六 天馈结构认识与连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天馈线的基本参数。 2、熟悉天馈线的连接。 3、熟悉天馈线的工程安装。 二、实验仪器设备 基站天馈线系统 1 套、倾角仪、水平仪、经纬仪、指南针、地阻 仪、施工工具等。 三、实验内容 1、认识电缆和馈线。 2、安装天线、馈线、避雷器。 3、测试方位角、接地电阻、倾角等。 四、实验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系统如图 6-1 所示。 1、天馈线的安装:天馈线的安装包括天线、馈线、室内外软跳 线和避雷器等;硬馈线弯角不应小于 90 度;软馈线可以盘起,但半 径应大于 20 厘米;室内与室外的接地是分开的,室外接地采用大楼 地网,接地点应在尽量接近地网处,而且应在下铁塔转弯之前 1.5 米 处,或者是在下天台(楼顶)转弯之前 1 米处,一个接地点不应超过

两条馈线的接地,接硬馈线的接地点采用生胶密封,而接地网的接地 点应采用银油涂上。 2、天馈线施工: (1)天线 离开铁塔平台距离:>1M 天线间距:同一小区分集接收天线:>M;全向天线水平间 距:>4M;定向天线水平间距:>2.5M;不同平台天线垂直间距:>M 收发天线除说明书特别指明不可倒置安置 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天线方位:对于定向天线,第一扇区北偏东60度,第二扇区正 南方向,第三扇区北偏西60度。 天线倾角:保证天线实际倾角符合SE设计要求,误差小于2 度 天线垂直度:除有天线倾角的基站外保证天线的垂直度不大于 2度 (2)馈线 馈线要三点接地 馈线每隔1米要用馈线锲子固定在铁塔上。一般不能用扎带固 定 小馈线上拉时谨防碰扁。 馈线头不能进水,馈线头在锯时头应向下,谨防馈线上的橡胶 皮屑和铜屑掉进馈线深处,要注意清洗
两条馈线的接地,接硬馈线的接地点采用生胶密封,而接地网的接地 点应采用银油涂上。 2、天馈线施工: (1)天线 离开铁塔平台距离:>1M 天线间距:同一小区分集接收天线:>3M;全向天线水平间 距:>4M;定向天线水平间距:>2.5M;不同平台天线垂直间距:>1M 收发天线除说明书特别指明不可倒置安置。 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天线方位:对于定向天线,第一扇区北偏东 60 度,第二扇区正 南方向,第三扇区北偏西 60 度。 天线倾角:保证天线实际倾角符合 SE 设计要求,误差小于 2 度。 天线垂直度:除有天线倾角的基站外保证天线的垂直度不大于 2 度。 (2)馈线 馈线要三点接地。 馈线每隔 1 米要用馈线锲子固定在铁塔上。一般不能用扎带固 定。 ½小馈线上拉时谨防碰扁。 馈线头不能进水,馈线头在锯时头应向下,谨防馈线上的橡胶 皮屑和铜屑掉进馈线深处,要注意清洗

馈线转弯点不能多于三处,与硬体接触的转弯处要加套橡胶圈 3、防雷与接地: (1)基站铁塔:天线支撑杆和室外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要求接 地,并且要求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 (2)馈线接地: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 弯前1.5为处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20米 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 支撑杆时,要求在馈线在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接地。馈线的接地线要 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进行接地,不允许向上走线。为了减少馈线的 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 毫米。各小区馈线的接地点要分开,不能多个小区馈线在同一点接地 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 (3)避雷针: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避雷针要 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 应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角之内。见图6-2
馈线转弯点不能多于三处,与硬体接触的转弯处要加套橡胶圈。 3、防雷与接地: (1)基站铁塔:天线支撑杆和室外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要求接 地,并且要求接地电阻小于 5 欧姆。 (2)馈线接地: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 弯前 1.5 为处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 20 米 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 支撑杆时,要求在馈线在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接地。馈线的接地线要 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进行接地,不允许向上走线。为了减少馈线的 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 90 度,曲率半径大于 130 毫米。各小区馈线的接地点要分开,不能多个小区馈线在同一点接地。 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 (3)避雷针: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避雷针要 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 应在避雷针的 45 度保护角之内。见图 6-2

1天线调节支架 抱杆(40-114mm 3接头密封件 绝缘密封胶带PVC绝缘胶带 GSM/CDMA 板状天线 装置 主馈线(7/8) 9室内超柔馈线 2室外馈线 6走线架 5馈线卡 三S防雷保护器 基站主设备 图6-1基站天馈系统示意图 避雷针 <450 线 天 大楼地网 图6-2基站室外接地与避雷示意图
图 6-1 基站天馈系统示意图 图 6-2 基站室外接地与避雷示意图

五、实验步骤 、按照基站天馈线系统图,连接电缆、馈线、软跳线等。 2、按照基站天馈线系统图和防雷接地图安装天线、馈线、避雷 器 3、对安装好的天馈系统进行测试方位角、接地电阻、倾角等; 并做好参数记录。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天馈系统的室内外连接图 2、记录测试的天馈系统参数
五、实验步骤 1、按照基站天馈线系统图,连接电缆、馈线、软跳线等。 2、按照基站天馈线系统图和防雷接地图安装天线、馈线、避雷 器。 3、对安装好的天馈系统进行测试方位角、接地电阻、倾角等; 并做好参数记录。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天馈系统的室内外连接图。 2、记录测试的天馈系统参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认识.doc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移动通信信息码与扩频码的产生实验(M、Gold序列).doc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误码测试实验.doc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移动通信扩频调制、解调单元实验.doc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移动通信仿真通信实验.doc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一讲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讲 移动数据通信主要应用开发平台.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讲 移动数据通信系统概述.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二讲 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一讲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讲 移动数据通信主要应用开发平台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讲 移动数据通信主要的承载技术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讲 移动数据通信概述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讲 CDMA技术特点及业务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讲 CDMA地址码和扩频码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讲 CDMA系统规划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讲 CDMA的基本原理和扩频通信系统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讲 GSM体制的特点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讲 GSM的安全性管理习题及答案.ppt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讲 GSM系统的接续和移动性管理(三)习题及答案.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序列的Z变换与傅里叶变换.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1.1)电子系统与信号.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1.2)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2.3 半导体二极管.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2.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5 特殊二极管.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3.1)半导体三极管(BT).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2 共射极放大电路 3.3 图解分析法.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习题3.2.1.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3.4)小信号模型分析法.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3.6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3.7)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pps
- 《模拟电子》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6.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