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13年高一提前部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5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13年高一提前部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高一提前部第二次月考(2013.6.24)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将答案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 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 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 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 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 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中佳作最 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王昌龄《诗格》)。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 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 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 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 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 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 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 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 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 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 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像,用自己的 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1 高一提前部第二次月考(2013.6.24) 时间:120 分钟 总分 150 分 (将答案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 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 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 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 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 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中佳作最 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王昌龄《诗格》)。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 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 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 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 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 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 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 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 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 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 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像,用自己的 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2.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D.戴叔伦的“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3.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历来以最能表现诗人主观感情世界的诗品为上乘之作。 B.我国古代咏花诗词首先追求“形似”,其次追求“神似”,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 C.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只有通过“神似”,才能体现其历史认识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 D.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往往通过“神似”,以体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 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 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 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 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 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 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 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 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 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 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 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

2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2.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 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D.戴叔伦的“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3.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历来以最能表现诗人主观感情世界的诗品为上乘之作。 B.我国古代咏花诗词首先追求“形似”,其次追求“神似”,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 C.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只有通过“神似”,才能体现其历史认识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 D.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往往通过“神似”,以体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共 19 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 曰:“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 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 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 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 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 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 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 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 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 深也?”豫让曰: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 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 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

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D.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 ①去而事智伯②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④我故国 士报之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 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 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 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 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4分) (2)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6分) 译文: 、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6分) 8、(1)曾记否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 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D.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3 分) ①去而事智伯 ②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 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 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 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 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 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6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 6 分) 8、(1)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同心而离居, (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四、诗歌鉴赏(共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兰溪棹(zhdo桨)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9、该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兰溪水的什么特点? 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4分) 10、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却为什么读来使人感到景中 有人,景中有情?(4分) 五、现代文阅读(完成11-13题,共18分) 传奇女子一一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 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 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 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 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④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 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 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岀沙龙的林徽因,踩泥 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 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 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 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査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 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

4 (5)同心而离居, 。(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四、诗歌鉴赏(共 8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9、10 题。 兰溪棹(zh ào 桨)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9、该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兰溪水的什么特点? 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4 分) 10、 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却为什么读来使人感到景中 有人,景中有情?(4 分) 五、现代文阅读(完成 11—13 题,共 18 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 年~1955 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 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 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的确,林是 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 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 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④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 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 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 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 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 8 年艰苦卓 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 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 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 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 魂。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

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 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 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 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 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 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 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 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 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 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 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 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 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E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1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6分) 13.林徽因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才女。作者觉得林徽因比张爱玲可爱得多。你的 观点呢?请说明理由。(6分) 答 六、基础语言知识(14-18题,共15分) 1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斑斓(1an)河畔(pan) 荡漾(yang)浮藻(zdo) B青荇(xing)长篙(gao) 笙箫(xiao) C残羹(geng) 发酵(xiao) 罗绮(yi) 细腻(ni) D狗吠(fei) 霉菌(j0n) 粗糙(cao) 侵蚀(sh 15、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诅咒花瓣叫嚣踟蹰

5 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 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 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 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 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 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 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 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 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 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 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 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 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6 分) A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E 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1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林徽因和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才女。作者觉得林徽因比张爱玲可爱得多。你的 观点呢?请说明理由。(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基础语言知识(14-18 题,共 15 分) 1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斑斓( l á n ) 河畔 (p à n) 荡漾 (y à ng) 浮藻 (z ǎ o) B 青荇 (x ì ng) 长篙 (g ā o) 笙箫 (xi ā o) 溯 源 (s ù ) C 残羹 (g ē ng) 发酵 (xi ā o) 罗绮 (y ī ) 细腻 (n ì ) D 狗吠 (f è i) 霉菌 (j ū n) 粗糙 (c ā o) 侵蚀 (sh í ) 15、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 诅咒 花瓣 叫嚣 踟蹰

B,倾圮漪伦揉碎沉淀 C,开垦枯缟呼啸翡翠 D,佝褛凝固寂寞喉咙 1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投资做生意者,也许今天身无长物,明天却摇身一变而成为暴发户,但商场失意、血 本无归、倾家荡产者也不乏其人。 B.贪官们在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趟惯了浑水,很快就厚颜无耻了 C.每次返校前,父母总要给够一周用的零花钱,可他并不是一个能够从长计议的人,常 常不到周四钱就花完了 D.中国在渤海湾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喜讯传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08年发生的“奶粉事件”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从这一 事件反映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刻不容缓。 B.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被照顾的环境中,对各种困难的体验不深,应对挫折的能力不强, 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被击垮,这一问题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C.不少旅游城镇把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超量吸纳游客,过度消耗自然 文化遗产资源,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D.游客的增多使敦煌洞窟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湿度、温度迅速上升,这些都加快了洞窟 内那些由泥土、木材等脆弱材料制成的彩塑和壁画的褪色、起皮及脱落。 18、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建筑是凝固的诗: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 分,泾渭分明。 (2)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七、语言运用题(19-21题,共15分) 1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不多于15字。(5分) 本报讯(记者毛羽)昨天,北京首批500余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 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 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今后网络保安 员将进入全市942家网吧及3800多家网络介入服务单位,每个网吧至少要安置保安员3 名。网络保安员没有执法权,主要通过网络监控,为服务单位及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

6 B, 倾圮 漪伦 揉碎 沉淀 C, 开垦 枯缟 呼啸 翡翠 D, 佝褛 凝固 寂寞 喉咙 1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投资做生意者,也许今天身无长物 ....,明天却摇身一变而成为暴发户,但商场失意、血 本无归、倾家荡产者也不乏其人。 B.贪官们在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 ....,半遮半掩;趟惯了浑水,很快就厚颜无耻了。 C.每次返校前,父母总要给够一周用的零花钱,可他并不是一个能够从长计议 ....的人,常 常不到周四钱就花完了。 D.中国在渤海湾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 10 亿吨的大油田,喜讯传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 A.2008 年发生的“奶粉事件”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从这一 事件反映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刻不容缓。 B.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被照顾的环境中,对各种困难的体验不深,应对挫折的能力不强, 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被击垮,这一问题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C.不少旅游城镇把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超量吸纳游客,过度消耗自然、 文化遗产资源,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D.游客的增多使敦煌洞窟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湿度、温度迅速上升,这些都加快了洞窟 内那些由泥土、木材等脆弱材料制成的彩塑和壁画的褪色、起皮及脱落。 18、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 分,泾渭分明。 (2)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七、语言运用题(19-21 题,共 15 分) 1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不多于 15 字。(5 分) 本报讯(记者毛羽)昨天,北京首批 500 余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 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 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今后网络保安 员将进入全市 942 家网吧及 3800 多家网络介入服务单位,每个网吧至少要安置保安员 3 名。网络保安员没有执法权,主要通过网络监控,为服务单位及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

一旦发现有人在网吧里光临黄色网站或者在网上“钓鱼”,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时, 网络保安员将立即叫停违法行为,然后向网监部门报警 0.按照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部分仿造一个句子。要求,①句式与划线的句子相同 ②要生动地阐明本体;③至少写出两句,每句字数不超出8个字。(4分) 例句: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自云离开了天空 人生离开了友爱,就像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 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 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 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八、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几乎都能找 到它的足迹。 整个夏天蚂蚁都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要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 积极准备、认真对待,这样蚂蚁会在万物凋零的冬季丰衣足食: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憧憬 夏天,时刻提醒自己冬天很快就会过去,温暖的日子就会到来。 不论什么时候,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 翻过去或钻进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 大多数人认为,蚂蚁的这些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需要。你的看法呢? 请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7

7 一旦发现有人在网吧里光临黄色网站或者在网上“钓鱼”,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时, 网络保安员将立即叫停违法行为,然后向网监部门报警。 20.按照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部分仿造一个句子。要求,①句式与划线的句子相同; ②要生动地阐明本体;③至少写出两句,每句字数不超出 8 个字。(4 分) 例句: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白云离开了天空; 人生离开了友爱,就像 ,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 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 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 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八、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几乎都能找 到它的足迹。 整个夏天蚂蚁都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要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 积极准备、认真对待,这样蚂蚁会在万物凋零的冬季丰衣足食;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憧憬 夏天,时刻提醒自己冬天很快就会过去,温暖的日子就会到来。 不论什么时候,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 翻过去或钻进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 大多数人认为,蚂蚁的这些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需要。你的看法呢? 请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月考答题纸 选择题(18+6+15分) P"巴巴凹 7、翻译文言句子 (1)(4分) (2)(6分 8、默写名句(6分) (5) 诗歌鉴赏 9、(4分) 10、(4分) 阅读题12(6分) 13(6分) 语言表达题 19(5分) 20(5分) 21(6分)

8 月考答题纸 选择题(18+6+15 分) 1 2 3 4 5 6 11 14 15 16 17 18 7、翻译文言句子 (1)(4 分) (2)(6 分) 8、默写名句(6 分) (1) (2) (3) (4) (5) 诗歌鉴赏 9、(4 分) 10、(4 分) 阅读题 12(6 分) 13(6 分) 语言表达题 19(5 分) 20(5 分) 21(6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