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外压薄壁容器的稳定性实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121.9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外压薄壁容器的稳定性实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九外压薄壁容器的稳定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实测园筒形容器失稳时的临界压力值,并与不同的理论公式计算值进行 比较。 2.观察外压薄壁容器失稳后的形态和变形的波数, 3.学习光线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了解差动远传压力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二.基本原理 园筒形容器在外压力作用下,常因刚度不足失去自身的原来形状,即被压扁 或产生折皱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外压容器的失稳。容器失稳时的外压力称为该容 器的临界压力。对园筒形容器丧失稳定时截面形状由园形跃变成波形,其波形数 可能是2、3、4、5、…等任意整数。 外压园筒依其临界长度为界为长园筒、短园筒和刚性园筒。 1.园筒的临界长度公式为: Le =1.17DVSo D L6=1.3 D G,S o 式中:D—园筒的中径mm So—园筒的计算壁厚mm E -材料的弹性模数MPa 05- 一气材料的屈极限MP 当圆筒长度L>L时,属于长圆筒: 当圆筒长度L:L'<L<L临时,属于短圆筒: 当圆筒长度L<L临时,属于刚性圆筒。 L一圆筒计算长度(系指圆筒两个刚性构件间的距离) 本试验中试件的计算长度L是指从顶盖下表面到试件底部的圆弧过渡部分 的距离处。 2.圆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 (1)长圆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 2ES。)3 P8-1-AD (2)短圆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 1

1     1   !" 2#$%&' ( )*+ ,-" 3./012, 3456" 4789:;?@ABCDE"   F%?4GHIJKL MN O @PQRST UVWXYZ[\]Z[^_% " %^_` "a b c deQfg+h,i,- jkl 2m3m4m5mnnopqr-" %sitK__tmu*vw" 1 tK_ 0 1 . 17 S D L ￾ = D 0 ' 0 1 . 13 S D ES L σ s ✁ = xDyy xz mm S0yy '{ mm Eyy|} ~w- MPa €Syy|} ‚ƒ„ MPa …†tK L > L’✂ ‡ˆt†‰ …†tK L L’✂ < L < L ✂ ‡ˆu†‰ …†tK L < L’✂ ‡ˆJw†" Lyy†tKŠ‹Œ†ŽJwC ‘’ •x• tK L lŒ™G=eš•›œ †žŸœ  2 1 ‘’¡" 2†  Š1t†  3 0 2 1 2     − = D E S P µ ✄ Š2u† 

①R.V.Mises公式 Ph=- m-42n2-1- 12-2R ②B.M.Pamm公式 A=259E LD, D 式中:4—材料的波桑系数: R一圆筒的中间面半径cm; 一波数: L—圆筒计的算长度 cm (③)利用外压园筒的图算法计算其临界压力。 3.波形数的计算公式 n= 7.06s。 D \L) D 三。实验装置 (一)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二)实验设备和测量仪表 1.手动试压泵 型号是:400一1型,压力为40MPa 2.缓冲罐 设计压力为0.6MPa 容器内径为中400 3.加压罐 设计压力为:0.6MPa 容器内径为:中400 4.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2 ¢ R.V.Mises  ( ) ( ) ( )           + − −  − +    − +        − + = 2 2 2 3 0 2 2 2 2 0 1 2 1 1 12 1 1 1 R nL n n R E S R nL R n ES P π µ µ π ☎ ¤ B.M.Pamm  0 2 0 2.59 S D LD ES P✆ = x¥yy|} ,¦‹-; Ryy† xe§z cm ; nyy,-‰ Lyy† tK cm " (3)¨4% ©6i" 3,-  4 2 0 7 . 06     = D L S D n  (ª)«¬­©ª®2 (¯)°±*²³= 1´:•µ ¶·l400y1 ¶_ 40MPa 2¸¹º °_ 0.6MPa  »z_¼400 3½º °_06MPa  »z_¼400 4¾+<¿

777777 7 1.手动试压泵2.阀门3一压力表4.缓冲罐 5.外压容器试件6.差动远传压力表7.加压罐 图一外压容器稳定性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步骤 (一)测量试件的有关参数 1.实际长度、园弧处内部高度、翻边处高度 2.外直径、内直径 3.壁厚 将所测尺寸填人下表内 试件尺寸记录表 单位 mm 试件编号外径 内径 壁厚 实际长度圆弧处翻边处 计算长度 内面高度 高度 1 2 (二)将缓冲罐和加压罐内充一定量的水: (三)将差动远传压力表电动装置上的导线一端接在电源上,另一导线的一端接在 光线记录示波器上: {四)打开纪录仪上的电源开关,预热20分钟左右: 3

3 1´:•µ 2ÀÁ 3y= 4¸¹º 5% • 69:;<= 7½º     (ª)²• ÂÃÄ- 1ÅtKm¡»œÆKmÇÈ¡ÆK 2%Ézm»Éz 3'{ Ê®ËÌÍÎG=» •ËÌÏÐ= ÑÒ mm ✝✟✞✟✠✟✡ ☛✌☞ ✍✎☞ ✏✒✑ ✓✕✔✗✖✌✘ ✙✗✚✜✛ ✍✣✢✒✤✥✘ ✦✜✧✛ ✤ ✘ ★✜✩✖✌✘ 1 2 (¯)ʸ¹º*½º»Óªc² ԉ (Õ)Ê9:;<=Ö:«¬× Ø1ªÙÚFÖÛ×ܪØ1 ªÙÚF 01ÏÐ2, ׉ {Ý}ÞßàÐ³× ÖÛßÃáâ 20  ãäå‰

(五)用纪录仪记录标定压力 1.在加压罐上端加一块盲板,对称地把紧螺母: 2.打开纪录仪电源,五分钟后纪录仪工作稳定: 3.打开纪录仪光点和光栅和光点开关,将光点安排在记录纸的左(右)侧零线 上: 4.光线纪录仪记录速度选为25mm/秒。 5.用手摇泵升压,当压力由0升至0.1MPa时,停止升压,立即按拍摄钮.依 其同样方法连续记录0.2、0.3、0.4和0.5MPa时的压力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定压力 图象。然后关 闭拍摄按钮: 6.卸压:打开手摇泵上卸压阀,使压力降至0,迅速关闭卸压阀门。 7.取出盲板 (六)实测试件的失稳压力值 1.将试件装入加压罐内,要注意的是使垫圈要紧贴试件上端翻边处的四周, 以防泄漏,然后对称地拧紧螺母: 2.用手摇泵开始升压,同时按下示波器上的拍摄按钮,并让其自锁。用手摇 泵缓慢加压,直至试件失稳为止。 3.打开泵上的卸压气阀,使系统泵压力降至0,迅速关闭卸压阀门.然后关 闭拍摄按钮。 4.取出试件,观察和记录失稳后的波形及特点。 (七)关闭示波器开关,切断电源 (八)清理实验装置 五.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 2.按比例绘制方式件失稳前后的横断面形状图; 3.根据压力标定记录曲线,用最小二乘法将压力值P(自变量)和记录曲线高 度田值(变量)回归成标定方程: H=a+b·p 式中: a=,-b…p P.-IEP.Xa.) b=- Σp,2-亿P,} 然后用钢板尺测量出压力记录曲线上P'c点处的高度值H'c,井代人标定方程, 计算出实测的临界压力P

4 (æ)4àгÏÐçc 1F½º×Ù½ªèéêa^ëìíîï‰ 2ÞßàгÖÛæ ã(àг>? c‰ 3Þßàг0E*0ð*0EßÃÊ0EñòFÏÐó ä(å)ôõ1 ׉ 401àгÏÐöK÷_ 25mmøù" 54´úµû…f 0 ûü 0.1MPa ýþûRs i56ÏÐ 0.2m0.3m0.4 * 0.5MPa  1" 1R_çc ©[" (à ‰ 6 Þß´úµ× À3ü 0öà ÀÁ" 7éê ()•  1ʕ«½º»q l3핏×ÙÇÈ¡ Ý  (a^ëíîï‰ 24´úµßû G2, ×  iN!4´ú µ¸"½Éü• _þ" 3Þßµ× À3‹#µü 0öà ÀÁ (à " 4•#$*ÏÐ ( ,ADE" ($)à 2, ßÃ%&ÖÛ (')(«¬  1)*+ ‰ 2 ,-.5 /( 0&eQ©‰ 312çcÏÐ 1434¯56Ê Pi(N+²)*ÏÐ 1Æ K Hi (+²)67hçc58 H=a + b · p x i i p n H b n a 1 1 = − • ( )( ) ( ) 2 1 2 1 i i i i i P n P P H n P b Σ − Σ Σ − Σ = (49ê˲ÏÐ 1× P’C E¡ ÆK H’C:;Îçc58   P ✪"

4.用R.V.Mises公式、B.M.Pamm公式和图算法分别计算试件的临界 压力值。 5.用近似公式计算试件变形波数。 6.将理论计算值和实如值填入下表内 试 试件尺寸mm 实测P理论计算PMP 波数 MPa 型L D S L/DD/S仪表目测 Mises Pamm 图 实 号 测 测 法

5 44 RVMises mBMPamm *©6 •+,-" 6Ê*ÍG=»" •ËÌ mm  P ✪ MPa •  P ✪ MPa ,-  ¶ · L D S L/D D/S ³=  + Mises Pamm ©  6    1 2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