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材料的界面理论

第3章材料的界面理论 界面研究的意义: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纤维和基体结合为一个 整体,使复合材料具备了原组成材料所没有的性 能,并且由于界面的存在,纤维和基体所发挥的 作用,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界面是复合材料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 构与性能,以及粘合强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复 合材料的性能。所以,复合材料界面问题的研究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纤维和基体结合为一个 整体,使复合材料具备了原组成材料所没有的性 能,并且由于界面的存在,纤维和基体所发挥的 作用,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界面是复合材料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 构与性能,以及粘合强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复 合材料的性能。所以,复合材料界面问题的研究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界面研究的意义: 第3 章 材料的界面理论

主要内容 3.1界面的基本概念 3.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3.3界面的破坏机理 3.4纤维的表面处理 2
2 主要内容 3.1 界面的基本概念 3.2 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3.3 界面的破坏机理 3.4 纤维的表面处理

了解界面结构对材料整体性能的影 响,必须先表征界面相的化学、物理结 构,厚度和形貌,粘接强度和残余应力 等,从而可以寻找它们与复合材料性能 之间的关系。 3
3 了解界面结构对材料整体性能的影 响,必须先表征界面相的化学、物理结 构,厚度和形貌,粘接强度和残余应力 等,从而可以寻找它们与复合材料性能 之间的关系

3.1界面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复合材料的界面? Diffused interface O Coupling agent ● Polymer 4
4 什么是复合材料的界面? 3.1 界面的基本概念

许多复合材料的纤维 Chemically bonded Diffused 与基体的粘接性差,为 interface interface 了改善两者的粘结性, 在两相的界面上加入一 M-0-Si- 0 些改性剂,如偶联剂等 N-0- 7 这样在纤维、基体之间 ssDl9 的界面上,形成一种新 M-0- 050 的界面,该界面层的结 构与性能已不同于原来 M-0-Si- 的两相界面。 O Coupling agent ●Polymer 5
5 许多复合材料的纤维 与基体的粘接性差,为 了改善两者的粘结性, 在两相的界面上加入一 些改性剂,如偶联剂等, 这样在纤维、基体之间 的界面上,形成一种新 的界面,该界面层的结 构与性能已不同于原来 的两相界面

我们所说的界面,并非是一 个没有厚度的理想几何面。 实验已证明,两相交接的区 域是一个具有相当厚度的界 面层,即中间相。 2 PMC界面区域(interface zone of PMC)示意图 5 1-外力场; 6 2-树脂基体; 3-基体表面区; 4-相互渗透区; 5-增强剂表面区; 6-增强剂
6 我们所说的界面,并非是一 个没有厚度的理想几何面。 实验已证明,两相交接的区 域是一个具有相当厚度的界 面层,即中间相。 PMC界面区域(interface zone of PMC)示意图 1-外力场; 2-树脂基体; 3-基体表面区; 4-相互渗透区; 5-增强剂表面区; 6-增强剂

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形 式多样,界面区至少包括: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 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 ⅱ)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其组成、结构、性 能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 )界面的比表面积或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尤其是 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 的根源。 ⅳ)界面缺陷形式多样(包括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性 能影响十分敏感
7 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i) 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形 式多样,界面区至少包括: 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 、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 ii ) 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其组成、结构、 性 能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 iii) 界面的比表面积或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尤其是 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 的根源。 iv) 界面缺陷形式多样(包括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性 能影响十分敏感

界面效应: ①物理效应, 引起各组分之间互相浸润、扩 散、相容性、界面自由能结构网络互穿的 变化: ②化学效应:导致界面上的化学反应,形成 新的界面层结构: ③力学效应:引起界面上的应力分布。 8
8 界面效应: ① 物理效应,引起各组分之间互相浸润、扩 散、相容性、界面自由能结构网络互穿的 变化; ② 化学效应:导致界面上的化学反应,形成 新的界面层结构; ③ 力学效应:引起界面上的应力分布

3.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3.2.1界面的形成 复合材料体系对界面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 成型加工方法与工艺差别很大,各有特点,使复 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十分复杂,理论上可分为两 个阶段。 (接触一吸附与浸润一交互扩散一化学结合 或物理结合)—固化。 化学结合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浸润过程
9 3.2 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3.2.1 界面的形成 复合材料体系对界面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 成型加工方法与工艺差别很大,各有特点,使复 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十分复杂,理论上可分为两 个阶段。 (接触—吸附与浸润—交互扩散—化学结合 或物理结合)——固化。 化学结合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浸润过程

第一阶段: 增强体与基体在一组份为液态(或粘流态)时的 接触与浸润过程。(界面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要求组分间能牢固地 结合,并有足够的强度。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 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最低结合,通常都存在一个 液体对固体的相互浸润。 10
10 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要求组分间能牢固地 结合,并有足够的强度。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 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最低结合,通常都存在一个 液体对固体的相互浸润。 第一阶段: 增强体与基体在一组份为液态(或粘流态)时的 接触与浸润过程。(界面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增强材料 2.2 碳纤维 2.3 芳纶纤维 2.4 玄武岩纤维.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增强材料 2.1 玻璃纤维.pdf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补充)复合材料行业专业术语中英对照.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主讲教师:董智贤).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pdf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学习指导(实验原理)金属材料、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共四个实验,含综合分析).pdf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学习指导(实验原理)材料力学性能(共六个实验).pdf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学习指导(实验原理)工程材料实验(共七个实验).pdf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学习指导(实验原理)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共十八个实验).pdf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学习指导(实验原理)材料测试与控制技术(共六个实验).pdf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金属材料、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PPT课件).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金属材料、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PPT课件)实验四 常用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金属材料、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PPT课件)实验三 钢铁材料的非平衡组织.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金属材料、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PPT课件)实验二 钢的淬透性.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金属材料、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PPT课件)实验一 钢的奥氏体晶粒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制造工程基础(PPT课件)金属的硬度与冲击实验.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制造工程基础(PPT课件)碳钢的热处理.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制造工程基础(PPT课件)金相样品的制备.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近代物理实验(PPT课件)金相显微镜.ppt
-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材料力学性能实验(PPT课件)实验二 金属硬度实验.ppt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补充)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及应用.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聚合物基体(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pdf
- 曲阜师范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纳米材料与科技》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催化剂表征》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pdf
- 广西民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数学与物理学院,2012 年修订).pdf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材料引言(主讲:刘作冬).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材料制备中的固态反应.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