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第一章 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布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布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布

野生花卉瓷源自然分布中 ■全球植物约有35万-40万种,近六分之一具有观 赏价值 ■ Miller将全球划分为七个气候型 1、地中海气候型是世界上多种秋植球根花卉的 分布中心。 ■2、墨西哥气候型是一些春植球根花卉的自然分 布中心。 ■3、欧洲气候型是某些耐寒性 年生草花 及部分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4、热带气候型是不耐寒一年生花卉及热带花 木类分布中心
一、野生花卉资源自然分布中心 ◼ 全球植物约有35万─40万种,近六分之一具有观 赏价值。 ◼ Miller将全球划分为七个气候型 ◼ 1、地中海气候型 是世界上多种秋植球根花卉的 分布中心。 ◼ 2、墨西哥气候型 是一些春植球根花卉的自然分 布中心 。 ◼ 3、欧洲气候型 是某些耐寒性一、二年生草花 及部分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 4、热带气候型 是不耐寒一年生花卉及热带花 木类分布中心

5、沙漠气候型是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的分布中心。 ■6、寒带气候型是耐寒性植物及高山 植物的分布中心。 ■7、中国气候型温暖型是喜温的球根花 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8、中国气候型冷凉型是较耐寒的宿根 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 5、沙漠气候型 是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的分布中心。 ◼ 6、寒带气候型 是耐寒性植物及高山 植物的分布中心。 ◼ 7、中国气候型温暖型 是喜温的球根花 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 8、中国气候型冷凉型 是较耐寒的宿根 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二、我国花卉的种类和分布 ■我国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和湿润、半湿润、干旱及半干旱性气候, 分布这极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国有3万种高等植物,其中观赏植物 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我国花卉的种类和分布 ◼ 我国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和湿润、半湿润、干旱及半干旱性气候, 分布这极丰富的植物资源。 ◼ 全国有3万种高等植物,其中观赏植物 占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中国西部及西南部的特定地理条件, 形成了世界上某些园艺植物的分布中心,仅 云南省就有18000多种如杜鹃属、报春属、龙 胆属、山茶属、中国兰花、石斛HU属、凤仙 属、绿绒蒿属等分布中心 中国海南岛是中国仙人掌、紫菀属集中分布 地区。 在全国形成植物属的世界分布中心的还有蔷 薇属及菊属等
◼ 特别是中国西部及西南部的特定地理条件, 形成了世界上某些园艺植物的分布中心,仅 云南省就有18000多种如杜鹃属、报春属、龙 胆属、山茶属、中国兰花、石斛HU属、凤仙 属、绿绒蒿属等分布中心。 ◼ 中国海南岛是中国仙人掌、紫菀属集中分布 地区。 ◼ 在全国形成植物属的世界分布中心的还有蔷 薇属及菊属等

、花卉的品种瓷源 据法国种苗商的报道,花卉中若不把高山植 物及野生草花计算在内,已经园艺化的花卉 达8000多种,远较果树及蔬菜多。 品种就更多,如月季有1万多个品种,鸢 YUAN尾有4000品种,郁金香有8000多个品 种,水仙有3000多个品种,唐菖CANG蒲有 25000多个品种,芍药有2000多个品种,大 丽花有7000多个品种,菊花有1500多个品种
三、花卉的品种资源 ◼ 据法国种苗商的报道,花卉中若不把高山植 物及野生草花计算在内,已经园艺化的花卉 达8000多种,远较果树及蔬菜多。 ◼ 品种就更多,如月季有1万多个品种,鸢 YUAN尾有4000品种,郁金香有8000多个品 种,水仙有3000多个品种,唐菖CANG蒲有 25000多个品种,芍药有2000多个品种,大 丽花有7000多个品种,菊花有1500多个品种

■设在美国伊I利诺伊州但纳斯格拉市的AAS(全美选 种组织)总部 ■1998年获AAS奖的商业植物品种名单 1998花坛植物奖一“七彩阳光”的矮牵牛和“维多 得亚玫瑰”的凤仙花。 蔬菜奖—柠檬罗勒“可爱的丹尼”和瑞士甜菜“明 ”是彩色蔬菜,叶和叶柄不同的色彩。这些获 品种花大,多,色彩鲜艳,栽培方便 1998年荷兰花卉协会推出月季新品种一托斯卡尼尼 它有大花、饱满的花苞健壮的枝条,颜色的巧妙组合 是这个品种的独特之处:具有传统玫瑰的颜色基调, 时掺岽了橙、黃粉和紫色
◼ 设在美国伊I利诺伊州但纳斯格拉市的AAS(全美选 种组织)总部 ◼ 1998年获AAS奖的商业植物品种名单: ◼ 1998花坛植物奖──“七彩阳光”的矮牵牛和“维多 得亚玫瑰”的凤仙花。 ◼ 蔬菜奖──柠檬罗勒“可爱的丹尼”和瑞士甜菜“明 媚阳光”是彩色蔬菜,叶和叶柄不同的色彩。这些获 奖品种花大,多,色彩鲜艳,栽培方便。 ◼ 1998年荷兰花卉协会推出月季新品种──托斯卡尼尼, 它有大花、饱满的花苞健壮的枝条,颜色的巧妙组合 是这个品种的独特之处:具有传统玫瑰的颜色基调, 同时掺杂了橙、黄粉和紫色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第五章 花卉的繁殖.ppt
- 《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ppt
- 《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第三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ppt
- 《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第七章 花卉应用.ppt
- 《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第六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病性.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十章 植物病原物的寄性和致病性.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九章 病害循环.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八章 侵染过程.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七章 非侵染性病害.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十章 植物病毒.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九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四节 子囊菌亚门真菌(Ascomycotina).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真菌(Zygomycotina).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五节 担子菌亚门真菌(Basidiomycotina).ppt
- 扬州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Plant Pathology)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节 鞭毛菌亚门真菌(Mastigomycotina).ppt
- 《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绪论.ppt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温室建筑识图.ppt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第一章 园艺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绪论.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教学大纲.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试卷之一.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试卷之三.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试卷之二.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试卷之四.doc
- 中南林学院资环学院:《设施园艺学》导论.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Soil Science.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10 Maior soils of the world.pdf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2 The chemical and mineral.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3 土壤有机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4 Soil texture and structure.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rter 5 Soil Water.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6 Soil Air and Heat Regime.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8 Soil colloidal chemistry and soil surface reaction.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9 Soil acid-base and redox reaction.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语教学》CHAPTER 12 SOIL TILLAGE AND MANAGEMEN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