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定性分析(1/8)

主讲人
主讲人:董彦杰

程缆明及要求 分析化学是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化学专业的必修 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 定量分析两个部分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148学时,其中讲授72学时、 实验76学时。 成绩评定:实验考核两次,一次是定性分析; 次是定量分析,在总成绩中占30%。理论亦考核 两次,一次是中期考核占总成绩的21%,一次是期 终考核占总成绩的49%
课程说明及要求 分析化学是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化学专业的必修 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 定量分析两个部分。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148学时,其中讲授72学时、 实验76学时。 成绩评定:实验考核两次,一次是定性分析; 一次是定量分析,在总成绩中占30%。理论亦考核 两次,一次是中期考核占总成绩的21%,一次是期 终考核占总成绩的49%

第一讲 第一章结论 1-1 第一章绪论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分析化学的任务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 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 量有关组分的含量。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12分析化学的作用 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 方法之 2,分析在工农业生产中 3.分析是高校化学专业基础课程之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分析化学的任务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 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 量有关组分的含量。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1.2分析化学的作用 1.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之 一; 2. 分析在工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分析是高校化学专业基础课程之。 第一讲 第一章 结 论 1-1

第一讲 第一章结论 1-2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除按任务分为结构 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外,还可根据分析对象 测定原理和样品用量及被测成分多少,分为许多不 同的类别。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分析化学可以分为无机 分析和有机分析。前者的对象是无机物,后者的对 象是有机物。虽然两者在分析原理上大体相同,但 由于对象不同,也带来一些要求上的差异和分析手 段的不同 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除按任务分为结构 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外,还可根据分析对象、 测定原理和样品用量及被测成分多少,分为许多不 同的类别。 一、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分析化学可以分为无机 分析和有机分析。前者的对象是无机物,后者的对 象是有机物。虽然两者在分析原理上大体相同,但 由于对象不同,也带来一些要求上的差异和分析手 段的不同。 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第一讲 第一章 结 论 1-2

第一讲 第一章结论 分析方法的建立,是以被测物质在某种变化中或某 种条件下所显示的性质为依据的。以物质的化学反 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在定性分析 中,许多分离和鉴定反应,就是根据组分在化学反 应中生成沉淀、气体或有色物质而进行的。在定量 分析中,主要有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方法。这些 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所以又称为经 典化学分析法。 以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称为物理分析法。这类方法不需要进行化学反应, 可以直接进行鉴定或测定。但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往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性质我们 称之为物理化学性质。以被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分析法
分析方法的建立,是以被测物质在某种变化中或某 种条件下所显示的性质为依据的。以物质的化学反 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在定性分析 中,许多分离和鉴定反应,就是根据组分在化学反 应中生成沉淀、气体或有色物质而进行的。在定量 分析中,主要有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方法。这些 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所以又称为经 典化学分析法。 以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称为物理分析法。这类方法不需要进行化学反应, 可以直接进行鉴定或测定。但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往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性质我们 称之为物理化学性质。以被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分析法。 第一讲 第一章 结 论 1-3

第一讲 第一章结论 1-4 这两类方法都需要特殊的仪器,所以又称为仪 器分析法。仪器分析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 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 等,种类很多,而且新的方法正在不断地出现 三、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分析工作中所用试样量的大小以及被测组分含 量的多少,也是分析方法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试 样量及被测组分含量将分析方法分为: 分析方法 试样用量 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lg >10mL 半微量分析 0.01-0.1 1-10mL 微量分析 01-10mg 0.01-1mL 痕量分析 0.1mg <0.1mL
这两类方法都需要特殊的仪器,所以又称为仪 器分析法。仪器分析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 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 等,种类很多,而且新的方法正在不断地出现。 三、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分析工作中所用试样量的大小以及被测组分含 量的多少,也是分析方法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试 样量及被测组分含量将分析方法分为: 分析方法 试样用量 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分析 0.01-0.1g 1-10mL 微量分析 0.1-10mg 0.01-1mL 痕量分析 <0.1mg <0.1mL 第一讲 第一章 结 论 1-4

第一讲 第一章结论 根据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将分析方法分为: 分析方法 被测组分含量 常量组分分析 >1%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本书在定性分析部分采用半微量分析法,而在定量分 析的化学分析法中则采用常量分析法
根据被分析的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将分析方法分为: 分析方法 被测组分含量 常量组分分析 >1%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本书在定性分析部分采用半微量分析法,而在定量分 析的化学分析法中则采用常量分析法。 第一讲 第一章 结 论 1-5

第一讲 第一章结论 1-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第 次是在20世纪初,借助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 建立了分析化学理论体系,使分析化学从一门技术 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第二次变革是在20世纪40年代 以后,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化 学中物理方法的发展,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相继建立, 改变了经典的化学分析法为主的局面。现在分析化 学正处于第三次大变革时期。 分析化学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 灵敏、准确、快速、简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仍然要从化学分析 学起,并以化学分析为本课程教学的基础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第 一次是在20世纪初,借助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 建立了分析化学理论体系,使分析化学从一门技术 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第二次变革是在20世纪40年代 以后,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化 学中物理方法的发展,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相继建立, 改变了经典的化学分析法为主的局面。现在分析化 学正处于第三次大变革时期。 分析化学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灵敏、准确、快速、简便和自动化。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仍然要从化学分析 学起,并以化学分析为本课程教学的基础。 第一讲 第一章 结 论 1-6

第一讲 第二章定性分析 第二章定性分析 2-1概述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 定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进 行。化学分析法的依据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化学 分析法所依据的是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是在 溶液中进行的,这种方法称为湿法;如果反应是在 固体之间进行的,这种方法称为 例如焰色反 应、熔珠试验、粉末研磨法等都属于干法。干法分 析只用少量试剂和仪器,便于在野外环境作矿物鉴 定之用。但由于这类方法本身不够完善,在定性分 析中只能作为辅助的试验方法。我们所要学习的主 要是湿法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1 概述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 定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进 行。化学分析法的依据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化学 分析法所依据的是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是在 溶液中进行的,这种方法称为湿法;如果反应是在 固体之间进行的,这种方法称为干法,例如焰色反 应、熔珠试验、粉末研磨法等都属于干法。干法分 析只用少量试剂和仪器,便于在野外环境作矿物鉴 定之用。但由于这类方法本身不够完善,在定性分 析中只能作为辅助的试验方法。我们所要学习的主 要是湿法。 第一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7

第一讲 第二章定性分析 1-8 反应进行的条件 定性分折中应用的化学反应包括两大类型, 类用来分离或掩蔽离子,另一类用来鉴定离子。对 前者的要求是反应进行得完全,有足够的速度,用 起来方便,对后者的要求,不仅反应要完全、迅速 地进行,而且要有外部特征,否则我们就无从鉴定 某离子是否存在。这些外部特征通常是,(1)沉淀的 生成或溶解;(2)溶液颜色的改变;③3)气体的排出; 4)特殊气味的产生
一、 反应进行的条件 定性分折中应用的化学反应包括两大类型,一 类用来分离或掩蔽离子,另一类用来鉴定离子。对 前者的要求是反应进行得完全,有足够的速度,用 起来方便,对后者的要求,不仅反应要完全、迅速 地进行,而且要有外部特征,否则我们就无从鉴定 某离子是否存在。这些外部特征通常是,(1)沉淀的 生成或溶解; (2)溶液颜色的改变; (3)气体的排出; (4)特殊气味的产生。 第一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机化学命名浅谈》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编著:张明哲,共十三章).pdf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四章 硝化及亚硝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十章 氨解.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十四章 缩合.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十五章 精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基本方法与评价.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十二章 羟基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十三章 酯化反应.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十一章 重氮化与重氮盐的转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六章 烷基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八章 还原.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五章 卤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与技术基础.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九章 氧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三章 磺化及硫酸化.ppt
- 《精细及高分子化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七章 酰基化.ppt
-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doc
-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附录(表格).doc
-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离心分光技术.doc
-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离心分光技术.doc
-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目录.doc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2/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3/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4/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5/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6/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7/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定性分析(8/8).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1/5)5.1 酸碱质子理论、5.2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分布.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2/5)5.3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3/5)5.4 酸碱缓冲溶液.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4/5)5.6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5/5)5.7 多元酸(碱)的滴定.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1/4).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2/4).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3/4).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4/4).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1/2).ppt
- 陇东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2/2).ppt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工科课程提高与应试从书《有机化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PDF电子书(管萍、马政生、朱光明).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