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省安庆、巢湖示范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题(2008,12)_安庆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27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安徽省安庆、巢湖示范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题(2008,12)_安庆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安庆、巢湖示范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08年12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 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姓名、班级和考号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 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 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 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 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 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 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 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 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 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 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 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 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 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 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 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 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2008年第8期《大科技》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1 安庆、巢湖示范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08年12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 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姓名、班级和考号。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 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 9.1 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 8.0 级地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 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 8 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 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 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 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 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 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 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 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 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 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 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 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 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 8 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 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 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 8 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 2008 年第 8 期《大科技》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仍然会是安全 的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 设计。 B.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再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必要 性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 抗震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伟·最具科技含量的建 筑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 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 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 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 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期间,若言相染,那 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 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 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 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两:再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3分)

2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仍然会是安全 的。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 设计。 B.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再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必要 性。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 抗震。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伟·最具科技含量的建 筑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 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 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 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 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期间,若言相染,那 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 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 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 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C.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3 分)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7、翻译下面的文言文(10分) (1)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5分) (2)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蟹。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 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7小题,任选5题,5分) 池鱼思故渊 (2) 秋水共长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寄蜉蝣于天地, (6)出师未捷身先死 (7)庄生晓梦迷蝴蝶,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又明亮,像最忠实的哨 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乱不乱,纽扣系好了没有, 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 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儒雅风度。他似乎 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缝补破洞,用装

3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7、翻译下面的文言文(10 分) (1)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5 分) (2)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5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秋日 【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 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 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7 小题,任选 5 题,5 分) 10、(1)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2)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 (7)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的母校,我的梦 竹林 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 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又明亮,像最忠实的哨 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 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乱不乱,纽扣系好了没有, 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 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 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儒雅风度。他似乎 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 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缝补破洞,用装

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 是的,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 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可能是她的影像 霍金先生说,我们是生活在一张膜上,也许这膜就是一张全息图。这样,我也许就是另外的宇宙投射在本 宇宙的影子了。 那么镜子呢?呵呵,镜子也许是一径朦胧的小路,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它维系着现实和梦想,过去和未 来,我们的天空和别人的天空 镜子被覆盖,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在镜子被覆盖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走廊和墙壁都贴满了大字报,所以 镜子也不能幸免 没有了镜子的警示,我们的眼睛受到了蒙蔽,我们年轻的心被邪恶的力量诱惑着。 已经不上课了,学生的主业是“革命造反”。 天,某个造反派组织让我们几个无缘戴上红袖章的同学在一张大字报上签名,这真让人感到受宠若惊。我 展开大字报一看,是批判教英语的张先生的。张先生是解放前的教会学校毕业的,一口的英式英语,人很洋气 说话又嗲声嗲气,确实有点“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派头。而且,张先生并不特别喜欢我,她喜欢的是一个工人 阶级出身的女孩,那女孩口语特别棒,上课回答问题,镇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可是,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批判她吗?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琴。她过去是班长,虽然现在也落难了,可我 还是习惯听她的。琴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好吗?于是我也顺势推舟,对对,回去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那个组织的头头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的心怦怦乱跳,只见琴从课桌后转过脸来,沉稳地说 我昨天一夜没睡着觉,想了一夜,我想我不能签这个名。我突然松了一口气,赶紧说我也不签。就在这个瞬间 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 进入市西中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评讲课,先生的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全班只有三个 5分 接着他开始讲评。我好紧张,我全神贯注竖直了耳朵,希望能从中得到自己能够胜出的蛛丝马迹。 可是没有,他表扬一篇从缠毛线中得到启示的作文,那不是我写的。而且,先生的脸冷冷的,似乎再也没 有朝我看一眼。 我暗暗叫苦,惨了惨了! 本来,这里强手如林,别的功课上差一点,我是心安理得的。可败在作文上,打击太大了 14岁的孩子不懂得掩饰自己,只怕当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作文本从前面的座位依次往下传,我的心怦怦乱跳。 翻开本子的时候,心还在跳。可突然间,我咧开嘴,克制不住地笑出了声—一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红红的 非常好看的“5”出现在我写的那篇作文上面。还有评语,很简单的两个字:真挚 我抬起头,一脸傻笑地去望先生,发现自己刚才纯属多心。先生乌黑的眼珠里闪着惯有的微笑,跟这样的 目光接触,心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一种被欣赏、被宠爱的快乐,会荡漾在心头 以致每次看到先生时都忍不住要笑。有一次先生批评我,笑,笑,吃饱笑药啦? 可是暖暖的笑意也在先生的眼眸里闪动 回想起来,中学那几年是我一生中笑声最多的日子,仿佛把一生的笑都挥霍掉了,以后,就很难得了。 不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笑支撑着我,使我即使在哭的时候也不会绝望。 在自己生活中那些最不堪的日子里,我总是在现实和梦境间的这一条朦胧小路上徘徊。常常分不清哪是梦, 哪是现实。 镜子里的世界有别样的朴素,别样的恬美:因为喜欢,它又变得美轮美奂。 有一首诗,我从镜子里寄给了泰戈尔:“穿过岁月的帷幕/我来到你的面前/在没有我的世界/我与你接吻/ 吻你的思想/吻你的灵魂/吻你火焰一样/飘动的头发……” 我从不怀疑天堂的邮路有阻,因为早在市西的校园里,我已经收到了诗人从春天的财富里为我采摘的鲜花, 从天空的云彩里为我滤下的辉煌金影 所以,我现在是诗人亲手创办的那所被称为“和平之院”的学校的女教师。我从神圣的恒河里出浴,挽起 了湿漉漉的长发。我在老榕树的浓影下授课,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声音,有如天籁,来来回回穿越,诗人颤动的

4 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 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 是的,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 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可能是她的影像。 霍金先生说,我们是生活在一张膜上,也许这膜就是一张全息图。这样,我也许就是另外的宇宙投射在本 宇宙的影子了。 那么镜子呢?呵呵,镜子也许是一径朦胧的小路,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它维系着现实和梦想,过去和未 来,我们的天空和别人的天空。 镜子被覆盖,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在镜子被覆盖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走廊和墙壁都贴满了大字报,所以 镜子也不能幸免。 没有了镜子的警示,我们的眼睛受到了蒙蔽,我们年轻的心被邪恶的力量诱惑着。 已经不上课了,学生的主业是“革命造反”。 一天,某个造反派组织让我们几个无缘戴上红袖章的同学在一张大字报上签名,这真让人感到受宠若惊。我 展开大字报一看,是批判教英语的张先生的。张先生是解放前的教会学校毕业的,一口的英式英语,人很洋气, 说话又嗲声嗲气,确实有点“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派头。而且,张先生并不特别喜欢我,她喜欢的是一个工人 阶级出身的女孩,那女孩口语特别棒,上课回答问题,镇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可是,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批判她吗?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琴。她过去是班长,虽然现在也落难了,可我 还是习惯听她的。琴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好吗?于是我也顺势推舟,对对,回去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那个组织的头头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的心怦怦乱跳,只见琴从课桌后转过脸来,沉稳地说, 我昨天一夜没睡着觉,想了一夜,我想我不能签这个名。我突然松了一口气,赶紧说我也不签。就在这个瞬间, 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 进入市西中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评讲课,先生的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全班只有三个 5 分。 接着他开始讲评。我好紧张,我全神贯注竖直了耳朵,希望能从中得到自己能够胜出的蛛丝马迹。 可是没有,他表扬一篇从缠毛线中得到启示的作文,那不是我写的。而且,先生的脸冷冷的,似乎再也没 有朝我看一眼。 我暗暗叫苦,惨了惨了! 本来,这里强手如林,别的功课上差一点,我是心安理得的。可败在作文上,打击太大了。 14 岁的孩子不懂得掩饰自己,只怕当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作文本从前面的座位依次往下传,我的心怦怦乱跳。 翻开本子的时候,心还在跳。可突然间,我咧开嘴,克制不住地笑出了声——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红红的、 非常好看的“5”出现在我写的那篇作文上面。还有评语,很简单的两个字:真挚! 我抬起头,一脸傻笑地去望先生,发现自己刚才纯属多心。先生乌黑的眼珠里闪着惯有的微笑,跟这样的 目光接触,心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一种被欣赏、被宠爱的快乐,会荡漾在心头。 以致每次看到先生时都忍不住要笑。有一次先生批评我,笑,笑,吃饱笑药啦? 可是暖暖的笑意也在先生的眼眸里闪动。 回想起来,中学那几年是我一生中笑声最多的日子,仿佛把一生的笑都挥霍掉了,以后,就很难得了。 不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笑支撑着我,使我即使在哭的时候也不会绝望。 在自己生活中那些最不堪的日子里,我总是在现实和梦境间的这一条朦胧小路上徘徊。常常分不清哪是梦, 哪是现实。 镜子里的世界有别样的朴素,别样的恬美;因为喜欢,它又变得美轮美奂。 有一首诗,我从镜子里寄给了泰戈尔:“穿过岁月的帷幕/我来到你的面前/在没有我的世界/我与你接吻/ 吻你的思想/吻你的灵魂/吻你火焰一样/飘动的头发……” 我从不怀疑天堂的邮路有阻,因为早在市西的校园里,我已经收到了诗人从春天的财富里为我采摘的鲜花, 从天空的云彩里为我滤下的辉煌金影。 所以,我现在是诗人亲手创办的那所被称为“和平之院”的学校的女教师。我从神圣的恒河里出浴,挽起 了湿漉漉的长发。我在老榕树的浓影下授课,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声音,有如天籁,来来回回穿越,诗人颤动的

唇,和那神奇妙曼的多维空间,最后定格在—一我母校的镜子里。 哦,市西中学,我的母校,我的梦! 11、文章以“镜子”开篇,并贯穿全文。下面两句话中“镜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5分) ①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2分) ②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3分) 1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 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这段话进行评析。(6分) 13、作者在文中深情回忆了中学时代的三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的内容,并说明这些事对作 者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14、作者把一首诗“从镜子里”寄给了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渴望与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这是源 于作者在中学时代从泰戈尔的作品中得到的“鲜花”和“辉煌金影”。除泰戈尔外,哪一位文学大师能带给你 这样的美好体验和深层思考?请结合其作品,谈谈你的体验和思考。(不少于60字)(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 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 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 的重要的顾客。堂就是北京大学一一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 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 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 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 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 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 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 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 》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晩睡晩起。他就耐心 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 伙一—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 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 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 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 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

5 唇,和那神奇妙曼的多维空间,最后定格在——我母校的镜子里。 哦,市西中学,我的母校,我的梦! 11、 文章以“镜子”开篇,并贯穿全文。下面两句话中“镜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5 分) ①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2 分) ②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3 分) 1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 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这段话进行评析。(6 分) 13、 作者在文中深情回忆了中学时代的三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的内容,并说明这些事对作 者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6 分) 14、 作者把一首诗“从镜子里”寄给了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渴望与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这是源 于作者在中学时代从泰戈尔的作品中得到的“鲜花”和“辉煌金影”。除泰戈尔外,哪一位文学大师能带给你 这样的美好体验和深层思考?请结合其作品,谈谈你的体验和思考。(不少于 60 字)(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 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 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 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 的重要的顾客。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 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 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 年 12 月 26 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 年 1 月 4 日,蔡元培赴北大 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 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 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 1 月 4 日到北大上任,1 月 11 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 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 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 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 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 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 过。 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 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 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 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

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 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 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 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 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当天晩上,在火烧赵家楼后,有32名学生被警察逮捕,其中有20名是北大学生 月4日当晩,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 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 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輿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 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 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有删改) 15.在蔡元培任校长前北大是什么样的现实?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造北大,从而“确立其现 代传统和校格”?(5分) 16.同是写蔡元培引进不同风格的杰出人才,写陈独秀与写胡适的表达方法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17.文中说:“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 学们向政府提要求。”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对蔡元培先生对待学生游行请愿的态度的看法。(6分) 18.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3月8日)。依据本文内容, 探究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请简要论述。(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产业要发展,测试需先行,数字电视测试仪器作为数字电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处于行业的前沿,与整个产 业息息相关,不仅促进、影响着产业的发展,也必将随产业的兴起而成长壮大 B.目前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几率越来越高,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也逐渐从周末扩展 到了平常的上课时间,那些经常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一泻千里 C.30多年过去了,曾家寨的鹭鸟由五六只繁衍到5000余只,这里的村民一直视鹭鸟为吉祥鸟,与它们相濡以 沫、相依相伴。时间长了,村子里的人对鹭鸟的感情越来越深。 D.校长所领导的事业是传承文化的事业,如果我们思想僵化,以手段和弄权自诩,胸无城府,则很容易落后于 时代。别说是成为文化管理的设计者、引领者,就连日常工作也也许会捉襟见肘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 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在10月3日晚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 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从10月26日起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 跑,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素质报告书或档案

6 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 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 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 年 5 月 4 日,在 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 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当天晚上,在火烧赵家楼后,有 32 名学生被警察逮捕,其中有 20 名是北大学生。 5 月 4 日当晚,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 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 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 5 月 7 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 5 月 8 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 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 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 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有删改) 15.在蔡元培任校长前北大是什么样的现实?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造北大,从而“确立其现 代传统和校格”?(5 分) 16.同是写蔡元培引进不同风格的杰出人才,写陈独秀与写胡适的表达方法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17.文中说:“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 学们向政府提要求。”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对蔡元培先生对待学生游行请愿的态度的看法。(6 分) 18.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重庆《新华日报》1940 年 3 月 8 日)。依据本文内容, 探究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请简要论述。(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产业要发展,测试需先行,数字电视测试仪器作为数字电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处于行业的前沿,与整个产 业息息相关,不仅促进、影响着产业的发展,也必将随产业的兴起而成长壮大。 B.目前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几率越来越高,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也逐渐从周末扩展 到了平常的上课时间,那些经常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一泻千里。 C.30 多年过去了,曾家寨的鹭鸟由五六只繁衍到 5000 余只,这里的村民一直视鹭鸟为吉祥鸟,与它们相濡以 沫、相依相伴。时间长了,村子里的人对鹭鸟的感情越来越深。 D.校长所领导的事业是传承文化的事业,如果我们思想僵化,以手段和弄权自诩,胸无城府,则很容易落后于 时代。别说是成为文化管理的设计者、引领者,就连日常工作也也许会捉襟见肘。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 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在10月3日晚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 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从10月26日起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 跑,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素质报告书或档案

D、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认识到乳制品质量的提髙将取决于企业是否规范生产和国家监管 是否得力 21、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008年3月17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奖牌式样。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 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而成。』。在为期16天的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 奖牌成为了一大亮点。 ①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工程中的又一次中 西合璧” ②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工艺精美,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③奖牌背面镶嵌着龙纹造型的玉璧,玉璧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展翅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 A、④②⑤③①B、①④②⑤③C、⑤③④②①D、①⑤③④② 22、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其中的形象有不少是永恒的经典。请仿照示例,运用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 象地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求:①符合人物形象的内涵②任选其中一个) 曹操 桑地亚哥 大卫·科波菲尔 例:阿Q,是一件“三无”产品,昭示了下层民众的悲哀 是一段朽木,寄生着国民精神的蛀虫 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的劣根。 23、下面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几个画面,请看了以后写几句含有排比句的议论抒情的文字,以形象生动地表达自 己内心的情感。(5分) 孩子们举着纸板站在路边,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叔叔,谢谢你们!” 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两个同学,有人问他:“你背得动吗?”他骄傲地说:“我能背50 斤玉米 在地震中被压伤截肢的中学生薛枭刚从废墟被挖岀时,跟救援者开着玩笑:“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 3岁的小郎静,躺在担架上,向救他出来的解放军叔叔微笑着,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议论抒情感受: 24、“拒绝词”可理解为:为一件不能接受的要求在口头上给与当事人以明确而又委婉的答辩。请根据下列两 小题中预设的有关情景及要求,任选一题,设计一条“拒绝词”。(6分 (1)一位同学想在下午上课时间到新华书店买一本重要的书,于是请他的朋友向老师请假,说他因为身 体不舒服不能到校上课。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打算拒绝他的请求,请设计你的“拒绝词”,字数控制在20-40 个字之间 答 (2)你向亲戚借来一架照相机,在校运会上为本班运动员照相。某同学看这机子性能好,非要借去旅游 不可。你认为这个要求不能顺从,但面对要好的同学,又不能简单拒绝,那么,你打算如何既明确又得体地回 绝这位同学。请拟出你的“拒绝词”,字数控制在30—40字之间

7 D、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认识到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将取决于企业是否规范生产和国家监管 是否得力。 21、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排序 ,正确的一项是( ) 2008 年 3 月 17 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奖牌式样。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 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而成。 。在为期 16 天的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 奖牌成为了一大亮点。 ①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工程中的又一次“中 西合璧” ② 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工艺精美,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③ 奖牌背面镶嵌着龙纹造型的玉璧,玉璧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④ 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 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展翅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 A、④②⑤③① B、①④②⑤③ C、⑤③④②① D、①⑤③④② 22、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其中的形象有不少是永恒的经典。请仿照示例,运用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 象地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求:①符合人物形象的内涵②任选其中一个) 曹操 桑地亚哥 大卫·科波菲尔 示例:阿 Q,是一件“三无”产品,昭示了下层民众的悲哀; 是一段朽木,寄生着国民精神的蛀虫; 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的劣根。 23、下面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几个画面,请看了以后写几句含有排比句的议论抒情的文字,以形象生动地表达自 己内心的情感。(5分) 孩子们举着纸板站在路边,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叔叔,谢谢你们!” 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两个同学,有人问他:“你背得动吗?”他骄傲地说:“我能背50 斤玉米。” 在地震中被压伤截肢的中学生薛枭刚从废墟被挖出时,跟救援者开着玩笑:“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 3岁的小郎静,躺在担架上,向救他出来的解放军叔叔微笑着,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议论抒情感受: 24、“拒绝词”可理解为:为一件不能接受的要求在口头上给与当事人以明确而又委婉的答辩。请根据下列两 小题中预设的有关情景及要求,任选一题,设计一条“拒绝词”。(6 分) (1)一位同学想在下午上课时间到新华书店买一本重要的书,于是请他的朋友向老师请假,说他因为身 体不舒服不能到校上课。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打算拒绝他的请求,请设计你的“拒绝词”,字数控制在 20—40 个字之间。 答: (2)你向亲戚借来一架照相机,在校运会上为本班运动员照相。某同学看这机子性能好,非要借去旅游 不可。你认为这个要求不能顺从,但面对要好的同学,又不能简单拒绝,那么,你打算如何既明确又得体地回 绝这位同学。请拟出你的“拒绝词”,字数控制在 30—40 字之间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有人喜欢前者, 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己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应如何对待自己呢?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 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8 答: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有人喜欢前者, 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己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应如何对待自己呢?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 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2009届高三联考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填在答题卡上) 题号1 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z翻译下面的文言文(10分) 1)(5分)译文 2)(5分)译文: ()古代诗歌鉴赏(8分,每小题4分) 製 喪)名篇名句默写(共7小题,任选5题,5分) (2) (3) 乙选考题 日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9 2009 届高三联考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共 27 分,每小题 3 分)(填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19 20 21 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7、翻译下面的文言文(10 分) (1)(5 分)译文: (2)(5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鉴赏(8 分,每小题 4 分) 8、 9、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7 小题,任选 5 题,5 分) 10、(1) (2) (3) (4) (5) (6) (7)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答 案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 否 则 无 效

11.(5分) 12.(6分) 13.(6分) 14.(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5.(5分) 16.(6分) 17.(6分)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4分) 10

10 11.(5 分) 12.(6 分) 13.(6 分) 14.(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5.(5 分) 16.(6 分) 17.(6 分) 18.(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2.(4 分)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