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山水诗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山水田园诗导学案 山水田园诗简介 、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 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 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主要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三、常用意象 常用意象如松竹、清风、明月、清泉、青山、菊花、炊烟、桑麻、白云、狗吠、鸡鸣等 ①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 ②清风:常喻品性的高洁 ③明月:以喻诗人高洁的人格; ④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士的高尚情操 ⑤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 ⑥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 ⑦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⑧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孤高两个特点 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活,以此来描绘 田园的平安宁静。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四、表达技巧 1、写景: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导学案 之一、《夜归鹿门歌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山水田园诗导学案 山水田园诗简介 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 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 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主要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三、 常用意象 常用意象如松竹、清风、明月、清泉、青山、菊花、炊烟、桑麻、白云、狗吠、鸡鸣等。 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 清风:常喻品性的高洁; 明月:以喻诗人高洁的人格; 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士的高尚情操; 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 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 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⑧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孤高两个特点; 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活,以此来描绘 田园的平安宁静。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四、表达技巧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一、导学案 之一、《夜归鹿门歌》 1、 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 2、 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之二、《积雨辋川庄作》 1、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画 的特点:色彩、层次、空间) 3、颈联中几个意象有什么含义? 4、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什么含义?
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4 、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之二、《积雨辋川庄作》 1、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画 的特点:色彩、层次、空间) 3、颈联中几个意象有什么含义? 4、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什么含义?

之三、《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这首诗中共有几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 2、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3、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 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之三、《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这首诗中共有几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 2、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3、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 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5、尾联运用典故,而取其相反之义,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句?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二、典例调研。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直击高考。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j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 不仕。淳熙十四年(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 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5、尾联运用典故,而取其相反之义,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句?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二、典例调研。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直击高考。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 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 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山水田园诗导学案 答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咏史怀古诗学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参考答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诗词复习(练习)ppt课件.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散文部分复习检测ppt课件.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将进酒》ppt课件12_上课.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四单元教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四单元学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四单元.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六单元教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六单元学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五单元教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5,6单元教学案合集_第五单元学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案1_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doc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学设计2.doc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68页)_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ppt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27页).ppt
-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学案_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
-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2_第1课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doc
-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ppt课件2.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羁旅行役导学案答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羁旅行役诗导学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边塞诗答案 (1).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边塞诗鉴赏 - 副本.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分类学案_边塞诗鉴赏教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基础练习题.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ppt课件(149页).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合集.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合集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题.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导读课ppt课件.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教案合集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练习讲评ppt课件.ppt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案合集_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_人教新课标版选修.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教案合集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六单元试卷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教案合集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检测试卷_人教新课标版选修.doc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单元评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