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7)化学吸收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气体吸收 8.7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通常指溶质气体A溶于溶液后,即与溶液中不挥发的反应剂B组分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 A+BP,这是一种传质与反应同时进行的过程。由于在吸收的同时液相伴有化学变化,使其中的溶 质转化为反应产物,因而具有下述几个主要的优点 优点:①化学反应提高了吸收的选择性:②加快吸收速率,设备容积↓,设备投资费↓:③反应增加 了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吸收剂用量↓;④反应降低了溶质在 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可较彻底地除去气相中很少量的有害气体。 缺点:解吸困难,解吸能耗↑。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剂不 能循环使用,用途就大受限制。 化学吸收时:溶质从气相主体到气液相界面的传质机理和传 质系数并未受影响,与物理吸收相同:液相中反应对传质的影响 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反应使液相主体中A组分浓度cA↓大为降低,从而 物理吸收 使传质推动力(c-ca)↑增大,在多数工业化学吸收中c趋 CAI 化学吸收 (2)一般溶质A与活性物质B的反应速率足够快,溶质在 液膜内即为反应所消耗。A组分的浓度CA在液膜中的分布不再 为直线,界面处浓度梯度明显增大(如图中ab线所示),表现为 液相传质系数k提高,加快了吸收速率。 图8-39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的浓度分布 液相物理吸收传质速率NA=k1(CcA-CA) 液相物理吸收传质速率RA=Bk1CA β称为增强因子,它取决于反应动力学(反应的类型、反应速率常数等)和物性,使化学吸收研究中 所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有兴趣的同学可看教材介绍或查阅文献资料 由于化学吸收速率RA并非以(CA-CA)为推动力,难以定义化学吸收的液相传质系数。只有在 CA=0条件下,β表示化学吸收速率与物理吸收速率之比,即 Ra 化学吸收速率 B 0时的物理吸收速率 只要知道增强因子,可用p60的方法计算化学吸收塔高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气体吸收 - 1 - 8.7 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通常指溶质气体 A 溶于溶液后,即与溶液中不挥发的反应剂 B 组分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 A+B P ⎯⎯⎯⎯→ ,这是一种传质与反应同时进行的过程。由于在吸收的同时液相伴有化学变化,使其中的溶 质转化为反应产物,因而具有下述几个主要的优点: 优点:①化学反应提高了吸收的选择性;②加快吸收速率,设备容积↓,设备投资费↓;③反应增加 了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吸收剂用量↓;④反应降低了溶质在 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可较彻底地除去气相中很少量的有害气体。 缺点:解吸困难,解吸能耗↑。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剂不 能循环使用,用途就大受限制。 化学吸收时:溶质从气相主体到气液相界面的传质机理和传 质系数并未受影响,与物理吸收相同;液相中反应对传质的影响 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反应使液相主体中 A 组分浓度 AL c 大为降低,从而 使传质推动力 A AL ( ) i c c − 增大,在多数工业化学吸收中 AL c 趋 于零; (2)一般溶质 A 与活性物质 B 的反应速率足够快,溶质在 液膜内即为反应所消耗。A 组分的浓度 A c 在液膜中的分布不再 为直线,界面处浓度梯度明显增大(如图中 ab 线所示),表现为 液相传质系数 L k 提高,加快了吸收速率。 液相物理吸收传质速率 A L A AL ( ) N k c c = − i 液相物理吸收传质速率 R k c A L A = i 称为增强因子,它取决于反应动力学(反应的类型、反应速率常数等)和物性,使化学吸收研究中 所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有兴趣的同学可看教材介绍或查阅文献资料。 由于化学吸收速率 RA 并非以 A AL ( ) i c c − 为推动力,难以定义化学吸收的液相传质系数。只有在 0 AL c = 条件下, 表示化学吸收速率与物理吸收速率之比,即 A L A AL ( 0) 0 i R k c c = = − = 化学吸收速率 时的物理吸收速率 只要知道增强因子,可用 p60 的方法计算化学吸收塔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6)高含量气体吸收.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5)低含量气体吸收.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4)相际传质.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3)扩散和单相传质.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2)气液相平衡.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气体吸收(8.1)气体吸收概述.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蒸发(7.4)蒸发设备.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蒸发(7.3)多效蒸发.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蒸发(7.2)单效蒸发.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蒸发(7.1)蒸发概述.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7)换热器.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6)传热过程的计算.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5)热辐射.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4)沸腾给热与冷凝给热.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3)对流给热.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2)热传导.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传热(6.1)传热概述.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颗粒沉降与流态化(5.3)沉降分高设备.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颗粒沉降与流态化(5.2)颗粒的沉降运动.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颗粒沉降与流态化(5.1)颗粒沉降与流态化概述.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1)燕馏概述.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3)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4)精馏.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5)双组分精馏的设计型计算.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6)双组分精馏的操作型计算.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7)间歌精馏.doc
-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液体精馏(9.8)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doc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传质过程基础.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气体吸收.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蒸馏.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气液传质设备.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液-液萃取.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
- 《化工过程数值模拟软件介绍》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ppt
- 《化工过程数值模拟软件介绍》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流程模拟技术.ppt
- 《化工过程数值模拟软件介绍》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单元模拟技术.ppt
- 《膜分离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膜分离技术的应用.ppt
- 兰州大学:《化工原理》精馏讲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