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广东省梅州市2015届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

广东省梅州市2015届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庇荫/纰漏遮蔽/弊端省视/省吃俭用 B.中肯/中意证券/蜷伏瞠目/螳臂当车 C.眼眶/框架蔓延/藤蔓桂冠/弹冠相庆 D.解数/解读稗官/裨益伶仃/酩酊大醉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雨后千山铁铸成》画面的主体是雨后苍山,作者以焦墨为之,用笔老气横秋, 突出凝重之感,使其似一座纪念碑般巍然矗立,同时又染以石青,丰富色彩层次 整幅画面以浓墨为主,淡设色,远景是连绵的群山,中景是一座犹如一整块巨石 般的苍山,山前江渚上有稀疏的树丛和一座石塔,近景处一人泛舟江上,悠然自 得。整个山体皴擦点染,以浓墨为主,又不乏微妙的浓淡变化,笔墨语言丰富 A.老气横秋B.凝重C.连绵D.悠然自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首支维和先遣分队27日飞抵南苏丹首都。根据部署,先遣分队官兵将在 任务区承担熟悉当地情况、营房建设、装备接收 B.《星形广场》这部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的处女作,小说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 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 C.著名画家齐白石的鸿篇巨制《山水十二条屏》亮相北京保利艺术馆。该组作 品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也是目前可流通的尺幅最大 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 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了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②我比一捆麦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 ③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 ④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 了 ⑤是风把麦垛刮走了。 ⑥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 A.①⑥④⑤②③B.①⑥③⑤④②C.④⑤③②⑥①D.④⑤③②①⑥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22分)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 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 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 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 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 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 其直。瑶怀其妻簪珥、桂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口遣之
广东省梅州市 2015 届高三 5 月总复习质检(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庇荫/纰漏 遮蔽/弊端 省视/省吃俭用 B.中肯/中意 证券/蜷伏 瞠目/螳臂当车 C.眼眶/框架 蔓延/藤蔓 桂冠/弹冠相庆 D.解数/解读 稗官/裨益 伶仃/酩酊大醉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雨后千山铁铸成》画面的主体是雨后苍山,作者以焦墨为之,用笔老气横秋, 突出凝重之感,使其似一座纪念碑般巍然矗立,同时又染以石青,丰富色彩层次。 整幅画面以浓墨为主,淡设色,远景是连绵的群山,中景是一座犹如一整块巨石 般的苍山,山前江渚上有稀疏的树丛和一座石塔,近景处一人泛舟江上,悠然自 得。整个山体皴擦点染,以浓墨为主,又不乏微妙的浓淡变化,笔墨语言丰富。 A.老气横秋 B.凝重 C.连绵 D.悠然自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中国首支维和先遣分队 27 日飞抵南苏丹首都。根据部署,先遣分队官兵将在 任务区承担熟悉当地情况、营房建设、装备接收。 B.《星形广场》这部 1968 年莫迪亚诺发表的处女作,小说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 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 C.著名画家齐白石的鸿篇巨制《山水十二条屏》亮相北京保利艺术馆。该组作 品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也是目前可流通的尺幅最大 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D.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 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了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②我比一捆麦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 ③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 ④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 了。 ⑤是风把麦垛刮走了。 ⑥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 A.①⑥④⑤②③ B.①⑥③⑤④②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③②①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题。(22 分)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 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 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 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 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 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①瑶责 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遣之

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 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 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 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緬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 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口,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 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 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 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 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 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 募直大减。口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 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畀bi,给与②“疋pi同“匹”③緬geng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厘革:革除 B.彬即畀瑶责其直责:索要 C.微瑶,民且重困微:认为……卑贱 D.瑶规画咸称帝意称:符合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帝笑囗遣之 ②争出资建祠祀口 ③囗老致仕去 A.①且②之③于B.①而②之③以 C.①且②其③以D.①而②其③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C.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D.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増加 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 对此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 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 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 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 疋②。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 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③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 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 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 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 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 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 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 募直大减。□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 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畀 bì,给与 ②“疋 pǐ 同“匹” ③縆 gēng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 厘革: 革除 B.彬即畀瑶责其直 责:索要 C.微瑶,民且重困 微:认为……卑贱 D.瑶规画咸称帝意 称:符合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帝笑□遣之 ②争出资建祠祀□ ③□老致仕去 A. ①且 ②之 ③于 B. ①而 ②之 ③以 C. ①且 ②其 ③以 D. ①而 ②其 ③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B.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C.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D.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 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 对此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 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 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3分) ②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4分) (2)文中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萧皋别业竹枝词 明)沈明臣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 【注】①萧皋别业:作者友人李宾父的别墅名。 ②竹枝词:“竹枝”是四川一带的一种民歌名称,文人常用来描写带有地方色彩 的乡土景物或民间风俗。 ③鹁鸠(boj0):鸟名,天将雨时其鸣甚急,俗称水鹁鸪。 (1)诗中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为什么?结合诗中的描写简要说明。(4分) (2)诗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孔子曰:“不知命, 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2),;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3)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古希腊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史诗和悲剧、 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悲剧 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观念导致了西方文学 重叙事和写实的传统。西方文学最早成熟的史诗和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其描写方 法是逼真地再现生活。而中国古人则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早在《尚书·尧典》 中 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 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抒情性质使 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 就因为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 《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 质使我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 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 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 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 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 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如王国维所说“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 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生动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
①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3 分) ②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4 分) (2)文中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萧皋别业①竹枝词② (明)沈明臣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③声里雨如烟。 【注】①萧皋别业:作者友人李宾父的别墅名。 ②竹枝词:“竹枝”是四川一带的一种民歌名称,文人常用来描写带有地方色彩 的乡土景物或民间风俗。 ③鹁鸠(bó jiū ):鸟名,天将雨时其鸣甚急,俗称水鹁鸪。 (1)诗中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为什么?结合诗中的描写简要说明。(4 分) (2)诗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要分析(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孔子曰:“不知命, ; ,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2)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3)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古希腊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史诗和悲剧、 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悲剧 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观念导致了西方文学 重叙事和写实的传统。西方文学最早成熟的史诗和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其描写方 法是逼真地再现生活。而中国古人则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早在《尚书·尧典》 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 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抒情性质使 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 就因为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 《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 质使我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 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 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 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 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 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如王国维所说“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 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生动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

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 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资料不是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 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 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 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却 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正是在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 到的目标 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 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 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一般说来, 中国古代文学中很少有剑拔弩张地表达狂怒或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 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的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 判现实。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中国古代诗歌中决不 缺少深挚的感情,但从未达到过西方诗歌那种“酒神”式的迷狂程度。情感宣泄 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 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古代文学中的 积淀。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 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我国古代文学重写意,只有在写物手法上重写实 B.“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说明中国古代戏曲不要求逼真地再现 生活。 C.阅读王安石等人的诗歌,可以使我们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 的影响 D.中国古代文学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 灵的。 E.“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的赞词,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中 庸”精神。 1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写意性的一项是(3分) A.《汉宫秋》第三折在创造了汉元帝和王昭君离别的戏剧情境后,以大量的抒情 歌唱抒写汉元帝的离别之痛,最后以寥寥数语写昭君投江。 B.《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是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离别,由离别的情境生发 出大量的抒情歌唱,把离别之情写得缠绵徘恻,哀感动人 C.《孔雀东南飞》和《羽林郎》对刘兰芝和胡姬的服饰外貌的大段的铺排夸张的 描绘。 D.《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写道:“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 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14.“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表现在哪里?(4分) 15.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违 背)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请结合 文中观点理解这句话。(4分)
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 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资料不是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 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 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 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却 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正是在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 到的目标。 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 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 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一般说来, 中国古代文学中很少有剑拔弩张地表达狂怒或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 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的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 判现实。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中国古代诗歌中决不 缺少深挚的感情,但从未达到过西方诗歌那种“酒神”式的迷狂程度。情感宣泄 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 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古代文学中的 积淀。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我国古代文学重写意,只有在写物手法上重写实。 B.“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说明中国古代戏曲不要求逼真地再现 生活。 C. 阅读王安石等人的诗歌,可以使我们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 的影响。 D.中国古代文学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 灵的。 E.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的赞词,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中 庸”精神。 1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写意性的一项是(3 分) A.《汉宫秋》第三折在创造了汉元帝和王昭君离别的戏剧情境后,以大量的抒情 歌唱抒写汉元帝的离别之痛,最后以寥寥数语写昭君投江。 B.《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是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离别,由离别的情境生发 出大量的抒情歌唱,把离别之情写得缠绵徘恻,哀感动人。 C.《孔雀东南飞》和《羽林郎》对刘兰芝和胡姬的服饰外貌的大段的铺排夸张的 描绘。 D.《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写道:“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 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14. “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表现在哪里?(4 分) 15. 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违 背)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请结合 文中观点理解这句话。(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空巢 朱以撒 ①南方很难看到空巢 ②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 色进入内部,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 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一概如此。但如果冬日去北方,空巢就很清晰的进入眼帘 了 ③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 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 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④空巢是没有什么实用意义的,空巢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淡淡的怅惘。空巢是 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 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⑤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现代 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 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朋友说不少房子没人住,只是每月请人来打扫 打扫罢了。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 只不过在这里,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 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 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 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 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 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 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 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⑥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 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 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尽管屋瓦上长 出衰草,天井的缝罅漫上青苔,外人还是羡慕这种大家族的团圆、集合,有时就 爱上门说说话儿,沾点旺气回去。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 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 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外 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 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末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 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 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 影交迭,日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 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空巢 朱以撒 ①南方很难看到空巢。 ②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 色进入内部,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 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一概如此。但如果冬日去北方,空巢就很清晰的进入眼帘 了。 ③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 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 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④空巢是没有什么实用意义的,空巢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淡淡的怅惘。空巢是 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 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⑤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现代 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 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朋友说不少房子没人住,只是每月请人来打扫 打扫罢了。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 只不过在这里,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 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 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 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 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 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 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 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⑥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 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 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尽管屋瓦上长 出衰草,天井的缝罅漫上青苔,外人还是羡慕这种大家族的团圆、集合,有时就 爱上门说说话儿,沾点旺气回去。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 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 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外 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 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末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 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 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 影交迭,日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 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

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 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 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 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⑦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 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 子,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未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 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仗剑而行四海为 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 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⑧每次冬天我到北方,都要目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 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 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 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16.文章前四段写北方鸟类的空巢有什么作用?(4分) 17.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5分) (1)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 (3分) (2)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2分) 18.文章以“空巢”为题,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人类社会的“空巢”,并结合文 章分析作者对“空巢”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1题。 郎朗:一瓶不断被勾兑的原浆酒 周舒 ①郎朗9岁,郎爸辞去工作,专职陪读。父子俩登上去北京的列车。老妈一个人 坚守沈阳,为他们提供配给。他们生活艰辛,全家有时要举债度日。 ②培养一个天才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回忆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郎朗印象最 深的是“孤独”,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顶着北京七月的烈日寻找钢琴老师 的家,他的沈阳话受到同学的嘲讽。在“天才”泛滥的北京城,他过去的成绩已 经无法打动老师。有位女老师甚至很讨厌郎爸把儿子称为“天才”,不客气地对 他说:“我看不出您的儿子是个天才。”郎朗用尽一切努力,也无法讨得这位女 老师欢心,最终被逐出师门。 ③l4岁,郎朗进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踏上了独自求学的道路。他从来不上 文化课,只是躲在琴房里埋头练琴。与其说他热爱弹琴,不如说是“超越”观念 在作怪,他的脑海里有一长串名单,需要他一个一个地去超越。成年后,他接受 各种采访,很少描述自己对钢琴的热爱,而只描述自己的万众瞩目。 ④17岁,郎朗签约经纪公司。他每天打电话给经纪人,询问是否有演出。经纪 人告诉他,他已经成功地成为大师的替补,假如有大师因故无法参加演出,他就 有机会顶上。命运注定会向他展露笑脸。1999年,芝加哥的维尼亚音乐节上 著名音乐家安德烈·瓦兹身体不适,由郎朗顶替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 奏曲》。演出非常成功,他一举成名,有报纸记者甚至写出了“如果郎朗是一支 股票,我借钱也要买”的文字
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 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 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 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⑦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 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 子,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未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 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仗剑而行四海为 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 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⑧每次冬天我到北方,都要目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 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 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 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16.文章前四段写北方鸟类的空巢有什么作用?(4 分) 17.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5 分) (1)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 (3 分) (2)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2 分) 18.文章以“空巢”为题,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人类社会的“空巢”,并结合文 章分析作者对“空巢”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9—21 题。 郎朗:一瓶不断被勾兑的原浆酒 周 舒 ①郎朗 9 岁,郎爸辞去工作,专职陪读。父子俩登上去北京的列车。老妈一个人 坚守沈阳,为他们提供配给。他们生活艰辛,全家有时要举债度日。 ②培养一个天才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回忆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郎朗印象最 深的是“孤独”,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顶着北京七月的烈日寻找钢琴老师 的家,他的沈阳话受到同学的嘲讽。在“天才”泛滥的北京城,他过去的成绩已 经无法打动老师。有位女老师甚至很讨厌郎爸把儿子称为“天才”,不客气地对 他说:“我看不出您的儿子是个天才。”郎朗用尽一切努力,也无法讨得这位女 老师欢心,最终被逐出师门。 ③14 岁,郎朗进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踏上了独自求学的道路。他从来不上 文化课,只是躲在琴房里埋头练琴。与其说他热爱弹琴,不如说是“超越”观念 在作怪,他的脑海里有一长串名单,需要他一个一个地去超越。成年后,他接受 各种采访,很少描述自己对钢琴的热爱,而只描述自己的万众瞩目。 ④17 岁,郎朗签约经纪公司。他每天打电话给经纪人,询问是否有演出。经纪 人告诉他,他已经成功地成为大师的替补,假如有大师因故无法参加演出,他就 有机会顶上。命运注定会向他展露笑脸。1999 年,芝加哥的维尼亚音乐节上, 著名音乐家安德烈·瓦兹身体不适,由郎朗顶替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 奏曲》。演出非常成功,他一举成名,有报纸记者甚至写出了“如果郎朗是一支 股票,我借钱也要买”的文字

⑤一度,他被描述成音乐厅里的刘翔、钢琴界的李小龙。顶着第一位征服西方观 众的中国钢琴家的名头漂洋过海地杀回国内,郎朗收获了国人无尽的鲜花和掌 声,赞美与追捧,风光无限;而他也的确不负众望地时常秀出自己的“爱国情 绪”。“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都太老实,在外国人面前就要酷,就要为中国人争 气!”当在德国演出受到质疑时,他如是说。当他在白宫演奏了《我的祖国》后, 在博客里写道:“我又独自演奏了中国人心目中‘最美的歌’《我的祖国》。能 够在众多外宾,尤其是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元首们面前演奏这首赞美中国的乐曲, 仿佛是在向他们诉说我们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人的团结,我感到深深的荣幸和 自豪。”当本不分国界的艺术落入凡间,被戴上爱国的噱头,钢琴师便已经失去 了成为艺术家的心胸。 ⑥郎朗成名后,他的母亲作为最贴心、最尽职的助手,与他一起飞越全球。只要 有可能,父亲还会陪他一起接受采访。无论是2006年风传的刘亦菲主动示好郎 朗,还是2012年郎朗与巩新亮的绯闻,郎爸郎妈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为 儿子辟谣,作解释,澄清事实。郎朗已经30岁了,好像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母 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⑦台湾钢琴家陈宏宽认为,郎朗在艺术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对他的 过度保护。显然,郎朗在某个层面是成功的。尽管尤勇大叔说,看到他闭上眼睛, 就起鸡皮疙瘩,那不是因为沉浸于音乐之中,而是作秀;尽管另一位国外钢琴大 师也说郎朗不是在弹钢琴而是在表演杂技。无论是作秀还是演杂技,都是观者心 态问题,郎朗手上的活儿绝对不差。只是,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生是多面的, 郎朗的人生似乎绝对称不上楷模更不应该被效仿。他的人生是单色的,挖掉那个 黑白键盘组成的世界后,几乎一无所有 ⑧郎朗在接受采访时,有时会表现出惊人的坦率。他直言自己无法像有些钢琴大 师那样保持神秘。“没人看到我,那怎么行?”如果真要选择在家里弹琴,他希 望是“有很多摄像头对准我,通过互联网,我的演奏就能被全世界听见、看到, 我还能收到出场费…” ⑨去年,郎朗参加了120场演出,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艺术像酒, 沉淀发酵后才会醇香。而郎朗像一瓶茅台原浆,不断地被勾兑,勾兑出越来越多 的名酒,而每一瓶酒的香气越来越淡。当酒的品质开始对不起它的盛名时,负面 评价如期而至。 ⑩他的成长经历被无数琴童以及琴童的家长视为金科玉律。可以想见,世界上不 会再多出一个郎朗,而会出现无数个单色人生的父母与孩童,在没有风景的成功 学小路上踽踽独行,成为精神色盲。 (选自《非常关注》2012年第8期,有删改) 19.请概括郎朗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4分) 20.标题“郎朗:一瓶不断被勾兑的原浆酒”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 解。(5分) 21.作者认为“郎朗的人生是单色调的,除了钢琴,他一无所有”,你同意这个 观点吗?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韩国企划财政部26日晚间发布的声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韩国加入亚投 行的理由。声明说,亚投行是韩国可以作为主要国家参加创始的第一个国际金融 机构。韩国有必要在国际社会积极承担能体现韩国的经济地位的责任。亚投行将
⑤一度,他被描述成音乐厅里的刘翔、钢琴界的李小龙。顶着第一位征服西方观 众的中国钢琴家的名头漂洋过海地杀回国内,郎朗收获了国人无尽的鲜花和掌 声,赞美与追捧,风光无限;而他也的确不负众望地时常秀出自己的“爱国情 绪”。“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都太老实,在外国人面前就要酷,就要为中国人争 气!”当在德国演出受到质疑时,他如是说。当他在白宫演奏了《我的祖国》后, 在博客里写道:“我又独自演奏了中国人心目中‘最美的歌’《我的祖国》。能 够在众多外宾,尤其是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元首们面前演奏这首赞美中国的乐曲, 仿佛是在向他们诉说我们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人的团结,我感到深深的荣幸和 自豪。”当本不分国界的艺术落入凡间,被戴上爱国的噱头,钢琴师便已经失去 了成为艺术家的心胸。 ⑥郎朗成名后,他的母亲作为最贴心、最尽职的助手,与他一起飞越全球。只要 有可能,父亲还会陪他一起接受采访。无论是 2006 年风传的刘亦菲主动示好郎 朗,还是 2012 年郎朗与巩新亮的绯闻,郎爸郎妈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为 儿子辟谣,作解释,澄清事实。郎朗已经 30 岁了,好像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母 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⑦台湾钢琴家陈宏宽认为,郎朗在艺术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对他的 过度保护。显然,郎朗在某个层面是成功的。尽管尤勇大叔说,看到他闭上眼睛, 就起鸡皮疙瘩,那不是因为沉浸于音乐之中,而是作秀;尽管另一位国外钢琴大 师也说郎朗不是在弹钢琴而是在表演杂技。无论是作秀还是演杂技,都是观者心 态问题,郎朗手上的活儿绝对不差。只是,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生是多面的, 郎朗的人生似乎绝对称不上楷模更不应该被效仿。他的人生是单色的,挖掉那个 黑白键盘组成的世界后,几乎一无所有。 ⑧郎朗在接受采访时,有时会表现出惊人的坦率。他直言自己无法像有些钢琴大 师那样保持神秘。“没人看到我,那怎么行?”如果真要选择在家里弹琴,他希 望是“有很多摄像头对准我,通过互联网,我的演奏就能被全世界听见、看到, 我还能收到出场费……” ⑨去年,郎朗参加了 120 场演出,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艺术像酒, 沉淀发酵后才会醇香。而郎朗像一瓶茅台原浆,不断地被勾兑,勾兑出越来越多 的名酒,而每一瓶酒的香气越来越淡。当酒的品质开始对不起它的盛名时,负面 评价如期而至。 ⑩他的成长经历被无数琴童以及琴童的家长视为金科玉律。可以想见,世界上不 会再多出一个郎朗,而会出现无数个单色人生的父母与孩童,在没有风景的成功 学小路上踽踽独行,成为精神色盲。 (选自《非常关注》2012 年第 8 期,有删改) 19.请概括郎朗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4 分) 20.标题“郎朗:一瓶不断被勾兑的原浆酒”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 解。(5 分) 21.作者认为“郎朗的人生是单色调的,除了钢琴,他一无所有”,你同意这个 观点吗?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韩国企划财政部 26 日晚间发布的声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韩国加入亚投 行的理由。声明说,亚投行是韩国可以作为主要国家参加创始的第一个国际金融 机构。韩国有必要在国际社会积极承担能体现韩国的经济地位的责任。亚投行将

会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韩国愿意参加由中国首倡的有众 多国家参与的这一开发机构。当然,声明也非常明确地表述了其在经济上的具体 利益:“中国己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 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中双边贸易额超过了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的总和。 此前韩中自贸区的谈判也宣告结束,韩国正在为了在未来几年之内成为世界范围 内一个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而不断努力。”声明认为,在基建、通信、交 通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韩国企业将通过加入亚投行而受益。 (1)为此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2)为“亚投行”下定义: (不超过35个字)(4分 23.某中学组织同学前往梅县梅花山进行植树活动,请根据下图,按植树者所使 用的交通工具,分类说明其具体的集合点。要求:句子连贯,语言通顺,表达清 晰。(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卖羊肉泡馍、卖菜、卖米粉,这些本都是小商小贩的生意,最近却吸引了名校学 子、名企员工等高学历人才加入:薪酬优厚的IT人卖起了羊肉泡馍,自号“西 少爷”;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辞职做起了“青年菜君”;法学硕士离开髙档写字楼 转而卖米粉,创办了“伏牛堂”…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梅州市高三质量检测试卷(2015.5)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D(A项bi/pi;bi;xing/ sheng。B项 zhong;quan/quan; cheng/tang。C 项 kuang;man/wan;guan。D项xie/jie;bai/bi;ding/ding) 2.A(A.“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形容人没有朝气, 暮气沉沉的样子。不能用于形容“用笔”。B.“凝重”指端庄,庄重。C.“连绵 指“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D.“悠然自得”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 畅。) 3.C(A.成分残缺,“承担”缺宾语,可在“装备接收”加“等任务”。B.中 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为“处女作”,该句表述尚未完整,第二句的主语已换为 “小说的内容和文笔”。D.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 4.C(第④句叙述“隐约有几件东西”,说明只有这一句不确定滚动的是“麦 子”,其余几句描述的都是麦子,因此,该句为文段的首句。第⑤句是对第④句 的回答,滚动刮走的是麦垛。排除AB两项。第②句解释第③句,说明“我”只 能看着它刮走的原因。然后根据时间顺序,第⑥句先说风如果不拐弯就会把麦子 吹回村子,第①句再写明晨麦子会被发现。)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C(微:假如没有) 6.B(①处表承接“然后”意,故用“而”;②处代指“蒋瑶”,故用“之”; ③处表原因,故用“以”。)
会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韩国愿意参加由中国首倡的有众 多国家参与的这一开发机构。当然,声明也非常明确地表述了其在经济上的具体 利益:“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 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中双边贸易额超过了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的总和。 此前韩中自贸区的谈判也宣告结束,韩国正在为了在未来几年之内成为世界范围 内一个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而不断努力。”声明认为,在基建、通信、交 通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韩国企业将通过加入亚投行而受益。 (1)为此则消息拟写标题: (不超过 12 个字)(2 分) (2)为“亚投行”下定义: (不超过 35 个字) (4 分) 23.某中学组织同学前往梅县梅花山进行植树活动,请根据下图,按植树者所使 用的交通工具,分类说明其具体的集合点。要求:句子连贯,语言通顺,表达清 晰。(6 分)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卖羊肉泡馍、卖菜、卖米粉,这些本都是小商小贩的生意,最近却吸引了名校学 子、名企员工等高学历人才加入:薪酬优厚的 IT 人卖起了羊肉泡馍,自号“西 少爷”;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辞职做起了“青年菜君”;法学硕士离开高档写字楼 转而卖米粉,创办了“伏牛堂”……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梅州市高三质量检测试卷(2015.5)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 4 小题,共 12 分。 1.D(A 项 bì/pī;bì;xǐng/shěng。B 项 zhòng;quàn/ quán;chēng/táng。C 项 kuàng;màn/ wàn;guān。D 项 xiè/jiě;bài/ bì;dīng/ dǐng) 2.A(A.“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形容人没有朝气, 暮气沉沉的样子。不能用于形容“用笔”。B.“凝重”指端庄,庄重。C.“连绵” 指“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D.“悠然自得”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 畅。) 3.C(A.成分残缺,“承担”缺宾语,可在“装备接收”加“等任务”。B.中 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为“处女作”,该句表述尚未完整,第二句的主语已换为 “小说的内容和文笔”。D.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 4.C(第④句叙述“隐约有几件东西”,说明只有这一句不确定滚动的是“麦 子”,其余几句描述的都是麦子,因此,该句为文段的首句。第⑤句是对第④句 的回答,滚动刮走的是麦垛。排除 AB 两项。第②句解释第③句,说明“我”只 能看着它刮走的原因。然后根据时间顺序,第⑥句先说风如果不拐弯就会把麦子 吹回村子,第①句再写明晨麦子会被发现。)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5.C(微:假如没有) 6.B(①处表承接“然后”意,故用“而”;②处代指“蒋瑶”,故用“之”; ③处表原因,故用“以”。) 7.B

8.D(“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表述有误,原文“瑶规画咸称 帝意”句意应为“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 9.(1)①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坚持不同意。 (“夺”:强夺;“执”:坚持、坚决,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②(皇帝)说:“亲近亲人比不上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像这样 (第一个“亲”:亲近;第二个“亲”:亲人;“重”:重视,各1分,句意1 分,共4分。) (2)①武宗南巡时,蒋瑶抵制权幸索要财物。 ②国家大兴土木时,蒋瑶奏请停止不急的工程,以宽民役。 (答到一点的2分,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间,历仼两 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 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 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 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 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 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 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 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恰逢皇帝打鱼获 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 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蓕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 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 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 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 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 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 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 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 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 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 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 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 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像这样。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 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 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 军)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 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 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 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8.D(“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表述有误,原文“瑶规画咸称 帝意”句意应为“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 9.(1)①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坚持不同意。 (“夺”:强夺;“执”:坚持、坚决,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3 分) ②(皇帝)说:“亲近亲人比不上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像这样。 (第一个“亲”:亲近;第二个“亲”:亲人;“重”:重视,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2)①武宗南巡时,蒋瑶抵制权幸索要财物。 ②国家大兴土木时,蒋瑶奏请停止不急的工程,以宽民役。 (答到一点的 2 分,两点得 3 分)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间,历任两 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 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 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 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 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 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 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 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恰逢皇帝打鱼获 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 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 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 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 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 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 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 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 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 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 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 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 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 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像这样。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 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 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 军)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 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 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 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10.(1)初春(或春天)(1分)。诗中描绘的是梅子尚小,黄中带青;天气 乍暖还寒;百花盛开(桃李花开);农民开始耕种;燕子刚筑巢;细雨如烟(写 出2处1分,3处2分,4处3分),这些都是初春时的景象 (2)①色彩对比(映衬)(1分)。一二句中有梅子的青、黄颜色,还有桃李 的红白两色,颜色对比鲜明,突显了初春特有的绚丽色彩,彰显了初春的勃勃生 机(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1.(1)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3)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4)空里流霜不觉飞,皎皎空中孤月轮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AD(A错,写物手法上也不重写实而重写意。D错,原文是“有可能达到” 而不是“决定”。) 13.D(D项不能证明写意性,按照句子意思说的是写实性。易错选成C,要注意 C项中的“铺排夸张”。) 14.①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②中国古代文 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③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 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④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也是不重 写实而重写意。(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5.①作诗要讲究“温柔敦厚”,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要有节制地宣泄情感 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诗歌要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2分)(或:诗 人在抒发感情时要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 来批判现实。)②严羽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诗歌中表达叫嚣躁怒的情绪,违背了 忠厚的原则,那是属于末流的诗,如果用诗歌来责骂,那就是诗的厄运和劫难了 (2分)(大意对即可) 四、本大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①文章开头突出鸟类留在北方的空巢日渐衰落破败让人感到的淡淡怅惘,奠 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②由自然界的“空巢”引出下文人类社会的“空巢”现 象,行文自然。(或者为下文写人类世界的“空巢”现象作铺垫。) 【评分参考:每点2分】 17.(1)拟人(1分),作者将老屋赋以人的行为和情感,它承受岁月的摧残, 最终千疮百孔,只能无奈地任人指认,评论(1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有越 来越多的空巢产生、衰败的一种深深无奈和担忧(1分)。 (2)比喻(1分),作者将漂泊者不固定的住所比喻成“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 形象地写出了漂泊者不为人知的悲戚的生存状态(或:写出了作者对漂泊者生存 状态的同情)(1分)。 18.(1)写了去大西洋彼岸的淘金的人们在自己家乡为了象征富有而建的空巢(1 分)和因为年轻人的远离和漂泊,原本旺盛热闹变成萧条空旷岑寂,最终千疮百 孔的空巢(1分) 2)通过对漂泊者在家乡的空巢豪华而在异乡的住所寒酸、生存艰难的对比, 让作者喟叹当今强烈的文明冲突下人生价值趋向观,呼唤人之生存本真(游子归 巢、亲人团聚、温暖安定)之回归。(2分)
10.(1)初春(或春天)(1 分)。诗中描绘的是梅子尚小,黄中带青;天气 乍暖还寒;百花盛开(桃李花开);农民开始耕种;燕子刚筑巢;细雨如烟(写 出 2 处 1 分,3 处 2 分,4 处 3 分),这些都是初春时的景象。 (2)①色彩对比(映衬)(1 分)。一二句中有梅子的青、黄颜色,还有桃李 的红白两色,颜色对比鲜明,突显了初春特有的绚丽色彩,彰显了初春的勃勃生 机(分析 2 分,意思对即可)。 11.(1)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3)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4)空里流霜不觉飞,皎皎空中孤月轮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12.A D(A 错,写物手法上也不重写实而重写意。D 错,原文是“有可能达到”, 而不是“决定”。) 13.D(D 项不能证明写意性,按照句子意思说的是写实性。易错选成 C,要注意 C 项中的“铺排夸张”。) 14. ①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②中国古代文 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③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 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④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也是不重 写实而重写意。(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 15.①作诗要讲究“温柔敦厚”,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要有节制地宣泄情感, 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诗歌要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2 分)(或:诗 人在抒发感情时要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 来批判现实。)②严羽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诗歌中表达叫嚣躁怒的情绪,违背了 忠厚的原则,那是属于末流的诗,如果用诗歌来责骂,那就是诗的厄运和劫难了。 (2 分)(大意对即可) 四、本大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 ①文章开头突出鸟类留在北方的空巢日渐衰落破败让人感到的淡淡怅惘,奠 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②由自然界的“空巢”引出下文人类社会的“空巢”现 象,行文自然。(或者为下文写人类世界的“空巢”现象作铺垫。) 【评分参考:每点 2 分】 17.(1)拟人(1 分),作者将老屋赋以人的行为和情感,它承受岁月的摧残, 最终千疮百孔,只能无奈地任人指认,评论(1 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有越 来越多的空巢产生、衰败的一种深深无奈和担忧(1 分)。 (2)比喻(1 分),作者将漂泊者不固定的住所比喻成“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 形象地写出了漂泊者不为人知的悲戚的生存状态(或:写出了作者对漂泊者生存 状态的同情)(1 分)。 18.(1)写了去大西洋彼岸的淘金的人们在自己家乡为了象征富有而建的空巢(1 分)和因为年轻人的远离和漂泊,原本旺盛热闹变成萧条空旷岑寂,最终千疮百 孔的空巢(1 分) (2)通过对漂泊者在家乡的空巢豪华而在异乡的住所寒酸、生存艰难的对比, 让作者喟叹当今强烈的文明冲突下人生价值趋向观,呼唤人之生存本真(游子归 巢、亲人团聚、温暖安定)之回归。(2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省梅州市2014届高三总复习质检语文试卷_广东省梅州市2014届高三总复习质检.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4届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2014届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3届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语文试卷_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2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2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_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_广东梅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 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2份)_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2份)_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中段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梅县2017届高三10月末月考语文试卷_广东省梅县2017届高三10月末月考语文试卷.doc
- 广东省梅县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_广东梅县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doc
- 广东省梅县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_广东梅县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普通2017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卷_广东省普通2017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卷.doc
- 广东省普通2017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卷.doc
- 广东省普通2017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卷.doc
- 广东省普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广东省普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广东省普宁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_广东省普宁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doc
- 广东省普宁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广东省普宁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高三2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高三2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高考.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5月份总复习质检二模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二模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东省梅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3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梅州高级中学、蕉岭中学、虎山中学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_广东省梅州高级中学.doc
- 广东省汕头四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广东省汕头四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0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_汕头市2010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广东省汕头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广东省汕头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_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2013汕头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试题(二)语文.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_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广东省汕头市.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广东省汕头市.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广东省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doc
- 广东省汕头市2015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广东省汕头市201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