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期末考题参考答案

03102分析化兽期京考题参考答崇 (2004年) 、选择题(单项选择共20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1.C,2.B,3C,4.B,5.A,6.A、B、C 7.D,8.B,9.C,10.D,11.B,12.B,13.D。 、回答问题(30分) 1.答:预处理使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符合以下要求:(1)反应进行完全,反应 快,使用方便;(2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除去,或对后面的测定步骤无影响:(3) 有较好选择性;(4)经济、环境友好等。举例略。 2.答:一般选择吸收光谱图中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因有高灵敏度和准 确性。但在有干扰时,可根据吸收较大而干扰最小的原则选择测量波长。 3.答:根据固体试样缩分公式计算,m=kd2=02×62=72kg,所以20kg试样只能 缩分一次,得到10kg后,不能再缩分,否则不符合最低可靠质量的要求 4.答:(1)H]+[Hs]+2(H2S]=[OH];(2)ⅢH+]=cC+OH]。 5.答:(1)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时,达到平衡时,A在两相中平衡浓度的 比称为分配系数K0。kD=Ab。式中A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 [AJw 溶质浓度较低时,K为常数。(2)溶质A在有机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和与水相中各种 存在形式的浓度和之比,称为分配比D。(3)被萃取物萃取到有机相的量占总量的比例 般用百分比表示) 6.答:滴定分析中,由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吻合而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或用更准确地判断终点的方法以使终点更接近计量点;适当增加被 测物浓度和提高被测物与滴定剂反应的表观稳定常数 三、计算题(50分) 1. f: VOi +2H* +e= VOz++H20, Evo: /vo2+=E%o: /Vo2+ +0.0591glH'1 当H浓度为1.0mo时,E° VO,/VO 当H浓度为010mo时,Eo=owo+0091gH=100118=088 2.解:本实验是通过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沉淀物 MgNHpO4中的镁,计算出沉淀 物中的含磷量,间接得到含磷试样中磷的含量
03102 级分析化学期末考题参考答案 (2004 年)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 20 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1. C, 2. B, 3.C, 4. B, 5. A, 6. A、B、C 7. D, 8.B,9. C, 10. D,11. B,12. B,13.D。 二、回答问题(30 分) 1. 答:预处理使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符合以下要求:(1)反应进行完全,反应 快,使用方便;(2)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除去,或对后面的测定步骤无影响;(3) 有较好选择性;(4)经济、环境友好等。举例略。 2. 答:一般选择吸收光谱图中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因有高灵敏度和准 确性。但在有干扰时,可根据吸收较大而干扰最小的原则选择测量波长。 3. 答:根据固体试样缩分公式计算, ,所以 20kg 试样只能 缩分一次,得到 10kg 后,不能再缩分,否则不符合最低可靠质量的要求。 kg2.762.0 2 2 Q Kdm =×== 4. 答:(1) + - 2 =++ − ]OH[]SH[2]HS[]H[ ; (2) + cHCl += − ]OH[]H[ 。 5. 答:(1)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时,达到平衡时,A在两相中平衡浓度的 比称为分配系数KD。 w o D ]A[ ]A[ K = 。式中A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 溶质浓度较低时,KD为常数。(2)溶质A在有机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和与水相中各种 存在形式的浓度和之比,称为分配比D。(3)被萃取物萃取到有机相的量占总量的比例(一 般用百分比表示)。 6. 答:滴定分析中,由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吻合而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或用更准确地判断终点的方法以使终点更接近计量点;适当增加被 测物浓度和提高被测物与滴定剂反应的表观稳定常数。 三、计算题(50 分) 1. 解: 2 H2VO ++ e 2+ +=++ 2OHVO , o 2 VO/VO 'o VO/VO ]Hlg[059.0 2 2 2 2 + E ++ = E ++ + 当H+ 浓度为 1.0mol/L时, E 00.1 V 'o VO/VO 2 2 ++ = 当H+ 浓度为 0.10mol/L时, E E 88.0118.000.1]Hlg[059.0 V o 2 VO/VO 'o VO/VO 2 2 2 2 = + =−= + ++ ++ 2. 解:本实验是通过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沉淀物MgNH4PO4中的镁,计算出沉淀 物中的含磷量,间接得到含磷试样中磷的含量

0.02000×30.00×142.0 v(P2O5)= =21.30% 3.解:根据公式c=4可计算显色液中铬的浓度,根据显色液体积可计算出铬的质 量,然后根据分取试液的体积可计算出试样中铬的含量。 42×104×5100×5199×100×1000 3.34×10-5(g2)=0034(mgL-) 4.解: azn(NE1)2=1+1027×101+1040×102+10701×103+1026×10-4=10328 a ag(nh1)=1+10340×10-2+10710×10-2=10310 △lgK=(16.50-528)-(7.32-5.10)≈9 所以在此条件下,银离子对锌的滴定无影响。 5.解: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水的离解可忽略,所以质子条件式为: H]=c(HC+Ae-]。将下式Ac]=c(HAk代入质子条件式中得: K。+[H 1=cHc)+c(mc)kn,解此方程得mr1-19×103mo,pH=272 Ka+h 6.解:查表可知605=202,根据=计算得到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 区间,山=300± 2.02×0.7 =30.0±0.6mg/L) 7.解:设溶解度为smoL,ca2+1=01+s01,]=2sxk,所以 Ca2+F-]=0.1(2sx-3)2=10×10-1057,解此方程得:S=12×10-4molL Ka+hI
%30.21 10002000.02 0.14200.3002000.0 )OP( 52 = ×× ×× w = 3. 解:根据公式 b A c 可计算显色液中铬的浓度,根据显色液体积可计算出铬的质 量,然后根据分取试液的体积可计算出试样中铬的含量。 ⋅ = ε )Lmg(0334.0)lg(1034.3 5000.20 1000100 996.51 1000 0.25 5102.4 540.0 1-5 1 4 − − =⋅×= ⋅ × × ××× ×× 4. 解: 28.5426.9301.7201.4127.2 )Zn(NH 1010101010101010101 3 =×+×+×+×+=α − − − − 10.5210.7140.3 )Ag(NH 10101010101 3 =×+×+=α − − , Δlg 9)10.532.7()28.550.16( ' K ≈−−−= 所以在此条件下,银离子对锌的滴定无影响。 5.解: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水的离解可忽略,所以质子条件式为: [H + ] =c(HCl)+[Ac − ]。将下式 ]H[ )HAc(]Ac[ a a + − + = K K c 代入质子条件式中得: ]H[ )()HCl(]H[ a a HAc + + + += K K cc ,解此方程得 2.72pH mol/L,109.1]H[ 3 ×= = + − 6. 解:查表可知t 5,10.0 = 02.2 ,根据 n ts μ x ±= 计算得到置信度为 90%时平均值的置信 区间, )mg/L(6.00.30 6 7.002.2 0.30 ±= × μ ±= 7.解:设溶解度为 s mol/L, 1.01.0][Ca , 2 ≈+= + s ]H[ 2][F a a + − + ×= K K s ,所以 2 57.10 a 2 a 1010) ]H[ 2(1.0]][FCa[ − + −+ ×= + ××= K K s ,解此方程得:S=1.2×10-4mol/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期末考题.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期末末考试考题.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5年分析化学考题参考答案.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pdf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The behaviors of Gases Liquid and Solution.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The Behaviors of Gas、Liquid and Solution.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章 电离平衡与酸碱理论 The Ionization Equilibria & Theories of Acids & Base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The Basis of Chemical Dynamic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the basic chemical thermodynamic.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The Basi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Chemical Equalibrium.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完整版辅导电子教案).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期末考题.pdf
-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期末考题参考答案.pdf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主讲:朱振峰).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熔体.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玻璃体.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表面与界面.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相平衡.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扩散.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固相反应 Solid State Reaction.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相变 phase transformation.ppt
- 陕西科技大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烧结 Sintering.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PH值归纳.doc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总结.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分子结构.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化学热力学.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热力学习题答案.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化学电源和绿色化学.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碳的化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