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海拉尔第二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_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海拉尔第二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_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海拉尔第二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题 语文·答案 2008-11-21 1C2.C(A、瓦釜:陶制炊具。瓦釜雷鸣:瓦釜敲得跟雷一般的响。比喻平庸的人或事 物受到重用或重视而显赫一时B、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 对人对事说长道短,责难挑剔。感情色彩、使用对象有误。D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 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 3.C 4A(根据文段判断,屋内的物我合一与窗外的美景形成对比选③①,根于指代词选④②) 5A(该项是安全纪录(结果)而非安全理由(原因)) 6D(“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与原文内容“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切尔 诺贝利那样的事故”不合,夸大了范围) 7A(“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最终将取代其他能源”推断有误,文中无此信息) 8.C“善的意思是“友善”。 D与: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 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 动。D均为介词,和) 10.D“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 11.【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 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问所认识的年长的邻人 杨倩。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问:“狗凶,那么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 “人们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带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用咬人来迎接 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 臣像恶狗一样用咬人来迎接。这就是君王蒙蔽而受挟制,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 用的原因啊 (1)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虽然这样但是酒却卖不出去, 变质发酸了。(遇,悬,然而,酸,语意) (2)这就是君王受蒙蔽而受威胁,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此,蔽 和胁,用,所以,语意) 12.(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 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的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 赏梅的忧郁心情。(3分) 2)对比(2分)。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 伤心流泪,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忧患的忧郁心情。(3分) 衬托(2分)。上阙写过去,下阙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 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3分)(或者“今昔之感”“国家之忧”)托物言志或寄 情于物也可

海拉尔第二中学 2009 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题 语文·答案 2008-11-21 1.C 2.C (A、瓦釜:陶制炊具。瓦釜雷鸣:瓦釜敲得跟雷一般的响。比喻平庸的人或事 物受到重用或重视而显赫一时 B、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 对人对事说长道短,责难挑剔。感情色彩、使用对象有误。D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 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 3.C 4.A(根据文段判断,屋内的物我合一与窗外的美景形成对比选③①,根于指代词选④②) 5.A(该项是安全纪录(结果)而非安全理由(原因)) 6.D(“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与原文内容“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切尔 诺贝利那样的事故”不合,夸大了范围) 7.A(“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最终将取代其他能源”推断有误,文中无此信息) 8.C “善”的意思是“友善”。 9.D 与:介词,跟,同。(A 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 副词,于是、 就/副词,竟然,却;C 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 动。D 均为介词,和 ) 10.D “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 11.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 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问所认识的年长的邻人 杨倩。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问:“狗凶,那么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 “人们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带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用咬人来迎接, 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 臣像恶狗一样用咬人来迎接。这就是君王蒙蔽而受挟制,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 用的原因啊。 (1)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虽然这样但是酒却卖不出去, 变质发酸了。(遇,悬,然而,酸,语意) (2)这就是君王受蒙蔽而受威胁,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此,蔽 和胁,用,所以,语意) 12.(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 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的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 赏梅的忧郁心情。(3 分) (2)对比(2 分)。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 伤心流泪,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忧患的忧郁心情。(3 分) 衬托(2 分)。上阙写过去,下阙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 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3 分)(或者“今昔之感”“国家之忧”)托物言志或寄 情于物也可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来者之可追/大礼不辞小让 五之夜,月明半墙/一夜飞度镜湖月/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这是作者产生的一种联想,一方面由南昌美景联想到赣菜美味,有其相关性:另 方面因为赣菜辣得直接爽快,而滕王阁的美景也是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遗,又有其相 似性。(3分)作用:这样写一是为了形象表达登临滕王阁的独特感受,赞美滕王阁视野 开阔,景致优美;二是总领下文,自然引出下文对滕王阁美景的具体描述。(2分)(意 思对即可) 15.①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②饱经沧桑的滕王阁而今带 给人们的,仍然是美好的风景和美好的心情。 16.①滕王阁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不能不前往一游:②滕王阁就矗立在赣江边上,游 玩方便,而且其临观之美,令人心旷神怡:③登上高阁,视野会开阔起来,胸中满 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为滕王阁留下震古烁今的名篇 《滕王阁序》:⑤滕王阁几经兴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登临它,可以读历史 烟尘,可以写当代风采,可以抒未来憧憬。(任意三条理由均可得满分) 17.①因为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作者观赏了滕王阁的 胜景之后,觉得不吐不快,他要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②作者觉得,虽然滕王阁 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他要把这种独到的感悟表达 出来,与读者分享登临的收获。(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你用智慧催化了石油事业,你用人生催化了科技进步。您用聪明和才智为祖 国炼油催化事业奏响了新的乐章。(语言生动形象给3分,运用修辞手法给2分。人称不 限) 19.示例: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反抗精神: 当勃郎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当孔子 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当孟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我懂得了积累的意义。(每句无人名或名话不吻合扣一分,话与精神实质不吻合扣 分,人与话课内课外的都行) 20、开放时代爱国主义深沉理性(严格按答案来,对一个二分,全对六分:如 果全对,顺序不对扣一分;对两个词,顺序不对,扣二分。) 21、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关键是要找准材料中珍珠与麦粒的比喻义,找准其与现实生活 的契合点。珍珠是个宝物,光彩夺目,用来装饰和打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虚的 是一种附着物,可以指生活中的荣誉、地位:而麦粒是指实实在在对人生有意的具体的 东西,正如要远渡重洋的鸟儿,仅在口中衔有一根树枝,而不会带上冗余的食物和沉重 的鸟巢,据此立意可以确定为“要抛弃荣誉”“要拒绝诱惑”。冰心说“冠冕,是暂时的 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拒绝诱惑就是不要因沿途的景色而迷失方向。从另一个方面讲,公鸡想找食物,却先找 到了珍珠,但它很明智的放弃了,因为它认为珍珠对它来说毫无用处,据此立意可以确 定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执着于既定目标”。为实现找到食物这个目标,而将 作为珍宝的珍珠丢弃,这本身需要清醒的头脑、智慧的眼光,由此还可以确定“要勇于

13.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来者之可追/大礼不辞小让 三五之夜,月明半墙/一夜飞度镜湖月/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这是作者产生的一种联想,一方面由南昌美景联想到赣菜美味,有其相关性;另一 方面因为赣菜辣得直接爽快,而滕王阁的美景也是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遗,又有其相 似性。(3分)作用:这样写一是为了形象表达登临滕王阁的独特感受,赞美滕王阁视野 开阔,景致优美;二是总领下文,自然引出下文对滕王阁美景的具体描述。(2分)(意 思对即可) 15.①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②饱经沧桑的滕王阁而今带 给人们的,仍然是美好的风景和美好的心情。 16.①滕王阁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不能不前往一游;②滕王阁就矗立在赣江边上,游 玩方便,而且其临观之美,令人心旷神怡;③登上高阁,视野会开阔起来,胸中满 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为滕王阁留下震古烁今的名篇—— 《滕王阁序》;⑤滕王阁几经兴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登临它,可以读历史 烟尘,可以写当代风采,可以抒未来憧憬。(任意三条理由均可得满分) 17.①因为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作者观赏了滕王阁的 胜景之后,觉得不吐不快,他要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②作者觉得,虽然滕王阁 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他要把这种独到的感悟表达 出来,与读者分享登临的收获。(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你用智慧催化了石油事业,你用人生催化了科技进步。您用聪明和才智为祖 国炼油催化事业奏响了新的乐章。(语言生动形象给 3 分,运用修辞手法给 2 分。人称不 限) 19.示例: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反抗精神; 当勃郎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当孔子 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当孟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我懂得了积累的意义。(每句无人名或名话不吻合扣一分,话与精神实质不吻合扣 一分,人与话课内课外的都行) 20、开放时代 爱国主义 深沉理性(严格按答案来,对一个二分,全对六分;如 果全对,顺序不对扣一分;对两个词,顺序不对,扣二分。) 21、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关键是要找准材料中珍珠与麦粒的比喻义,找准其与现实生活 的契合点。珍珠是个宝物,光彩夺目,用来装饰和打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虚的, 是一种附着物,可以指生活中的荣誉、地位;而麦粒是指实实在在对人生有意的具体的 东西,正如要远渡重洋的鸟儿,仅在口中衔有一根树枝,而不会带上冗余的食物和沉重 的鸟巢,据此立意可以确定为“要抛弃荣誉”“要拒绝诱惑”。冰心说“冠冕,是暂时的 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拒绝诱惑就是不要因沿途的景色而迷失方向。从另一个方面讲,公鸡想找食物,却先找 到了珍珠,但它很明智的放弃了,因为它认为珍珠对它来说毫无用处,据此立意可以确 定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执着于既定目标”。为实现找到食物这个目标,而将 作为珍宝的珍珠丢弃,这本身需要清醒的头脑、智慧的眼光,由此还可以确定“要勇于

取舍”“借我一双慧眼吧”等立意。如果从“换一个角度”“学会变通”等方面立意,则 偏离了题旨。 文言文翻译参考: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 游玩,邦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 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倨居′于此,是非常不 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中“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 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 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 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 土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盜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紛纷。白居易第- 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盜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 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如 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 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 志向受挫。但他能膩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 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 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王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 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取舍”“借我一双慧眼吧”等立意。如果从“换一个角度”“学会变通”等方面立意,则 偏离了题旨。 文言文翻译参考: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 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 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 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 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 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 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 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 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 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 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 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 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 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 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 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至腓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 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首里购宅定居,与 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浄社。毎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 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 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 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土。与靚杲、吉皎、郑据刘真 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 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毎写成一篇,必定让他 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 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 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毎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 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 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昋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 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 还保存着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 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 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 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 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 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 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 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 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 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 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 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 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 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 还保存着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