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ppt课件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沈河区中学教研室邢泰 2006.8.28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沈河区中学教研室 邢 泰 2006.8.28

●●●●● 整体介绍 ●●●● ●●0 ●●● ●●●● 本册共七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另有 两个附录。每个单元由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组成。 五个单元的现代文共十九篇课文,包括抒情散文、小说、议论文、 书信和戏剧文学。书信是本册教材的新内容。 两个单元的古诗文包括八篇古文和十首古诗词。古文既有先秦诸子 百家的作品,也有唐宋八大家中韩柳的散文,还包括东汉唯物主义哲 学家王充的论文节选。十首古诗词均为唐宋名家名篇。 本册教材有两个附录。附录一列举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以方便 学生掌握和运用。附录二以具体例文介绍了常见的应用文一—计划和 总结的写作知识
整体介绍 ⚫ 本册共七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另有 两个附录。每个单元由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组成。 ⚫ 五个单元的现代文共十九篇课文,包括抒情散文、小说、议论文、 书信和戏剧文学。书信是本册教材的新内容。 ⚫ 两个单元的古诗文包括八篇古文和十首古诗词。古文既有先秦诸子 百家的作品,也有唐宋八大家中韩柳的散文,还包括东汉唯物主义哲 学家王充的论文节选。十首古诗词均为唐宋名家名篇。 ⚫ 本册教材有两个附录。附录一列举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以方便 学生掌握和运用。附录二以具体例文介绍了常见的应用文——计划和 总结的写作知识

●●●●● ●●●● 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0 ●●● ●●●●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抒情散文的写法,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 把握住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当联系以前学过的课 文如《石榴》《白鹅》等,引导学生体昧。 本单元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断 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在抒情散文的写法,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 把握住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当联系以前学过的课 文如《石榴》《白鹅》等,引导学生体昧。 ⚫ 本单元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断 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 ●●●● 1.白杨礼赞 ●●0 ●●● ●●●●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笔下的景 物已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而是作者眼中和心中的自 然,是“人化的自然”。 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引导学生 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本文结构严谨完美,作者由环境 到外形再到内质,一唱三叹、层层深入地歌咏白杨树。 教学中要抓住“不平凡”这个文眼,引导学生细细体 味
1.白杨礼赞 ⚫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笔下的景 物已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而是作者眼中和心中的自 然,是“人化的自然”。 ⚫ 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引导学生 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本文结构严谨完美,作者由环境 到外形再到内质,一唱三叹、层层深入地歌咏白杨树。 ⚫ 教学中要抓住“不平凡”这个文眼,引导学生细细体 味

●●●●● ●●●● ●●0 2.囚绿记 ●●● ●●●● 本文记述了作者的一段往事,但这篇文章的要旨不在记事, 而在通过记事咏物抒情。 从表层看,文章记述了作者因赏绿、爱绿而囚绿、放绿的 过程,更记述了作者囚绿之后的细腻的情感变化。从深层 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正是借助对绿色的咏叹,抒 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教学中,要抓住作者对“绿”的情感这一线索,进而把握 作者的内心世界
2.囚绿记 ⚫ 本文记述了作者的一段往事,但这篇文章的要旨不在记事, 而在通过记事咏物抒情。 ⚫ 从表层看,文章记述了作者因赏绿、爱绿而囚绿、放绿的 过程,更记述了作者囚绿之后的细腻的情感变化。从深层 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正是借助对绿色的咏叹,抒 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 教学中,要抓住作者对“绿”的情感这一线索,进而把握 作者的内心世界

●●●●● ●●●● 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 ●●0 ●●● ●●●●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写作都强调“抒情”。教学中, 可以将二者统筹考虑,先“畅谈”,然后在此基础上撰文 “倾吐”。要注意引导学生谈真话、实话,抒健康向上之 情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调研活动。把教师的工作、学习和 生活作为调研内容,其目的:一是降低难度,学生易于操 作;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苦,培养 “尊师重教”意识;三是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 树立调研意识,养成调研习惯
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 ⚫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写作都强调“抒情”。教学中, 可以将二者统筹考虑,先“畅谈”,然后在此基础上撰文 “倾吐”。要注意引导学生谈真话、实话,抒健康向上之 情。 ⚫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调研活动。把教师的工作、学习和 生活作为调研内容,其目的:一是降低难度,学生易于操 作;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苦,培养 “尊师重教”意识;三是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 树立调研意识,养成调研习惯

●●●●● ●●●● 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0 ●●● ●●●●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小说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本 单元的四篇课文,主题深刻,人文内涵丰富,可以引 导学生展开深入讨论。 四篇小说中,《孔乙己》因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距 今较远,学生阅读理解上可能有一定难度,可以从丰 富时代背景资料入手,化解难度
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 阅读小说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本 单元的四篇课文,主题深刻,人文内涵丰富,可以引 导学生展开深入讨论。 ⚫ 四篇小说中,《孔乙己》因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距 今较远,学生阅读理解上可能有一定难度,可以从丰 富时代背景资料入手,化解难度

●●●●● ●●●● 5.孔乙己 ●●0 ●●● ●●●● 1.抓住这篇小说的要旨,尤其是揭露社会的病态以期 “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一点。 ●2.把握主题,分析人物,不要仅停留在对孔乙己的分析 上,更要分析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分析孔乙己身边的人 对他的态度,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 3.小说具有丰厚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审视现实生活,审视自己,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 的弱者和他人的不幸。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富 有同情心,摈弃“劣根性”,继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 统美德
5.孔乙己 ⚫ 1.抓住这篇小说的要旨,尤其是揭露社会的病态以期 “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一点。 ⚫ 2.把握主题,分析人物,不要仅停留在对孔乙己的分析 上,更要分析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分析孔乙己身边的人 对他的态度,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 ⚫ 3.小说具有丰厚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审视现实生活,审视自己,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 的弱者和他人的不幸。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富 有同情心,摈弃“劣根性”,继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 统美德

●●●●● ●●●● 6.一厘米 ●●0 ●●● ●●●● ●1、怎样评价陶影这个人物形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 深入挖掘人物形象,把握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态度, 即作品的价值取向。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父母、理解父母 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 ●3、细腻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精彩、 贴切的比喻是本小说的语言特色。可让学生细细体味, 学习借鉴
6.一厘米 ⚫ 1、怎样评价陶影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 深入挖掘人物形象,把握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态度, 即作品的价值取向。 ⚫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父母、理解父母、 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 ⚫ 3、细腻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精彩、 贴切的比喻是本小说的语言特色。可让学生细细体味, 学习借鉴

●●●●● ●●●● 口语交际和写作 ●●0 ●●● ●●●●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就学生感兴趣 的话题设置活动。话题本身具有可辩性,这为活动的顺利 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 续写这一写作方式,以前有过训练。续写《清兵卫与葫 芦》,应提出较高的要求。续写,既要符合原著的精神, 合乎原著情节发展的逻辑;又要有创意,应鼓励学生写出 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口语交际和写作 ⚫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就学生感兴趣 的话题设置活动。话题本身具有可辩性,这为活动的顺利 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 ⚫ 续写这一写作方式,以前有过训练。续写《清兵卫与葫 芦》,应提出较高的要求。续写,既要符合原著的精神, 合乎原著情节发展的逻辑;又要有创意,应鼓励学生写出 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三门广润书院200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doc
- 三里二中2013年月考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试卷.doc
- 三角中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主题校本教研实施方案.doc
- 三科联赛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模拟试卷.doc
- 三科联赛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模拟试卷.doc
- 三洞中学14—15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doc
- 三河湖实验学校201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三河中学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三河中学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三江镇初级中学201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doc
- 三江中学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doc
- 三校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试卷.doc
- 三校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语文试题.doc
- 三校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试卷.doc
- 三明市长校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沙县2012届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doc
- 三明市梅列区2014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三明市明溪县2013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2013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三明市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福建省三明市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 三明十一中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上杭县2010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半期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doc
- 上杭县初中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学段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
- 上林县三里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上林县三里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 上林县三里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上林县三里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 上梅中学2010-201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
- 上河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模拟试卷.doc
- 上津中学11—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上津镇中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二、三次同步检测模拟试题.doc
- 上津镇中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二、三次同步检测模拟试题.doc
- 上津镇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同步检测模拟试题.doc
- 上海世博会知识竞赛题100题.doc
- 上海五校2011届合作自主选拔通用基础测试语文试卷_上海五校2011届合作自主选拔通用基础测试语文.doc
- 上海市2012-2013学年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上海市.doc
- 上海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doc
-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ABCD四份)_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docx
-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ABCD四份)_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docx
-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ABCD四份)_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docx
-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ABCD四份)_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