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4/5)

3输入电阻 按照R的定义,在图2—33(b)电路的输 入端加一电压U,这时,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电 阻为RBm,因此R=R3lne R R R R R (b)
•3. • 按照Ri的定义,在图2―33(b)电路的输 入端加一电压Ui,这时,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电 阻为RB ‖rbe,因此Ri= RB ‖rbe Ui Ri + + - - Rs RB2 r b e I i RC RL Uo + - (b) e I b βI b r ce Ro I c I o b c RB1

4.输出电阻 按照R的定义,在图2-33(b)电路 的输出端加一电压U,并将U短路时, 因bB=0,则受控源β=0。这时,从输出 端看进去的电阻为Rc,因此 (2-48) R 11=0=R 另外,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还可以通过测量 求得。测量电路分别如图2-34(a)、(b)所示。在图(a) 中,分别测出已知电阻R两端到地的电压U和U,因 而输入电流/为
• 4 . • 按照Ro的定义,在图2―33(b)电路 的输出端加一电压Uo,并将Us短路时, 因Ib =0,则受控源βIb =0。这时,从输出 端看进去的电阻为RC,因此 U C o o o R I U R s = =0 = (2―48) 另外,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还可以通过测量 求得。测量电路分别如图2―34(a)、(b)所示。在图(a) 中,分别测出已知电阻R两端到地的电压U′ i和Ui,因 而输入电流Ii为

R R R R+r R R R R R 放 放 大R1 大 R Us 器 器 (b) 图2-34R和R的测量电路 首先打开S,测得负载开路 电压U,然后闭合S,测得 (a)R的测量电路;(b)R。的测量电路接入负载时的电压U
+ - Us Rs + - Ui ′ R I i + - Ui Ri 放 大 器 RL (a) + Us Rs + S - Uo 放 大 器 RL (b) - + - Uo ′ Ro 图2―34 Ri和Ro (a) Ri的测量电路;(b)Ro的测量电路 R U U U I U R R U U R U I i i i i i i R i i i − = = − = = •首先打开S,测得负载开路 电压U′ o,然后闭合S,测得 接入负载时的电压Uo。 L o o o o o L L o R U U R U R R R U ( −1) = + =

5源电压放大倍数4s A,定义为输出电压L与信号源电压U的比值,即 R U,。U1R+R (2-51) 可见,1s<A山。若满足RR3,则A1s≈ R. R R b
5 .源电压放大倍数Aus Aus定义为输出电压Uo与信号源电压Us的比值,即 u s i i i o s i s o u s A R R R U U U U U U A + = = = (2―51) 可见,|Aus|<|Au |。若满足Ri Rs,则Aus ≈Au。 Ui Ri + + - - Rs RB2 r b e I i RC RL Uo + - (b) e I b βI b r ce Ro I c I o b c RB1

P 图2—35发射极接电阻时的交流等效电路 6将旁通电容C开路即发射极接有电阻R时的情况 此时,对交流信号而言,发射极将通过电阻RE接地, 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2-35所示。由图可知 U=Ib e +(1+ B)IbRE
6 .将旁通电容CE开路即发射极接有电阻RE时的情况 此时,对交流信号而言,发射极将通过电阻RE接地, 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2―35所示。由图可知 i b be b RE U = I r + (1+ )I + - Us Rs + - Ui Rb 2 Rb 1 RE r b e βI b RC RL + - Uo I b 图2―35 发射极接电阻时的交流等效电路

而U仍为BRL,则电压放大倍数变为 U The +(1+BRe 1+g (2-52) 可见放大倍数减小了。这是因为R的自动调节 (负反馈)作用,使得输出随输入的变化受到抑制,从 而导致A减小。当(1+B)R>>rh时,则有 (2-53) 与此同时,从b极看进去的输入电阻R′变为 R be +(1+ B)RE
而Uo仍为-βIbR′ L,则电压放大倍数变为 m E m L b e E L i o u g R g R r R R U U A + − + + = = − (1 ) 1 (2―52) 可见放大倍数减小了。这是因为RE的自动调节 (负反馈)作用,使得输出随输入的变化受到抑制,从 而导致Au减小。当(1+β)RE>>rbe时,则有 E L u R R A − (2―53) 与此同时,从b极看进去的输入电阻R’ i变为 b e E b i i r R I U R = = + (1+ )

即射极电阻R折合到基极支路应 扩大(1+β)倍。因此,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为 R=Ra1RBR′ (2-54) 显然,与式(2-46相比,输入电阻明显 增大了。 对于输出电阻,尽管L更加稳定, 但从输出端看进去的电阻仍为Rc,即 R=R C
• 即射极电阻RE折合到基极支路应 扩大(1+β)倍。因此,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为 • Ri =RB1 ‖RB2 ‖R’ i (2―54) • 显然,与式(2―46)相比,输入电阻明显 增大了。 • 对于输出电阻,尽管Ic更加稳定, 但从输出端看进去的电阻仍为RC,即 Ro =RC

例5在图2—33(a)电路中,若RB1=75k2, RB2=25k2Rc=R1=2kR=1kg,UCc=12V,晶体 管采用3DG6管,B=80,rb=1002,R3=0.6k2试 求该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Q、UCQ及AR,R 和A等项指标。 解按估算法计算ρ点 25 ×12=3 B RBI+ rB2 75+25 B BEQ 3-0.7 EO 2.3mA CO Uca=Uc-lo(R+R)=12-23×(2+1)=5.1
• 例5 在图2―33(a)电路中,若RB1=75kΩ, RB2=25kΩ,RC=RL=2kΩ,RE=1kΩ,UCC=12V,晶体 管采用3DG6管,β=80, r bb′=100Ω,Rs=0.6kΩ,试 求该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ICQ、UCEQ及Au ,Ri ,Ro 和Aus等项指标。 • 解 按估算法计算Q点: U U I R R V m A R U U I I U V R R R U CEQ CC CQ C E E B BEQ CQ E Q CC B B B B ( ) 12 2.3 (2 1) 5.1 2.3 1 3 0.7 12 3 75 25 25 1 2 2 = − + = − + = = − = − = = + = + =

下面计算交流指标。 26 100+80 26 6b,+ B =1k 2.3 R′=R
下面计算交流指标。 = = = = + = + = = = − R R R k k I r r r R U U A L C L CQ b e bb b e L i o u 2 2 1 1 2.3 26 100 80 26

将rhe,Rl的阻值代入上式,得 80× 80 R=RB1|RB2m2=75151≈ R=R=2kQ (-80)=-50 R、+R20.6+1
将rbe, R′ L的阻值代入上式,得 ( 80) 50 0.6 1 1 2 75 15 1 1 80 1 80 1 1 2 − = − + = + = = = = = = = − = − u s i i s o u s o C i B B b e u A R R R U U A R R k R R R r k 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3/5).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2/5).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1/5).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模拟集成电路系统.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晶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和七章习题(复).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习题六七章.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习题三四章.ppt
-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师手册,第四版).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解答》PDF电子书(共十一章)(阎石、王红主编).pdf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技术.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数据域分析测试技术.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频域测量技术.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电子计数器(范泽良).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电子示波器.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测量用信号源.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范泽良).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流电压与功率测量.ppt
-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电子测量及测量技术基础.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5/5).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频率响应(1/2).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频率响应(2/2).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反馈(1/2).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反馈(2/2).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1/2).ppt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2/2).ppt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2.9)互补输出级.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路的CAD CAD分析与设计》第一、二、三章 绪论.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习题课.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3.2-3.4)直流传输特性曲线.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3.6.2)CMOS传输门.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反馈放大电路(4.1-4.1.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类型.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反馈放大电路(4.2.5)负反馈展宽频带.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反馈放大电路(4.4.3)滞后补偿.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4)MOS集成运算.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5.8.5 对数与反对数运算 5.9 电压比较器.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处理电路(7-4)门电路.pdf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处理电路(7-5)单稳态触发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