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人类进步与环境代价 ——绿色化学关注的问题

人类进步与环境代价 绿色化学关注的问题 孙立广 (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人类进步与环境代价 —— 绿色化学关注的问题 孙立广 (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引 从绿色革命到绿色科技 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的结果: Q农作物高产 化肥大量使用烈性农药 高产水稻品种 0●●●●●● 水土污染、 肥力降低 水荒
一、引言 从绿色革命到绿色科技 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的结果: 农作物高产 高产水稻品种 化肥大量使用 烈性农药 水土污染、 肥力降低 水荒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著名的 《布伦特兰报告》( Brundtland Report)可 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 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著名的 《布伦特兰报告》(Brundtland Report) 可 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 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导致1.1992年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将清 洁生产纳入“廿一议程”,各国政府首脑 会议; 导致2.环境科学思维的划时代转变:从单纯 的环境防护到可持续发展,到原子经济性,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来源
导致1. 1992年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将清 洁生产纳入“廿一议程” ,各国政府首脑 会议; 导致2. 环境科学思维的划时代转变:从单纯 的环境防护到可持续发展,到原子经济性,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来源

、从绿色化学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概念 《资源》 传统: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包含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土壤和大气资源。 ■綠色化学:“资源也是废弃物、污染物的 来源
二、从绿色化学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概念 《资源》 ◼传统: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包含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土壤和大气资源。 ◼绿色化学: “资源也是废弃物、污染物的 来源。

《污染物》 传统:指人类直接或间接的生产活动产生的导致 破坏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大气、水 土使用量的那部分物质。 绿色化学:污染物是尚待利用的宝贵资源与能源, 每一个垃圾场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的富矿
《污染物》 传统:指人类直接或间接的生产活动产生的导致 破坏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大气、水 土使用量的那部分物质。 绿色化学:污染物是尚待利用的宝贵资源与能源, 每一个垃圾场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的富矿

“绿色科技”承担着完成这个转变的任务。 回收 √1300万吨垃圾/—50万吨可利用废料 Au、Ag、Cu(纯度999%) √有机废料 沼气
“绿色科技”承担着完成这个转变的任务。 回收 ✓ 1300万吨垃圾/年 150万吨可利用废料 ✓ 有机废料 Au、Ag、Cu(纯度99.9%) 沼气

资源评价:以矿床评价为例 传莸的要领是:矿床的储量、品位、矿床形态、 深度是矿床评价的基本因素。 绿色料技的角度来看:还是要考虑,可综合利 用的元素,暂时不可利用的有害、有用和无 害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作为开采废弃 物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问题
资源评价:以矿床评价为例 传统的要领是:矿床的储量、品位、矿床形态、 深度是矿床评价的基本因素。 绿色科技的角度来看:还是要考虑,可综合利 用的元素,暂时不可利用的有害、有用和无 害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作为开采废弃 物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问题

矿渣、脉石中元素的综合利用: 进步与代价 新疆的小煤窑; √塞里木湖的污染; 攀枝花的铬铁矿 √铜陵铜矿
矿渣、脉石中元素的综合利用: 进步与代价 ✓ 新疆的小煤窑; ✓ 塞里木湖的污染; ✓ 攀枝花的铬铁矿; ✓ 铜陵铜矿

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扭转“北煤南运” 1966年—1987年长江以南小型煤矿产量达1 亿吨,1993年发现为了保证长江以南中小城 市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必须 将硫品位控制在职1.32%以下。 >“南水北调”与扭转“南粮北调
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 扭转“北煤南运” 1966年—1987年长江以南小型煤矿产量达1 亿吨,1993年发现为了保证长江以南中小城 市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必须 将硫品位控制在职1.32%以下。 ➢ “南水北调”与扭转“南粮北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十章 地球内外动力作用及其它问题.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课程简介.ppt
- 《构造地质学》造山带研究.doc
- 《构造地质学》现代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基本特点.doc
- 《构造地质学》深部构造.doc
- 《构造地质学》板内变形与板内造山作用.doc
- 《构造地质学》地震构造的成因与活动构造研究.doc
- 《构造地质学》地壳-上地幔结构与盆地成因.doc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8.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7.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6.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5.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4.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3.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2.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Quiz 1.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Exam 3.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Exam 3.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Exam 2.pdf
- 《构造地质学》(英文版)Exam 1.pdf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七章 地球的结构.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海洋科学概览.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二章 宇宙演化.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三章 太阳系.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四章 地球的物质组成.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五章 地球历史的时间坐标.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第六章 地球的整体概念.ppt
-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孙立广 第八章 地球的内部动力作用.ppt
- 全球变化与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ppt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1.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10.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2.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3.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4.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5.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6.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7.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8.doc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普通地质》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9.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