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顺义二模

2009年顺义区九年级第二次统练 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第Ⅰ卷答题纸。第Ⅰ卷共8页,第Ⅱ卷共2页, 第Ⅰ卷答题纸共3页。请将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要在第Ⅰ卷上作答 考生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在第Ⅰ卷答题纸和第Ⅱ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区(县)名称、毕业学校、姓名、 报名号和准考证号 4.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 母序号填在答题纸上。(共10分,每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e)附和(t)胚胎(pe1)万籁俱寂(ai) 脖颈(jing)细菌(jun)着落(zhu0) 给自足(ji) 避讳(hui)分泌(mi)机械(je)装模作样(mu) D.颤抖(chan)刹那(cha)刊载(zd1)情不自禁(jn)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藏恻隐摇蓝名列前茅 举措双赢和谐杳无消息 C.生涯寒噤急燥无边无垠 D.秘决毕竞安详买椟还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B.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C.小区内的退休老人每天都起得很早,真是闻鸡起舞 D.我们不能考试抱佛脚,平时学习就应该发扬悬梁刺股的精神 4.下列病句修改后还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修改:去掉“通过”或去掉“使”。 B.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兴趣 修改:将“兴趣”改为“习惯”。 C.为了避免校门口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修改:将“避免”改为“防止 D.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我班同学全部获得了入场式、仪仗队表演的一等奖。 修改:将“全部”放在“表演”前面
1 2009 年顺义区九年级第二次统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共 60 分)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第Ⅰ卷答题纸。第Ⅰ卷共 8 页,第Ⅱ卷共 2 页, 第Ⅰ卷答题纸共 3 页。请将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要在第Ⅰ卷上作答。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在第Ⅰ卷答题纸和第Ⅱ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区(县)名称、毕业学校、姓名、 报名号和准考证号。 4.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 母序号填在答题纸上。(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惬.意(qiè) 附.和(fù) 胚.胎(pěi) 万籁.俱寂(lài) B.脖颈.(jǐnɡ) 细菌.(jūn) 着.落(zhuó) 自给.自足(jǐ) C.避讳.(huì) 分泌.(mì) 机械.(jiè) 装模.作样(mú) D.颤.抖(chàn) 刹.那(chà) 刊载.(zǎi) 情不自禁.(jīn)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藏 恻隐 摇蓝 名列前茅 B. 举措 双赢 和谐 杳无消息 C. 生涯 寒噤 急燥 无边无垠 D. 秘决 毕竟 安详 买椟还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 B.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 .......的道理。 C.小区内的退休老人每天都起得很早,真是闻鸡起舞 ....。 D.我们不能考试抱佛脚,平时学习就应该发扬悬梁刺股 ....的精神。 4.下列病句修改后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修改:去掉“通过”或去掉“使”。 B.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兴趣。 修改:将“兴趣”改为“习惯”。 C.为了避免校门口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修改:将“避免”改为“防止”。 D.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我班同学全部获得了入场式、仪仗队表演的一等奖。 修改:将“全部” 放在“表演”前面

5.下面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的一种精神,用下面的一个词语评价这种 精神,最恰当的一项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人民的解放,经受了罕见的重重困难,付 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后,遭到国民党的围剿。 1934年红军开始两万五干里的长征,革命力量遭受重创。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浴血奋战,直到1945年才取的最后胜 利。1946年,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 军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诞生 A.不屈不挠B.不折不扣C.破釜沉舟D.锐不可当 二、填空(共7分) 6.默写(5分) (1)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3)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4)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都有描写鸟儿 的诗句,分别是:①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天净沙秋思》)(2分) 7.名著阅读(2分) 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你所读过的名著中与之相对应的人物 示例:纶巾羽扇空城计六出祁山 对应人物:诸葛亮 ①天蓬元帅九齿钉耙净坛使者 对应人物 ②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对应人物: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班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60年来祖国建设 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 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8.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那两则? 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 拟个合适的名称。(4分) 【材料一】50年代末至60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减 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
2 5. 下面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的一种精神,用下面的一个词语评价这种 精神,最恰当的一项是( )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人民的解放,经受了罕见的重重困难,付 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后,遭到国民党的围剿。 1934 年红军开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革命力量遭受重创。1937 年 7 月 “卢沟桥事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浴血奋战,直到 1945 年才取的最后胜 利。1946 年,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 军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诞生。 A.不屈不挠 B.不折不扣 C.破釜沉舟 D.锐不可当 二、填空(共 7 分) 6.默写(5 分) (1)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1 分) (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1 分) (3)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 (4)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都有描写鸟儿 的诗句,分别是:①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② 《天净沙 秋思》)(2 分) 7.名著阅读(2 分) 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你所读过的名著中与之相对应的人物。 示例:纶巾羽扇 空城计 六出祁山 对应人物:诸 葛 亮 ①天蓬元帅 九齿钉耙 净坛使者 对应人物: ②误入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对应人物: 三、综合性学习(共 7 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我班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 60 年来祖国建设 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 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8.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那两则? 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目 拟个合适的名称。(4 分) 【材料一】50 年代末至 60 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减 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

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 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到氢弹硏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 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 “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 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答:选择第则和第则材料 原因 栏目名称 9.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 “义不容辞”两个词语)(3分) 寄语: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第下列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 B.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C.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3 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 1964 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 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 18 年的时间;中国仅用 10 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 7 年零 3 个月,苏联用了 4 年,英国用了 4 年零 7 个月; 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1965 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 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 “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 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答:选择第 则和第 则材料 原因 栏目名称 9.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 “义不容辞”两个词语)(3 分) 寄语: 四、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第下列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B.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C.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犬牙差互 ②悄怆幽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13.文章第②段描写的是水,但作者并未直接写水,而是描写 此表现水的 特点,从栩栩如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 心情。(4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歪儿》,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 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 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 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 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个蒸熟了的 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 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 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 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 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 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 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 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个藏身的孩 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岀现…….就这样
4 D.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犬牙差互.. ②悄怆..幽邃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13.文章第②段描写的是水,但作者并未直接写水,而是描写 和 ,以 此表现水的 特点,从栩栩如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 心情。(4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歪儿》,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 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 “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 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 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 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 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 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 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 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 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 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 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 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 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

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 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⑤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 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 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⑥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种装草莓酱的小 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 歪儿呢?我望着他家_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 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 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 叫他来玩。 ⑦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⑧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 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 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 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 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 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 竞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 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灵魂的巢》,作家出版社2005年9月版。有删改) 14.“我”对歪儿的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填写在下面的方格内。(3分) 情节变化:匚歪儿坐用一→匝儿挨骂→匚 [歪儿回来 态度变化:[百点不安→[深感内因→ 15.概括文章第④段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段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答 16.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从作者的愿望中受 到的启发。(不超过120字)(5分)。 答
5 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 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⑤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 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 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⑥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 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 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 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 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 叫他来玩。 ⑦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⑧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 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 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 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 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 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 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 的眼睛。 ⑨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灵魂的巢》,作家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有删改) 14.“我”对歪儿的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填写在下面的方格内。(3 分) 情节变化: 歪儿坐庄 歪儿挨骂 歪儿回来 态度变化: 有点不安 深感内疚 尊重体贴 15.概括文章第④段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段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3 分) 答: 16.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从作者的愿望中受 到的启发。(不超过 120 字)(5 分)。 答:

(二)阅读《漫游微生物王国》,回答下列问题。(8分) 漫游微生物王国 ①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了一架能放大200多倍的显微镜。他用这架显微镜 观察了污水、牙垢和腐败有机物等,惊奇地发现这些东西里面有无数各种形状的“小虫子 在活蹦乱跳,有的穿梭往来,有的扭来扭去,还有的聚成-团,结伴而行。他把这些小虫子 称做“微动物”,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的微生物。自此以后,人们通过显微镜认识和了解了微 生物 ②微生物是地球上生命的先行者,它们是最早来到地球,开垦土壤、改造大气的。随后 鱼、陆生植物和动物才相继问世,而人类则是最后一个到达,坐亨其成的。 ③在微生物王国里是没有什么“君臣”之分的,只生活着几个大家族,如病毒和类病毒 细菌、放线菌、真菌等。这个国家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小个子,它们个头虽小,但肚皮特别 大,非常贪“吃”,只要有东西,它们就从早到晚“吃”个不停。它们不光是贪吃,而且从 不挑剔,无所不吃。纤维素,木质素,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塑料,酚类,氰化物, 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人们把那种“"吃”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的叫异养微生物 那些只吃废铜烂铁等无机物的称为自养微生物,而那些平时靠有机物生存,没有有机物又能 靠无机物生存的则叫兼性自养微生物。 ④微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随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细胞菌通过横裂而一分为二;放 线菌通过无性孢子繁殖;霉菌通过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种方式繁殖,如此等等。不论以哪 种方式进行,微生物繁殖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以细菌为例,只要条件合适,每20分钟就 能分裂一次,分为二,二分为四……·直推算下去,48小时内一个细菌就能生出22×104 个后代,总重量达2.2×102吨,相当于四个地球的重量。当然,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 为生活中,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和高温、紫外线等对病毒有很大的杀灭作用,很多病毒在 70-80℃的环境中就能被杀死;如果是一般肥沃的土壤,在水分适宜条件下,毎克土中就有 几百万细菌在生活,比一般田地多岀几倍。但在盐碱地上,由于缺少植被,或由于作物生长 不好,每年留给土壤的根茬茎叶少,缺少有机质来源,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影响微生物的繁 殖和活性。盐碱也对土壤微生物,特别对固氮细菌和根瘤菌等的活动有抑制作用,不利于土 壤养分的分解和活化。显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制约,—个细菌就会把我们的地球脱离原 来的轨道 ⑤微生物个头虽小,但在自然界中为了自身的生存,有时不仅偷袭比它们大得多的生物 机体,而且它们之间也常常兵戎相见,互相残杀。这种斗争不仅存在于种族之间,也存在于 种类内部各个体之间。当然它们使用的武器不是我们常说的刀枪之类的东西,而是一些威力
6 (二)阅读《漫游微生物王国》,回答下列问题。(8 分) 漫游微生物王国 ①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了一架能放大 200 多倍的显微镜。他用这架显微镜 观察了污水、牙垢和腐败有机物等,惊奇地发现这些东西里面有无数各种形状的“小虫子” 在活蹦乱跳,有的穿梭往来,有的扭来扭去,还有的聚成一团,结伴而行。他把这些小虫子 称做“微动物”,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的微生物。自此以后,人们通过显微镜认识和了解了微 生物。 ②微生物是地球上生命的先行者,它们是最早来到地球,开垦土壤、改造大气的。随后 鱼、陆生植物和动物才相继问世,而人类则是最后一个到达,坐享其成的。 ③在微生物王国里是没有什么“君臣”之分的,只生活着几个大家族,如病毒和类病毒、 细菌、放线菌、真菌等。这个国家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小个子,它们个头虽小,但肚皮特别 大,非常贪“吃”,只要有东西,它们就从早到晚“吃”个不停。它们不光是贪吃,而且从 不挑剔,无所不吃。纤维素,木质素,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塑料,酚类,氰化物, 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人们把那种“吃”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的叫异养微生物, 那些只吃废铜烂铁等无机物的称为自养微生物,而那些平时靠有机物生存,没有有机物又能 靠无机物生存的则叫兼性自养微生物。 ④微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随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细胞菌通过横裂而一分为二;放 线菌通过无性孢子繁殖;霉菌通过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种方式繁殖,如此等等。不论以哪 种方式进行,微生物繁殖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以细菌为例,只要条件合适,每 20 分钟就 能分裂一次,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直推算下去,48 小时内一个细菌就能生出 2.2×1043 个后代,总重量达 2.2×1022吨,相当于四个地球的重量。当然,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因 为生活中,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和高温、紫外线等对病毒有很大的杀灭作用,很多病毒在 70-80℃的环境中就能被杀死;如果是一般肥沃的土壤,在水分适宜条件下,每克土中就有 几百万细菌在生活,比一般田地多出几倍。但在盐碱地上,由于缺少植被,或由于作物生长 不好,每年留给土壤的根茬茎叶少,缺少有机质来源,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影响微生物的繁 殖和活性。盐碱也对土壤微生物,特别对固氮细菌和根瘤菌等的活动有抑制作用,不利于土 壤养分的分解和活化。显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制约,一个细菌就会把我们的地球脱离原 来的轨道。 ⑤微生物个头虽小,但在自然界中为了自身的生存,有时不仅偷袭比它们大得多的生物 机体,而且它们之间也常常兵戎相见,互相残杀。这种斗争不仅存在于种族之间,也存在于 种类内部各个体之间。当然它们使用的武器不是我们常说的刀枪之类的东西,而是一些威力

强大的生物活性物质。放线菌产生链霉素等抗生素来消灭与它们争食的细菌,噬菌体则靠吃 菌维生,病毒感染细胞后常常将细胞上的大门关闭而不让同类的其它个体进入。微生物就是 这样互相牵制着共同生息于自然界。 ⑥微生物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非常神通,地球上除了活的火山口外,几乎没有它们去不 了的地方。上至8万米高的大气层,下至1万米深、水压达1140个大气压的太平洋海底, 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微生物专拣最艰苦的地方生活,你把它们移到比较优越的地方, 它们反而不舒服甚至死亡。例如死海里的一些耐盐菌只有在盐浓度超过12%时才能生长, 不怕“咸″。太平洋海底的微生物要生存在400大气压以上的环境,如把它们放到较低的大 气压环境中它们就生气胀死了 ⑦微生物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地球最早的“居民”,并一直生活下来与动物、植物一起 组成生物大军,使自然界充满生活气息。 (摘自《趣味生物365》,有改动。) 17.第③段是对微生物的种类进行说明,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根据微生物的组成,将微 生物分为 ,然后根据 微生物分为异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和兼性自养微生物。(2分) 18.通读全文,说一说微生物有哪些“独有的特性”。(3分)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利用文章中的相关知识,消除目前周围人的紧张心理。(3分) 【链接材料】 目前墨西哥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甲型流感,据科学家研究,这次流感的元凶是 H1N1病毒。很多国家报告已经发现此病例,全世界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有七 十多人。截止到5月18日,中国也有4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面对这种病毒 的传播,很多同学心里很紧张。 答 (三)阅读《在读书中升级,升级才能生存》,回答下列问题。(7分) 在读书中升级,升级才能生存 林治波 ①钟国兴的新作《升级才能生存》,是一本研究企业管理的书。全书阐明了一个观点 在多变的时代,企业最激烈的竞争是升级之争,不升级便是死亡。”“升级是一种时代的 理念,是一种时代的哲学,也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 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也完全适用于个人。在今天的社会里
7 强大的生物活性物质。放线菌产生链霉素等抗生素来消灭与它们争食的细菌,噬菌体则靠吃 菌维生,病毒感染细胞后常常将细胞上的大门关闭而不让同类的其它个体进入。微生物就是 这样互相牵制着共同生息于自然界。 ⑥微生物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非常神通,地球上除了活的火山口外,几乎没有它们去不 了的地方。上至 8 万米高的大气层,下至 1 万米深、水压达 1140 个大气压的太平洋海底, 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微生物专拣最艰苦的地方生活,你把它们移到比较优越的地方, 它们反而不舒服甚至死亡。例如死海里的一些耐盐菌只有在盐浓度超过 12%时才能生长, 不怕“咸”。太平洋海底的微生物要生存在 400 大气压以上的环境,如把它们放到较低的大 气压环境中它们就生气胀死了。 ⑦微生物以其独有的特性 .....成为地球最早的“居民”,并一直生活下来与动物、植物一起 组成生物大军,使自然界充满生活气息。 (摘自《趣味生物 365》,有改动。) 17.第③段是对微生物的种类进行说明,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根据微生物的组成,将微 生物分为 ,然后根据 ,将 微生物分为异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和兼性自养微生物。(2 分) 18.通读全文,说一说微生物有哪些“独有的特性”。(3 分) 答: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利用文章中的相关知识,消除目前周围人的紧张心理。(3 分) 【链接材料】 目前墨西哥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甲型流感,据科学家研究,这次流感的元凶是 H1N1 病毒。很多国家报告已经发现此病例,全世界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有七 十多人。截止到 5 月 18 日,中国也有 4 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面对这种病毒 的传播,很多同学心里很紧张。 答: (三)阅读《在读书中升级,升级才能生存》,回答下列问题。(7 分) 在读书中升级,升级才能生存 林治波 ①钟国兴的新作《升级才能生存》,是一本研究企业管理的书。全书阐明了一个观点: “在多变的时代,企业最激烈的竞争是升级之争,不升级便是死亡。”“升级是一种时代的 理念,是一种时代的哲学,也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 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也完全适用于个人。在今天的社会里

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人,如不及时地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 ②个人的升级靠什么?靠学习,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读书 ③对于读书,当下出现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就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 迫性而言,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没有今天来得突出。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复杂多变的国际 形势、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我们对新知识新 观念新技能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求。但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迅猛 发展和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一些人无暇读书了,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读书了,而只是满 足于浏览网络、收看电视。和已往相比,现在认认真真读书的人,似乎在减少 ④读书的必要性在于一个人不可能直接体验所有的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和很多的高水 平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于是阅读这种间接的实践活动就有了必要。在现代条件下,我们获 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途径固然比过去更多了,但读书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下降。在所有的媒 介和读物中,书籍依然是获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若就知识的系统性、思想观点的 深度和阅读的审美感受来衡量,书籍依然不失为最佳的选择,无论是上网、看报,还是听广 播、看电视,都不能完全取代甚至是完全不能取代读书的功用 ⑤有人说现在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没有时间读书,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 然。许多人的工作是很忙的,有的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们中不少人仍然挤出时间进行了大量 而深入的阅读。这说明,是否愿意做某-件事,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的问题,而是重视与否 的问题——重视了,就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即使拿不出整块时间,也可利用零星时 间一点一滴地学习,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学有所成。犹如储蓄,日积月累,渐见其多;就像 春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报刊、书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对于个人来说,接 受什么信息、阅读什么书籍的确成了一道难做的选择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多读一点旧书 所谓旧书,就是那些被证明见解卓越、质量上乘的经典名著,这样的书比起那些拼凑、剪贴 的急就章的新书来,要好得多,从中得到的教益、启发、美感也更多。现实无论怎样精彩, 毕竟是短暂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宝库,储存着无比丰厚的积淀。读书读旧、看报看新,读旧 书、看新闻,研究历史经验、观察现实变化,不失为-条读书和研究社会的好经验 ⑦让我们呼吁读书的价值,保持读书的习惯,在读书学习中不断“升级”,以适应飞 速变化的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 20.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答 21.文章④⑤两段就“读书”这一问题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2.简述文章第⑥段的论证过程。(3分)
8 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人,如不及时地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 ②个人的升级靠什么?靠学习,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读书。 ③对于读书,当下出现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就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 迫性而言,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没有今天来得突出。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复杂多变的国际 形势、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我们对新知识新 观念新技能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求。但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迅猛 发展和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一些人无暇读书了,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读书了,而只是满 足于浏览网络、收看电视。和已往相比,现在认认真真读书的人,似乎在减少。 ④读书的必要性在于一个人不可能直接体验所有的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和很多的高水 平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于是阅读这种间接的实践活动就有了必要。在现代条件下,我们获 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途径固然比过去更多了,但读书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下降。在所有的媒 介和读物中,书籍依然是获得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若就知识的系统性、思想观点的 深度和阅读的审美感受来衡量,书籍依然不失为最佳的选择,无论是上网、看报,还是听广 播、看电视,都不能完全取代甚至是完全不能取代读书的功用。 ⑤有人说现在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没有时间读书,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 然。许多人的工作是很忙的,有的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们中不少人仍然挤出时间进行了大量 而深入的阅读。这说明,是否愿意做某一件事,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的问题,而是重视与否 的问题——重视了,就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即使拿不出整块时间,也可利用零星时 间一点一滴地学习,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学有所成。犹如储蓄,日积月累,渐见其多;就像 春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报刊、书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对于个人来说,接 受什么信息、阅读什么书籍的确成了一道难做的选择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多读一点旧书。 所谓旧书,就是那些被证明见解卓越、质量上乘的经典名著,这样的书比起那些拼凑、剪贴 的急就章的新书来,要好得多,从中得到的教益、启发、美感也更多。现实无论怎样精彩, 毕竟是短暂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宝库,储存着无比丰厚的积淀。读书读旧、看报看新,读旧 书、看新闻,研究历史经验、观察现实变化,不失为一条读书和研究社会的好经验。 ⑦让我们呼吁读书的价值,保持读书的习惯,在读书学习中不断“升级”,以适应飞 速变化的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 20.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 分) 答: 21.文章④⑤两段就“读书”这一问题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 分) 答: 22.简述文章第⑥段的论证过程。(3 分)

顺义区2009年九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第Ⅱ卷(60分) 六、写作(60分) 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但越嚼越觉得丝丝甘甜。生活中又有谁没衔过一枚青橄 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任务的过程中、在你消除误解 赢得信任的过程中、在你努力改变自己处境的过程中一一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 也尝到丝丝甘甜吗?请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9 答: 顺义区 2009 年九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第Ⅱ卷(60 分) 六、写作(60 分) 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但越嚼越觉得丝丝甘甜。生活中又有谁没衔过一枚青橄 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任务的过程中、在你消除误解 赢得信任的过程中、在你努力改变自己处境的过程中——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 也尝到丝丝甘甜吗?请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 600 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100 200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门头沟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门头沟二模.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通州二模题.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西城二模试题.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西城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石景山二模.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昌平区二模答题卡.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昌平区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昌平二模试卷.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怀柔二模试卷.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怀柔二模答题纸.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怀柔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延庆二模试卷.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延庆二模答题纸2009.5.25.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延庆二模答案2009.5.25.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平谷二模试卷.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平谷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崇文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崇文二模.doc
- 2009年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09密云二模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09年北京育才学校中考模拟语文练习试卷.doc
- 2009年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试题_09年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试题.doc
- 2009年南京市六合区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doc
- 2009年南坪中心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doc
- 2009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09年咸宁市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鄂教版).doc
- 2009年咸宁市中考调考语文试卷_2009年咸宁市调考语文试卷.doc
- 2009年咸宁市鄂教版中考诗词赏(综合材料).doc
- 2009年咸宁温泉中学中考考前语文模拟试卷.doc
- 200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0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09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doc
-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09年团溪镇中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2009年备考中考语文阅读全攻略(56页)【教师用】_中考语文阅读全攻略.doc
- 2009年备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ppt课件_标点符号的使用.ppt
- 2009年大前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