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伤仲永》导学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4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伤仲永》导学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 复核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伤仲永》二课时 学习目标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 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 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 2.总结回顾课文中的语言现象 、合作与探究、展示 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 述的?

1 南京市天景山中 学 七年级语文 导 学 案 主备人 复核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课 题 《伤仲永》.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 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 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使用说明: 导学过程 1. 熟读课文 2. 总结回顾课文中的语言现象 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 述的? 备 注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与探究、展示

2.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 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 3.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5.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 育”的关系?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6.结合课文,说说现实社会中与之类似或相反的现象。 7.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3条,并交流

2 2.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 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 3.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5.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 育”的关系?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6.结合课文,说说现实社会中与之类似或相反的现象。 7.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3 条,并交流

补充习题 三、检测与反馈 四、课堂小结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 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 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五、布置作业评价手册 六、师生反思

3 补充习题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 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 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评价手册 三、检测与反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师生反思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