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8086总线与时序new

3章总线与时感
1 第5章 总线与时序

5总线与时愿 教学重点 8086/8088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 8086/8088典型时序 总线标准
5 总线与时序 教学重点 ◼ 8086/8088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 ◼ 8086/8088典型时序 ◼ 总线标准

38086/8088引脚位 式 ■外部特性表 时请特别关输出正常的低电平、 高电平外,还可以输 信 出高阻的第三态 (3)有效 (4)三态能力
3 3.1 8086/ 8088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 ◼ 外部特性表现在其引脚信号上,学习 时请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引脚的功能 ⑵ 信号的流向 ⑶ 有效电平 ⑷ 三态能力 指引脚信号的定义、 作用;通常采用英文 单词或其缩写表示 信号从芯片向外输出, 还是从外部输入芯片, 或者是双向的 起作用的逻辑电平 高、低电平有效 上升、下降边沿有效 输出正常的低电平、 高电平外,还可以输 出高阻的第三态

3.1.18088的两种组态模式 两种组态构成两种不同规模的应用系统 ■最小组态模式 ■构成小规模的应用系统 8088本身提供所有的系统总线信号 最大组态模式 构成较大规模的应用系统,例如可以接入 数值协处理器8087 8088和总线控制器8288共同形成系统总 线信号
4 3.1.1 8088的两种组态模式 ◼ 两种组态构成两种不同规模的应用系统 ◼ 最小组态模式 ◼ 构成小规模的应用系统 ◼ 8088本身提供所有的系统总线信号 ◼ 最大组态模式 ◼ 构成较大规模的应用系统,例如可以接入 数值协处理器8087 ◼ 8088和总线控制器8288共同形成系统总 线信号

3.1.18088的两种组态模式(续) 两种组态利用MN/MX*引脚区别 MN/Mx*接高电平为最小组态模式 MN/Mx*接低电平为最大组态模式 两种组态下的内部操作并没有区别 IBM PO/XT用最大组态 本书以最小组态展开基本原理
5 3.1.1 8088的两种组态模式(续) ◼ 两种组态利用MN/MX*引脚区别 ◼ MN/MX*接高电平为最小组态模式 ◼ MN/MX*接低电平为最大组态模式 ◼ 两种组态下的内部操作并没有区别 ◼ IBM PC/XT采用最大组态 ◼ 本书以最小组态展开基本原理

8088的引脚图 GND 40 VCC A14 ADI A13 38 AD16/ A 37 AD17/S4 A 36 AD18/S5 A10 35 AD19/S 7808834 SSOs (HIGH) 33 MN/MXN AD 32 RD AD 10 HOLD(RQ)=/GT0°) AD 30 HLDA(RQI*/GTI") ADA WR ( LOCK" AD 28 M/IO(S2* AD2 27 DT/R(SI) ADI 26 DEN (S0) AD 25 ALE NMI 24 INTA INTR 18 23 TESTN CLK 19 22 READY GND 21 RESET 6
6 8088的引脚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GND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D7 AD6 AD5 AD4 AD3 AD2 AD1 AD0 NMI INTR CLK GND VCC AD15 AD16 / S3 AD17 / S4 AD18 / S5 AD19 / S6 SS0* (HIGH) MN / MX* RD* HOLD (RQ)*/ GT0*) HLDA (RQ1* /GT1*) WR* (LOCK*) M / IO ( S2* ) DT / R* ( S1* ) DEN ( S0 ) ALE INTA TEST* READY RESET 8088

3.1.2最小组态的引脚信号 1.数据和地址引脚 2.读写控制引脚 3.中断请求和响应引脚 4.总线请求和响应引脚 5.其它引脚
7 3.1.2 最小组态的引脚信号 1. 数据和地址引脚 2. 读写控制引脚 3. 中断请求和响应引脚 4. 总线请求和响应引脚 5. 其它引脚

1.数据和地址引脚 AD,ADo(Address/Data) n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引脚,双向、三态 在访问存储器或外设的总线操作周期中 这些引脚在第一个时钟周期输出存储器或 I/o端口的低8位地址A~A ■其他时间用于传送8位数据DrD
8 1. 数据和地址引脚 AD7 ~AD0(Address/Data) ◼ 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引脚,双向、三态 ◼ 在访问存储器或外设的总线操作周期中, 这些引脚在第一个时钟周期输出存储器或 I/O端口的低8位地址A7 ~A0 ◼ 其他时间用于传送8位数据D7 ~D0

1.数据和地址引脚(续1) A-A (Address) 中间8位地址引脚,输出、三态 这些引脚在访问存储器或外设时,提供全 部20位地址中的中间8位地址A1~A8
9 1. 数据和地址引脚(续1) A15 ~A8(Address) ◼ 中间8位地址引脚,输出、三态 ◼ 这些引脚在访问存储器或外设时,提供全 部20位地址中的中间8位地址A15 ~A8

1.数据和地址引脚(续2) 19/s6A16/S3(Address/Status n地址状态分时复用引脚,输出、三态 ■这些引脚在访问存储器的第一个时钟周期 输出高4位地址A19~A16 在访问外设的第一个时钟周期全部输出低 电平无效 其他时间输出状态信号S6~S3 10
10 1. 数据和地址引脚(续2) A19/S6 ~A16/S3(Address/Status) ◼ 地址/状态分时复用引脚,输出、三态 ◼ 这些引脚在访问存储器的第一个时钟周期 输出高4位地址A19 ~A16 ◼ 在访问外设的第一个时钟周期全部输出低 电平无效 ◼ 其他时间输出状态信号S6 ~S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3/3)数据操作类指令.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2/3)8086指令系统.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1/3).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1/2).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基础知识.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9章 D/A、A/D转换与接口技术.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8章 串行接口与通信.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7章 接口与并行通信.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6章 DMA控制器和定时/计数器.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5章 中断系统.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4章 存储器系统.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3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2章 8086/8088的指令系统.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1章 微型计算机的概述.ppt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常用接口技术》PPT教学课件:第11章 高性能计算机新技术简介.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2/2).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2/2).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一).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中断控制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断控制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断控制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中断控制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并行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并行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可编程定时/计数控制器8253原理及应用.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可编程定时/计数控制器8253原理及应用.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串行通信与8250,8251A.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7.4 DMA控制接口.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8251A应用举例.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数/模、模/数转换.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数/模、模/数转换.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复习.ppt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软交换技术.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doc
-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讲义)无线通信工程复习提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