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河南省洛阳市2012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河南洛阳市2012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6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2012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河南洛阳市2012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河南洛阳市2012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照通行的说法,国学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概念,指中国本土固有之学术 早期的国学倡导者主要侧重传统的经史诸子之学,如章太炎认为国学内容包括诸 子、文史、制度、内典、宋明理学、中国历史六个方面,其代表作《国故论衡》 三卷,分论小学、文学、诸子。这可以说代表了上世纪初人们对国学的认识。上 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胡适应《清华周刊》之邀,分别开列出国学“最低限 度”必读书目各190种,涵盖了思想史、文学史、社会史以及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诸多方面,且不以古人著述为限。 梁、胡二人所开书目虽然繁多,但古典文论书目几乎阙如,只有梁启超 在190种必读书目的“随意涉览书类”中列入《文心雕龙》《苕溪渔隐丛话》《词 苑丛谈》《剧说》数种,并不将其视为国学的主要内容。当然这也有其客观原因。 方面,如前所述,古典文论在传统的图书分类中只是以“诗文评”的名目附录 于集部,因此在列出的各家文集中实已包含了古典文论的成分;另一方面,诸子、 史传中同样也体现了古人的文学思想,只是混杂在有关哲学、伦理、史学的论述 中,未能独立出来而已。而从主观方面来说,中国古典文论学科意识尚未形成, 更是导致上述状况的重要缘由。以是之故,尽管在梁、胡之后,仍有不少学人继 续开出国学书目,编辑出版国学丛书,但古典文论方面的典籍同样未得到应有的 关注。即使到了90年代初国学复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著名学者张岱年主 编的“国学丛书”时,仍是沿袭传统的理念,只不过加入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在 第一批20本书目中,我们甚至看不到文学的影子。 不过,随着国学内涵的具体化,中国古典文论终于被明确纳入国学的范 畴。1993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其约稿 范围涵盖了文学史、文字学、文献学、社会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化史等共 27个门类,“古典文论”为其中之一。此后,中国古典文论典籍开始进入国学 从书。如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的《国学入门丛书》12种中收入了王国维的《人 间词话》;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推出《国学备览》电 子版,共81部古籍,其中属于古典文论有5部(《文心雕龙》《诗品》《二十 四诗品》《六一诗话》《人间词话》)。 尽管所占比重并不算大,但是应该看到,古典文论在整个国学体系中的 确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实际的情况看,中国古典文论 并不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而是跨越了经史子集,也就是说,在传统经学、史学、 诸子学和文学中都有古典文论的因子。譬如经学中的《周易》学、《诗经》学, 史学中王充的《论衡》、刘知几的《史通》,诸子学中的《论语》《孟子》《庄 子》等,都包含了不少古典文论的内容。集部就更不用说了。其次,从知识构成 系统看,古典文论正处在一个中间环节一一它是古人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又是古人晢学、美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显现。此外,我们还可以说,古 典文论一头连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头连着文学以外的其他古典艺术,尤其是 音乐、绘画、戏曲。由此说来,古典文论的这种特殊性一方面使得它在国学体系 中常常被边缘化,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跨界性,古典文论又为普通人了解

河南洛阳市 2012 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按照通行的说法,国学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概念,指中国本土固有之学术。 早期的国学倡导者主要侧重传统的经史诸子之学,如章太炎认为国学内容包括诸 子、文史、制度、内典、宋明理学、中国历史六个方面,其代表作《国故论衡》 三卷,分论小学、文学、诸子。这可以说代表了上世纪初人们对国学的认识。上 世纪 20 年代初,梁启超、胡适应《清华周刊》之邀,分别开列出国学“最低限 度”必读书目各 190 种,涵盖了思想史、文学史、社会史以及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诸多方面,且不以古人著述为限。 梁、胡二人所开书目虽然繁多,但古典文论书目几乎阙如,只有梁启超 在 190 种必读书目的“随意涉览书类”中列入《文心雕龙》《苕溪渔隐丛话》《词 苑丛谈》《剧说》数种,并不将其视为国学的主要内容。当然这也有其客观原因。 一方面,如前所述,古典文论在传统的图书分类中只是以“诗文评”的名目附录 于集部,因此在列出的各家文集中实已包含了古典文论的成分;另一方面,诸子、 史传中同样也体现了古人的文学思想,只是混杂在有关哲学、伦理、史学的论述 中,未能独立出来而已。而从主观方面来说,中国古典文论学科意识尚未形成, 更是导致上述状况的重要缘由。以是之故,尽管在梁、胡之后,仍有不少学人继 续开出国学书目,编辑出版国学丛书,但古典文论方面的典籍同样未得到应有的 关注。即使到了 90 年代初国学复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著名学者张岱年主 编的“国学丛书”时,仍是沿袭传统的理念,只不过加入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在 第一批 20 本书目中,我们甚至看不到文学的影子。 不过,随着国学内涵的具体化,中国古典文论终于被明确纳入国学的范 畴。1993 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其约稿 范围涵盖了文学史、文字学、文献学、社会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化史等共 27 个门类,“古典文论”为其中之一。此后,中国古典文论典籍开始进入国学 丛书。如中华书局 2002 年出版的《国学入门丛书》12 种中收入了王国维的《人 间词话》;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3 年推出《国学备览》电 子版,共 81 部古籍,其中属于古典文论有 5 部(《文心雕龙》《诗品》《二十 四诗品》《六一诗话》《人间词话》)。 尽管所占比重并不算大,但是应该看到,古典文论在整个国学体系中的 确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实际的情况看,中国古典文论 并不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而是跨越了经史子集,也就是说,在传统经学、史学、 诸子学和文学中都有古典文论的因子。譬如经学中的《周易》学、《诗经》学, 史学中王充的《论衡》、刘知几的《史通》,诸子学中的《论语》《孟子》《庄 子》等,都包含了不少古典文论的内容。集部就更不用说了。其次,从知识构成 系统看,古典文论正处在一个中间环节——它是古人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又是古人哲学、美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显现。此外,我们还可以说,古 典文论一头连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头连着文学以外的其他古典艺术,尤其是 音乐、绘画、戏曲。由此说来,古典文论的这种特殊性一方面使得它在国学体系 中常常被边缘化,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跨界性,古典文论又为普通人了解

国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古典文论入手,向上可以深入体悟古典美学 哲学,向下可以具体赏析古典诗词文赋,更可以左右拓展,旁及传统文化和古典 艺术。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2010年 5月26日期,张海明《中国古典文论的当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概念,指中国本土固有之学术,章太炎的观点代表了 上世纪初人们对国学的认识。 B.从章太灸的著作《国故论衡》可以看到早期的国学倡导者对国学的认识,即侧 重传统的经史诸子之学。 C.梁启超、胡适分别开列出国学“最低限度”必渎书目各190种,种类繁多, 涵盖很广,但并不将古典文论视为国学的主要内容。 D.上世纪20年代初,古典文论学科意识尚未形成,这是名家开列的国学必读书 目中没有将其纳入国学范畴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典文论在名家开出的国学必读书目中未能得到关注,原因就是传统的图书分 类中,古典文论是以“诗文评”的名目附录于集部,各家文集中实已包含了古典 文论的成分。 B.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国学复兴,国学内涵的具体化,中国古典文论终于 被明确纳入国学的范畴。 C.古典文论在整个国学体系中所占比重并不算大,但的确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D.古典文论从知识构成系统看,它既是古人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又是古人 哲学、美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显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典文论一头连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头连着文学以外的其他古典艺术的 特殊性使得它在国学体系中常常被边缘化 B.古人的文学思想在诸子、史传中也有体现,只是混杂在有关哲学、伦理、史学 的论述中,未能独立出来,梁启超、胡适不将古典文论视为国学的主要内容,这 也是客观原因之 C.传统经学、史学、诸子学和文学中都有古典文论的因子,这些跨越了经史子集 的古典文论,就是国学内涵的具体化,在整个国学体系中占有一个特珠的位置 D.从古典文论入手,纵向可以探入体悟古典美学、哲学,可以具体赏析古典诗 词文赋,亦可横向拓展,旁及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这为普通人了解国学提供了 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 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 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 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 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 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

国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古典文论入手,向上可以深入体悟古典美学、 哲学,向下可以具体赏析古典诗词文赋,更可以左右拓展,旁及传统文化和古典 艺术。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2010 年 5 月 26 日期,张海明《中国古典文论的当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概念,指中国本土固有之学术,章太炎的观点代表了 上世纪初人们对国学的认识。 B.从章太灸的著作《国故论衡》可以看到早期的国学倡导者对国学的认识,即侧 重传统的经史诸子之学。 C.梁启超、胡适分别开列出国学“最低限度”必渎书目各 190 种,种类繁多, 涵盖很广,但并不将古典文论视为国学的主要内容。 D.上世纪 20 年代初,古典文论学科意识尚未形成,这是名家开列的国学必读书 目中没有将其纳入国学范畴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典文论在名家开出的国学必读书目中未能得到关注,原因就是传统的图书分 类中,古典文论是以“诗文评”的名目附录于集部,各家文集中实已包含了古典 文论的成分。 B.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随着国学复兴,国学内涵的具体化,中国古典文论终于 被明确纳入国学的范畴。 C.古典文论在整个国学体系中所占比重并不算大,但的确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D.古典文论从知识构成系统看,它既是古人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又是古人 哲学、美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显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典文论一头连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头连着文学以外的其他古典艺术的 特殊性使得它在国学体系中常常被边缘化。 B.古人的文学思想在诸子、史传中也有体现,只是混杂在有关哲学、伦理、史学 的论述中,未能独立出来,梁启超、胡适不将古典文论视为国学的主要内容,这 也是客观原因之一。 C.传统经学、史学、诸子学和文学中都有古典文论的因子,这些跨越了经史子集 的古典文论,就是国学内涵的具体化,在整个国学体系中占有一个特珠的位置。 D.从古典文论入手,纵向可以探入体悟古典美学、哲学,可以具体赏析古典诗 词文赋,亦可横向拓展,旁及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这为普通人了解国学提供了 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 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 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 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 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 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

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 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冬十月,召许衡至,传旨令衡入 省议事,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还,念之不释者累日。八年, 陕西省臣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 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十二年, 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在边十年。二十一年,从王归, 待罪阙下,帝即召见慰劳之,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 语至四鼓乃出。二十三年,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 朕当亲择,余皆卿等职也。”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 使,若所行非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处。今近臣乃伺隙援引非类, 曰某居某官、某居某职,以所署奏目付中书施行。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 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帝曰:“卿言 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三十年,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 第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注】①废格:废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 狎:亲近 B.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 辞:告辞 C.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逾:超 D.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 显:公开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安童的深谋远虑的一组是(3分) ①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②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 ③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 ④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⑤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还,念之不释者累日 ⑥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世祖想把一千多名叛党都杀掉,安童提出了反对意见,世祖从中看到了他过 人的政治眼光。 B.安童被授予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他却推辞说,江南未定,自己年少就担当 重任,恐怕天下会轻视朝廷,但皇帝经过考虑后还是任用了他。 C.在选任官员一事上,安童建议皇上要防止侍臣不按制度办事,随意引荐坏人。 皇上赞同他的意见,并明确表示支持他的做法 D.元世祖把中下级官员的选拔权交给了安童等人,安童却认为举荐人才、定罪量 刑等工作,还是应该由皇帝亲自决定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 (2)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

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 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冬十月,召许衡至,传旨令衡入 省议事,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还,念之不释者累日。八年, 陕西省臣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 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十二年, 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在边十年。二十一年,从王归, 待罪阙下,帝即召见慰劳之,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 语至四鼓乃出。二十三年,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 朕当亲择,余皆卿等职也。”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 使,若所行非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处。今近臣乃伺隙援引非类, 曰某居某官、某居某职,以所署奏目付中书施行。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 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①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帝曰:“卿言 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三十年,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 第。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注】①废格:废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 狎:亲近 B.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 辞:告辞 C.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逾:超 过 D.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 显:公开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安童的深谋远虑的一组是(3 分) ①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②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 ③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 ④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⑤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还,念之不释者累日。 ⑥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世祖想把一千多名叛党都杀掉,安童提出了反对意见,世祖从中看到了他过 人的政治眼光。 B.安童被授予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他却推辞说,江南未定,自己年少就担当 重任,恐怕天下会轻视朝廷,但皇帝经过考虑后还是任用了他。 C.在选任官员一事上,安童建议皇上要防止侍臣不按制度办事,随意引荐坏人。 皇上赞同他的意见,并明确表示支持他的做法。 D.元世祖把中下级官员的选拔权交给了安童等人,安童却认为举荐人才、定罪量 刑等工作,还是应该由皇帝亲自决定。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 (2)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飑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刘禹锡是中唐诗人,因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边地远郡,此诗是诗 人晚年在贬地所作。②飕飑:形容风声。③拳,弯曲。 8.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请分析诗歌三、四联分别是怎样抒情言志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 修《醉翁亭记》)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牡牧《阿房宫赋》)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乙必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第(1)个多 项选择题写在答题卷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上班的诀窍 (德)路·席波赖特著肖通译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 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 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 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 的情况了。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道。 是啊,要是我们坐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 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会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査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 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査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账簿啦、货单啦诸如 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始闻秋风①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②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③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刘禹锡是中唐诗人,因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边地远郡,此诗是诗 人晚年在贬地所作。②飕飗:形容风声。③拳,弯曲。 8.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 9.请分析诗歌三、四联分别是怎样抒情言志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 修《醉翁亭记》)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牡牧《阿房宫赋》)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乙 必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第(1)个多 项选择题写在答题卷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上班的诀窍 (德)路·席波赖特 著 肖通 译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 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 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 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 的情况了。”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道。 “是啊,要是我们坐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 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会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 的。”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 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账簿啦、货单啦诸如 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小

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 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 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 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空, 抽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 出来,也没有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 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 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 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也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 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 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 提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的跑来, 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 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3 个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 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也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小诀窍,就能 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学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 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的人只做某 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 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 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 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采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等的响 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 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 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新环境。 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 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 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 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 (2)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啥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倚要分析。(6 分)

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 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 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 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空, 抽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 出来,也没有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 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 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 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也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 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 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 提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的跑来, 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 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 3 个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 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也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小诀窍,就能 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学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 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的人只做某 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 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 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 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采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等的响 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 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 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新环境。 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 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 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 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 (2)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啥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倚要分析。(6 分)

(3)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 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 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翻译家傅雷 楼适夷 抗战时期,傅雷在上海的家里从事巴尔扎克的翻译。他每天早晨按时进 入书房,伏案读写,看着他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极为令人感 动的。他翻译作品首先对原作反复阅读,深入研究,一一列出疑难的问题,査考 资料,请教他人,当有些问题不能在国内解决时,他写信到国外去请教师友。他 不把所有的疑难都解决了,是决不动手翻译的。作品中一些细节的描写按照字面 译出,本来也可以传意了,但他为了让原作中描写的东西,在自己头脑里形 成感性的形象,例如小说中写到一座屋院的结构,或房间中家具的布置,他却 定要按照原文画出一张平面图来,然后才落笔。 他说话带着很大的乡音。他自己知道普通话说得不好,会影响译文的语 言。他把老舍先生的小说,当做学普通话的课本,经常反复朗读,像《月牙儿》 《柳家大院》那些作品,他简直念得会背。他还请演话剧的友人到家里来朗诵剧 本,学习对话中髙低抑扬的节奏。有时侯,他译好一段写景或对话,自己觉得满 意了,便把一家人都请到书房里,包括帮助家务的女工,由他自己髙声朗诵,征 求大家的意见,有念起来不顺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又反复修改,一直改到自己 以为天衣无缝,才算定了下来 他最初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普遍的好 评与重视,但他自己却极不满意。后来又把这部一百几十万字的长篇,完全丢开 原译,重新进行了一次新译。他每次翻译的时候,都是先起草稿,然后经过一次 次的修改,改得在原稿上别人谁也看不明白了,才由自已用工整的字体誊写出来。 他用的稿纸是自己特制的,只有单面的行线,但都不用横格。他在誊写清稿时, 写到每一行,行线边放上一支刻有格残的尺子,于是稿纸虽无格子,每行的字数 还是一样的。他对自己的书法很不满意,每天以一定的时间临池。后来,他有 个时期爱上了大草,他就到处写大草,甚至在抄稿时也掺用了个别的大草体,没 有学过大草的编辑和排字工人是看不懂的,他便在稿纸的眉额上做出记号,注明 正体字。看稿的人觉得何必多此一举,实在迁执得可笑。既然要保持每行的字数, 为什么不用有格线的稿纸?既然怕人看不清草体,为什么不直接写上正楷呢?原来 他是把书稿看做一种美术品的,而他的原稿也的确像一种美术品。 熟悉他的朋友们都有那么一点印象,这个人是动不动要发怒的。他对什 么事都不肯苟且,对什么人也不去敷衍,对于他所嫉恶的东西,是一点也不肯妥 协的,不管对什么,一言不合,便拍案而起,绝裾而去。但他并不孤独。他朋友 很多,各式各样的全有,还有许多莫逆之交。他特别好客,座上客常满,樽中酒 不空。特别对惬意的朋友,他的热情简直烫手 解放后,他依然过着书斋式的生活,更奋力地继续巴尔扎克的翻译。他 对问题总是作独立的思考,决不随波逐流,对于人云亦云的话,他是连听也不想 听的。他抱着热切的期望,敢于提不同的意见。他总是指摘我们工作上的缺陷, 和某些同志的作风态度问题。出版社出版他的译书,做具体编辑、出版、印制工

(3)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 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 体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翻译家傅雷 楼适夷 抗战时期,傅雷在上海的家里从事巴尔扎克的翻译。他每天早晨按时进 入书房,伏案读写,看着他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极为令人感 动的。他翻译作品首先对原作反复阅读,深入研究,一一列出疑难的问题,查考 资料,请教他人,当有些问题不能在国内解决时,他写信到国外去请教师友。他 不把所有的疑难都解决了,是决不动手翻译的。作品中一些细节的描写按照字面 一一译出,本来也可以传意了,但他为了让原作中描写的东西,在自己头脑里形 成感性的形象,例如小说中写到一座屋院的结构,或房间中家具的布置,他却一 定要按照原文画出一张平面图来,然后才落笔。 他说话带着很大的乡音。他自己知道普通话说得不好,会影响译文的语 言。他把老舍先生的小说,当做学普通话的课本,经常反复朗读,像《月牙儿》 《柳家大院》那些作品,他简直念得会背。他还请演话剧的友人到家里来朗诵剧 本,学习对话中高低抑扬的节奏。有时侯,他译好一段写景或对话,自己觉得满 意了,便把一家人都请到书房里,包括帮助家务的女工,由他自己高声朗诵,征 求大家的意见,有念起来不顺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又反复修改,一直改到自己 以为天衣无缝,才算定了下来。 他最初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普遍的好 评与重视,但他自己却极不满意。后来又把这部一百几十万字的长篇,完全丢开 原译,重新进行了一次新译。他每次翻译的时候,都是先起草稿,然后经过一次 次的修改,改得在原稿上别人谁也看不明白了,才由自已用工整的字体誊写出来。 他用的稿纸是自已特制的,只有单面的行线,但都不用横格。他在誊写清稿时, 写到每一行,行线边放上一支刻有格残的尺子,于是稿纸虽无格子,每行的字数 还是一样的。他对自己的书法很不满意,每天以一定的时间临池。后来,他有一 个时期爱上了大草,他就到处写大草,甚至在抄稿时也掺用了个别的大草体,没 有学过大草的编辑和排字工人是看不懂的,他便在稿纸的眉额上做出记号,注明 正体字。看稿的人觉得何必多此一举,实在迁执得可笑。既然要保持每行的字数, 为什么不用有格线的稿纸?既然怕人看不清草体,为什么不直接写上正楷呢?原来 他是把书稿看做一种美术品的,而他的原稿也的确像一种美术品。 熟悉他的朋友们都有那么一点印象,这个人是动不动要发怒的。他对什 么事都不肯苟且,对什么人也不去敷衍,对于他所嫉恶的东西,是一点也不肯妥 协的,不管对什么,一言不合,便拍案而起,绝裾而去。但他并不孤独。他朋友 很多,各式各样的全有,还有许多莫逆之交。他特别好客,座上客常满,樽中酒 不空。特别对惬意的朋友,他的热情简直烫手。 解放后,他依然过着书斋式的生活,更奋力地继续巴尔扎克的翻译。他 对问题总是作独立的思考,决不随波逐流,对于人云亦云的话,他是连听也不想 听的。他抱着热切的期望,敢于提不同的意见。他总是指摘我们工作上的缺陷, 和某些同志的作风态度问题。出版社出版他的译书,做具体编辑、出版、印制工

作的同志,说起傅雷都感到头痛,他的译文你不好动,一动他会和你大吵,他会 写万言书与你辩论,驳碍你哑口无言。轮到岀版,版面式样,装帧设计,印刷字 体,纸张用料……他什么都要干语过问到底,一丝也不肯放松,于是摩擦的事情 就多了。他对改进的要求过于急躁,有些要求又不免苛刻,这样弄得常常生气、 吵架,闹情绪。我觉得他也可怜,什么休息娱乐的事都没有,一天到晚就是工作, 至多从电唱机听听音乐,或到院子里看一回花。 九七九年二月十九日北京 (摘编自楼适夷著《痛悼傅雷》)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傅雷因为热爱翻译,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什么休息娱乐都没有,因此作者慨 叹傅雷可怜。 B.无论是学普通话、靠着尺子誊稿、写字加注,还是动不动发怒、总是指摘工作 上的缺陷,都缘于傅雷不苟且、不敷衍的认真。 C.每次翻译,傅雷总是先打草稿,然后一次一次地修改,一直改到别人都看不 明白了,他才工整誊写,此时译稿才算确定 D.傅雷的朋友们都熟悉他爱发怒的性格,在他不肯妥协时,朋友们就忍让他一些 因此傅雷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朋友。 E.傅雷反复朗读老舍的小说,差不多到了能背诵的程度,又请话剧演员到家朗诵 剧本,目的都是为了能改掉乡音,说好普通话。 (2)傅雷翻译巴尔扎克时的态度为什么“极为令人感动”?请简要分析。(6分) (3)傅雷誊写的清稿,给人“迂执得可笑”的感觉,傅雷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简要 分析。(6分 (4)作为翻译家,傅雷在对待翻译工作,日常生活和周围的人等方面,有一以贯 之的态度。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陈鼓应,一位曾经的自由斗士,曾几何时成为一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哲 学教授,其个人经历和学术人生颇具传奇色彩。 B.多数法国“桃红”葡萄酒难以长期存放,虽不及“薄莱”新酒那样稍纵即逝, 但一般也都建议在当年喝完。 C.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珠联璧合,拍出来的影片当然也是一流的,从影评 人和票房方面反馈的信息印证了这一点 D.人们都感到奇怪,格拉斯是从哪里搞到这份神秘的可口可乐配方呢?答案或许 会令人大跌眼镜: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陈寅恪评传》一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 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精彩的评介 B.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九座连绵的峰峦构成“九龙戏珠”的地貌 形胜,充分体现了我国“探山藏古刹”的选址传统影响十分深远 C.目前,这件由欧洲南方天文台负责研制的梦幻般的工具一—“欧洲特大望远 镜”,还只存在于三维高真度演示中,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所展示出的功能 都令人叹为观止

作的同志,说起傅雷都感到头痛,他的译文你不好动,一动他会和你大吵,他会 写万言书与你辩论,驳碍你哑口无言。轮到出版,版面式样,装帧设计,印刷字 体,纸张用料……他什么都要干语过问到底,一丝也不肯放松,于是摩擦的事情 就多了。他对改进的要求过于急躁,有些要求又不免苛刻,这样弄得常常生气、 吵架,闹情绪。我觉得他也可怜,什么休息娱乐的事都没有,一天到晚就是工作, 至多从电唱机听听音乐,或到院子里看一回花。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九日 北京 (摘编自楼适夷著《痛悼傅雷》)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傅雷因为热爱翻译,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什么休息娱乐都没有,因此作者慨 叹傅雷可怜。 B.无论是学普通话、靠着尺子誊稿、写字加注,还是动不动发怒、总是指摘工作 上的缺陷,都缘于傅雷不苟且、不敷衍的认真。 C.每次翻译,傅雷总是先打草稿,然后一次一次地修改,一直改到别人都看不 明白了,他才工整誊写,此时译稿才算确定。 D.傅雷的朋友们都熟悉他爱发怒的性格,在他不肯妥协时,朋友们就忍让他一些; 因此傅雷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朋友。 E.傅雷反复朗读老舍的小说,差不多到了能背诵的程度,又请话剧演员到家朗诵 剧本,目的都是为了能改掉乡音,说好普通话。 (2)傅雷翻译巴尔扎克时的态度为什么“极为令人感动”?请简要分析。(6 分) (3)傅雷誊写的清稿,给人“迂执得可笑”的感觉,傅雷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简要 分析。(6 分) (4)作为翻译家,傅雷在对待翻译工作,日常生活和周围的人等方面,有一以贯 之的态度。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陈鼓应,一位曾经的自由斗士,曾几何时成为一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哲 学教授,其个人经历和学术人生颇具传奇色彩。 B.多数法国“桃红”葡萄酒难以长期存放,虽不及“薄莱”新酒那样稍纵即逝, 但一般也都建议在当年喝完。 C.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珠联璧合,拍出来的影片当然也是一流的,从影评 人和票房方面反馈的信息印证了这一点。 D.人们都感到奇怪,格拉斯是从哪里搞到这份神秘的可口可乐配方呢?答案或许 会令人大跌眼镜: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陈寅恪评传》一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 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精彩的评介。 B.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九座连绵的峰峦构成“九龙戏珠”的地貌 形胜,充分体现了我国“探山藏古刹”的选址传统影响十分深远。 C.目前,这件由欧洲南方天文台负责研制的梦幻般的工具——“欧洲特大望远 镜”,还只存在于三维高真度演示中,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所展示出的功能 都令人叹为观止

D.在《国家的破产》一书中,法国作家雅克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公债的发展历史, 揭秘了金融危机之迷,并向世界发出严重警告,西方大国即将破产。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家发表的研究认为,床在卧室的摆放位置与远古人类的求 生本能有关。 以在进来的人发 现自己之前看到对方。为验证这一假设,两位心理学家对138名参与者进行了测 试,大部分人的选择都印证了他们的假设。 ①从而在入侵者闯入时抢先做出反应 ②略微偏向房门开启的那一侧为了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③我们的祖先在睡眠时会选择一个最安全、最不易被敌人发现 ④因此在卧室中,床的摆放位置会尽量远离房门 ⑤但同时又能随时监视出入通道的住置 ⑥现代人身上可能还残留着这种本能 A.⑥④②③⑤① B.⑥④①③②⑤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 ②①⑥④ 16.近来,国外有些方面频频质疑中国减少稀土出口的政策,请你综合下面的材 料,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予以答复。(不超过40字)(5分) 材料一中国的稀土储量只占全球的40%,却供应了全球90%的需求,加强稀土 战略储备刻不容缓。 材料二稀土是高技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如今国内的尖端制造业发展迅猛, 稀土需求大增。 材料三开采、冶炼稀土会破坏地表植被,污染空气和水源。 材料四中国将持续减少稀土出口 17.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橫线处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使文 段语意完整。(6分) 如果我是花,就要绽成一种绚烂,让蝶儿翩跹,春满人 间 。世闻万物各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皆 应绽放属于于自己的生命华彩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各种观念快速变迁的阶段,各种观念的变迁成 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 研究显示,观念变迁表现在下面这些方面: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就业 观念,教育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时间观念,等等。 对于中国的这些观念变迁,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D.在《国家的破产》一书中,法国作家雅克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公债的发展历史, 揭秘了金融危机之迷,并向世界发出严重警告,西方大国即将破产。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家发表的研究认为,床在卧室的摆放位置与远古人类的求 生本能有关。 , , , , 以在进来的人发 现自己之前看到对方。为验证这一假设,两位心理学家对 138 名参与者进行了测 试,大部分人的选择都印证了他们的假设。 ①从而在入侵者闯入时抢先做出反应 ②略微偏向房门开启的那一侧为了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③我们的祖先在睡眠时会选择一个最安全、最不易被敌人发现 ④因此在卧室中,床的摆放位置会尽量远离房门 ⑤但同时又能随时监视出入通道的住置 ⑥现代人身上可能还残留着这种本能 A.⑥④②③⑤① B.⑥④①③②⑤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 ②①⑥④ 16.近来,国外有些方面频频质疑中国减少稀土出口的政策,请你综合下面的材 料,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予以答复。(不超过 40 字)(5 分) 材料一 中国的稀土储量只占全球的 40%,却供应了全球 90%的需求,加强稀土 战略储备刻不容缓。 材料二 稀土是高技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如今国内的尖端制造业发展迅猛, 稀土需求大增。 材料三 开采、冶炼稀土会破坏地表植被,污染空气和水源。 材料四 中国将持续减少稀土出口 17.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使文 段语意完整。(6 分) 如果我是花,就要绽成一种绚烂,让蝶儿翩跹,春满人 间; , , , ; , , , 。世闻万物各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皆 应绽放属于于自己的生命华彩。 六、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各种观念快速变迁的阶段,各种观念的变迁成 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 研究显示,观念变迁表现在下面这些方面: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就业 观念,教育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时间观念,等等。 对于中国的这些观念变迁,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