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九章 波形产生和变换

第九章波形产生和变换 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 韭正弦波产生电路 方波发生器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波形变换电路
第九章 波形产生和变换 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方波发生器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波形变换电路

§9.1正弦波振荡电路 振荡基础知识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波振荡电路」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 ▪ 振荡基础知识 ▪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 石英晶体波振荡电路

91.1振荡基础知识 ■振荡条件 起振和稳幅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9.1.1 振荡基础知识 ◼ 振荡条件 ◼ 起振和稳幅 ◼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1.振荡条件 反馈电路的方框图: 负反馈Xd=X 基本放大电路A 自激条件:AF +×c 反馈网络F 考虑耦合电容、极间电容 等的影响 正反馈Xa=X+X受正反馈网络影响 不考虑极间电容等的影响 自激条件:AF=1 A+0F=2nx相位平衡条件 振荡平衡条件: AF=1 幅度平衡条件
1. 振荡条件 相位平衡条件 幅度平衡条件 振荡平衡条件: =1 • • AF φ A +φF = 2nπ Xi Xd Xo Xf 基本放大电路A 反馈网络F 反馈电路的方框图: 考虑耦合电容、极间电容 等的影响 负反馈 自激条件: = -1 • • AF X d X i X f • • • = - 受正反馈网络影响 不考虑极间电容等的影响 正反馈 自激条件: =1 • • AF X d X i X f • • • = + +

2.起振和稳幅 起振的幅度条件是:AF>1 满足上述条件后,一旦电源接通,随着时间增加输出 幅度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将 进入饱和或截至状态,输出正弦波将失真 应采 取稳幅措施。 桥式振荡ewb 10 0000300006000090001200015 Time (s)
2. 起振和稳幅 满足上述条件后,一旦电源接通,随着时间增加输出 幅度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将 进入饱和或截至状态,输出正弦波将失真。——应采 取稳幅措施。 起振的幅度条件是: >1 • • AF

3.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1)放大电路——没有放大,不可能产生振荡 要保证电路具有放大功能 (2)反馈网络——形成正反馈,以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3)选频网络——以产生单一频率的正弦波(RC、LC (4)稳幅电路——以保证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正弦波
3.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1)放大电路—— 没有放大,不可能产生振荡。 要保证电路具有放大功能 (2)反馈网络—— 形成正反馈,以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3)选频网络—— 以产生单一频率的正弦波(RC、LC) (4)稳幅电路—— 以保证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正弦波

4.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判断能否产生振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a.检查电路的组成部分 b.检查放大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c.将电路在放大器输入端断开,利用瞬时极性法 判断电路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d.分析是否满足振荡产生的幅度条件 般AF应略大于1
4.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判断能否产生振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a. 检查电路的组成部分 c. 将电路在放大器输入端断开,利用瞬时极性法 判断电路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b. 检查放大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d. 分析是否满足振荡产生的幅度条件。 一般AF应略大于1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9.1.2RC正弦振荡电路 RC桥式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RC桥式振荡电路 稳幅措施 RC桥式振荡电路仿真 场效应管稳幅音频信号发生器 ■移相式选频网络和移相式式振荡电路 移相式选频网络 移相式RC振荡电路 双T选频网络
9.1.2 RC正弦振荡电路 ▪ RC桥式振荡电路 ▪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 RC桥式振荡电路 ▪ 稳幅措施 ▪ RC桥式振荡电路仿真 ▪ 场效应管稳幅音频信号发生器 ▪ 移相式选频网络和移相式式振荡电路 ▪ 移相式选频网络 ▪ 移相式RC振荡电路 ▪ 双T选频网络

1.RC桥式振荡电路 桥式RC振荡电路结构: C 选频和反馈网络 R R R 放大电路
Vo Rf R1 C R C R Vf 1. RC桥式振荡电路 桥式RC振荡电路结构: 选 频 和 反 馈 网 络 放 大 电 路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高频 C千Vr低频 R f R C O 工 0.1 0 C 0. IH H 10fH R 20 20dB/十倍频 201-20dB/+倍频 40 401 90 0 45 45 0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0.1fH f H 10fH 0 -20 -40 45 90 0 f f -20dB/十倍频 -3 0.1fH f H 10fH 0 -20 -40 -45 -90 0 f f -20dB/十倍频 -3 低频 Vo C R Vf 高频 Vo C R Vf Vo C R C R Vf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八章 运算放大器应用.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七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应用.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一章 绪论.ppt
-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ppt
-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现代通信网.ppt
-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ppt
-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ppt
-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数字基带与频带传输系统.ppt
- 《通信与网络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ppt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2006年07月试卷.doc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2006年04月试卷.doc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2005年07月试卷.doc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2005年04月试卷.doc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2004年07月试卷.doc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2004年04月试卷.doc
- 西南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ppt
- 《匹配滤波器》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信号.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资料(书籍教材)信号分析与处理(PDF电子版)MATLAB 语言及应用(共七章,含附录).pdf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功率放大器.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正弦波振荡器.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相乘器和混频器.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字调制与解调.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锁相环路与频率合成.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稳压电路.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EDA综述.ppt
- 中国传媒大学:《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一章 绪论(樊祥宁).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十一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2/3).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3/3).pdf